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篇

前汉(下)

第一章
元帝任宦者

孝元帝,名奭,孝宣长子也。初为太子,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绳下。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杂霸王道,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然以太子许后微时所生,而帝少依许氏,及即位,许后以弑死,故弗忍废之也。临崩,以外属史高 宣帝祖母 史良娣之兄子 为车骑将军,太子太傅萧望之为前将军,少傅周堪为光禄大夫,并受遗诏辅政,领尚书事。

元帝即位,望之、堪皆以师傅旧恩见信任。宗室刘向明经有行,望之选使给事中,与侍中金敞并拾遗左右,四人同心谋议,史高充位而已,由是与望之有隙。中书令弘恭、仆射石显自宣帝时久典枢机,元帝多疾,以显中人无外党,遂委以政,贵幸倾朝。显巧慧习事,与史高为表里,望之等患许、史放纵,又疾恭、显擅权,建白以为:“中书政本,国家枢机,宜以通明公正处之,武帝游宴后庭,故用宦者,非古制也,宜罢中书宦官。”议久不定。恭、显奏:“望之、堪、向朋党,数谮毁贵戚,欲以专权,不忠不道,请召致廷尉。”时,帝未知召致廷尉为下狱,可其奏。后帝欲召堪、向,闻其系狱,大惊曰:“非但廷尉问邪?”令出视事。恭、显使高说帝,竟免三人。后帝欲以望之为相,显等谗之,逮捕望之。望之自杀,恭病死,显为中书令。

显威权日盛,与少府五鹿充宗、中书仆射牢梁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会日食、地震,刘向、京房等以为显等擅权所致。向尝上书请远佞邪,房见帝有所讽谕,帝亦知之,而不能退也。帝征用儒生,颇改前朝之政,韦玄成、匡衡皆以儒进为丞相,而帝徒牵制文义,优游不断,孝宣之业衰焉。

第二章
政归王氏

元帝在位十六年,崩,太子骜即位,是为孝成帝,尊母后王氏为皇太后,以元舅阳平 县名 属东郡 今山东东昌府莘县 侯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成帝建始元年,石显免官,归故郡,道死,其党悉废黜,于是宦官失势,而政归外戚焉。是岁,王凤弟崇封安成 县名 属汝南郡 故城在河南汝宁府城东南 侯,其后五弟谭、商、立、根、逢时,同日皆为列侯,世谓之“五侯”。凤专权,谷永、杜钦等诸儒为之羽翼,王氏子弟分据势官。京兆尹王章见成帝,劝退凤。帝不忍,却杀章。自是公卿皆侧目视凤。光禄大夫刘向极谏,以为王氏与刘氏势不并立,帝不能用。凤卒,从弟音为大司马。

王太后兄弟八人,独弟曼早死,不侯,其子莽幼孤。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莽折节为恭俭,勤身博学,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永始元年 成帝十七年 ,封新都 县名 属广汉郡 今属四川成都府 侯,为侍中,位益尊而躬愈谦,声誉倾诸父。大司马音卒,王商代之。商卒,王根代之。

特进张禹以帝旧师,尝为丞相,及罢,帝犹与议政。时吏民多上书言灾异,王氏专政所致。帝至禹第,密以示禹。禹畏王氏,谓帝曰:“灾变之意,深远难见。鄙儒所言,宜无信用。”帝雅信禹,由是不疑王氏。鲁国朱云好奇节,见帝曰:“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头,以励其余。”帝问谁也,对曰:“安昌 县名 属河内郡 故城在河南怀庆府温县东北 侯张禹。”帝大怒曰:“小臣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云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左将军辛庆忌叩头流血争之,帝意解。及后当治槛,帝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成帝荒于酒色,政在外家,汉业愈衰。王根荐侄莽代己为大司马。莽聘贤养士,愈为俭约以饰名。成帝无子,立侄定陶 今山东曹州府定陶县 王欣为太子,在位二十六年,崩。太子即位,是为孝哀帝,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追尊生父定陶恭王曰恭皇。太皇太后使莽避哀帝外家,莽罢就国,于是丁、傅二氏 哀帝母丁姬 祖母傅太后之族 用事。侍中董贤美而佞,帝宠幸之,贵震汉廷。帝屡诛大臣,欲以强主威,然信谗疾直,汉祚遂微。

哀帝在位六年,崩。太皇太后遣使驰召莽,董贤自杀。以莽为大司马,领尚书事,迎元帝庶孙中山 今直隶定州 王箕子入即位,年甫九岁,后改名衎,是为孝平帝。太皇太后临朝,大司马莽秉政,拟上世谅暗之制,令百官总己以听于莽。平帝元始元年,以孔光为太师,王舜为太保。光,孔子十三世孙。舜,音之子也。莽为太傅,号安汉公。四年,聘莽女为皇后,采伊尹、周公称号,加莽为宰衡,位诸侯王上。莽奏起明堂、灵台、辟雍。明堂者,所以出教化;灵台者,所以望云气;辟雍者,所以行大射、养老之礼。皆效周制也。益博士员,为学者筑舍万区,征异能之士,前后千数。

