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痓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暍音谒

论一首 脉证十二条 方十一首

【按语】

本篇论述痉、湿、暍三种病。均为感受外邪而得,且病初都具有发热、恶寒等表证,故合为一篇论述。

篇名中的“痓”当为“痉”。《金匮玉函要略辑义》:“痓当作痉,传写之误也。”《读书杂志·战国策》云:“凡隶书……从‘坙’之字,或书作‘ ’,因讹而为‘至’,故‘痉’伪作‘痓’。”本书以下的“痓”字,全部改为“痉”字,不再说明。

痉,《说文解字》:“强急也。”《广韵》:“风强病也。”痉病邪在筋脉,由外感风邪所致,多挟寒邪。

湿病,邪在肌肉关节,由外感湿邪所致。多挟风、挟寒、挟热。湿病有内外之别,本篇所论以外湿为主,故又称“中湿”。

暍,《说文解字》:“伤暑也。”暑即热,暍病即暑病,是暑天的一种热病。由外感暑邪所致,多挟湿邪,故又称中暍、中暑、中热。徐本、赵本篇名中无“治”字。

[01]太阳病 〔1〕 ,发热、无汗,反 〔2〕 恶寒者,名曰刚痉 〔3〕

[0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 〔4〕 恶寒,名曰柔痉 〔5〕

【注释】

〔1〕太阳病:中医病名。《伤寒论》六经分证之一。六经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病为外感热病的初起阶段。《伤寒论》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反:复也,又也。

〔3〕刚痉:中医病名,为痉病之一。有发热、无汗、恶寒等太阳伤寒表实证,又有颈项强急、口噤不开、角弓反张等痉证。

〔4〕不:语助词、无义。

〔5〕柔痉:中医病名,为痉病之一。有发热、汗出、恶风等太阳中风表虚证,又有颈项强急、口噤不开、角弓反张等痉证。《金匮玉函要略辑义》:“盖刚柔乃阴阳之义,阴阳乃虚实之谓。表实故称以刚,表虚故称以柔。”此两条论述痉病的分类及其鉴别方法。

【译文】

病初出现太阳病表实的症状,发热、无汗又恶寒(以及痉证),名叫刚痉。

病初出现太阳病表虚的症状,发热、汗出而恶风(以及痉证),名叫柔痉。

[03]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 〔1〕 者,名曰痉,为难治。 〔2〕

【注释】

〔1〕脉沉而细:此以脉象判断痉病的预后。太阳病,邪在表,脉当浮,今脉反沉而细,表明邪虽在表,但里已虚。此省略痉病的主症(头项强痛、口噤不开、角弓反张)。《医宗金鉴》:“发热,太阳病也,脉沉细,少阴脉也,而名曰痉者,必有或刚或柔之证见也。以太阳痉证而少阴之脉,表里兼病也。”

〔2〕本条论述痉病的预后。

【译文】

(痉病)有太阳病发热等表症,但同时出现脉沉而细的里虚症,这种痉病(由于邪盛正虚)难以治愈。

[04]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1〕

[05]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06]疮家 〔2〕 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3〕

【注释】

〔1〕痉:在此不是指痉病,而是痉证。由于津液受损、筋脉失养,导致四肢拘急的痉证。此以下三条皆是其他疾病误治后出现的痉证。高注《金匮要略》:“此及下文三条,俱非痉病,因误治以伤阴,遂亦成痉者也。”

〔2〕疮家:久患疮疡一类皮肤病的人,如痈疽、疔疮、疖肿等。

〔3〕此三条因太阳病误治而致的痉证。

【译文】

原有太阳病,但因发汗太过,出现四肢拘急的痉证。

本有太阳中风证,先误用下法,后再发汗(津液一再损伤,筋脉失养),以致出现四肢拘急的痉证。

原本有疮疖等皮肤病的人,虽然有身体疼痛(或发热)等表症,但不可用发汗的方法治疗。若误用发汗法就会出现痉证。

[07]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 〔1〕 ,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 〔2〕 ,独头动摇 〔3〕 ,卒口噤 〔4〕 ,背反张 〔5〕 者,痉病 〔6〕 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 〔7〕 。发其汗已,其脉如蛇 〔8〕 一云其脉浛浛 〔9〕

