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篇

战国(下)

第一章
秦连攻三晋 附秦灭周,平原、信陵、春申好客

秦丞相魏冉举白起为将。白起善用兵,尝败韩、魏于伊阙 山名 在河南府城 ,斩首二十四万。又伐魏至轵 今河南怀庆府济源县 ,取六十一城。田单复齐之岁,起伐楚,取鄢 今湖北襄阳府宜城县 、邓 故邓侯国 今河南南阳府邓州 。明年,拔郢,烧夷陵 楚陵墓之地 湖北宜昌府 ,楚顷襄王徙都陈 故陈侯国 今河南陈州府 。秦封起为武安君。明年,定巫 今四川夔州府 、黔中 今四川酉阳州 湖北施南府及湖南西北境

赧王四十五年,秦人伐赵,围阏与 故城在山西辽州和顺县西北 。廉颇、乐乘皆曰:“道远险狭,难救。”赵奢曰:“道远险狭,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惠文王使奢救之,秦师败还。王赐奢号马服君,与廉、蔺同位。

魏人范睢尝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齐襄王闻其辩口,私赐之金。贾疑睢以国阴事告齐,归告魏相魏齐。齐怒,笞击之,折胁,拉齿,置厕中。睢佯死,得逃出。魏人郑安平匿之,变姓名曰张禄。秦谒者王稽至魏,潜载与归,荐于昭王。睢教以远交近攻之策,王悦,以为客卿。时宣太后及穰 邑名 即楚邓邑 侯魏冉擅国,睢说王,废太后,逐穰侯,而代为丞相,封应 邑名 在河南汝州宝丰县西南 侯。

范睢既得志,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魏使须贾聘于秦,睢敝衣间步往见之。贾惊曰:“范叔无恙乎?”取一绨袍赠之。睢为贾御,至相府,曰:“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贾见其久不出,问于门下“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乡者吾相张君也。”贾知见欺,膝行入谢罪。睢曰:“尔所以不死者,以绨袍恋恋,尚有故人之意耳。”乃使归告魏王曰:“速斩魏齐头来,不然且屠大梁。”贾还以告魏齐,齐出走而死。睢荐王稽为河东 今山西平阳府 守,召郑安平为将军。

楚黄歇侍太子完为质于秦。及顷襄王疾病,歇使太子亡归,而自请赐死。秦昭王怒,欲听之。应侯曰:“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王从之。楚王卒,太子立,是为考烈王,以黄歇为相,号春申君。

秦武安君伐韩,拔野王 今河南怀庆府治 。上党 赤狄故地 今山西潞安府 路绝,请降于赵,赵孝成王受之。赧王五十五年,秦王龁攻上党,拔之,遂伐赵。廉颇军长平 今山西泽州府高平县 ,坚壁不进。应侯使人为反间曰:“秦独畏马服君子赵括为将耳。”赵王使括代颇。蔺相如曰:“括徒能读父书,不知合变也。”王不听。括少学兵法,自思天下莫敢当。尝与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也。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赵若将括,必破赵军。”及括将行,母上书言括不可使。括至军,果为白起所败,中矢死。卒四十万人皆降,白起尽坑杀之。后二年,秦王陵攻邯郸,少利。昭王欲使白起代陵,起曰:“秦虽胜于长平,士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取败必矣。”辞疾不肯行,乃遣王龁。

赵孝成王使弟平原君胜求救于楚。平原君好士,食客数千人,欲择门下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与俱,得十九人,余无可取,毛遂自荐。平原曰:“士之处世,若锥处囊中耳,其末立见。今先生处门下三年,胜未有所闻。”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末见而已。”平原乃与之俱,至楚,与考烈王言合从之利。半日不决,毛遂按剑历阶而上,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日中不决,何也?”王怒,叱之,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且以楚之强,天下不能当。白起,小竖子耳。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赵之所羞。合从为楚,非为赵也!”王曰:“唯唯。”乃与楚王歃血,定从而归。平原君曰:“胜不敢复相士。”以遂为上客。楚使春申君将兵救赵。

魏安釐王亦使晋鄙救赵。秦王使谓魏曰:“赵旦暮且下,诸侯敢救赵者,必移兵击之!”魏王恐,止晋鄙,留兵壁邺,使新垣衍说赵,欲共尊秦为帝。齐人鲁仲连在邯郸,见衍,曰:“彼秦者,弃礼仪而上首功之国也。彼即肆然帝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因痛论帝秦之害。衍再拜曰:“先生天下之士也,吾不敢复言帝秦矣。”

魏王弟无忌爱人下士,食客三千人,号信陵君。其姊为平原君夫人。赵急,使者冠盖相属,责救于信陵君。信陵君屡请于王,且使宾客游说万端,王终不听。信陵素厚遇隐士侯嬴,嬴教信陵,祷王幸姬,窃得晋鄙兵符,且荐力士朱亥与俱,谓晋鄙合符而疑,则击杀而夺其军。信陵一如嬴言,得兵以进。

