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老话说得好:学好三年,学坏三天。

人人都想学好,没有谁天生想做个坏蛋。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会教自己的孩子“学好”;无论好人还是坏人,都怕自己的孩子“学坏”,因为好人能得到最大的祝福,坏人将遭到最大的诅咒。那么,为什么世上有坏人,为什么大部人的“纯度”都够不上好人的标准呢?因为学坏容易学好太难。人是一个“自由落体”,天然受着各种欲望的牵引,必须用很大的意志力才能卓然挺立,活得像个人;必须用极大的毅力才能攀登道德高峰,成为一个人人称道的好人。在声名权势、金钱美色的诱惑面前,稍一松懈,腰便弯下去,变成了庸人;再一松懈,双膝便跪下去,变成了“奴才”;一旦没有抓牢法律、道德的准绳,便急速向欲海深渊滑落,变成了“坏蛋”。到那时,想挣扎上岸,谈何容易!

生活应用:人生险恶处,当知及时回头

“学好”,一般的标准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熟悉并遵从大家公认的法律、道德规范,这可能需要花上好几年时间。

更高的标准是:通过不断自修,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仁慈博爱、勇于道德实践的君子,这是一生的工作。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修身”,就是“学好”,做一个君子。怎样才算好呢?首先要具备智、仁、勇三“大德”,还要具备礼、义、廉、耻、信等“小德”。进行君子的修炼,首先有益于自己的心灵,“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当此境界,才能活得内心坦然、洒脱畅快。进行君子的修炼,还能移风易俗,促进社会文明。一个君子,小则影响一家,大则影响天下。

世间美好事物,往往难得,假如黄金满山都是,跟石头有什么差别?假如灵芝遍布四野,跟野草何异?好人如同良材,需要辛勤栽培;君子如同名画,需要用心描绘,成为好人、君子,都不容易,甚至可以说,做人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人不愿像走兽那样活着,通过不断跟本性作斗争,终于站立起来,成为万物之灵长。人之所以从原始人变成文明人,也经历了一个跟本性作斗争的漫长过程。所谓做好人、做君子,无非是不断地跟本性作斗争,这是一件非常艰难的工作,想做一个好人、君子,无论多么努力,都有不足之处;成为一个坏人,只需放松自我要求就行了。所以,又有一种说法: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

许多人原本想做君子,做人做事都求一个“好”字,但到了一定情境,受眼前现象的迷惑,被欲望的绳子牵引,不知不觉便成了“反派人物”。

王莽出身于外戚之家,王氏家族靠着王太后的势力,权倾朝野。王家子弟骄奢淫逸,互相攀比,多有劣迹。唯独王莽少怀大志,洁身自好,做人做事都以古圣贤自勉。在外他结交贤士,谦恭守礼,勤敏好学;在内他奉养母亲、寡嫂,从不懈怠。时间长了,他的名声远播,几乎成了人们心目中的道德楷模。

王莽24岁入仕,先后担任黄门郎、射声校尉,他的端正自律受到大家的好评,他的叔伯长辈们更是视他为王族子弟的翘楚,因此,他很快得到推举。30岁时,便受封为新都侯,并被任命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从此步入朝廷的高层。但是,王莽的地位越显赫,做人越低调,他礼贤下士、生活俭朴,有古君子之风。他还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用家财接济穷人,因此,大家无不对他称颂有加,视他为天下第一等好人。

后来,王莽的叔父、大司马王根退休,深孚人望的王莽受到家族的推崇、太后的赏识,顺理成章地接替了大司马之职,成为首辅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当此之时,王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没有半分骄态,好处更比以前胜了三分。

假设生活一帆风顺,王莽也许会终生做个君子,并获得贤臣的名声。因为他有条件做君子,没必要做小人。变化从汉成帝去世开始,汉哀帝继位后,傅太后与丁皇后的外戚得势,王太后无力与之相争,命王莽退隐避祸。王莽虽然心怀“周公辅成王”之志,也不得不收起雄心,交出大司马的职务,去新都封国隐居。他行事更加低调,做人更加谨慎,让人挑不出半分毛病。不料他的二儿子王获不守家规国法,逞其凶狂,杀死了一个家奴。王莽严加责罚后,又大义灭亲,逼王获自杀。王莽的高风亮节受到了广泛好评,朝野之士为他鸣不平的很多。汉哀帝迫于舆论,只好将王莽召回京城,侍奉王太后,但没有官复原职。

不久后,年轻的汉哀帝一病而亡,身后没有子嗣,朝廷格局势必重组。王太后和王莽趁机复辟,扶立年仅九岁的汉平帝登基,王莽再次被任命为大司马。但是,王莽此时的心态已经变了,他意识到,无论他的权势多么显赫,无论他的名声多么好,都不得不乘坐在王太后这条旧船上,一旦这条船沉没,他的一切很快就会失去,为了保住权势,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从此,他走了篡夺皇位之路。他做人做事的风格也为之一变,外君子而内小人,培植党羽,排斥异己,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尽管如此,大家仍然视王莽为君子,极少有人骂他是小人。一方面,他所行之事,都是按制度办理,让人无话可说;另一方面,他确实做了不少好事,例如对平民士人推行恩惠政策,拿出家财赈济灾民,为灾民兴建住宅,等等,他做的好事数不胜数,许多人认为,他的德行可与古代的圣人相比。

直到最后,王莽篡位成功,当上了皇帝,而天下却因为他毫无理性的改革而弄得民不聊生,人们回过头再看,才渐渐意识到,王莽所做的好事,也许不过是怙名钓誉。从此,王莽在人们心目中成了一个最大的反派,原先对他寄予厚望的人都痛恨他、厌弃他,揭竿而起的义军遍及天下,才几年工夫,王莽的“新朝”便土崩瓦解,王莽的头也被砍下来。

客观上说,王莽的“变坏”,未必出于本心,他已经赢得了好人的名声,他已经尽享好名声带来的好处,有必要变坏吗?很大程度上,他是受情势所逼。“伴君如伴虎”,生活在虎狼群中,如果软弱如绵羊,结局会很悲惨。只有比虎狼更像虎狼,才能活下来。可是,当他逞其虎狼之威时,却不知不觉地伤及了无辜,引起天怒人怨。

王莽的成败教训,值得人们深思。绝大多数“坏人”,都不是甘心变坏,只是到了一定的环境中,受情势所迫,好像只能如此、必须如此,于是就那样做了,一做就坏了,从此入了魔道,愈陷愈深。所以,一个人想“学好”,不仅要加强品德修养,最关键的一环,要选择一个好环境,让你可以做好人而不会受外界干扰。那些身处其中便必须做坏事的地方,应该谨慎回避,离得越远越好。

◎草根智慧

让自己有条件做好人、没必要做坏人,是智者的选择。 ZmF8469YAWHIAkSqqKVUb4M3owLB0KeyEkeyaA/McsyTsNrJeJGnWEd9rjksccF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