[08]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 〔10〕 ,痉。 〔11〕

【注释】

〔1〕颈项强急:《玉函经》作“头项强”。

〔2〕目赤:《玉函经》、《脉经》作“目脉赤”。即眼部血管充血。

〔3〕独头动摇:《脉经》作“独头面摇”。“头面”两字,当着眼于面,头,为连及之词。面摇,是面部筋脉挛急而抽动。

〔4〕卒口噤:是阵发性的牙关紧闭。口角向上、向外牵引,双眉举起,表情犹如苦笑。由于面部肌肉(咀嚼肌)痉挛所致。

〔5〕背反张:即角弓反张。由颈背部肌肉强直性痉挛引起,颈不能前屈。

〔6〕痉病:中医病名。由于外感风邪引起的以颈项强急、口噤不开、角弓反张为主症的病证。此病类似现代所称的“破伤风”。

〔7〕若发其汗……即恶寒甚:《金匮玉函要略述义》认为:“若发其汗”以下十七字,盖湿病中之文。错简在此,因与本义不符。

〔8〕发其汗已,其脉如蛇:《脉经》由此连接下条作“痉病发其汗已,其脉浛浛如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阐明痉病发汗后的预后。若弦紧的脉象忽然舒缓扩大,犹如蛇腹那样柔软和缓,这是痉病发作将要缓解的表现。

〔9〕浛(hán)浛:扩大貌,形容脉象由弦紧转为缓和,表明挛急的筋脉渐趋舒缓。俞本作“沧沧”,赵本作“浛”。

〔10〕脉如故,反伏弦者:指出痉病治疗后另一种预后不良的转归。脉象依然像原来那样弦紧,甚至进一步演变为沉伏而弦紧,表明病邪入里,病情加重,痉病仍会持续发作。伏,《玉函经》作“复”。

〔11〕此两条论述痉病热盛的证候及预后。

【译文】

病人身体发热而下肢发冷,头颈项背部筋脉强直拘急,恶寒,发作时头部发热、面红、目赤,面部肌肉抽动,突然口噤不开(牙关紧闭),角弓反张,这就是痉病发作时的表现。如果发汗后又感受寒邪与湿邪,肌表更虚,则恶寒加重。若发汗后脉象如蛇腹那样柔软和缓, 一种说法是脉象扩大 。这是痉病发作要缓解的表现。如果脉象依然像原来那样,且沉伏而弦紧,那痉病还将持续发作。

[09]夫痉脉,按之紧如弦 〔1〕 ,直上下行 〔2〕 一作筑筑而弦 〔3〕 《脉经》 :“ 痉家其脉伏坚直上下 〔4〕 。”

【注释】

〔1〕紧如弦:即紧而弦。指弦而有力的脉象。紧脉劲急,弦脉端直,紧言其力,弦言其象。《医宗金鉴》:“痉之为病,其状劲急强直。故其脉亦劲急强直,按之紧,劲急之象也,如弦,直行之象也。”如,古通“而”。

〔2〕直上下行:形容弦脉端直,从寸脉至尺脉,上、下(寸、关、尺)三部皆见劲急的紧脉。上,指寸脉。下,指尺脉。本条论述痉病的脉象。

〔3〕筑筑而弦:形容坚实的弦脉。

〔4〕脉伏坚,直上下:指沉伏而坚实的弦脉。从寸脉至尺脉都如此,与“紧而弦,直上下行”同义。

【译文】

痉病的脉象,重按是紧而弦,从寸脉至尺脉都是如此。 一说是坚 实的弦脉 《脉经》 :“ 患痉病的人 从寸脉至尺脉 脉象都是沉伏而坚实 。”

[10]痉病有灸疮 〔1〕 ,难治。 〔2〕

【注释】

〔1〕灸疮:因针灸后皮肤破损留下的疮疡。由于疮疡引起的痉病,更为难治。《医学纲目》直言:“本病即破伤风之类也。”

〔2〕本条论述痉病的预后。

【译文】

患痉病的人,同时发现身体上有针灸引起皮肤破损的疮疡,这种痉病难以治愈。

[11]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 〔1〕 ,几几然 〔2〕 ,脉反沉迟 〔3〕 ,此为痉 〔4〕 ,栝蒌桂枝汤 〔5〕 主之。 〔6〕

栝蒌桂枝汤方:

栝蒌根 〔7〕 二两 桂枝 〔8〕 三两 芍药 〔9〕 三两 甘草 〔10〕 生姜 〔11〕 三两 大枣 〔12〕 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 〔13〕 ,啜 〔14〕 热粥发之。

【注释】

〔1〕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太阳病,其证备”指发热、汗出、恶风等太阳中风表虚证;“身体强”概指颈项强急,角弓反张之症。

〔2〕几几然:形容身体强甚。《诗经》有“赤舃几几”。《说文解字》作“赤舃 ”。可知“几几”为“ ”的通假字。两字连用形容坚固,盛大。《读金匮札记》:“几几然者,项背强之甚者。”

〔3〕脉反沉迟:痉病脉本弦紧,此因津液损伤,故脉沉迟,但沉迟中必兼弦紧。

〔4〕此为痉:在此指柔痉。

〔5〕栝蒌桂枝汤:以栝蒌根合桂枝汤而成。有解肌祛邪、生津养筋的作用。

〔6〕本条论述柔痉的证治。

〔7〕栝蒌根:亦称瓜蒌根。又名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栝蒌的根。有清热生津的功效。

