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2

孩子的养育不尽如人意,是母子关系导致的吗?

只是知道原因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在育儿过程中,无论出现了什么问题,绝对不能只归结为单一的原因。

我经常对来访者说:“你这不是育儿方法的问题。”我这样一说,大部分的父母反倒会坚持:“不,我觉得就是育儿方法有问题!”于是我会反问:“那你为什么会这么觉得呢?”

我并不想把什么事都归咎于父母,因为关键并不在于谁错了,而在于从今往后要怎么做。比起追究过去的原因,更需要考虑的是“现在开始可以做些什么”。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能仅从“原因、结果”中找到答案。对某个人说:“你就是问题的原因。”这样的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尽管如此,大家还是热心于追究原因,并认为只要知道原因,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但是仅靠“原因、结果”就能解出来的顶多也就只有理科的习题吧!光靠说“是你不好”“你给我好好反省”这样的话就可以了结的问题,根本就称不上是问题。任何事情的改变都需要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不仅是当事者本人,连他周围的一切也必须发生改变。所以,这并非易事。

我们必须考虑的是“从现在开始怎么做”,抱怨过去怎么不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当然,要考虑今后怎么做,有时候也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考虑过去的事情。这时,我们并不是追究过去事情的责任,而是尝试从中找到改变的契机。怀着这种心态,反而更容易进行思考并促使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喜欢探究原因的人也许会说:“要是知道了原因,以后就能避免出问题了。”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原因和结果,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固定模式。比如说,我发现,“我之所以这么失败,就是因为早上起得太晚,今后要起得早一些”,就算认识到这一点,结果早晨也根本起不来。就算勉强起来了,也肯定会因为心情不好而乱发脾气或者午后昏睡,最终从整体来看,这种状态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一件事物要发生变化,与之相关的整个系统都必须随之变化;一个人改变,全家人也必须都一起改变。所以说,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此时,“因为这就是原因,那么就把这个原因除掉吧”的思维方式,基本上没有任何用处。这种思维方式只对轻微问题起作用。在做心理咨询的时候,我建议用“对待孩子,如果能再稍微……一点儿的话就好了”的句式,对方立刻回答:“啊,我懂了!”一句话就能顺利解决问题。但这并不是我了不起,而是前来做心理咨询的人了不起。但这样的人,其实很少来。

所以,当问题发生的时候,不要去追究问题的原因,而是要从问题出发去思考自己想要怎么样生活。能去思考这个问题跟自己的生活方式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就很好了。如果你不喜欢思考的话,也没关系。因为其实我们在日常的小事上并不会一一计较,而是常常念叨着“真傻啊,在干什么呢”之类的话就过去了。要是觉得没什么思考价值,丢开就好了;要是觉得有意思的话,就试着去想想。对一件事,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待它。

不要一发生什么事马上就说:“都是妈妈不好!”“这都怪谁?”哪怕是母子之间。因为妈妈小时候和外婆的关系,以及再上一辈的母子关系,都会影响现在的母子关系。所以很有可能这种关系已经持续了三代,我们可以称之为“家族的命运”或者“家族的主旋律”。孩子背负着的正是这些累积的负担,同时也是某种倾向代代累积的结果。

通常情况下,每个人都会跟和自己不完全一样的人结婚,会觉得“不知怎么就是跟自己不太合,家风不一样”,虽然可能时不时吵吵闹闹的,但反倒不会出现极端倾向,也能顺利地调整家庭状况。但如果夫妻两人十分相似的话,就可能无法及时发现家庭矛盾并调整家庭状况,这样到了第三代,孩子就会很受苦。不可思议的是,如果家里有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会承受这一切,而另外两个就解脱了。

所以,当孩子出了问题时,整个家族也就到了必须跨越难关的时候了。这么想就对了。

我的
回答和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XNjYYJvZnQlBegci48FsGu6Tyf2I4KPL2T7jDc7QwDYOAXvfXt8Vwrw9kZMzA0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