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篇

前汉(上)

第一章
汉业初定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问群臣曰:“吾所以得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子房者,张良字也。

初,韩信破齐,齐相田横走博阳 县名 属齐郡 今山东泰安府泰安县 ,自立为齐王,军败,亡归彭越。及汉灭楚,横惧诛,与其徒五百人入海,居岛中。帝召之曰:“横来,大者王,小者侯。不来,且举兵加诛。”横与二客乘传,至洛阳城东自刭。帝以王礼葬横,二客自刭从之,岛中五百人闻之,皆自杀。

初,季布为项羽将,屡窘帝,羽灭,帝购求布,敢有舍匿,罪三族。鲁侠士朱家匿之,之洛阳,见夏侯婴曰:“季布何罪?臣各为其主耳。且以布之贤,汉求之急,不北走胡,南走越耳。”婴言于帝,乃赦布,召拜郎中。布母弟丁公亦尝窘帝,帝急顾曰:“两贤岂相厄哉?”丁公乃还,至是谒见,帝以徇军中曰:“丁公为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遂斩之。

齐人娄敬说帝曰:“洛阳,天下之中,有德则易以兴,无德则易以亡。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立具,此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也。”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洛阳之利。张良独是敬说。帝即日西徙关中,赐敬姓刘氏,后定都长安 周镐京 今陕西西安府治

汉既灭楚,临江 春秋楚国 今湖北荆州府 王共欢不降。汉遣刘贾、卢绾击虏之。燕王臧荼反,帝自将击虏之,以卢绾为燕王。汉之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诸将曰:“发兵坑竖子耳。”帝问陈平,平危之曰:“古有巡狩,会诸侯。陛下第出,伪游云梦 湖北大泽名 ,会诸侯于陈,因擒之,此一力士之事耳。”帝从之,信来谒,帝令武士缚之。信曰:“果如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遂械系以归,赦为淮阴侯。

后,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将兵多少。帝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帝曰:“君如何?”信曰:“臣多多益善。”帝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能将将,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帝剖符封诸功臣,酂 县名 属南阳郡 故城在湖北襄阳府光化县东北 侯萧何食邑独多。功臣皆曰:“臣等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反居臣等上,何也?”帝曰:“诸君知猎乎,追杀兽者,狗也。发纵指示者,人也。今诸君,功狗也。如萧何,功人也。”

张良亦无战功,帝使自择齐三万户。良曰:“臣始与上会于留 县名 属沛郡 城在江苏徐州府沛县东南 ,愿封留足矣。”封为留侯。留侯素多病,杜门,导引,不食谷,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为韩报仇。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侯,此布衣之极。愿弃人闲事,从赤松子游耳。”赤松子者,时人所传仙人号也。留侯盖自托于神仙,以避盛满之祸。

帝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余争功不决,诸将畏不得封,往往相聚语。留侯劝帝先封雍齿。齿者,帝平生所憎也。诸将皆喜曰:“雍齿且侯,我属无患矣。”帝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诏定元功十八人位次,萧何第一,曹参次之,赐何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是岁,尊父太公为太上皇。

第二章
高祖诸政

高祖去秦苛仪,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或妄呼,拔剑击柱。博士叔孙通说帝曰:“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愿征鲁诸生,共起朝仪。”帝从之。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朝贺,谒者治礼,引诸侯王以下,以次奉贺,莫不震恐肃敬。礼毕,置法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莫敢喧哗失礼者。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拜通太常。

初,匈奴畏秦北徙,及中国乱,复稍南渡河。胡言,称其君曰单于,犹汉言天子也,诸王侯隶属之,疆土极广。头曼单于有太子曰冒顿,壮武有权数,射杀头曼,自立为单于,灭东胡、走月氏,复蒙恬所夺故地。高祖徙韩王信于太原 郡名 今山西太原 汾州二府 保德三州 以备御之。匈奴围信于马邑 县名 属雁门郡 为韩国治 今山西朔平府朔州 ,信降匈奴。于是帝自将击信,破其军,匈奴佯败走,汉悉兵逐之。帝先至平城 县名 属雁门郡 故城在山西大同府城东 ,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帝于白登 山名 在大同府城东 七日。帝用陈平计,使厚遗阏氏,冒顿解围去。阏氏者,单于之妻,犹汉言后妃也。帝还,过赵。赵王张敖,景王耳之子也,尚帝女,执子婿礼甚卑,帝谩骂之。赵相贯高等怒,阴谋杀帝,事觉,敖坐废为侯,韩王信后为汉将所斩。