楚、魏救至,秦军屡却。白起曰:“不听吾言,今何如?”秦王闻之怒,废起为士伍。起与应侯有隙,竟赐剑而死。明年,信陵君大败秦师。王龁解围走,郑安平以二万人降赵。信陵君不敢归魏,使将将其军以还。平原君欲封鲁连,连笑曰:“所贵于士者,为人排难解纷而无取也。即有取,是商贾之事也。”辞去,终身不复见。

秦王既用应侯之策,连攻三晋,周人恐。赧王五十九年,与诸侯约从以伐秦,为秦所攻,尽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是岁,赧王卒,周亡。贞王以后,周拥空号,存于强国之间者,凡九世,二百十三年。自武王克商至于此,合八百六十七年,传世三十有七。

明年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 楚考烈王八年 齐王建十年 燕孝王三年 赵孝成王十一年 安釐王二十二年 韩桓惠王十八年 ,秦王稽坐与诸侯通,弃市。昭王临朝而叹:“武安君死,而郑安平、王稽皆叛,内无良将,外多敌国。”范睢惧。燕辩士蔡泽闻之,西入秦,见睢曰:“四时之序,成功者去。商君、吴起、大夫种,何足愿与?”说睢以全身名之道,睢荐泽于王,谢病免相。王以泽为相,数月而辞之,号纲成君。

楚使春申君取鲁,鲁顷公迁于莒,寻为楚所灭。春申君好士,与孟尝、平原、信陵齐名,皆争招致宾客,以相倾夺。平原使人于春申,使者为玳瑁簪,刀剑室饰以珠玉,欲以夸楚。春申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见之,赵使大惭。

秦昭襄王卒,太子柱立,是为孝文王。孝文王即位三日而卒,子庄襄王楚立。庄襄王元年 楚十四年 齐十六年 燕王喜六年 赵十七年 魏二十八年 韩二十四年 ,以吕不韦为相国。不韦,阳翟大贾也。庄襄以昭王庶孙为质于赵,因不韦之助得入立,是以尊宠无比,封以河南 今河南府 十万户,号文信侯。

秦蒙骜破魏。魏王患之,使人请信陵君于赵。信陵君畏得罪,不肯还。客毛公、薛公见曰:“魏急而公子不恤,一旦秦克大梁,夷先王宗庙,公子何面目立于天下乎?”信陵趣驾还,复为魏将。诸侯闻之,皆遣救。信陵帅三晋、楚、燕之师,败蒙骜于河外 谓南河之南 ,追至函谷关而还。

第二章
秦并六国

秦庄襄王卒,太子政立,后号为始皇帝。政生十三年矣,国事皆决于文信侯,号称仲父。秦攻伐无已,时三晋地益削,诸侯患之。秦王政六年 楚二十二年 齐二十四年 燕十四年 赵悼襄王四年 魏景闵王二年 韩三十二年 ,楚、赵、魏、韩、卫合纵伐秦,楚考烈王为纵长,春申君用事。至函谷,秦师出,五国皆败走。楚去陈,迁于寿春 今安徽凤阳府寿州 。春申幸李园妹,有娠,纳之考烈王,生幽王悍。李园使盗杀春申,而夺楚政。秦王政母,本邯郸舞姬。吕不韦初娶之,既而献诸庄襄王,生政。及为太后,时时与不韦私通。政既长,太后嬖人嫪毐作乱而诛,不韦坐免相。王迁太后于雍,齐客茅焦谏王,乃迎归咸阳。不韦后恐诛,饮鸩死。

秦宗室大臣议曰:“诸侯人来仕者,皆为其主游间耳,请一切逐之。”于是大索逐客。客卿李斯亦在逐中,行,且上书,论其非计。王乃召李斯,复其官,除逐客令。李斯劝王,阴遣谋士游说诸侯,离间其君臣,然后使良将随其后,竟以并六国。

初,赵李牧事孝成王,守北边。时,匈奴始强,屡为边患。牧养士,习骑射,设奇陈,大破之。匈奴奔走,不敢近赵。及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廉颇亡去,王召牧为将。王卒,子幽缪王立。秦之十三年 楚幽王四年 齐三十一年 燕二十一年 赵幽缪王二年 魏九年 韩王安五年 ,桓齮破赵,斩首十万。幽缪王以牧为大将,战于宜安 邑名 在直隶正定府藁城县西南 ,秦师败还,王封牧为武安君。明年,韩王安使韩非聘于秦,请为藩臣。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善法术之学,秦王悦之。李斯嫉而间之,下吏治。斯遗非药,使自杀。十七年,内使腾灭韩,虏王安。明年,王翦伐赵,李牧御之。秦人与赵嬖臣金,使言牧欲反,赵人杀牧。明年,遂灭赵,虏幽缪王,王兄嘉自立为代王。

