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你在谈话时是否遇到过以下情况:你在那里滔滔不绝地讲,众人却不知所云;你在激情澎湃地演讲,大家却昏昏欲睡,独留你一个人唱独角戏;你努力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想法,别人却悄然离席……
如果你真的遇到过这种情况,那么一定是你的讲话太过无趣了。别人觉得与你交谈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所以才会对你敬而远之,甚至不得不做出如此无礼的举动。所以要想抓住听众,我们就要学会“能说会道”。
当然,我们说一个人能说会道并不代表着这个人“能”说,而是这个人“会”说。“会”说话的人不仅对任何话题都能侃侃而谈,而且还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让听众喜欢听、乐意听。
一位政治家去农村考察工作,他想和当地的农民谈论一个政治话题,但是他说了半天,农民们还是各干各的活儿,没有人认真听他在讲什么。这位政治家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吸引这些农民的注意力。后来,他对这些农民说:“天气这么热!大家来树荫里休息一会儿,我给大家讲一个好笑的故事,顺便一起放松一下。”
“从前,有三个年轻人救起了一位不慎落水的官员。这位官员非常感激他们,就答应帮助他们每人实现一个愿望。第一个年轻人说他希望可以进入西点军校。官员答应了,并告诉这个年轻人不久就会收到西点军校的录取通知书。第二个年轻人说他想进一家跨国公司,官员也答应了。第三个年轻人说他希望自己死后能够埋在阿灵顿国家公墓。官员听后很吃惊,问他原因。那个年轻人说:‘先生,如果我父亲知道我救了你,他会杀了我的!’”
农民们听完这个故事后都哈哈大笑,政治家趁热打铁:“大多数人之所以对官员有偏见,是因为他们对政治不够了解……”随后,政治家开始讲他此次谈话的主题,这一次,农民们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认真听他讲话。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浮躁不安的社会,人们每天被生活、事业、情感等问题所困扰,耐心和精气神都慢慢被磨光。如果我们的谈话内容毫无特色,别人对我们的话题也不感兴趣,那我们又怎么能吸引别人听下去呢?
我曾经听到过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
一个学者要在国际演讲大会上做一个学术性的演讲。在他之前的讲者很幽默,把已经全场的气氛带动得很High。如果他的演讲不能开好头,就不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所以这位学者一上台就说:“各位演讲会的会友,各位来宾,我叫×××,是幽默演讲会的会长。如果你想变得更幽默,请给我打电话。”话音一落,听众们都哈哈大笑,对这位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演讲也自然顺利进行。
演讲中,听众跑神是大忌。讲者在谈话中要时刻注意对方的反应,一旦发现对方根本就没有注意听我们在说什么,就应该及时改变谈话的内容或者谈话方式,想办法将对方的注意力拉回来。
说话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一个人是否会说话,关键在于你的谈话技巧是否高明。掌握了说话的技巧,不仅能让对方把这场讲话当作一场听觉盛宴来享受,还能成功地把对方说服,达到自己演讲的目的!
