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4

为什么我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唠叨呢?

这说明父亲溜号了,并没在做“父亲”。

现在的父亲们整日忙于公司这个“家”,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在“父亲”这个角色上溜了号,母亲就只好扮演起父亲的角色,因为她们本能地感觉到家里缺少了“父性原理”。

父性原理是什么?基本就是以“切断”“区别”的作用为主,可以非常极端地说,就是“大义灭亲”,潜台词就是:如果不好好做人的话,就算是我自己的孩子,我也要与他断绝关系。与之相对的就是“人恶亦我子”的母性原理,基本含义是“接纳”“保护”。“任性妄为也没关系,你是我最爱的孩子!”这就是母性原理的潜台词。

父性原理很容易言语化,也符合当下社会的潮流,所以很多女性也能说出这种话来。“再认真点!”“快去学习!”母亲也成了“大义灭亲”的人。这样一来,家庭中母性就消失了,孩子会不堪其苦。孩子会有这样的感觉:“虽然说不清楚怎么回事,但就是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关爱”“我真是个没用的废物”等,如果孩子想得到表扬,除了学习就没有其他办法了。

而且,一旦母亲变得父性化,父亲也会随之而母性化。现在这样的家庭特别多。母亲说:“必须更加努力!”“一定要这样做!”父亲则说:“哎呀,没关系吧,孩子自己会做的。”接着就会被母亲骂:“就是因为你总这么惯着,他才会这样的!”父亲那方通常处于弱势,就会“唉”的一声败下阵来。

母亲有时就是因为父亲一句重要的话都不说才会生气的。如果父亲能先说出父性化的语言,母亲就能安心了,但父亲们几乎都没能做到。甚至有很多父亲软绵绵地说话,这就让母亲更生气了。

改变这种情况的一个好办法,就是父亲先把母亲想说的话斩钉截铁地说出来,比如大喊一句:“快去学习!”这样一来,母亲就会出来唱反调:“孩子他爸,不用那么严厉嘛!”父母也在互相协调寻找平衡。而且,由母亲扮演出来的父性的确会有些软弱无力。

然而要父亲斩钉截铁地说出那些话,其实是很困难的。要是有话该说就立马说,那在日本的公司里可根本就干不下去。在公司里要强忍着,把该说的话憋在肚子里,在家却又要求父亲该说话时就要说话,这种转换实在是很难。

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父性和母性两者都是必需的。然而,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现在的父母们的所作所为既不是父性也不是母性。父性乱七八糟,母性也马马虎虎,两者都像夹生饭似的半生不熟。

当然,母亲扮演父性,父亲扮演母性也是有可能的。说得极端些,一个人同时拥有父性、母性两者也是可能的。被父亲或者母亲中的一方养大的优秀人才也有很多。若真被逼到了不得不一人分饰两个角色,所谓又当爹又当妈的境地,孩子往往也会很理解的。

其实在心理层面上,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每一个人心里都存在着这两个部分,既有父性,也有母性。所以,即使身为女人,如果倾向于父性的话就直接去做。只是要记得,要看自己能不能做到“大义灭亲”的程度。并且,当女人承担了父性之后,必须有一个能补位承担母性的人。

一些家庭中,父母角色会发生互换。虽然不是绝对不可以,但这种状况毕竟不是最自然的。比方说,“再来一点”“就好啦”“好啦好啦”这样的话,父亲不会像母亲说得那么恰到好处。父亲说这些话的时候也不能边说边抱着孩子,就算抱着,身体也硬邦邦的,不够自然。

要想改变母亲们父性化的现状,需要人们改变自己的观念,包括需要改变我们的企业文化。

我的
回答和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l9B/aVAYZgwlDpK8ac3pDCTXzKSvpMWNQql3DyWWAmkg4bPElGaaOQ0sKiSji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