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贼退示官吏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 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 不犯此州边鄙而退。 岂力能制敌欤?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 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年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

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

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将家就鱼麦, 归老江湖边。

解析

此诗作于公元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时元结任道州刺史。小序交代了此诗的创作原委。癸卯年(763)旧历十二月,广西境内的少数民族“西原蛮”发动了反对唐王朝的武装起义,曾攻占道州(州治在今湖南道县)达一月馀。次年五月,元结任道州刺史,七月“西原蛮”又攻破了邻近的永州(州治在今湖南永州)和邵州(州治在今湖南邵阳),却没有再攻道州。诗人认为,这并不是官府“力能制敌”,而是出于“西原蛮”对战乱中道州人民的“伤怜”。朝廷派到地方上的租庸使却不能体恤人民,仍旧残酷征敛,有感于此,作者写下了这首诗以警示征敛租税的官吏。

这首诗并没有开门见山地写道州的情况,而是从自己二十年来的不同经历说起,显得其中的沧桑变化,更为引人唏嘘。他想来想去,似乎要回到过去的安然状态,只能是通过隐居、避世来实现,而无力改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现实。这种悲凉的选择,更能体现诗人对于自身渺小,无力扭转现实的沉痛和郁愤。在中唐之后,诗坛出现了大量这样悯时伤怀的诗人,他们对于百姓生活十分关注,并将之写进诗歌,导致了与盛唐时期完全不同的诗歌风格,那就是语言素朴、境界深远。 J45mlgyV1yIveRUd9aHbRwiB6EQfLzHugfVvioTzEsThKFsmdMJrmn9joz5lCds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