〔8〕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有发汗解表的作用。

〔9〕芍药: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有养血柔肝的功效。实验证明有降低肌张力的作用。

〔10〕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茎和根。生用能泻火解毒,炙用能补中益气。一般在方中多作辅助及矫味之用。

〔11〕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毒的功效。

〔12〕大枣: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成熟果实。有补脾安神、缓和药性的作用。

〔13〕食顷:吃一顿饭的时间。

〔14〕啜(chuò):喝、吃。

【译文】

(病初)出现像太阳病表虚证所有的症状(发热、汗出、恶风),且有明显的项背强急之症,脉象又见沉迟,这就是柔痉,当用栝蒌桂枝汤治疗。

栝蒌桂枝汤方:

栝蒌根 二两 桂枝 三两 芍药 三两 甘草 二两 生姜 大枣 十二枚

以上六味药,用九升水同煮,煮到三升。分三次温服,使微微汗出。如果不出汗,稍停片刻,给吃热粥以助发汗。

[12]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 〔1〕 ,气上冲胸 〔2〕 ,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 〔3〕 主之。 〔4〕

葛根汤方:

葛根 〔5〕 四两 麻黄 〔6〕 三两去节 〔7〕 桂枝 二两去皮 芍药 二两 甘草 二两炙 〔8〕 生姜 三两 大枣 十二枚

右七味。 〔9〕 ,以水一升 〔10〕 ,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 〔11〕 ,去沫。内 〔12〕 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13〕 ,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14〕

【注释】

〔1〕小便反少:由于少腹筋脉拘急,尿不得出(尿潴留)。

〔2〕气上冲胸:邪气向上,即病变向上发展。

〔3〕葛根汤:本方以葛根为君,麻黄、桂枝为臣。全方有发汗解表,生津舒筋的作用。

〔4〕本条论述刚痉的证治。

〔5〕葛根:为豆科植物葛的块根。有解表生津的作用。临床证实,本品有缓解肌肉痉挛的功效。

〔6〕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及木贼麻黄的草质茎。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

〔7〕去节:指去根节。因麻黄根节有止汗作用,故去之。

〔8〕炙(zhì):中药加工法之一。将药材用液体辅料(如蜂蜜、黄酒、米醋、姜汁等),加热拌炒的制法。

〔9〕 咀(fǔ jǔ):中药加工法。古代用口将药物咬碎,便于煎煮。今指切片、捣碎的加工方法。

〔10〕一升:俞本、徐本、吴本、《玉函经》作“一斗”,赵本作“七升”。《伤寒论》14条桂枝加葛根汤(即葛根汤)为“以水一斗”。当以“一斗”为是。

〔11〕减二升:吴本作“一二沸”。

〔12〕内:通“纳”。下文不再出注。

〔13〕微似汗:微微持续汗出。似,《广雅·释诂》:“续也。”

〔14〕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伤寒论》12条:服桂枝汤后,“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译文】

(病初)出现(发热、恶寒)无汗等太阳表实证,小便解不出而少,病势向上,见有(颈背强)牙关紧闭,不能讲话,这是刚痉即将发作的证候。当用葛根汤主治。

葛根汤方:

葛根 四两 麻黄 三两去节 桂枝 二两去皮 芍药 二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 大枣 十二枚

以上七味药,将药切片,用一斗水,先煮麻黄、葛根,减去二升,去掉上面的药沫。放入其他药同煮,煮到三升时,去掉药渣。一次温服一升。服药后注意盖被保温,使其微微持续汗出,不必吃粥。其他依照桂枝汤后的服药方法及饮食禁忌。若一服后汗出病愈,就不需再服余下两服。如果汗不出,照前法再服一升。仍不出汗,再加服促使发汗。半天内将三升汤药全服完。如果病重,白天晚上连续服药,二十四小时观察病情。服完一帖药后,证候还在,再继续服。若不出汗,一天服至两三帖药。禁食一切生冷黏滑之品,如肉、面、酒、酪以及葱、蒜等辛辣食物。

[13]痉 〔1〕 为病 一本痉字上有刚字 。胸满 〔2〕 ,口噤,卧不着席 〔3〕 ,脚挛急,必 齿 〔4〕 ,可与大承气汤 〔5〕

大承气汤方:

大黄 〔6〕 四两酒洗 厚朴 〔7〕 半斤炙去皮 枳实 〔8〕 五枚炙 芒硝 〔9〕 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二弗 〔10〕 。分温再服,得下止服。

【注释】

〔1〕痉:《玉函经》、《脉经》作“刚痉”。

〔2〕胸满:即胸闷。《金匮要略方论考证》:“胸满之满,读为懑,与闷同,非胀满之满也。”

