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相地◎

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 1 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探奇近郭,远来往之通衢 2 ;选胜落村,借参差之深树。村庄眺野,城市便家。新筑易乎开基,只可栽杨移竹;旧园妙于翻造,自然古木繁花。如方如圆,似偏似曲;如长弯而环璧 3 ,似偏阔以铺云 4 。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卜筑贵从水面,立基先究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临溪越地,虚阁堪支 5 ;夹巷 6 借天,浮廊可度。倘嵌他人之胜,有一线相通,非为间绝,借景偏宜;若对邻氏之花,才几分消息,可以招呼,收春无尽。驾桥通隔水,别馆堪图 7 ;聚石叠围墙,居山可拟。多年树木,碍筑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斫数桠不妨封顶。斯谓雕栋飞楹构易,荫槐挺玉成难。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1. 涉门: 涉,涉足。进入园门即兴趣盎然。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2. 通衢: 四通八达的大道。汉代班昭《东征赋》:“尊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

3. 环璧: 环形的玉璧,形容地势的幽雅曲折。

4. 铺云: 如云形的地势。

5. 堪支: 堪,能,可以。堪支,可以支架。

6. 夹巷: 指两墙之间的巷道。

7. 堪图: 可以规划。

译 文

营造园林地基时方位没有限制,地势可以任其高低不同。但是进入园林大门,就应有自然山水的意趣,园中景观都是随地形自然形成,或者山林相依,或者河沼相连。要想在临近城郭之处达到幽深,应远离四通八达的大道;要想在乡村田野中营造园林寻得幽静,可利用高低起伏的林木。

在村庄建造园林要开阔远眺,在城市建造园林要便于生活。新建的园林,易于建立基础和规划布局,可移栽杨树和竹丛;若是旧有的园林改造,应该巧妙地进行翻新,并利用原有的古树和繁花。园林的布局,要利用天然的地势环境,适合方的就建成方形,适合圆的就建成圆形,适合偏的就要顺坡势偏斜而建,适合曲的就根据地势曲折而建。如果遇到狭长弯曲的地形就可设计成圆环碧玉形状,开阔铺张的斜坡则可设计成错落有致的铺云状。高的地势应修筑亭台,低凹之处则应开掘池塘;园林建筑的位置以靠近水边为最好,确定地基时,要先察探水源,疏通下水的出口。临近溪流的地方,适宜架设虚阁;借照天光的夹巷,应有房廊连接通度。

如果要借取别处的胜景,只要有一线相通,就不应隔绝,有利于借景便可;对面邻居庭院中的花草,只露出几分,也足以引介园中,迎进无限春光。架设小桥通引水流,可在桥边僻静处构筑馆舍;用石头垒砌坚实的围墙,也能比拟山居。假如原有多年的古树,对房屋垒砌有所妨碍,不妨让房屋退一步以保护古木,或适当修剪,砍去几根枝丫,不会妨碍树身的生长,还可以顺势建造房檐。这是因为雕栋飞楹的建筑容易搭建,但挺拔玉立的槐荫古树却很难长成。总的来说,规划选地如能合宜,造出的园子也会自然得体。

延伸阅读
《太保相宅图》

《周易•系辞》中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周易•说卦》中有“天地定位,山泽通气”的论断,由此,产生了建筑形式的最初概念。

相地,是建筑家寻找适宜建构的条件和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并根据自然实际条件,完成诸多的建筑样式,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目的。中国先秦文献中对相地的选择,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如《诗经•斯干》有“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的咏唱,就是相地择居的过程和结果。

《诗经·公刘》中“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是因势利导,利用地形的向背,形成建筑方位。还有《诗经·定之方中》的“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即测绘地形,选定地址。

由于中国社会很早就进入了农耕文明的定居生活,相地含有着积极的生存意识,大到王朝宫室的建筑,小到普通百姓的住宅,相地不只是一种仪式,还包含着对自然条件的合理利用。背山临水,坐北向南,几乎是基本的生活条件。北半球的生存条件基础是面向南方接受太阳的照射,“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也基本说明了这种原理。

