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5

好害怕做了“母亲”之后,我就不是“我”了,怎么办?

如何兼顾二者,正是一个人的个性所在。

我以前听学校的老师说,他们让孩子们以“母亲”为题写作文,结果写出来的几乎都一模一样,全都是“我妈妈很温柔”之类的内容。可要是以“父亲”为题,孩子就会写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来。换句话说,一说起“妈妈”,河合某子、铃木某雄这样的名字就消失了,只剩下谁谁的“妈妈”这个角色。

从古至今,女性被“妈妈”这个角色限定得太厉害了。从孩子们的作文就能看出来,母亲是有一个近乎绝对的刻板印象存在的。这个刻板印象太过强大,以至于把女性的个性都破坏了。人们都认为,“母亲就必须是这个样子”。日本的女性的确经历过这样的历史,她们被强行塞进“母亲就必须是这个样子”的观念里,所谓的自我以及个性则被完全压抑。

日本自古以来就非常强调母性的积极面,很难看到母性的消极面,所以一提到“母亲”就必须是“好母亲”。可世上本来就没有绝对好或绝对坏的事物,任何东西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

现代女性正是想要打破这古老的传统,不仅作为“母亲”,而且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生活。这使得她们不得不在某些方面拒绝母性。“要是被贴上了‘母亲’这个标签,‘我’这个‘个体’就死掉了,我可容忍不了!”她们会这样想也是理所当然。当然,也有现代女性和过去一样顺应着母性的传统,悠然自得地扮演“母亲”这个角色。人们都明白,女性的生活方式不止这一种。而那些朝着非传统母性的方向努力的人,对于“母性”十分恼火,她们看不到它好的部分,只能感觉到“它要来破坏自己”。

但女性们的这种倾向现在似乎有些过度,连来之不易的作为“母亲”的有趣之处也扔掉了。所以她们也很难看到养育孩子的有趣之处。现代女性们的母性很弱,“大地的味道”也很少,与“大地”的联结也弱。说到“大地”,它和“母亲”一样,有着把个性吞没的一面。但仔细想想,所有人最后都要回归尘土,因此,人类本来就与“大地”有着深切的联结。

如果母亲与“大地”的联结太弱,孩子就很难充分体会到与母亲的一体感。对于孩子来说,与母亲的联结是最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动物般的本能,是存在于意识之前的更深层次的需要。如果没能充分体验这种感觉,之后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女孩到了青春期可能会表现出厌食等症状。

但是对于女人而言,同时做好母亲和女性两个角色,似乎非常难啊!虽然很难,但一边扮演母亲,一边遵循“自我”和“个性”来生活,对今后的女性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也就是说,比起在母性和自我这两种生活方式里只选其一,不如去考虑“我在这两者之间,要找到哪里是平衡点,要让它们各自占多少比重”。这种“在哪方面”“何种比重”的倾向,正是一个人的个性所在。

女性在平衡母性与自我的时候,一起生活的男性也需要理解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尽力帮助她。女性生了小孩之后要是能彻底发挥母性作用的话,男性就十分轻松了。所以,他们以往一直把养育孩子这件事全权扔给“母亲”,自己从家庭里逃了出去;可如果今后还一直逃避的话,那可就麻烦了。

此外常见的还有,明明母亲自己拼命地不想只做“母亲”这个角色,努力作为“个体”而活着,但却一再试图把自己的孩子放进“好孩子”这个毫无个性的框架里。真是不可思议!孩子肯定也想要像母亲一样,充满个性地活着。

我的
回答和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rPPycwA7czG2KiD+HnFAKcI393njRka4Kli+eDqjKooBh7kpN2i5+b8cmLybHQ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