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热爱与守艺

但是近年来,随着机械化的普遍运用,农民对耧的使用也越来越少,因此购买率也随之下降,连锁反应使得从事这一生产的手艺人的数量也直线下降,年轻人也少有继续学习这一门手艺的,因此目前在后雁门村掌握这一门手艺的大多数都已经六七十岁了,只有极少数40多岁的手艺人。

作为后雁门村耕地耧的传承人之一,韩永太今年已经70岁高龄了,他年轻时制作耕地耧的技术是村子里数一数二的,现在家里还有一些没有卖出去的耧。韩永太是家里的长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他说“年龄越大,责任越大,吃的苦就越多”,因此他早早地承担了家里的重担。生产队盛行时,当时的农民找不到工作的就在队里干活,每天根据工作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分,定期按照分数来分发粮食,很少有人能拿到工资,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韩永太当时在耕地耧的生产队里工作,大概五到八天可以制成一张耧,每天最高可记20分,生产好的耧由队里一起进行销售,在物价水平偏低的时代,一张耧可以卖60元。仅仅在队里生产耧很难维持正常的开销,因此韩永太和生产队里的其他人会偷偷地在家里制作耧,俗称“地下小工厂”。

这在当时是不被允许的,被发现时也会对其进行罚款处分。当有需求的购买者来生产队购买耧时,生产队里的几个手艺人便会拉他们到一边,说:“如果你们不通过生产队的渠道来购买耧,而是直接购买我们家里的耧会稍微便宜一些。”自己卖出去的耧大概是50元到55元左右,每当有人来生产队里购买耧时,队里的几个人便会轮流将他们带回自己的家里,把自己已经做好的耧以低于生产队的价格销售出去。生产队时期结束之后,韩永太便开始自己在家里制作耧,没有了生产队这一经销的途径,老先生便自己寻找销售的渠道,有一些慕名而来的或者经别人介绍来的会上门购买,一般老人会在上午和晚上制作耧,下午去方圆几里的村庄赶集销售。生产队取消之后,各家各户都开始自己种地,对耧车的需求也大大增加,有条件的家庭都会自己购买一张耧来方便自己的使用,当时的耧已经可以卖到100元左右一张,因此收入水平也比较高。老先生的三弟韩永贵学习成绩非常好,在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的农村,他先是考上了西安交大,接着又去北京读研,毕业之后放弃已经分配好的北京地区研究院的工作选择去美国留学,进行深造。韩永贵说自己能够顺利读大学、读研究生和后来出国留学都离不开自己哥哥的支持。韩永太在生产队的同伴很多都将自己的手艺传给儿子或者徒弟,但是他的儿子对耧车手艺缺乏兴趣,因此他没有什么传承人。韩永太为耕地耧事业奉献了大半辈子,直到耕地耧慢慢被退出市场才转而从事其他工作,而且还是与耕地耧有关的木匠工作。他说去年有人过来想要以60元的价格收购他家里剩余的五张耧,但是老先生拒绝了,说即使给更高的价格也不愿意出售,从事了大半辈子的耕地耧制作,他已经不仅仅是把它当成自己的经济来源,而是投入了太多的感情。现在自己年龄大了,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完成一张耕地耧的制作,因此他想将自己亲手制作的为数不多的五张耧保留下来。2015年,韩永太和村子里的几个人一起为雁门耧申请了修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得到了上级的审批,将雁门耧写进了历史,而不是随着这一辈人的逐渐离开也慢慢消失在大家的记忆里。