〔3〕卧不着席:即身体强直,角弓反张之甚者。

〔4〕 (xiè)齿:上下牙切齿有声。《说文解字》曰:“ ,齿相切也。”

〔5〕大承气汤:有通腑泄热、急下存阴的功效。但是治疗痉病用大承气汤仅是对症治疗。《医门法律》云:“是死里求生之法也。”本条论述痉病热盛的证治。

〔6〕大黄:又名将军、川军、锦纹。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和根茎。有泻火、破积、通便、行瘀等作用。实验证明,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7〕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和凹叶厚朴的树皮、根皮及枝皮。有燥湿行气的功效。

〔8〕枳实:为芸香科植物枸橘、酸橙或香圆的幼果。有破气消积的作用。

〔9〕芒硝:又称玄明粉、元明粉。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经煮炼的精制品。有泻热、通便的功效。内服时不入煎药,冲入药汁或开水中溶化后服。

〔10〕一二弗:俞本、徐本、赵本作“一二沸”当是。指沸腾一二次。

【译文】

痉病 一本作刚痉 热盛(病情危重),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牙关紧闭,口噤不能讲话,且上下牙齿相切有声,颈背部强硬,睡卧时背部不能着床(角弓反张),四肢亦挛急强直,此时的治疗可用大承气汤(通腑泄热、急下存阴)。

大承气汤方:

大黄 四两酒洗 厚朴 半斤炙去皮 枳实 五枚炙 芒硝 三合

以上四味药。先用一斗水,煮厚朴、枳实二味,煮取五升药汁,去掉药渣。放入大黄,煮到二升,去掉药渣。然后放入芒硝,再在火上沸腾一二次。分两次温服。大便得通,就停止再服。

[14]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 〔1〕 ,脉沉而细 〔2〕 一作缓 者,此名湿痹 〔3〕 《玉函》 中湿 。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 〔4〕 ,但当利其小便 〔5〕

【注释】

〔1〕关节疼痛而烦:指关节疼痛之甚。烦,与“剧”同义。

〔2〕脉沉而细:《玉函经》作“其脉沉缓”,《脉经》作“脉沉而缓”。作“细”或“缓”,均可。太阳表证脉当浮,今感湿邪,湿为阴邪,重浊黏滞,故脉沉细或沉缓。

〔3〕此名湿痹:上文是关节疼痛而烦,是湿在表之证。故不是“湿痹”,当是“此名中湿”。《玉函经》曰:“太阳病而关节疼烦,其脉沉缓,为中湿。”《脉经》也作“中湿”。当以“中湿”为是。

〔4〕湿痹之候……大便反快:湿痹,中医病名。湿邪闭阻在里,故名。其主症是小便不利,大便通利。《金匮要略今译》引元坚云:“大便反快者,快调和平之谓。”快,徐本误作“怏”。

〔5〕但当利其小便:利小便是湿痹的治疗原则。使湿邪去、阳气通,气化功能得以恢复。后世医家李东垣的著名论断“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即导源于此。至于利小便方,当按《金匮发微》所说:“五苓散倍桂枝是也。”本条论述湿痹的证治。

【译文】

出现太阳病(发热、恶寒等)表证,又有关节剧痛的主症,脉沉细或沉缓(这是感受湿邪引起的湿病)名叫中湿(不是湿痹)。而湿痹(湿邪闭阻在里)的证候是小便不利,大便爽快,治疗只要利小便就可以。

[15]湿家 〔1〕 之为病,一身尽疼 一云疼烦 ,发热,身色如熏黄 〔2〕 也。 〔3〕

【注释】

〔1〕湿家:指感受湿邪的人。

〔2〕熏黄:形容病人皮肤发黄而晦暗。《金匮要略心典》:“热与湿合,交蒸互郁,则身色如熏黄。熏黄者,如烟之熏,色黄而晦,湿气沉滞故也。”

〔3〕本条论述湿郁肌表的证候。

【译文】

湿邪这种病(由于湿热蕴蒸)会导致出现全身剧烈疼痛,发热,皮肤发黄而晦暗。

[16]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 〔1〕 。若下之早则哕 〔2〕 ,或胸满,小便不利 一云利 ,舌上如胎 〔3〕 者,以丹田 〔4〕 有热,胸上有寒 〔5〕 ,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6〕

【注释】

〔1〕欲得被覆向火:形容恶寒之甚,想要盖被及烤火。

〔2〕哕(yuě):呃逆或呕吐。《脉经》作“吐”。《正字通·口部》:方书谓“有物无声曰吐,有声无物曰哕,有物有声曰呕”。

〔3〕舌上如胎:指舌苔发黑,犹如煤尘。《金匮要略考证》:“‘胎’‘炱’古通用。”又《玉篇》:“炱,煤烟尘也。”