停下来,用心听一听: 一场谈话是否精彩,能否引人入胜,关键在于你说什么,怎么说。所以,要想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让人喜欢听你讲话,讲话时就要注意你的谈话内容是否新颖,表达是否流畅,音色是否清亮,音高是否合适。
我经常听到身边有人在抱怨:“没有人愿意听我讲话,我感觉自己没有存在感。”别人不愿意听他讲话,不是因为他没有存在感,而是他的存在感太强,迫使别人选择离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在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见人就喜欢唠叨自己的痛苦,看到别人的毛病和缺点就说个不停,也不管别人喜不喜欢听,想不想听。别人唯恐避之不及,又怎么会愿意听他说话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想要说,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需要,也都只会关心与自己本身相关的人和事。所以,要想让别人喜欢听我们讲话,要想有属于自己的倾听者,我们就应该学会“知己知彼”的谈话策略,讲一些双方都喜欢喜欢聊的话题。
安妮和黛儿是音乐培训学校的钢琴老师。学校下学期要涨学费,老师需要把这个消息正确地传递给学生家长。因为二人不同的说话方式,所以最后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安妮见到学生家长后并没有直接说涨学费的事情,而是说:“恭喜您啊,您的孩子最近进步很大,下学期就可以升高级班了!”家长听到这话当然很高兴,因为谁都希望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接着,安妮将话题一转:“不过因为孩子升到了更高的一级,学费可能也要稍微调整一下。”就这样,安妮完成了任务,家长也没有不高兴。
黛儿是怎么做的呢?她一见到学生家长,就直言下学期学费要涨价。这让家长觉得学校不仅没有好好教育孩子,还一直涨学费,真是太不划算了。所以,新学期开始后,黛儿的班级里有几个学生就换学校了。
有句话说得好:“要想钓到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我们在与他人交谈时,要想顺利地把谈话进行下去,就一定要知道对方喜欢听什么,而不是你想说什么,这样才能让谈话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
所以,在谈话时,选一个双方都感兴趣,而且意见相同的话题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与别人谈论的是他想要的东西或者是感兴趣的事情时,别人才会与我们有话可聊,双方也才能聊到一起。当然,如果对方喜欢的恰恰是我们不喜欢的事情时,我们也要假装自己喜欢,至少也要表现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不能把反面的情绪表露出来。如果我们对正在谈论的问题感到疑惑时,应该把疑问压在心底,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提出、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在对方交谈甚欢时提出来,这样只会让对方扫兴。
由此可见,选择对方喜欢的话题与他进行交谈,不仅能很快地打消对方的顾虑,让对方对我们消除戒备,还能让对方从中体会到交谈的乐趣,成为我们忠实的倾听者。
停下来,用心听一听: 我们在交谈前就应知道对方的兴趣爱好,并以此为契机来展开谈话。即使我们不知道也要想办法在交谈中引导对方说出来,争取让他对这场谈话感兴趣。
艾伦是一个能说会道的小伙子,他的能言善变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经常会让旁人为之折服,但他的朋友却非常少。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罪魁祸首就是因为艾伦的“能说”。因为他一说话就刹不住车,不仅没有让别人收获什么,反而还浪费了别人的时间。长此以往,自然就没有人愿意听他讲话了。
其实,在生活中确实有像艾伦一样的人,他们在讲话的时候,并不关心听众是否喜欢听自己谈论的话题。他们只是一味地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者完全依靠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发泄自己想要说话的欲望。
上述做法是与人交谈时的大忌。要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要想自己的谈话有人附和,我们就应该懂得在交谈中关心别人的感受,多多鼓励别人跟我们一起讲话,让大家都参与到我们的讲话中来,这样才会营造出一个和谐、热烈的谈话氛围。
我们在与人交谈时,可以找到一个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是谈论一些听众喜欢的、与听众有关的话题。这样听众会很容易就加入到我们的谈话中来,并会因为谈论到自己喜欢的内容而放松。这样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攻破听众的心。
为了调动听众们的积极性,我们可以让听众积极参与我们的互动,让听众来协助我们展示某个观点,以便将听众带入到我们的话题中,让听众意识到他自己也是这个话题的参与者。同时,我们还要学会用语言、肢体动作来配合对方的讲话,无形中给对方一种鼓励,让对方知道我们正在关注他。
此外,人们的心理都是一样的,你有想要表达的欲望,对方可能也会有想要说的东西。因此,我们不仅要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更重要的是还要学会倾听,学会带动听众的情绪,让听众也变得能说会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懂得说话的技巧和智慧,我们与听众之间的谈话才会变得妙趣横生,趣味无穷。
交谈是一种双向的活动,与其一个人夸夸其谈,还不如试着让对方也积极地参与到我们的谈话中来,让我们的谈话变得有趣,让自己也从中收获快乐。
停下来,用心听一听: 如果我们不想让交谈中出现冷场,不想自己一个人自说自话,就应该学会压抑自己的表现欲望,学会关注听众的情绪与表达,找一个双方都喜欢、感兴趣的话题,大家才能迅速了解彼此、融入彼此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