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手艺人温明英出生在山东省滨州市阳新县的一个张圣还村,作为面塑世家的第三代传人,她从小就在家庭的影响下对面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祖父是唱戏出身,在演艺途中偶然习得面塑技艺。于是在演出闲暇之余制作、售卖面塑,以此补贴家用。后来大伯和父亲相继从祖父手中接下面塑手艺。农忙之余,父亲走街串巷卖面人。久而久之,温家面塑在方圆百里有了些许名气。后来,温老先生带着祖传工具箱和妻女走南闯北。从背包步行到独轮车再到自行车,温老先生闯荡时的代步工具变了一个又一个,不变的是交通工具上放置的扁担——前端担着工具箱,后端担着行李。儿时跟随父母外出售卖面塑的经历深深影响了温明英。她坦言,正是因为童年常与面塑做伴,如今才会对它产生深厚感情。
温明英很早就展现出自己对制作面塑的极大兴趣。童年时,每逢清晨父亲在家准备制作面人的材料时,年幼的温明英便守在他身边观看。有时趁父亲不注意,她还会拿几个面团来捏弄。温家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温老先生最初打算“技艺传男不传女”,即在儿子们成年后将面塑技艺系统地传授给他们。因此温明英当时并未获得父亲的许可去正式学习面塑技艺。但她打心底里喜欢这门技艺,于是经常在父亲教授哥哥们面塑技艺时,站在一旁静静观看。耳濡目染下,她渐渐对面塑技艺有了自己的理解。在父亲教授弟弟面塑技艺的那段时间,温明英常在干完农活后回家“偷艺”。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她获得了向父亲展示自己所学所悟的机会。也正是这个机会,成为她学习面塑的最大转机。那日,父亲正在教弟弟制作传统面塑之一——穆桂英挂帅。农活归来、站在一旁的温明英当即表示,自己也能做得很好。于是她拿起一块面团开始捏了起来。粗捏轮廓,细修细节。从穆桂英的眉眼到发丝,温明英都精心刻画。不一会儿,一个造型逼真的穆桂英便在她手中诞生了。温老先生惊讶:女儿的面塑手艺不亚于几个儿子。出于父亲对儿女的关心爱护以及对手艺的热爱,温老先生最终决定将技艺传授给温明英。心灵手巧的温明英终于如愿以偿获得学习面塑技艺的机会,这个经历为以后她在面塑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迫于传统观念的压力,同时也有着父亲的意见,温明英毕业以后,选择成为一名裁缝以维持生计。但是在平常工作的闲暇时候,她还是会抽出时间做一些面塑的作品。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温明英在职业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并且少了很多束缚。于是她开始尝试以面塑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背上那个有百年历史的工具箱,骑着不新不旧的自行车,温明英的面塑生涯就在走街串巷中正式开启。学校门口、公园旁边总会出现她的身影。即便村子到县城的往返山路有80里,她还是不辞辛苦每日奔波。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和思想方面的革新,人们对于面塑的态度发生变化,面塑从供人赏玩的“小玩意”逐渐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品”。在那段时间内,温明英的面塑销路良好。同时,她的兄弟为了更好的发展,来到了天津,开始在天津售卖面塑作品,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喜爱面塑。就在这样按部就班的生活中,发展转机悄悄降临温家。
一个平常的工作日,温明英正在学校门口等待孩子们放学,这时一个中年人走到了她的面前,开始向她询问关于面塑的问题,并对她的面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然后用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买回了一个孙悟空形态的面塑,还记录了温明英的联系方式。温明英不知道,这个“行为奇怪”的中年人就是当时阳新县文化局局长。在他的帮助下,温明英有幸参加了2006年度首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作为极其罕见的女性民间手艺人,她受到了媒体关注。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她成功将面塑申报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后她又成功将其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随着国家逐渐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温明英获得更多展示面塑技艺的机会。自2006年后,温明英没有错过任何一届文化产业博览,并且在参展过程中斩获诸多奖项。
这之后,温明英和子女搬往天津。在天津,她也受到相关文化部门关注——代表天津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活动,并有幸前往马来西亚传播面塑技艺。温明英对面塑传统的手艺烂熟于心后,并不满足现状,而是不断学习、创新,力求创作更加精美的面塑作品。为此,她求教于面塑大师王玓,学习更加细致的仕女面塑。这类面塑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详尽、人物神态更为细致入微。随后,她前往专业艺术院校进修,花更多时间去琢磨有深度的作品。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学习提升的过程中,温明英结合个人创作风格,创作出个人风格更显著的精美作品。同时她不忘与时俱进,为了满足现在孩子们的需求,她创作了一系列卡通人物面塑——小猪佩奇、小黄人和奥运福娃等。秉持着“集百家精华,融会贯通”理念进行创作的温明英期待着未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进修之后,她积极投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宣传活动,先后前往北京联合大学、北京顺义小学等学校进行授课活动。为了更好传承面塑文化,温明英付出自己的不懈努力。她希望,未来能够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面塑传习班,确保面塑技艺能够顺利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