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不佞 1 少以绘名,性好搜奇,最喜关仝、荆浩 2 笔意,每宗之。游燕 3 及楚 4 ,中岁归吴 5 ,择居润州 6 。环润皆佳山水,润之好事者,取石巧者置竹木间为假山,予偶观之,为发一笑。或问曰:“何笑?”予曰:“世所闻有真斯有假,胡不假真山形,而假迎勾芒 7 者之拳磊乎?”或曰:“君能之乎?”遂偶成为“壁”,睹观者俱称:“俨然佳山也”,遂播名于远近。适晋陵 8 方伯吴又于 9 公闻而招之。公得基于城东,乃元朝温相 10 故园,仅十五亩。公示予曰:“斯十亩为宅,余五亩,可效司马温公‘独乐 11 ’制。”予观其基形最高,而穷其源最深,乔木参天,虬枝拂地。予曰:“此制不第宜掇石而高,且宜搜土而下,令乔木参差山腰,蟠根嵌石,宛若画意;依水而上,构亭台错落池面,篆壑飞廊,想出意外。”落成,公喜曰:“从进而出,计步仅四百,自得谓江南之胜,惟吾独收矣。”别有小筑,片山斗室,予胸中所蕴奇,亦觉发抒略尽,益复自喜。时汪士衡中翰 12 ,延予銮江西筑,似为合志,与又于公所构,并骋南北江焉。暇草式所制,名《园牧》 13 尔。姑孰曹元甫先生游于兹,主人偕予盘桓信宿。先生称赞不已,以为荆关之绘也,何能成于笔底?予遂出其式视先生。先生曰:“斯千古未闻见者,何以云‘牧’?斯乃君之开辟,改之曰‘冶’可矣。”

时崇祯辛未 14 之秋杪否道人 15 暇于扈冶堂 16 中题

1. 不佞: 佞的原意有二:一为有才智;二为习惯以花言巧语谄媚人。这里取其一,不佞即不才,是古人多用的自谦语。

2. 关仝、荆浩: 在美术史上一般将荆浩、关仝并称为“荆关”,为五代至北宋初期北方山水画派的创立者。荆浩,字浩然,河南沁阳人,生活在五代后梁时期,长期隐居在太行山洪谷,自称洪谷子,相传有荆浩的作品《匡庐图》和绘画理论著作《笔法记》流传于世。关仝,长安人,生活在五代后期,投奔于荆浩门下,喜画秦岭关中山水,有《关山行旅图》等传世。荆浩、关仝与南方山水画风的董源、巨然并列为五代至北宋初年的山水画大家。

3. 燕: 旧指河北北部,文中大约指北京及河北一带。

4. 楚: 泛指湖北、湖南一带。

5. 吴: 泛指江苏地区。

6. 润州: 为江苏镇江的旧称。隋唐时期曾在镇江设置润州,宋徽宗时改设镇江府。

7. 假迎勾芒: 勾芒亦称句萌,句为拳曲状的草木;萌为挺直的草木,多指春天草木生长的状态。与下文连接,意即为什么偏偏要假借成拳头状及挺直状的样子堆积出山石呢?

8. 晋陵: 古县名,今江苏武进。东晋时期在江苏常州地区设晋陵郡,明代洪武初年曾归入武进县。

9. 方伯吴又于: 方伯为布政使的俗称,布政使为各省管理财政民政的主要官员,别称藩司,尊称藩台。吴又于,名玄,字又于,明代万历年间进士,曾任江西布政司参政,参政为布政司下属,有左右之分,并常因事设职。此处称呼吴玄为方伯以表示尊敬。

10. 温相: 温国罕达,元代集庆路官员。

11. 独乐: 指宋代政治家、学者司马光在洛阳构筑私家园林“独乐园”,司马光逝世后被封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有《独乐园记》,一反古人“与众乐乐”的观点,提出“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的观点。这是宋人在现实境遇中自我情怀的体现。

12. 汪士衡中翰: 汪士衡,江苏仪征人,事迹无甚考。中翰即中书,明代政府废除丞相制,内阁官员仅保留中书舍人职务,属中书科。汪士衡可能担任过中书职务。后邀请计成构筑了“寤园”。