〔4〕丹田:针灸穴位名。在腹部脐下。气海、石门、关元、中极穴位都别名丹田。在此泛指下焦(少腹部)。

〔5〕胸上有寒:参见《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03]条注释〔5〕。

〔6〕本条论述湿病误下的变证。

【译文】

感受湿邪的病人,出现头部汗出(身无汗),腰背强直,怕冷得要盖被或烤火取暖(本是湿邪在表,当用汗出)的症状,可医生(见其头汗出,误以为是里热证)过早地应用下法治疗,以致病人呃逆或呕吐,有的出现脘腹胀满,小便不通 一种说法小便尚通利 ,舌苔发黑如煤尘那样,这是由于少腹有热而脘腹中有寒湿的缘故。且有渴欲饮水而不能饮,口中十分干燥的症状。

[17]湿家下之 〔1〕 ,额上汗出,微喘 〔2〕 ,小便利 一云不利 〔3〕 者死。若下利不止 〔4〕 者,亦死。 〔5〕

【注释】

〔1〕湿家下之:指湿病误用下法。《金匮要略心典》:“湿病在表者宜汗,在里者宜利小便。苟非湿热蕴积成实,未可遽用下法。”

〔2〕额上汗出,微喘:湿病误下后,里阳损伤,阳从上越。出现头部出汗、气急之症。

〔3〕小便利, 一云不利 :小便利是小便失禁,不利是没有小便,都是阴从下脱的表现。

〔4〕下利不止:指大便失禁不止,是阴阳离决的危象。

〔5〕本条论述湿病误下的坏证。

【译文】

对于感受湿邪的人,误用下法,使病人出现头部出汗,气急而小便失禁 一说小便不利 这是病情危重的表现。如果大便失禁不止,病情也十分危重。

[18]风湿相搏 〔1〕 ,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 〔2〕 去,湿气 〔3〕 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 〔4〕 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5〕

【注释】

〔1〕风湿相搏:指风邪与湿邪相并感受。《伤寒论文字考》:“相是相并之相,而非相互之相。搏,击也。击,犹攻也。凡相搏者,皆两病相并,一时起攻身体也。非两病互相击之谓也。”

〔2〕风气:指风邪。

〔3〕湿气:指湿邪。

〔4〕似欲:即持续。“似”参见本篇[12]条注释〔13〕。又《广释词》:“欲,犹似也。”故“似”“欲”两字同义。

〔5〕本条论述风湿在表的治法。

【译文】

风湿相并侵犯肌表,全身都疼痛,按常规使用汗法,疼痛能解除,但适逢天气阴雨连绵不止(外界湿度大,影响体内湿邪排出),医生虽说,此可用汗法治疗,但发汗后病仍未愈。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发汗后,出汗太多,仅仅风邪去除,湿邪仍留在肌表,故病不能痊愈(这是气候因素,加上治法不当所致)。正确治疗风湿病的方法,当是汗法。但必须微微地持续汗出,使风湿之邪一并去除。

[19]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 〔1〕 。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 〔2〕 ,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 〔3〕 则愈。 〔4〕 《脉经》 病人喘 而无 湿家病以下至而喘 十三字 〔5〕

【注释】

〔1〕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此段文字与下文“病在头中寒湿”、“内药鼻中则愈”不相吻合。《脉经》无此十一字,当以《脉经》为是。

〔2〕脉大:指脉形宽大,多表示有热象。

〔3〕内药鼻中:为外治法,即鼻中给药法。《千金要方·鼻病》有鼻塞脑冷清涕出方:“通草,辛荑,细辛,甘遂,桂心、芎 ,附子研末,蜜丸,绵裹纳鼻中。”

〔4〕本条论述头中寒湿的证治。

〔5〕十三字:赵本作“十一字”,当是。

【译文】

感受湿邪的病人,身体疼痛,发热,面色黄而气喘。(而另一种病情是)头痛,鼻塞很厉害,脉大,饮食如常,腹部也没有任何不适,只是在头部有寒湿。故主症是鼻塞(流涕)。治疗只需把药放在鼻孔中就可痊愈。

[20]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 〔1〕 ,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 〔2〕 〔3〕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 三两去节 桂枝 二两去皮 甘草 一两 〔4〕 杏仁 〔5〕 七十个去皮尖 〔6〕 白术 〔7〕 四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注释】

〔1〕麻黄加术汤:由麻黄汤加白术组成。麻黄汤原是祛风寒的峻汗方,加白术则成为祛寒湿的微汗方。白术能止汗,又能祛湿。《医门法律》:“麻黄得术,则虽发汗,不至多汗;术得麻黄,并可行表里之湿。”