五年,孔光卒。成、哀以来,张禹、孔光等,以名儒为三公,与时俯仰,谄谀成风,公卿咸称莽功德,比之周公。吏民上书颂莽者至四十八万人,遂策命莽以九锡。九锡之名,古无闻,然亦本于周命侯伯之盛礼也。是岁,莽进毒弑帝。元帝世绝,征宣帝玄孙婴为皇太子,号曰“孺子”,因周成王幼时之号也。莽居摄践祚,赞曰“假皇帝”。民臣谓之“摄皇帝”。汉自高祖五年为帝,至是十三世 高帝 惠帝 二少帝 文帝 景帝 武帝 昭帝 宣帝 元帝 成帝 哀帝 平帝 ,二百有七年,乃为王氏所篡。居摄二年,东郡太守翟义起兵讨莽,不克而死。明年,莽即真皇帝位,定国号曰“新”,更号其姑汉太皇太后曰“新室文母太皇太后”,后五年,崩。

第三章
王莽败灭

新帝莽始建国元年,封孺子婴为定安公,立汉宗庙于其国。莽策命群司,文仿典诰,更定官爵,效虞周之制,置四辅、三公、四将,悉封宗属为侯、伯、子、男。汉诸侯王皆降为公,后皆夺爵,四夷称王者皆更为侯。汉时豪民兼并,贫富悬隔殊甚,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栏,于是莽用古井田法,更名民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乡里。后莽知民愁怨,诏许买卖王田及庶人。

莽恃府库之富,欲立威匈奴,改匈奴单于为降奴服于,命诸将北征。单于知者,呼韩邪之子也,怒曰:“先单于受汉宣帝恩,不可背也,今天子非宣帝子孙,何以得立?”遣兵入塞,北边始多事,西域皆叛。知卒,弟咸立,阳与新和。莽改号匈奴曰“恭奴”,单于曰“善于”,然匈奴侵盗不止。

莽锐思于地理,变更地名、疆界,一郡至五易名而复其故。制礼作乐,讲合六经,论议连年,制度不定。吏缘为奸,狱讼冤结。屡改造钱货,增减其价,民私铸钱,及非沮宝货以抵罪者,不可胜数。托名古制,设五均、六管以夺民利。榷酒酤,禁挟弩铠,法令烦苛,赋敛重数,农商失业,食货俱废。荆、扬、青、徐之间,盗贼群起,州郡不能制。莽以五石铜铸作北斗状,名曰“威斗”。斗者,汉人所祠为军神也。欲以厌胜众兵,出入使人负之以行。遣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东讨众贼。青州贼樊崇等皆朱其眉,号“赤眉”。匡、丹兵所过放纵,东方为之语曰:“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

荆州贼据绿林 山名 在湖北安陆府当阳县东北 ,五年,分为下江 谓大江下流 、新市 地名 故城在安陆府京山县东北 兵。新市兵入南阳,平林 县名 属南阳郡 故城在湖北德 安府随州东北 兵起应之。景帝六世孙刘演与弟秀起兵于舂陵 乡名 属南阳郡蔡阳县 故城在湖北襄阳府枣阳县东 ,与新市、平林兵合力,下江兵亦来附,众已十余万,无所统一,诸将议立刘氏,以从人望。下江将王常等欲立演,新市、平林将帅惮演威明,沮之。时,演同族舂陵刘玄在平林兵中,号“更始将军”,诸将贪其懦弱,立为汉皇帝。南面朝群臣,羞愧流汗,举手不能言,改元更始,置公卿,演为大司徒。汉军徇昆阳、定陵、郾 三县皆属颍川郡 昆阳故城在河南南阳府叶县南 定陵故城在 南阳府舞阳县北 郾故城在河南许州郾城县南 ,下之。又攻取宛 县名 南阳郡治 今南阳府 ,汉帝入,都之。是岁,新之地皇四年 王莽即位十五年 汉帝玄更始元年 也。

新帝遣王寻、王邑大发兵平山东,以长人巨毋霸为垒尉,又驱虎豹犀象之属以助威武,兵四十二万,旌旗百余里不绝。汉诸将见新军盛,走入昆阳,兵仅八九千。寻、邑纵兵围之。刘秀至郾、定陵,悉发兵,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与新兵战,斩首数十级。诸将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连胜而前,无不一当百。秀与敢死者三千人冲其中坚,寻、邑阵乱,汉兵乘锐崩之,遂杀寻。城兵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新兵大溃。会大风雷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溺死者以万数。关中闻之震恐,四方豪杰响应,杀其牧守,用汉年号,旬月之间,遍于国内。演、秀威名益盛,汉帝忌演,杀之,秀不敢服丧,唯枕席有涕泣处,又未尝伐功。帝惭,拜秀为破虏将军,封武信侯。成纪 县名 属天水郡 今甘肃秦州秦安县 隗嚣起兵应汉,徇下天水 郡名 今甘肃巩昌府东北境及 秦州北境 、陇西 郡名 今甘肃兰州府南境及巩昌府大半 诸郡。公孙述起兵成都 县名 蜀郡 今四川成都府治 ,自称辅汉将军、益州牧,后自立为蜀王。

汉兵入武关,三辅豪杰并起应之,进攻长安。莽旋席随斗柄而坐,曰:“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明日,众兵入,斩莽,分其身,节解脔之,传首至宛。莽称帝十五年而亡。汉别将拔洛阳,帝玄徙都之,寻迁于长安,封宗室、功臣为王,凡二十人。群小、膳夫皆滥授官爵,征隗嚣为右将军。 CleLxcVWtBn4kKKJq4XFaann1ngA9E0rYAZfygP9HtP0x3pg2lVthOlO65IoInh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