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证券市场交易机制变化来看,存在许多标志性事件,尤其是股票交易机制。关于资金和投资者,往往不是监管层能左右的。
1990年3月前,深圳市场只有“老五股”,彼时交易清淡,市场走势平缓。随着业绩的不断提升,深发展带动的投资热一下子渲染了整个市场,导致二级市场投资者暴增,交易活跃,为控制风险,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1990年5月29日,政府第一次将涨跌停幅度限定为10%。1990年6月18日,进一步将涨跌停幅度降为5%。很快,1990年6月26日,第三次将涨跌停幅度调整为:涨停幅度为+1%,跌停幅度为-5%。1990年11月21日,第四次调整开始:涨停幅度为+0.5%.跌停幅度为-5%。1991年8月17日,政府放开限价措施,让市场机制自行调节,当天深发展开盘1个小时内下跌幅度达到41.6%,真正让监管者见识到了市场的力量。
1996年12月12日,A股市场确定了10%的涨跌停幅度(ST类个股涨跌停幅度为5%),这标志着A股涨跌停板制度的建立。12月13日黑色星期五,上证指数下跌5.7%,下一个交易日12月16日,上证指数无量跌停,这也是A股历史上上证指数唯一一次跌停。
2010年3月30日,融资融券制度实施,同年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标志着A股杠杆机制设立,股市交易有了做空机制。2015年8月3日,为应对股市异常波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发布通知,称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融资融券业务的风险管理,促进融资融券业务规范发展,维护证券市场秩序,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两个交易所修改融资融券业务交易实施细则,规定投资者在融券卖出后,需从次一交易日起方可通过买券还券或直接还券的方式偿还负债,这被视为稳定市场救市的举措之一。
为应对2015年的股市异常波动,2016年1月1日证监会宣布熔断机制正式实施;1月4日,即熔断机制试行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下跌6.8%,在整个1月,上证综指累计下跌25%,最终导致熔断机制不得不取消。
从2020年8月24日开始,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后第一批股票上市,存量创业板的涨跌停幅度也放宽至20%,是继科创板20%涨跌幅后的又一个创新,这也是自1996年后针对涨跌停板制度存量部分的首次改革。由此,A股市场主板、中小板涨跌停幅度依然为10%,科创板和创业板涨跌停幅度比例设为20%,两类交易制度共存于市场中。
我国资本市场交易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是我们关注的另一个问题。首先,市场短暂存在过“T+0”
制度: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涨跌幅限制并实行了“T+0”制度,当日上证综指最高达1334.98点,最低仅为604.01点,振幅惊人;1993年11月,深交所也实行了“T+0”制度,振幅也很大。
由于可交易的股票数量较少,投资者尤其是散户众多,投机氛围浓厚,每每造成股市剧烈波动。为防范可能的风险,保持市场稳定,防止过度投机,1995年交易所取消了“T+0”制度,恢复“T+1”交收制度并一直沿用至今。
1998年《证券法》第106条明确规定:证券公司接受委托或者自营,当日买入的证券,不得在当日再行卖出。这实际上是从法律上认可了我国交易制度的“T+1”模式。虽然我国交易制度目前是“T+1”,但实际上专业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建立底仓、融券等方式变相实现“T+0”,从而在不同投资者之间造成割裂,使之处于不同的竞争格局,违背市场公平原则。
从“T+0”制度的优势来看,它方便交易,使投资者持有时间缩短,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持仓风险,帮助投资者及时纠错,是一种交易便利性举措。此外,它对于提升投资者交易信心、增强市场活跃度有直接作用。当然,如果实施“T+0”,预计二级市场换手率与波动率会大幅提高,不利于市场价格稳定,因此,是否有必要在我们的资本市场实施须综合判断。
[1]曹凤岐.推进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2]陈羽桃,冯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对壳资源价值的影响.会计之友,2015(6).
[3]甘培忠,张菊霞.IPO注册体制下证券监管机构的功能调整——从证监会和交易所分权视角观察.法律适用,2015(7).
[4]顾连书,王宏利,王海霞.我国新股发行审核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型的路径选择.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11).
[5]李曙光.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探讨.政法论坛,2015(3).
[6]李文华.中国式注册制:市场基础与实施路径.上海金融,2014(9).
[7]申豪.注册制与核准制的辨析与选择:基于美国资本市场的研究.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4(10).
[8]沈朝晖.流行的误解:“注册制”与“核准制”辨析.证券市场导报,2011(9).
[9]时晋,曾斌,吴锦宇.中国大陆发审委的法经济学反思//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2012.
[10]王丹,李海婴.中国证券监管体制演变及其研究.金融理论探索,2004(3).
[11]王啸.美国“注册制”的四大难题与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思考.证券市场导报,2015(1).
[12]余尘.股票发行注册制制度环境及我国注册制改革路径.中国流通经济,2015(7).
[13]Akerlof,G.A.The Market for 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0(84).
[14]Barth,M.E.,Landsman,W.R.,Taylor,D.J.The JOBS Act and Information Uncertainty in IPO Firms.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7,92(6).
[15]Bertoni,F.,Meoli,M.,Vismara,S.Board Independence,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 Valuation of IPOs in Continental Europe. Corporate Governance:An International Review ,2014,22(2).
[16]Denis,D.J.,Xu,J.Insider Trading Restrictions and Top Executive Compens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13,56(1).
[17]Gadarowski,Christopher and Praveen Sinha.On Efficacy of Regulation Fair Disclosure:Theory and Evidence.Working Paper.Cornell University,2002.
[18]Gomez,E.,Heflin,F.,Wang,J.Information Environment Consequences of SEC Non-GAAP Comment Letters.Available at SSRN 3044026,2018.
[19]Heflin,F.,Hsu,C.The Impact of the SEC's Regulation of Non-GAAP Disclosur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8,46(2-3).
[20]Neupane,S.,Thapa,C.Underwriter Reputation and the Underwriter-Investor Relationship in IPO Marke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Institutions and Money ,2013(24).
[21]Stigler,G.J.Public Regulation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s. Journal of Business ,1964(37).
[22]Wafula,F.,et al.Protecting the Public or Setting the Bar Too High?Understanding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Regulatory Actions of Front-line Regulators and Specialized Drug Shop Operators in Kenya.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