《太保相宅图》是周代选择“洛邑”时的过程记录,有着“体国经野,辩方正位”的立本意义。

计成在《园冶·相地》中讲求“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探奇近郭,远来往之通衢;选胜落村,借参差之深树。村庄眺野,城市便家”,即利用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构造合理巧妙的建筑布局。

《太保相宅图》

北京摄王府曲廊

清代北京修筑了许多王府花园,其中著名的有恭王府花园、摄王府花园等,后来基本保存完好。

过去读《红楼梦》,看到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时,对其中贾宝玉题大观园的名言记忆颇深:“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题撰园林的匾额和对联如此,于造园来说,翻建更是一种审美和情感上的选择。尤其是古园、名园或托名的园林,只适宜“述旧、刻古”这样的认识,游园凭吊,回味徘徊,其实都有一个基本的情感流向问题。如步入翻建后的绍兴沈园,决不想看到青瓦朱栏的簇新,若是粉墙露痕,斑斑驳驳的旧影,似乎能够给人深刻的眷恋之感。

这也是计成所说的“旧园妙于翻造,自然古木繁花。如方如圆,似偏似曲;如长弯而环璧,似偏阔以铺云”(《园冶·相地》)的道理。

当然,像北京的清代皇家园林中有许多旧地新用,如中南海、钓鱼台、摄政王府花园、恭王府花园等成为国家机关办公的场地,革故鼎新,另当别论。

北京摄王府曲廊

南京瞻园

江南园林,得山水之便利,置奇异之景物,聚珠荟萃,构筑造园,亦成蔚然大观的景象,也成为了天下造园的范本。或者因时翻新,添景加物,终须是小心翼翼。宁可锦上添花,不可狗尾续貂。

尤其是树木,人生百年,苍生浮云。而古树百年,多为难求,计成说“多年树木,碍筑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斫数桠不妨封顶。斯谓雕栋飞楹构易,荫槐挺玉成难。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这与苏轼“台榭如富贵,时至则有;草木如名节,久而后成”所论述的道理基本相同。

南京瞻园在明代为徐达王府,在清代为藩署,在太平天国时期为东王府,后多次重修,以山石为主,临水架桥,环池修廊,也大有新意。

清人沈复《浮生六记·卷二》中有“园亭楼阁,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深或浅。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宇,又不在地广石多徒烦工费”的描述,对瞻园的景物有着贴切的对应。

扬州瘦西湖

南京瞻园

三月,是游览扬州瘦西湖的好季节!是日阳光和煦,微风轻扬,步入园门,一片花红柳绿扑面而来。定睛细看,原来是“长堤春柳”的景致。扬州真是妖娆娇媚,此时是香风阵阵,花语绵绵,树是一片的绿,水是一色的碧,记得右边的湖中有一鸟岛,一时白鸟高翔,欢歌翻飞,能生于其地,又生于其时,何其幸也!

于是沿着长堤慢行,花好风和,草长莺飞,走过徐园,见梅岭春深,踱过小金山,只见这一路上花枝招展,柳絮拂面,飞檐高挑,秀石环立,抚草茸茸,繁花团团,把人间富贵描尽,若不是还有天地变易,永得长久,岂不是人人向往的天堂。

走到五亭桥上,举目四望,近处的凫庄、钓鱼台、白塔晴云,若隐若现,浮动在霭气烟岚的迷蒙中,远处的熙春台、二十四桥,虚虚实实,勾连出一幕幕的并非如烟的往事。升平富贵之时,扬州有“富甲天下”之誉,李白曾有着“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寄语,杜牧也陶醉在“二十四桥明月夜”的风流之中。然而衰落战乱之时,既有“四海兵戈尚未宁”(罗隐诗)的叹谓,也有“独上危亭俯落晖”(苏舜钦诗)的孤独。当然最惨烈的还是清初的“扬州十日”,史阁部从容就义,数十万扬州人被屠杀。血染的风采,不只是草绿花红的富贵,还有百姓痛苦的呻吟。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诗),是日夜与友人饮酒,望皓空明月,静湛灿烂,心情尚好,“月来满地水,云去一天山”,得平生欣慰,也知古人的教训。

扬州瘦西湖

扬州瘦西湖小虹桥 wQvhHr+Es6zpDV7axLZqOqccyUUAC/jjKqlgoJMqwe5xqqbJGLgukIZ+X4CzNCv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