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能不断发展,不断走向成功的,固然会有各自不同的竞争优势,但有一点肯定会相同,那就是都具有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
曾有人测量,当一个人死亡的那一瞬间,他的体重会减少21克,于是有人说,人的灵魂可能是21克,这种说法是否科学,我们姑且不论,但无疑的是,这关键的21克,让人成为一个奇特的生命体。那么,一个组织的21克是什么?我以为,是它的文化。
大家知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软软的,但当你把空气装到气球里面后,便会发现气球变硬了,气球里的空气也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文化。
什么是文化?著名作家梁晓声对文化也有一个恰如其分的表达,他说,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论及文化的重要,有人说,没有文化,真可怕。有人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军队,一打便垮,而没有文化,则不打自垮。
还有人拿文化同制度进行了比较,制度是刚性的,往往规定哪些不能做,文化是柔性的,常常倡导哪些应该做;制度只有在有监督的地方起作用,是他律,文化在无监督的地方起作用,是自律;制度是“纲”,具有强制性,强调执行力,是“要我做”,文化为“魂”,没有强制性,强调感染力,是“我要做”。
对于一个企业,它的最大资产,最大的竞争优势,不是其他,而是企业文化。比如,丰田公司,很多人把丰田工人的工作拍成录像,带回去模仿,但是没有用。丰田公司每一个人,从CEO到最普通的工人,都在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地实验,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改进,因为这是一种长期的企业文化积淀所促成的。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校园文化就更重要了。
我以为,决定其校园品质和影响的,绝对不是校园里高大的建筑、冰冷的制度,对学生影响最久远、最深刻的也绝不是知识和分数,而是校园里的文化。
我以为,校园不一定要有高楼大厦,不一定要有宽阔的运动场,不一定要有最先进的教学设施,但一定要有浓郁、芬芳的校园文化。
我还以为,任何一所学校,哪怕是不起眼的小学校,有了自己的文化基因,有了自己的文化符号,学校就会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学校里任何一件不起眼的东西,只要给它烙上文化的印记,就会远远超出其本身的一切,最终给师生们传达的是一种博爱的精神,一种严于律己的道德要求,一种高雅的行为准则。
我还更坚定地认为,在学校管理中,物质刺激不是管理的灵丹妙药,制度约束也只能管人而管不住心,唯有文化的引领与创新,才能浸润心灵,潜移默化,帮助师生寻求自我实现,创造出幸福的教育生活,这才是管理的根本之道!
正由于此,大凡卓越的校长都十分注重校园文化的创新。一方面是校园物理环境文化的创新。校园物理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校园文化赖以产生、发展的基础。
学校所有的景物景致、建筑设施都可以进行设计修饰,赋予一些文化元素,让其具有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比如,学生寝室可以围绕“净、静、进”,即干净、宁静、进取,做出高雅的寝室文化,甚至寝室名诸如“简朴寨”“雅特居”“凌云阁”“三省堂”“聚仙庄”,都有了文化的考量。
楼道、楼梯的拐角处,往往藏污纳垢,堆放杂物,乱七八糟,一旦点缀上文化,一下就既有了美感,又有了温度。
即或是厕所,也可以通过营建厕所文化,把它装扮得温馨舒适,韵味十足,成为放松的去处。
就是一棵树,我们给它挂上“掌掌相应”“亭亭华盖”“红消化泥”“大树底下好读书”等牌子,文化的色彩便顿然凸显。
包括学校每一处绿化,都可以通过文化的创意让它具有人性、生态、环保的意识,动态、活跃、温馨的视觉特点,体现出校园现代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气息。
另一方面是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创新。构成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内容多种多样,包括建设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让全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以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为引领,培养教职工的敬业精神、培育教职工为学校做贡献的团队精神;突出人文环境的建设,搭建民主的平台,让教师感到“家”的温暖,形成浓郁而温馨、严谨而高效、务实而进取的氛围;以校园社团活动为依托,以开展各种有益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全方位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文化的创新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校园文化的创新要来自于学校发展的需求。要让包括校长在内的全体教职工了解这种需求,这样的文化建设才能形成共识,成为共同的愿景,成为统一的行动。
校园文化的创新要因校制宜。不能盲目照搬,机械套用,随便“拿来”,必须根据学校实际,结合自身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量身定制,立足于个性化表达,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创新要让师生站在校园文化的中央。一方面,校园文化不能仅是校长个人意志的体现,还要反映师生的意愿。另一方面,要让师生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让广大师生在参与中身心得到浸润熏陶,能力得到提升发展,良好关系得以构建与形成。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让文化真实可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不是那种形式文化、商业文化乃至匠人文化。
校园文化创新要处理好相应的辩证关系。比如,校园文化的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校园文化外在形式与精神内涵的关系,校园文化的已有文化与人文特征的关系,校园文化对过去的传承与对挖掘创新的关系,校园文化的突出主题和丰富多彩的关系等。
正如丘吉尔所说:“我们塑造建筑物,之后建筑物塑造我们。”我们用心塑造校园文化,之后校园文化也将塑造我们,塑造校园中的每一个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