初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政不礼焉,怒而亡归。闻卫人荆轲勇,厚礼之,奉养无不至,欲遣轲劫秦王。时秦将樊於期得罪,亡在燕,轲请得樊将军首及燕督亢 燕膏腴地 在直隶顺天府涿州东南 地图以献秦,丹不忍杀之。轲私见於期,以意讽之,於期慨然自刎。丹奔往伏哭,遂函其首,置利匕首于图中,装遣。轲至咸阳,秦王喜,见之。轲奉图进,图穷而匕首见,把王袖揕之,未至身。王惊起,轲逐之。王拔剑斩轲,遂体解以徇。王大怒,益发兵伐燕。二十一年 楚王负刍二年 三十九年 燕二十九年 魏王假二年 代王嘉二年 ,王翦拔蓟,燕王喜奔辽东 今盛京省东 ,斩丹以献。

明年,王贲 翦子 灭魏,杀王假。又明年,王翦大破楚,杀其将项燕。又明年,虏楚王负刍。楚自武王以来,王南疆二十五世,凡五百余年而亡。又明年,王贲灭燕,虏王喜。还,灭代,虏王嘉。初,齐王建母君王后贤,事秦谨,与诸侯信。且秦连岁攻五国,五国各自救,以故建立四十余岁不受兵。君王后卒,齐客多受秦金,为反间,不修战备,不助五国攻秦。二十六年,王贲入临淄,王建降,迁之于共 今河南卫辉府辉县 ,饿而死。于是诸侯皆亡,惟卫犹存,至秦二世皇帝元年,废卫君角为庶人。

第三章
四夷远斥

唐虞之世,中国广袤不满三千里。九州域内,夷狄居其大半。虽曰声教所及,莫不来王,其俗陋而性犷者,未化也。周建两都,王畿跨三州,河、济、淮、汉之滨,皆列置侯国,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诸夏之盛,轶于前代矣。然而戎狄之杂居冀、雍,蛮夷之蟠据江淮者,犹未变于华。华夷之疆界,与虞夏无大异也。

周已衰,平王避戎东迁,而杂戎往往入居畿甸。春秋初,戎狄强盛,齐桓公攘之,仅得以绥诸夏。是时,冀州有山戎、赤狄 共见四篇一章 及众狄 居直隶西境 西北境 。山戎虽名戎,亦狄种也。雍州有白狄 见四篇一章 及大荔 今陕西同州府朝邑 、义渠 今甘肃庆阳府 诸戎,豫州有伊洛之戎。晋惠公归自秦,诱瓜州 今甘肃西北境 之戎处之中国。自是伊洛之滨,又有姜戎、阴戎、陆浑之戎。当时所谓戎狄者,非尽异类。姜戎与齐同姓,晋献公所灭骊戎者,与周同姓。又有犬戎者,与晋同出于唐叔,惟其礼俗与戎侔,故谓之戎,犹东南之徐、楚、吴、越皆出于中国,而号为蛮夷也。

春秋中,戎狄渐衰。晋襄公败白狄,获其君。景公灭赤狄诸国,悼公和山戎诸部。昭公灭肥 今直隶正定府藁城县 ,顷公灭鼓 今正定府晋州 ,二国皆白狄别种也。陆浑之戎,亦为顷公所灭。其别部蛮氏 居河南汝州地 至春秋末,楚昭王灭之。战国初,秦厉公伐大荔,取其王城;伐义渠,虏其王。赵襄子北略狄土,韩、魏灭伊洛阴戎,余种西走。自是戎狄益远矣。

东南之夷,虽极蠢愚,非如戎狄之倔强难制。及楚之盛,群蛮莫不慑服。吴踵起,淮滨诸夷皆属焉。徐夷在西周盛时为强国,至春秋而微,遂为吴所灭。蛮夷已属吴、楚,风俗渐变。其不从化者,或匿于山谷,或逃于海滨,而江淮遂为衣冠之乡矣。

是故战国之时,中原虽甚乱,而夷狄之远斥,反胜于三代盛时。其后秦惠文王并巴、蜀,昭襄王灭义渠,赵武灵王破林胡、楼烦,燕将秦开击却东胡。三国皆大拓疆土,筑长城以拒诸胡。及秦并六国,华夏之地,东渐于海,西据陇山,北包恒山,南达南岭,纵横四千里,夷狄几绝踪。而南岭之南 今福建两广 ,百越散处。巫黔之西南 今湖广西境 四川东南境及贵州 云南二省 ,土蛮据之。陇蜀之西 今甘肃四 川西境 ,氐、羌诸部居之,俱无甚大者。惟东胡、匈奴、月氏,并在塞外,为夷狄强国。东胡,即山戎,汉时号乌桓、鲜卑。月氏居甘肃西北境 甘州府及肃州 安西州 ,古瓜州之地,与晋惠公所诱来者同类。匈奴,狄之一种,与殷周之獯鬻、猃狁同类,所居在今山陕、甘肃边外之地。诸胡皆无城郭常处,逐水草转移,以畜牧射猎为业。贵壮贱老,不知礼义,由秦及汉常为边患。 V6r3eYazR312tWGAD2jMavScid4RTDPAs5o6tH/h/aUw0V93vTn/QFZEJhhaWzG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