1973年出生的韩合新是少数比较年轻的传承人之一,与韩永太通过师传的方式获得技艺不同,韩合新的手艺是祖传得来的。韩合新的父亲同韩永太一样,也是在生产队里生产制作耧,之后又自产自销,其手艺在村子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在制作耧的收入较高且耧的使用还没有被机械化所替代的情况下,韩合新就遵从了父亲的意愿随其学习手艺。在他小的时候便跟随父亲外出去挑选合适的槐树和桐树来作为材料,当时家庭条件也比较困难,每次外出都舍不得在外面吃一顿饭,不过每一次外出只要能够挑选和购买到合适的木材他就非常开心了。由于他当时年龄较小,因此对他来说比较困难的步骤就是耗体力的步骤,比如放大料、放小料和组装的步骤,不过技术性的动作他学习起来速度却很快,因此他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这一门手艺。但是在他掌握这门手艺并且从事这一行业不久,机械化机器就取代了耧成为新的播种工具,耧出现滞销的局面,因此韩合新也不得已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2015年,韩永太和其他传承人一起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由于其他掌握这门手艺的人普遍年龄偏大,体力不支,很难完成一张耧的制作,申请人便邀请他制作一张完整的耧,并全程对他进行摄影和拍照。目前,韩合新家里的楼上还有很多张他自己或者父亲已经完成的耧,也有一些原始的还没有来得及动工的槐木材料,以及一些还未组装完成的各部分零件。韩合新的父亲说自己不做耧以后也是从事了一段时间的木匠工作,帮别人做一些桌椅板凳之类的来维持家里的开支。在耧衰败之后,韩合新先是跟随父亲从事木工行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眼光的提高,购买木匠手工做的家具的人也越来越少,很多从事木工行业的人转而从事装修行业,韩合新也跟随了这一潮流,开始从事装修行业。但是在整个装修领域之中,现在他最擅长的是安装门,其安装门的手艺在方圆几里都是远近闻名的,很多人在新房装修安装门时首先想到的就是韩合新。韩合新表示,虽然自己从事耕地耧制作这一行业的时间不长,但是干一行,爱一行,因此他也很愿意为耕地耧的传承做一些努力,所以当非物质文化的申请人找到他帮忙再做一张完整的耧时,他也是毫不犹豫地就同意了,积极配合每一次的拍摄,自己作为耕地耧最年轻的传承人之一,理应为耕地耧的传承积极地奉献自己的力量,当老一辈传承人慢慢离开,自己会扛起传承耕地耧这一职责的大旗,不会让耕地耧技术随着老一辈人的离开而淡出大众的视野。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农机具在不断改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尤其是近年来,大多数的农民选择将土地承包给别人,即使是少量种地的农民也倾向于使用机械化生产,农机作业质量备受百姓青睐,雁门耧的使用空间和范围愈来愈有限,除丘陵、山区、平原地区部分不宜机械作业的小块地使用外,绝大部分地区很少使用。需求越来越少,购买耕地耧的人也就越来越少,雁门耧的制作收入寥寥无几,掌握这门手艺的人也很难依靠这门技术养家糊口,传承人也不愿从事此行业。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另谋生路,只是大部分人依旧从事相关的木匠工作,通过制作家具和其他工具来获得收入。

由于收入水平的低下,年轻人也越来越少选择去学徒并且从事这门行业,传承人除已故人员外,现健在的传承人仅剩8人,而且年龄大都在60周岁以上。由于对这一技艺的传承、保护意识淡薄,所以在传承上后继无人,如不尽快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鼓励扶持、传承保护,雁门耧的制作技艺将很有可能面临失传的结果,耧车的制作也可能渐渐绝迹。当最后一辈制作耧车的人慢慢离开,这门曾经为人类温饱问题做出巨大贡献的手艺也像一颗流星一样慢慢陨落。

在这样一个亟待解决的困境下,修武县政府为了防止这门手艺的流失、避免这门手艺被历史遗忘,在2015年申请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得到了上级相关部门的审批。这样一来,政府通过一些鼓励的政策使得老一辈掌握制作耕地耧技术的人行动起来,一方面,通过图片的拍摄、影像资料的制作,将耧的制作技术记录下来;另一方面,政府也组织力量开展全面普查,认定、记录、建档工作,收集不同时期、不同传承人制作的不同种类的雁门耧实物,并进行整理和标识。将从不同地方收集来的雁门耧代表实物原作,进行展示、保存和保护,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政府也联合地方宣传部门搜集、挖掘史志材料,广泛宣传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通过制定鼓励、扶持、资助的相关政策,鼓励青年人学习和传承这一技艺,并依法设立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开展传承活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合理利用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文化服务。

一人、一牛、一耧车,三点一线,趟开松软的泥土,这种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但耧车从来不会忘记,它的履痕遍布大地的每个角落,遍布农耕文明的每一条田垄与阡陌,祖先的智慧充斥了整个农耕时代。耕地耧技术的流失是时代的选择,也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体现,这说明我们的社会在一步一步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但匆忙的脚步不能转身将乡土遗忘,类似像制作耧车这种传统工具的手艺,既不能失传,也不能被历史遗忘,有继承才有发展,我们需要用传承的方法将老一辈的工匠手艺永留人间。

访谈人、执笔者:

刘琦 女,河南焦作人,南京邮电大学2017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 nbOXMrzbL8fzwBCSowFPPIO8c63XU1g3HCwOpbxgYk78fyOYw6qxpcG1VupM1fc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