〔2〕火攻:古代应用的一种发汗方法。就是用温针(针刺时,针尾裹装艾绒燃着)、熏(以药物煎汤,取热的药气熏蒸全身或患处),熨(以药物炒热,布包或用布浸渍热的药汁熨周身皮肤),促使全身出汗、气血流通以祛除病邪。但此法发汗太猛,容易损伤津液,今已不用。

〔3〕本条论述寒湿表实证及其治法和禁忌。

〔4〕一两:俞本、赵本作“二两”。

〔5〕杏仁: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等的种仁。有发散风寒、下气止咳的作用。

〔6〕去皮尖:种仁类中药加工方法。去掉外层种皮和胚芽,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7〕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有健脾、燥湿、止汗的功效。

【译文】

体表感受寒湿的人,全身剧烈疼痛(且有发热、恶寒、无汗等表实证),可用麻黄加术汤微微发汗为宜,千万不可用火攻发汗的方法。

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 三两去节 桂枝 二两去皮 甘草 一两炙 杏仁 七十个去皮 白术 四两

以上五味药,用九升水,先煮麻黄,减去二升,去掉药沫,再把其余四味药放入同煎,煎到二升半药汁时,去掉药渣。一次温服八合。随即盖被使微微持续汗出。

[21]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 〔1〕 所剧者,名风湿 〔2〕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

草汤 〔3〕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 〔4〕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 〔5〕 半两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右锉麻豆大 〔6〕 ,每服四钱匕 〔7〕 ,水 〔8〕 〔9〕 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注释】

〔1〕日晡(bū):为十二时辰之一的申时。相当于下午三至五时。

〔2〕风湿:中医病名。指风湿病,为湿病之一。挟有风邪,以发热、身痛为主症。

〔3〕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有解表、祛风湿、清热的作用。本条论述风湿表实证及其成因与治法。

〔4〕汤泡:中药加工法。将药材用热水浸泡。

〔5〕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有祛湿利水的作用。

〔6〕麻豆大:“麻豆”究为何物,至今未明,待考。推测是大麻仁或大豆的大小,类似现代中药丸剂大小。

〔7〕钱匕:量器。用汉代五铢钱抄取药末,以不散落为度,叫一钱匕(约相当于2克多)。徐本作“四钱”。

〔8〕水:俞本、徐本作“一”。

〔9〕盏:浅而小的杯子。《方言》:“盏,杯也。”

【译文】

病人周身疼痛,发热,午后近黄昏时热度还升高,这叫做风湿病。这种病是由于出汗时感受风寒或长期贪冷所引起的。可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疗。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 去节 半两 用热水浸泡 甘草 一两炙 薏苡仁 半两 杏仁 十个去皮尖

以上药物锉磨成麻豆大小,每服取四钱匕(约八克多),加一杯半水,煮到八分,去掉药渣。一次温服。服药后会出微汗,注意不要再受风寒。

[22]风湿,脉浮 〔1〕 、身重 〔2〕 、汗出恶风 〔3〕 者,防己黄芪汤 〔4〕 主之。 〔5〕

防己黄芪汤方:

防己 〔6〕 一两 甘草 半两炒 白术 七钱半 黄芪 〔7〕 一两一 去芦 〔8〕

右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 半两 ,胃中不和者加芍药 三分 。气上冲者加桂枝 三分 ,下有陈寒者加细辛 〔9〕 三分 。服后当如虫行皮中 〔10〕 ,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 〔11〕

【注释】

〔1〕脉浮:表明病在肌表。

〔2〕身重:身体沉重,但不痛,可兼有浮肿,是风湿伤于肌表的表现。

〔3〕汗出恶风:不发热而汗出恶风是表虚不固,偏于气虚。

〔4〕防己黄芪汤:有益气行湿的功效。本方在《水气病》篇还用于风水(参见《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篇[22]条),可见水与湿同类,故凡气虚湿胜者,皆可用本方治疗。《玉函经》、《脉经》称本方为“防己汤”。

〔5〕本条论述风湿表虚证(偏于气虚)的治法。

〔6〕防己: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粉防己的块根。有祛风利水的作用。

〔7〕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有益气、固表、利水的作用。

〔8〕去芦:指去掉根部顶端的根茎部分。

〔9〕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华细辛的带根全草。有祛风散寒的功效。

〔10〕如虫行皮中:服药后自觉有蚂蚁在皮肤中爬行,是病情好转的表现。

〔11〕差:通“瘥”,病愈的意思。

【译文】

风湿病,脉浮、身体沉重(可兼有浮肿)、汗出恶风者,可用防己黄芪汤主治。

防己黄芪汤方:

