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洋片唱春秋
老北京拉洋片传承人邹建民

邹建民,男,退伍军人。1957年生于黑龙江望奎县。老北京拉洋片第四代传承人。1976年下乡做知青,1979年被分配到黑龙江省望奎县中运粮车队工作,1998年下岗。2013年拜师老北京拉洋片第三代传承人张凤永,开始学习拉洋片。2016年至今在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文化街内以拉洋片卖艺为生。

手艺人邹建民

“再往里头再看噢,又一层,大清以上啦,那是大明喽。大明一共十六帝,那末帝崇祯啦,不大太平。三年旱来,三年涝,米贵如珠,价往上边升。有钱的人家卖骡马,无钱的人家卖儿童。黎民百姓就遭了涂炭,这才出了一位民族英雄。英雄他是哪一个呀?那就是闯王他叫李自成唉。”北京大栅栏文化街里传出一段唱腔。随着声音去,几个大人小孩围坐在一个木箱子前通过圆洞看向箱子内,周围还站着许多围观的人,旁边站着一位老人慷慨激昂地为大家唱着这段故事。这位老人就是老北京拉洋片第四代传人——邹建民。

“拉洋片”这词或许你不会感到陌生,可要问“您看过老北京的拉洋片吗?”,回答或许就模糊了。有人说“小时候看过它的,如今都当爷爷了吧”,“几年前曾经在庙会上见过一次拉洋片的,后来连影子都没见过了”。老北京人的童年记忆,如今已基本绝迹,仅有极少数人从事着这门艺术。

拉洋片兴起在宋朝,清末由河北传入北京。拉洋片又名“西湖景”,是一种民间艺术,由一人表演,道具是一个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几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圆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柜里的画片。画片不是自动播放的,而是需要表演者用手去拉小绳控制。所有的片子都在后面“排队”,把第一张拉上去,就看到了第二张;第二张拉上去,就看到了第三张。一张画片就是一个情节,表演者唱完一个情节之后就要拉下一张画片,同时要敲锣打鼓“咚咚锵”地来上一段。拉洋片的表演内容十分广泛,取材丰富。根据故事内容绘制图片、编辑唱段,台词多是合辙押韵、幽默诙谐的段子。每一个表演者所表演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师承不一,表演风格各异。

老北京拉洋片诞生在天桥,它的孕育者是民国时期的焦金池,艺名“大金牙”,是当时天桥地区“八大怪”之一。经过多年苦心经营,才让拉洋片在天桥有了一席之地,名声也日渐响亮。焦金池去世后,继续在天桥拉洋片的人换成了罗沛霖——焦金池的徒弟,也就是老北京拉洋片的第二代传人,艺名“小金牙”。他继承了师傅的高超技艺,深受观众喜爱。此外,他为人正直,也乐于给后辈传授这门手艺,因此收得不少徒弟。邹建民的师傅张凤永是小金牙的徒弟之一,也是老北京拉洋片的第三代传人,他习得这项技艺后便到国际雕塑公园撂地卖艺。也就是在这里,邹建民遇到了他的师傅,也有幸成为老北京拉洋片的第四代传人。 Z5C+xXN8JVbMmkRBHs8jSnlLCAUNA6k7E0jT+7ACgzlPKlf0hz19ZpiR24Rk7BV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