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山林地

园林惟山林最胜 1 ,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入奥疏源,就低凿水,搜土开其穴麓,培山接以房廊。杂树参天,楼阁碍云霞而出没;繁花覆地,亭台突池沼而参差。绝涧安其梁,飞岩假其栈;闲闲即景,寂寂探春。好鸟要朋,群麋偕侣。槛逗 2 几番花信,门湾一带溪流,竹里通幽,松寮隐僻,送涛声而郁郁,起鹤舞而翩翩。阶前自扫云,岭上谁锄月 3 。千峦环翠,万壑流青。欲藉陶舆 4 ,何缘谢屐 5

1. 胜: 优胜、胜出。

2. 逗: 招引、吸引。

3. 阶前自扫云,岭上谁锄月: 云为云影,月为月光。意为高人雅士避绝凡尘,独自修行。扫云、锄月常为古诗中的意象。

4. 陶舆: 指陶渊明晚年游山时乘坐的用竹藤编制的篮舆。

5. 谢屐: 俗称谢公屐,相传为南朝宋时诗人谢灵运登山时穿的带齿木屐。《南史•谢灵运传》:“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译 文

园林地理位置选择应以山林之地为最佳,这些山林之地高低错落,幽深曲折,有些是峻峭的悬崖,有些是宽畅的平地,形成自然和谐的雅趣,不需要太费人力进行改造。

可以在隐蔽处疏浚出水源流,可以将低洼的地势开凿成池塘;掘土开辟出幽静洞穴与用来点缀的山脚,堆土成山连接房屋和长廊。园林中的杂树高大,楼阁高耸,仿佛阻碍了云霞的出没;繁花遍地,亭台突出,与池塘参差错落。在水涧绝径处架设桥梁,在飞岩悬崖处修铺栈道。从容休闲的时候处处皆是景色,孤寂落寞时随处可得春光。

可与美丽的鸟儿成为好朋友,欢快的鹿群便是一起郊游的伙伴。栏杆外有许多花信,园门外还环绕着一湾溪流;清幽的小径通往竹丛的深处,松林中藏有雅静的房舍,风吹过松林,发出阵阵涛声,仙鹤翩翩起舞。庭阶中云来云去,山岭上谁在耕耘?千座山峰环绕园子,如青翠的屏障,万条溪流静静流淌,似青色的碧玉。可以借陶渊明的坐轿游山玩水,何必穿着谢灵运的木屐辛苦跋涉。

延伸阅读
苏州虎丘

到苏州不到虎丘,不算来过苏州。过去从阊门出发,乘上七里山塘的木船,在船娘的吴语熟软的歌声中,摇摇晃晃地坐到了虎丘前的码头。两岸风光旎漪,数首好诗已藏胸中,对着山僧闲话,吟哦自如。如今的汽车一溜烟地驰过,瞬间便到了山门。拾阶漫步,心绪还未安宁,大好景致已在面前。

顺着山麓缓步而行,先看到拥翠山庄,往上走,便见到了憨憨泉、桃石、试剑石、真娘墓,这些还算是序曲。待神情稍缓,坡尽风来,只见一片平缓的巨石铺陈开来,当为气势磅礴的“千人坐”。千人坐旁有生公讲法的“石点头”。石连石、树连树,渐渐地拥起了一座高山。

虎丘原名“海涌山”,最初是吴王阖闾的行宫,死后其便葬于此地,而时见白虎盘踞其上,俗称“虎丘”。东晋时期,王珣兄弟在此经营别业,后舍业为寺,有“虎丘山寺”“云岩禅寺”的不同名称。因此虎丘勾连着吴越之地的诸多故事。山上有五代时期砖砌的云岩寺塔,塔型结实,朴素雍雅,无论是远望还是近观,都不失为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与其相连的拥翠山庄,为晚清构筑,是文人雅集之地。山庄利用山坡台地的气势,逐级而上,坐山势而得大气,以巧构而见玲珑。在有限的空间中,将抱瓮轩、问泉亭、拥翠阁、月驾轩、灵澜精舍、送青簃连为一体,花筑竹砌,松挺石闲,朴素而高雅,曲折见幽静,实为山居敞轩的华章。

苏州虎丘

虎丘拥翠山庄

清代版刻《避暑山庄·南山积雪》

清代版刻《避暑山庄·南山积雪》

避暑山庄有康熙三十六景、乾隆三十六景的说法,山庄胜于城市,步步是景,处处入画。南山积雪是避暑山庄东北部山地中的方亭,为南山积雪亭,山上常有积雪皑皑,可与北枕双峰亭遥相呼应,山峦起伏,松涛阵阵,幽谷山涧,成为“明月松间,清泉石上”的雅意所在。

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中有版刻的《避暑山庄·南山积雪》,充分展现了山地胜景。山石巍峨,登高四望,吐纳云气,空亭翼然。

《芥子园画传·仿黄鹤山樵》

山林造园,以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所营造的“文学园林”最为引人注目。藏山于身,读山于神,化隐逸入丘樊,得清气于自然。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反复咏叹山林之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对于山水的热爱,实际上是对自然的向往之情。由此形成的隐逸文化的风范,对于中国山水画和园林构筑的繁盛有着明显的作用。

中国山水画在元明清时期通过诸多文人画家的营造,呈现出奇异的景象。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云林、王蒙)、浙派(戴进等)、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董其昌、四僧(八大山人、石涛、弘仁、石谿)、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石谷、王原祁)等画家的努力,提高了山水画的艺术品质,山水画成为了一种艺术潮流。文人画家在山水画中经营着自己的精神家园,看花临水,啸志歌怀。

《芥子园画传·仿黄鹤山樵》

元代画家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浙江吴兴人,为元代画家赵孟頫的外孙。王蒙才思敏捷,少年即有画名,中年隐居黄鹤山中。王蒙的山水画有着繁密细腻的风格,所画山林树石、飞泉云雾,苍茫细润,变化多端。王蒙诗吟:“我于白云中,未尝忘青山。”后投靠元末农民起义军,成为了明初的地方官员。但是,受胡惟庸一案牵连,被捕入狱,后死于牢中。其外公赵孟頫诗曰“在山为清泉,出山为小草”,也是饱览湖山之后的肺腑之言。真可谓“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杜牧语)。 0Cjew0+D/QtVsnphrRpjZuXtLgHvjRoc2r+zFdv++gfB6zFNzlioEV9OOCryzm0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