防己 一两 甘草 半两炒 白术 七钱半 黄芪 一两一分去掉根部顶端部分

以上药物剉磨成麻豆大小,每服抄取五钱匕(约10克),用生姜四片、大枣一枚,加入一杯半水中同煎,煎到八分,去掉药渣。先温服一次,后隔一段时间再服一次。有气急的加麻黄 半两 (平喘),胃中不和的加芍药 三分 (和胃止痛),邪气上逆的加桂枝 三分 (平降冲逆),腰下感到寒冷的加细辛 三分 (温经散寒)。服药后自觉有蚂蚁在皮肤下爬行。腰以下冰冷,要使病人坐在棉被上,再用一条棉被围在腰下保暖,使微微出汗,这样病就会痊愈。

[23]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 〔1〕 ,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 〔2〕 ,脉浮虚而 〔3〕 者,桂枝附子汤 〔4〕 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 〔5〕 者,去桂加白术汤 〔6〕 主之。 〔7〕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附子 〔8〕 三枚,炮 〔9〕 去皮,破 〔10〕 片 甘草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11〕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半切 大枣六枚

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三服。一服觉身痹 〔12〕 ,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 〔13〕 ,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注释】

〔1〕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是指感受风寒湿三气形成风湿病,已八九天,当有发热、恶风、汗出等表症。

〔2〕不呕不渴:不呕,表明病邪尚未入里;不渴,是指邪亦未化热。均为阴性症状。

〔3〕脉浮虚而 :表示风湿仍在肌表,而兼表阳虚。

〔4〕桂枝附子汤:即桂枝汤重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而成。全方有祛风胜湿、温经散寒的作用。

〔5〕大便坚,小便自利:表明二便如常,病未入里,邪仍在表,与“不呕不渴”同义。坚,《脉经》作“鞭”。

〔6〕去桂加白术汤:又称白术附子汤。《脉经》作“术附子汤”。即桂枝附子汤去桂枝加白术,并减半余药剂量而成。有行湿散寒的功效。

〔7〕本条论述风湿表虚证(偏于阳虚)的治法。

〔8〕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侧根(子根)。药性温热,具有毒性,生者尤剧,炮制后有所减弱。今临床多用熟附片,入汤药中最好先煎。有温阳、散寒、止痛的作用。

〔9〕炮:中药加工法之一。与“炒”相似的加热法,但火力要猛,动作要快,使药物通过高热而体积膨胀,有缓和药性的作用。

〔10〕破:劈开。

〔11〕擘(bò):用手将药物剖开。

〔12〕身痹:指皮肤感觉麻木不仁。

〔13〕如冒状:犹如头旋眼花的症状。《金匮要略方论考证》:“冒状者,言眩晕,即附子之效也。”

【译文】

感受寒邪已八九天(有发热、恶风、汗出等表证),又同时感受风邪与湿邪,周身剧烈疼痛,而且不能自由转动。但不呕吐、不口渴,脉浮而虚,兼有 象,当用桂枝附子汤主治。服药后(表证已解,身体疼痛减轻),如果大便仍实而不溏,小便能通利(是寒湿之余邪尚在肌表,并未入里),宜用原方去桂枝加白术汤主治。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 四两去皮 生姜 三两切 附子 三枚 去皮 劈成八片 甘草 二两炙 大枣 十二枚剖开

以上五味药,加入六升水同煮,煮到二升时,去掉药渣。分三次温服。

白术附子汤方:

白术 二两 附子 一枚半 去皮 甘草 一两炙 生姜 一两半 大枣 六枚

以上五味药,加入三升水同煮,煮到一升时,去掉药渣。分三次温服。服一次后觉得肌肤麻木不仁,每隔半天左右再服一次,三次药汁全部服完,病人会感到有些头旋眼花,不要见怪,这是白术、附子走表逐湿的效用,因原来肌表寒湿未清除的缘故。

[24]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 〔1〕 主之。 〔2〕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 二两炙 附子 二枚 〔3〕 去皮 白术 二两 〔4〕 桂枝 四两去皮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妙。

【注释】

〔1〕甘草附子汤:本方以甘草为君,且桂枝、白术、附子三药并用,药力较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同用)、白术附子汤(白术、附子并用)为重,有助阳、祛风、化湿的作用。本方是治风寒湿痹的基本方。后人常用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即从本方加味而成。

〔2〕本条论述风湿兼表里阳虚的证治。

〔3〕二枚:徐本作“一枚”。

〔4〕二两:《玉函经》作“三两”。

【译文】

风湿之邪侵犯肌表,全身关节剧烈疼痛,不能随意屈伸,触到关节,疼痛更加剧烈,还兼有出汗、短气、小便不利之症。恶风严重,甚至不愿脱下衣服,有的出现轻度浮肿。当用甘草附子汤治疗。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 二两炙 附子 二枚 去皮 白术 二两 桂枝 四两去皮