13. 《园牧》: 《园冶》的原书名。

14. 崇祯辛未: 即明崇祯四年(1631年)。

15. 否道人: 计成,字无否,号否道人。

16. 扈冶堂: 为寤园的主要建筑物。关于扈冶堂于何地所筑,有三说:一为汪氏寤园说,一为阮氏家堂说,一为计成书斋说。《淮南子》中曾有“储与扈冶,浩浩瀚瀚,不可隐仪揆度而通光耀者”,本有“广大无边,通向无形”之意。文中“否道人暇于扈冶堂中题”,时在“崇祯辛未”的公元1631年,是年计成39岁,正在汪家筑园,并与“姑孰曹元甫先生游于兹,主人偕予盘桓信宿”,相互磋商,“改之曰‘冶’”,而“暇于扈冶堂中题”之“中”未可虚指,当有实物。今园已无存,堂何以立?名又何为?

译 文

我在少年的时候,就以擅长书画而名闻乡里,而本性上又喜好探索奇异的事物。最爱关仝和荆浩的山水笔意,作画时常常模仿他们的风格。我游历了北方燕京和两湖等地,到中年时返回家乡江苏,后选择定居润州。润州四面环山,风景优美,当地爱好园林的人用奇怪的石头放置点缀在竹树之间当作假山。我偶然看见,不觉为之一笑。有人问我:“你笑什么?”我回答说:“听说世上有真的就有假的,为什么不借鉴真山的形象,而要弄出像迎春神时用拳头大的石头堆砌成的石堆呢?”有人就说:“你能用石头叠山吗?”于是借此偶然的机遇,我为他们叠了一座峭壁山,旁边看到的人都赞美说:“竟然像一座真山!”于是,我的叠山技术就远近闻名了。

恰巧常州有位做过布政使的吴又于公来邀请我为他造园。吴公在城东购得一块地基,原是元朝温国罕达的旧园,面积仅有十五亩。吴公对我说:“其中十亩用来建造住宅,余下的五亩地用来造园,可仿效宋代司马光独乐园的遗制。”我观察了园基的情况,发现园基的地势很低,而临近的水源很深,地基上乔木高耸,虬枝低垂。我说:“根据这里的地形来看,造园的时候不仅要叠石,以增加地势的高度,还要下挖泥土使洼地更深,使乔木都错落有致地分布于山腰上,在外露的盘曲交错的树根间隙镶嵌石头,就像山水画的意境了;再沿着池边修筑亭台,使亭台倒影于水面,泛起一些高低错落的影子,用曲篆的笔画之法修筑回环的沟壑,加上飞渡的长廊,其境界将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园林建成以后,吴公高兴地说:“从进园子到出园子,虽然只有四百步,但是自以为江南胜景,我们尽收眼底了。”另外,我还营造了一些小工程,虽然只是片山斗室,但自觉发挥出了多年积蓄的造园构思,自己也格外高兴。那时有内阁中书汪士衡,邀请我到江苏仪征县的銮江之西,为他主持建造寤园,园林建成以后很合我们的志趣,寤园与吴又于公的园林一起闻名于大江南北。

在造寤园的空闲时间,我整理出图式和文稿,题名为《园牧》。安徽当涂县的曹元甫先生到寤园游览,主人与我陪他在园中参观,并留他住了几晚。曹先生对园林赞不绝口,认为看到的是一幅幅荆浩、关仝的山水画,问我能不能把这些建造方法写成文字著述呢?我当即将文稿图式拿给他看。曹先生说:“这是自古以来都没有听到和见过的著作,为什么要叫作园‘牧’呢?这是你的艺术创造,要改称为‘冶’才好。”