匈奴数击汉。九年,帝遣刘敬往结和亲,名宫人为公主,以妻单于,约为兄弟,岁遗缯絮酒米食物各有数。敬又说帝,徙齐、楚大族豪杰十余万口以实关中。

十年,赵 高祖庶子 隐王如意所封 相国陈豨反,帝自将击之。明年,淮阴侯信舍人弟上变,告信与豨通谋。皇后吕氏与相国何谋,诈言豨已败死,绐信入贺,使武士缚信,斩之。信曰:“吾悔不用蒯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遂夷三族。帝败豨还,诏捕蒯彻。彻至,曰:“跖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固吠非其主。当时,臣唯知韩信,非知陛下也。”帝释之。陈豨后为樊哙所击斩。梁王彭越太仆得罪走汉,告越谋反。帝使人掩越,捕之,废为庶人。吕后曰:“此自遗患。”劝帝杀之,夷三族,醢越肉,以赐诸侯。淮南王黥布见汉杀韩信,醢彭越,自疑祸及身,遂反。帝自将击之。十二年,布败走,长沙 今湖南之东半 王吴臣诱杀之。燕王卢绾阴与陈豨通谋,帝召之,不至,遂亡入匈奴。

秦平南越,置南海 今广东省 、桂林 今广西东境 、象郡 今广东廉州 雷州二府及安南 。秦乱,南海尉赵佗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王。高祖遣陆贾往说佗,令称臣奉汉约。汉之威令,始达南海矣。贾归报,拜大中大夫。

贾时时前说《诗》《书》,帝骂曰:“乃公马上得天下,安事《诗》《书》?”贾曰:“陛下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有之?”帝曰:“试为我著古今成败得失。”陆生著书十二篇,每奏一篇,帝称善,号曰《新语》。

秦之乱也,齐、楚、三晋旧族复起,然皆不数年而败亡。汉所立之王,唯韩王信出于王族,其外六国 赵景王张耳 楚王韩信 梁王彭越 淮南王黥布 长沙文王吴芮 王卢绾 与汉皆自庶姓崛起。于是,周末世家之余泽,莫复存者。高祖惩秦无藩辅,孤立而亡,封子弟同姓为王,约曰:“非刘氏不得王。”是后,诸皇子悉封王,其异姓王或诛或废,六七年间皆绝灭,唯长沙吴氏以国小而忠得久存。帝之末年,刘氏王者九国 齐悼惠王肥 楚元王交 赵隐王如意 梁王恢 淮阳王友 代王恒 淮南厉王 吴王濞 燕灵王建 除吴 楚外 七王皆高祖庶子也 ,皆置百官、宫观,同制京师,其最大者为齐、代、吴、楚。齐 今山东济南 泰安 青州 莱州 登州五府 悼惠王肥及代 今山西 汾州府以北 王恒,皆帝之庶子也。吴 今江苏淮水以南 安徽大江以南及浙江 江西二省 王濞,帝之兄子也。楚 今江苏徐州府及海州 山东兖州 沂州二府 元王交,帝之弟也。四王皆有数郡之地,列峙东北,为汉大臣所畏惮。汉所有唯十五郡 内史 陇西 上郡 云中 河东 河南 河内 东郡 颍川 南阳 南郡 汉中 巴郡 蜀郡 ,而公主、列侯颇食邑其中,举全国租赋入汉朝者,盖不过三之一。故汉初之政,虽多袭秦故,其立藩国则效周制,而封疆较大于周之公侯。

第三章
高后当国及诸吕之乱

戚姬有宠于高祖,生赵隐王如意,吕后见疏。太子盈,后所生也,为人仁弱。帝谓如意类己,欲废太子而立之,以大臣不服,乃止。帝击黥布时,中流矢,疾甚。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死,谁可代之?”曰:“曹参。”问其次,曰:“王陵,然少戆。陈平可以助之。平智有余,然难独任。周勃重厚少文,可使为太尉。安刘氏者,必勃也。”帝在位十二年,崩,号曰高皇帝。太子盈即位,是为孝惠皇帝,尊皇后曰皇太后。

