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走向大众的“非遗”文化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上,我们认为其是无形且重要的。对守住历史精髓,提升手艺人存在感和社会共护共享热情有重要意义。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让大众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喜闻乐见的生活文娱方式的重要内容,并自主地、自觉地参与到文化传承和文化互动中,并最终实现共享。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工匠精神,鼓励生产、制造,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从历史传统手工作坊到今天大工业的时代,中国都是一个并不缺乏工匠的国家,在当下更要以“工匠”品质和精神,优化文化生态,促进共享发展。2017年,为了提升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再创造能力、推进传统工艺领域健康有序发展,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要遵循“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工匠精神、激发创造活力、促进就业增收、坚持绿色发展”原则,使传统工艺在当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

从具体方法上看,既要重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器物和象征意义的剖析,也需要社会文化建设和观察层次、文化展示和文化建构与再造层次的探讨。既要做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转化和创造价值,也要从长远和整体视角,注重“以人为本”和自主传承,凝聚文化合力。具体而言:

第一,将无形文化遗产变为有形的形式。前文所列如文字记载、书刊记录,以及纪录片、录影等方式均是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生存性,促进推广、传播以及复兴。非物质文化以法定遗产的方式进入公众视野,也为整个社会公共文化的重要来源开创途径。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施行以来,全国诸多省市和地方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更加重视设置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展示专区,定期或不定期设有专题展,也有特定日公众的免费体验和参观,这些都在长远意义上,为传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做好铺垫。

第二,在自主自觉意识中,形成文化合力。首先,手艺人在传统手艺坚守和利用、传承上不断努力。其次,让大众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依托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积极开展面向社区的传统工艺展演、体验、传习、讲座、培训等各类活动,使各级公共文化机构成为普及推广传统工艺的重要阵地,丰富民众文化生活,增强传统工艺的社会认同,结果是让公众成为参与者和共享者,与手艺人一起守艺和传承。最后,社会的发展在青年,在教育。让学校成为对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干预的场所。在一些学校图书馆,有保护和宣传地方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语言书籍等展区,让学校成为干预、渗透的场域,在青年一代看到希望;支持大中小学组织开展体现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体验和比赛,提高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第三,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参与到国际交流中,美美与共。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需要视野的拓展和视角的转化,需要多元视角,也需要有参与世界文化生产和共享的能力与实践。例如,中国人类学学者长期在海外做深入的民族志访谈,形成对当地文化、仪式、符号或人文地理的田野细节呈现和文化与社会结构解读,既将全面的他者文化介绍到中国,也在一定文化交流基础上,加强对本文化的保护和挖掘。同样,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学者到中国乡村、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进行的田野考察,对中国的地方语言、中医文化、家族企业等的研究和传播,形成诸多成果,并启示我们更加珍惜本土的文化精髓。而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中的主体更需加强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加强自身对跨文化交流中的自主和适应,并通过双边的、多渠道的交流往来和合作,借鉴经验,开拓传承。

作者:

张静 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讲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宗教人类学专委会执行秘书,管理学博士。 n5qZkdKLN5Q/rHP7685/84Ao7E47F9lJWq3Bb0mrAvcQCCRep0yVAgnf01GAdu+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