时崇祯四年秋末,否道人闲暇时记于扈冶堂中

延伸阅读
《芥子园画传·仿荆浩山水》

荆浩所著的《笔法记》中说“太行山有洪谷,其间数亩之田,吾常耕而食之”,这是五代大画家荆浩的生活状况,自食其力,耕作山间,知白云悠悠,聆谷水汨汨,如果仅仅是隐士,也就是一段佳话。但是荆浩致力于绘画,乐此不疲。荆浩对太行山洪谷中的山水“遍而赏之,携笔复就而写之,凡数万本,方知其真”“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于士林中名声大震,长安关仝负笈北上,求教于荆门。于是师徒二人,创立了北方山水高古大气的模式,与南方山水画派的董源、巨然并列为五代时期的山水大家。

荆关的创作思想脱胎于唐代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论,其孜孜不倦的实践成就,以及“凡数万本,方知其真”的经验,为后人树立了写生的榜样,在真山水中寻找绘画模式,清代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理论,无疑是这种艺术思想的流脉。

计成有“少以绘名,性好搜奇,最喜关仝、荆浩笔意,每宗之。游燕及楚,中岁归吴”的经历,是以荆浩关仝为学习的对象,在“游燕”中,增加了对北方真山水的见识,印证了荆关山水的本质意义,因此在“偶然成‘壁’”时,使“睹观者俱称:‘俨然佳山也’,遂播名于远近”。

《芥子园画传·仿荆浩山水》

所传荆浩有一幅山水画轴《匡庐图》,高山巍峨,飞流直下,山谷幽居,草木葱郁,水环山绕,路径蜿蜒,既有真山水的严谨,也有画家的艺术创造,高妙峻逸,浑然一体。后人仿荆,多取其意,揣度描摹,亦见荆浩的魅力。

镇江金山寺

唐代诗人杜牧长期生活在江南,其《江南春绝句》诗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四百八十寺”中也应有镇江“金山寺”吧。

镇江旧称润州,隋唐时期设置润州,为计成中年归吴的“择居”之地,而“环润皆佳山水,润之好事者,取石巧者置竹木间为假山,予偶观之,为发一笑”,引发了计成开始园林设计的职业劳动,也就有了后来《园冶》成书的可能。在《园冶·屋宇》中计成提及了“予见润之甘露寺数间高下廊,传说鲁班所造”,体现了他对镇江山水的精细观察。

镇江中最著名的当属金山寺,金山寺创建于东晋,初称泽心寺,唐时赐名金山寺。金山寺在镇江西北长江边的孤岛金山上,金山原在长江中,清代末期长江水道淤积,金山逐渐与南岸连为一体。

宋代苏轼有多首《题金山寺》诗,其中最妙的一首是:“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点千数鸥轻。”这是一首著名的回文诗,即倒读也可以读出佳句来。苏轼与金山寺的和尚关系融洽,禅机迭出,使金山寺声誉远扬。宋代沈括《夜登金山》的诗句“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是众多诗人吟句中的佳联。大江之上,孤岛耸立,重楼层台,天影高塔,树木繁茂,水荷连连,为天下佛门圣地。

镇江金山寺

无锡惠山云起楼

江南园林以亭台楼阁、岛桥路廊、墙窗木石、山水花草,通过借聚隐透、曲幽疏漏的方法,利用有限的空间,表现隐逸的文化趣味。

江南私家园林原本是明清官宦巨商退养之地,斥资修筑,却不能张扬。如“网师”即渔父,“拙政”即无心于政事。诗书琴棋茶,风月云雨花。安居乐业、独善其身,是个人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清醒的认识。

江南私家园林的装饰不是富贵的张扬,而是内敛的自尊。灰瓦白墙,碧树绿池,将装饰的色彩、纹饰、图案规范到中国哲学的观念中,亦如水墨画一般,成为一种智慧的生命。

无锡惠山云起楼是在山林环绕、云气翻飞的气氛中,营造出人隐音稀的闲逸。登临读景,想起李白《独坐敬亭山》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种诗意引发出物我相融、对景成影的心境,是经历了人生诸多磨砺之后的感言,足以引起后人的共鸣。

无锡惠山云起楼 JbtLCeW+gEcgsZknvrfYBBbeuPZOMxs73j03otbfQ5MM7Zn+6GTRoPH15lwsPb/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