孝惠帝元年,太后鸩杀赵隐王,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熏耳、饮喑药,命曰“人彘”,召帝观之。帝惊,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二年,相国何卒,曹参代之。参尝师盖公,治黄老之术,为相三年,无所变更,一遵何约束。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较如画一,曹参代之,守而无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参卒,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周勃为太尉。

惠帝在位七年,崩,太子即位,史失其名,吕太后临朝称制。元年,太后议立诸吕为王,王陵不可,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陈平、周勃以为可。陵罢相,遂王吕氏。四年,太后废帝,幽杀之,立其弟宏为帝,以太后称制不改元,诸吕擅权用事。

八年,太后崩,诸吕欲为乱。齐哀王襄,悼惠王之子也,发兵讨诸吕。相国吕王产 吕后兄子 封于梁 改梁为吕国 使大将军灌婴击之。婴留屯荥阳,与齐连和。时赵王吕禄 吕后兄子 将北军,吕王产将南军,太尉勃不得主兵。平、勃使郦寄 郦食 其从子 说禄解印以兵授勃。勃入军门,令曰:“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军中皆左袒,乃令齐王弟朱虚 县名 属琅琊郡 故城在山东青州府临朐县东 侯章击产,杀之,分部捕诸吕,无少长,皆斩之。诸大臣迎立代王恒,杀少帝。代王即帝位,是为太宗孝文皇帝,尊母薄氏曰皇太后。孝文元年,平、勃为左右丞相,灌婴为太尉。

第四章
文帝仁俭

文帝既立,益明习国事,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不知。又问:“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惶愧,汗沾背。帝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帝曰:“君所主者,何事?”平谢曰:“陛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其职焉。”帝称善。勃大惭,谢病免。

南越王佗,自吕后时称武帝,役属闽越、骆越 俱南蛮种名 闽越居福建地 骆越居 安南地 ,东西数百里,称制,与汉侔。文帝使陆贾复往,赐佗书。佗恐,谢罪,去帝制,称臣奉贡。匈奴冒顿单于尝遗书嫚吕后,吕后谦辞以谢之。至是,冒顿死,子老上单于立。文帝以宗室女妻之,使宦者中行说傅之。说降单于,教以无变其俗。遗汉书,倨傲其辞,屡入边侵掠,汉唯防备之而已。

文帝时,诸侯太骄。齐哀王之弟济北 今山东济南府长清县 王兴居发兵反,败死。帝弟淮南 今安徽江淮之间 厉王长谋反,废,徙蜀,道死。吴王濞招致郡国亡命者,采豫章 郡名 今江西省 铜以铸钱,煮海水为盐,故不赋而国富,颇不循汉法。齐、楚二国亦皆强僭。梁 文帝子 怀王胜所封 太傅贾谊上疏,陈治安之策数条,首痛论诸侯之害,言大国之王负强难制,莫如定制割地,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其次言汉奉匈奴,首足倒悬,宜急解之。末段论大臣当以礼遇之。初,高祖与萧、曹等起于微贱,视大臣如家仆,萧相国尝触上怒,下廷尉械系。文帝亦以嫌疑下绛 春秋晋新都 汉置县 属河东郡 今山西平阳府曲沃县 侯周勃于廷尉,受狱吏侵辱,故贾生以此讥帝。帝深纳其言,养臣下有节,不敢戮辱大臣。又及齐王嗣绝,分齐为六国,尽立哀王诸弟为王,自是,悼惠之族力分而弱。唯制匈奴之策,则帝不敢从,恐其劳民也。帝素爱贾生才,尝议以位公卿,生年少气锐,大臣多短之,故不大用而死。

古有肉刑,墨、劓、剕、宫是也。亏损人体,颇为惨虐。三代沿而不改,至秦,刑法最酷,一人犯罪,举家坐之,或为收孥,有大罪者,夷三族。汉兴,因之。文帝即位,除收孥诸相坐律令,然族诛之法则不除,终汉世,每轻用之。帝又除肉刑,唯宫刑沿旧。当黥者,髡钳而为徒;当劓者,笞三百;剕罪轻者,笞五百,重者弃市。于是有轻刑之名,而人死者转多,其受笞者,亦不胜痛楚而死。至景帝时,继述帝意,减其笞数。自是,笞者始得全。云帝好黄老之道,躬修玄默,禁网疏阔,罪疑者予民。张释之为廷尉,执法公平不阿,刑罚大省,至于一岁断狱止四百,几有刑措之风焉。

