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创新思维,突破定势

人的行动受思维的支配,而人的思维很容易形成一种定势。“牛车下山”的笑话大家应该熟悉。

父子俩赶牛车下山卖柴,由于山路崎岖,弯道很多,父子便各有分工,老父驾车,儿子看路,每当转弯时儿子就会提醒:“爹,转弯啦!”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处,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办法,鞭子打,下车推,用草诱,牛仍一动不动。

最后,儿子大声喊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条件反射影响着牛的活动,而人的思维定式更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与看法。

由于人容易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容易掉入思维陷阱,产生思维上的惰性,思想上的防备性,养成一种呆板、僵化、机械、千篇一律的习惯,这将成为创新的桎梏,严重制约着创造力的发挥。

一位大学教授向学生们叙述了这样一个经过:一个聋哑人到五金商店买钉子,先用左手撮合两个手指做持钉状,然后右手做敲钉状。售货员以为他要买锤子,便把锤子给了他。聋哑人摇了摇头,指了指做持钉状的两个手指,售货员明白了,然后递上钉子,聋哑人满意地走了。

这时候又来了一位年轻人,然后教授提问:“大家想一下,盲人怎样用最简单的办法买一把剪刀?”

有一个学生立即起身回答:“只要伸出两个手指头做剪刀状剪东西就可以了。”全班同学都为这个回答而鼓掌。

教授继续说:“用手指做剪刀状剪东西,他自己反倒看不见,其实,盲人只要开口说一声就行了。”大家于是恍然大悟。

思维定式是束缚创新者的圈套,是制约发展的枷锁。思考问题,一旦跳出思维的限制,脑洞大开,独辟蹊径,学会从另一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则往往会柳暗花明,出奇制胜,步入一种新境界。

有两家鞋厂推销员,一起来到非洲某岛国,推销公司生产的皮鞋,他们看到的是同样的事实:这里的人不穿鞋。

甲厂的推销员当天便向厂部发回信息:这里的人不穿鞋,鞋在这里没有市场,于是便离开了这里。

乙厂的推销员在当天也给厂部发回信息:这里的人还没穿鞋,鞋在这里很有市场。然后把所带的精美的鞋送给国王及手下的人试穿。在他们的带领下,人们都开始穿鞋了,乙厂在这里开厂设店,很快占领了整个鞋子销售市场。

这就是创新思维的力量!

一线校长在学校管理和发展中,往往长于经验思维,敏于直觉思维,多于常规思维,这样的思维方式赋予校长做事认真踏实,四平八稳,没有任何风险的优点,但受其思维定式和传统思维的影响,容易抱着本本,守着条条框框,常常用老掉牙的套路和招数,去应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变化多姿的新时代,因此在工作中容易受阻受挫,甚至打不开局面。

一些校长于是就怨天尤人:学校条件差,经费太紧张,教师水平低,生源质量差,社会环境糟。果真是这样的吗?我以为,客观上或许有一定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我们的思维方式。

其实,不管是经验思维、自觉思维,还是常规思维,都停留于定势思维,在工作中遭遇点状思维、割裂思维、二元对立思维乃至非此即彼思维,这些思维方式尝尝会让我们陷入思维的窠臼,掉入思维的陷阱。

我们经常讲到创新思维,就是要突破这些思维的局限,强化关联思维,善于用整体融通思维和强化思维,当然,还有批判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过去校长激励老师,通常靠发钱、发福利。改革进入新常态,过去的个例、特例不复存在,很多校长便觉得没有办法,认为学校都办不下去了。是这样的吗?我们来看看李希贵校长是怎么创新思维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李希贵当时在高密四中当校长,学校经费紧张,没有钱来激励老师,怎么办呢?

于是他便创新思维,用不花钱或者少花钱的办法让老师感觉自己很重要。学校里有一个化学课老师,刚开始教书的时候是一个很优秀的老师,因为学历较低,随着形势的变化,他不适应了,被学校安排去当了化学实验员。这个老师感觉自己被边缘化,以为自己没有地位了,别人对他也不尊重了,慢慢地脾气变得暴躁,态度也不好。

李希贵校长便在教师节的时候请了一个书法家朋友给他题写了一个条幅——“三朝元老”。

没想到的是,这个老师对这个条幅特别珍爱,随即把这个条幅挂在办公室里,放假他就卷起来挂在家中,等开学了,又卷起来带到学校。这个条幅慢慢地让大家了解了他的过去,都越来越尊重他,他也开始调整自己。

对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其他老师,同样没有钱来鼓励,那怎么让他们感觉自己很重要呢?李希贵校长同样请那位书法家朋友题字,仅1994年就给十几位老师题了“功勋四中人”,所有老师都把李校长送的题字挂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

你看,在面对管理中的难题乃至困惑时,校长思维方式一变,便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其呼声不绝于耳,一浪高过一浪。一些校长从点状思维和单向性思维出发,一说到减负,便不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不承受一点负担。

天上不可能掉馅饼,这个世界就从来不存在没有负担的学习。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人生总要经受“几回搏”。孩子在人生成长的路上,承受一定而合理的学习负担那是再正常不过的。

我们的减负不是让孩子不承受一点学习负担,也不是采取“一刀切”砍去孩子们正常的学习负担,而是应该让孩子们的学习不是单一的反复考讲练,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和死整蛮干,而是应该激发孩子的内生力,唤醒孩子生命沉睡的潜能,激活孩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孩子乐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让我学”真正变成“我要学”。

而且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学生负担的轻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必须首先关注并切实减轻教师的负担。

如果校长不停留于单一的、点状的、非此即彼思维的认知和理解上,而是运用系统思维、全局思维、整体思维,就会树立正确的负担观,也才能准确分辨什么是合理的负担,什么是额外的负担,而且还会抓住减轻教师负担这一关键点,通过减轻教师负担,以实现对学生的根本性减负。这样的减负才能有的放矢,减在关键处。

在校长的管理实践活动中,随时会遇到教职工的请示和汇报,让校长拍板做决定。这个时候,校长完全可以创新一下思维,不直接去拍板定夺,而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加以适当的点拨引导,如“你是怎样考虑的呀?”“你有什么解决办法?”“你估计在哪个环节有困难?”。让教职工自己拿主意,不把下属抛来的猴子背在自己身上,校长肩上只扛校长应该扛的猴子。这既让自己工作洒脱,集中精力去做关键的事,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又能够减少教职工的依赖,树立他们的责任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校长遇到管理瓶颈和困惑时,不妨创新思维,突破思维定式,努力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也许这会峰回路转,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t97mVSKH6TB/aszbAJ10QCA+L9DclUIkVCsLneFUf1v7yJDUQAwUs09H5WiM0L1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