以上四味药,加入六升水同煮,煎到三升水时,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若开始服药后有微微汗出,病情就会好转(全身症状减轻),胃口也增加。若汗出后仍疼痛剧烈,就服五合药汁。要是怕服一升太多,就服六七合为好。

[25]太阳中暍 〔1〕 ,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 〔2〕 。小便已,洒洒然毛耸 〔3〕 ,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前开板齿燥 〔4〕 。若发其汗,则其恶寒甚;加温针 〔5〕 ,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6〕

【注释】

〔1〕中暍:即中暑、中热。中医病名。由于外感暑邪引起的以发热、烦渴、汗出、脉虚为主症的病证。

〔2〕脉弦细芤迟:指脉象或弦细或芤迟,此都是虚脉。弦细是热盛伤气,阳气不足;芤迟是汗多伤津,阴液亏损,皆因暑热耗气伤阴所致。

〔3〕洒洒然毛耸:洒洒然,形容恶寒之状,犹如水淋在身上。毛耸,形容汗毛竖起。

〔4〕口前开板齿燥:《玉函经》作“口开前板齿燥”。《注解伤寒论》:“口开谓喘喝也,以喘喝不止,故前板齿干燥。”板齿,即门齿。

〔5〕温针:针灸方法之一。指针刺结合温热刺激的一种方法。可参见《伤寒论》16条。临床运用是在留针过程中,于针尾裹装艾绒燃着,借热力温通经络。

〔6〕则淋:《脉经》作“淋复”。本条论述暍病的脉证及误治后的变证。

【译文】

外感暑邪,侵犯肌表,出现发热、恶寒等表证(由于暑必挟湿),还有身体沉重而疼痛,脉象或弦细或芤迟。小便以后,身上像淋水那样感觉冷,汗毛会竖起,手脚亦冰冷。稍有劳作,就出现发热,嘴巴张开喘气,前面门齿干燥。如果用发汗方法治疗后,恶寒更明显;如果用温针治疗,发热就加重;如果多次用下实热的方法治疗,则小便更加短少而淋沥涩痛。

[26]太阳中热 〔1〕 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 〔2〕 主之。 〔3〕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 〔4〕 六两 石膏 〔5〕 一斤碎 甘草 二两 粳米 〔6〕 人参 〔7〕 三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释】

〔1〕中热:即中暍,中暑。

〔2〕白虎加人参汤:本方亦见《伤寒论》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有清暑热,益气阴的作用。

〔3〕本条论述暍病暑热型的证治。

〔4〕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功效。

〔5〕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物石膏的矿石。有清热泻火的作用。

〔6〕粳米:为禾本科植物稻(粳稻)去壳的种仁。有益气、健脾、止渴的功效。

〔7〕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有补气生津的作用。

【译文】

外感暑热之邪所引起的病,即是暍病。出现汗出、恶寒(是热盛伤气)、身热而口渴(是热盛伤津)。当用白虎加人参汤主治。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 六两 石膏 一斤打碎 甘草 二两 粳米 六合 人参 三两 上述五味药,加一斗水同煮,煮到米熟,汤药就成,去掉药渣。每次温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27]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 〔1〕 ,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 〔2〕 主之。 〔3〕

一物瓜蒂汤方:

瓜蒂 〔4〕 二七 〔5〕

右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顿服 〔6〕

【注释】

〔1〕脉微弱:由于暑热耗气伤阴,故脉象微细,沉而无力。

〔2〕一物瓜蒂汤:以瓜蒂为主药的方剂,在仲景著作中有四见。其中三方用于催吐,其特点是用量少,作散剂,名“瓜蒂散”。参见《伤寒论》166条、355条及本书《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篇[24]条,而本条则以大剂量瓜蒂作汤药治暑热病,于理难解,尚待研究。因瓜蒂有毒性,不可轻易试用。

〔3〕本条论述暍病暑湿型的证治。

〔4〕瓜蒂:又名苦丁香。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果蒂,有毒,内服有呕吐及下利症状。功能吐风痰宿食,泻水湿停饮。《本草纲目》:“乃阳明经除湿热之药,故能引去胸脘痰涎,头目湿气,皮肤水气,黄疸湿热诸证。”

〔5〕二七:赵本作“二十”。

〔6〕顿服:一次服完。

【译文】

外感暑热之邪,出现发热、身体疼痛而沉重,而脉反微细无力,这是由于夏天多用冷水,水湿浸入肌表引起的。可用一物瓜蒂汤主治。

一物瓜蒂汤方:

瓜蒂 二十七个

将瓜蒂切碎,用一升水同煮,煮到五合时,去掉药渣。一次服完。 AosH5x9Logr6NdjDYe6klB6jAvo1BzyAbh2WMaj/NqcFyPZQk4SD6Ekbk5XPmEg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