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宫苑车服无所增益。尝有献千里马者,帝以其无用却之,下诏曰:“朕不受献,其令四方勿来献。”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金百斤,帝曰:“中人十家之产也,何以台为?”身衣弋绨,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感贾谊重农之说,兴亲耕之古礼,以劝奖农业。又用晁错策,募富民入粟,得以拜爵,畜积岁增,遂至除田租。帝舅将军薄昭杀汉使者,帝不忍加诛,使群臣往哭之,昭自杀。近臣如袁盎等谏说虽切,常假借纳用。张武等受赂,觉,更加赏赐,以愧其心。专务以德化民。当时,公卿大夫质朴纯厚,耻言人过,上下成俗,吏安其官,民乐其业。是以国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

三代之制,王侯死,百官群吏尽行三年之丧,不得饮酒、食肉、祠祀、嫁娶。至秦,其制更严,营造陵墓,穷极壮丽。文帝惩其弊,临崩,遗诏:“短丧,令到,吏民出临三日,皆释服。自当给丧事者,已葬三十六日,释服。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景帝元年,丞相申屠嘉等奏:“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孝文皇帝,高庙宜为太祖,孝文庙宜为太宗。”制曰:“可。”

第五章
景武抑损诸侯

孝景帝名启,孝文长子也。为太子时,晁错为家令,得幸太子家,号为智囊。太子即位,错屡请间言事,辄听,宠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丞相嘉自绌,呕血而死,错为御史大夫。

文帝时,吴太子入见,得侍景帝饮,博争道,不恭,景帝引博局提杀之。吴王称疾不朝,文帝赐以几杖。晁错屡言吴过可削,文帝不忍。至是,错说景帝曰:“吴王诱天下亡人,谋作乱,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反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帝令公卿、列侯、宗室杂议,莫敢难。时楚、赵有罪,皆削一郡。胶西 国名 今山东莱州府高密县 有奸,削六县。及削吴二郡书至,吴王遂反。楚王戊者,元王之孙也。赵王遂者,高祖庶子幽王友之子也。胶西、胶东 今山东莱州府平度 、菑川 故城在山东青州府寿光县西南 、济南 今山东济南府 之王,皆悼惠王之子也。六国皆起兵应吴,以诛错为名。

初,文帝知条 县名 属勃海郡 今直隶河间府景州 侯周亚夫有将才,临崩,戒景帝曰:“即有缓急,亚夫真可任将。”亚夫者,绛侯勃之子也。至是,拜为太尉,将三十六将军,往伐吴楚。错素与袁盎不善,盎密言于帝曰:“独有斩错,复诸侯故地,兵可无血刃而罢。”帝乃杀错,族其家,遣盎谕吴,吴王不拜诏。亚夫大破吴楚兵,诸反皆平。亚夫后为丞相,以谏忤帝意,谢病免,后又为人诬告下狱,不食而死。帝忌刻少恩,举用酷吏郅都、宁成,然用心刑狱,节俭爱民,能遵孝文之业,以故国家殷富。

景帝既平七国之乱,摧抑诸侯王,不得自治民补吏,令内史治之,减黜其百官。又留列侯于京师,不使就国。帝在位十六年,崩。太子彻立,是为世宗孝武帝。武帝下推恩之令,使诸王裂地,封子弟为列侯,以属汉郡,不行威让而藩国自析。又作左官附益之法,禁网渐密。汉法,王侯岁献黄金,助祭宗庙,谓之“酎金”。武帝时,列侯坐酎金不如法,夺爵者百余人,自是王侯尽失权势,无抚字之责,唯得衣食租税,几同廪禄。其后省内史,令相治国,国相与郡守名异而职同。侯国亦有相,改所食县、乡长吏为之,而其职如旧。故景、武以后,虽有王侯之称,郡县之政行于全国,与三代之封建迥异。 6Wj1XKb3du7nLmQInnYOlRb6GgISuLf2z1mXhnAZ73O9F5AL2B4X1BDfqfnD7Dr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