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90年底沪深两家证券交易所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政治环境中先后宣布对外营业,拉开了中国资本市场正式发展的序幕。尽管改革后中国最初出现的股票或是变相的职工福利,或是不规范的集资,但以股份制改革试点为核心的国企改革逐渐成为培育真正的市场行为主体、重塑资源配置微观基础的重要方式。中国资本市场的引入在启动金融结构变革的同时,也引发了资产结构、融资结构的市场化改变,并为中国企业制度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资本市场创建初期引入的额度发行审批制(含发行价格审批)、股权分置以及A/B股市场分设等具有计划经济色彩的诸多制度尽管事后来看具有较大的缺陷,但考虑到中国资本市场产生的特殊政治社会背景、在制度层面支持经济转轨的初始功能定位及其“先天不足”进而需要“人工培育”的历史现实,这些与纯市场力量组织的资本市场不同的特征均有着其独特的产生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