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汝南先贤传》曰:“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有室荒芜不扫除,曰:‘大丈夫当为国家扫天下。’值汉桓之末
,阉竖用事
,外戚豪横
。及拜太傅
,与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
,反为所害。”
为豫章太守,
《海内先贤传》曰:“蕃为尚书,以忠正忤贵戚
,不得在台
,迁豫章太守。”
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
谢承《后汉书》曰:“徐穉字孺子,豫章南昌人。清妙高跱
,超世绝俗。前后为诸公所辟
,虽不就,及其死,万里赴吊。常豫炙鸡一只
,以绵渍酒中
,暴干以裹鸡,径到所赴冢隧外
,以水渍绵,斗米饭,白茅为藉
,以鸡置前。酹酒毕
,留谒即去
,不见丧主
。”
主簿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
,席不暇煗
。
许叔重曰
:“商容,殷之贤人,老子师也。”车上跽曰式
。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袁宏《汉纪》曰:“蕃在豫章,为穉独设一榻,去则悬之,见礼如此。”
1.3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
,
《续汉书》曰:“郭泰字林宗,太原介休人。泰少孤,年二十,行学至成皋屈伯彦精庐
。乏食,衣不盖形,而处约味道
,不改其乐。李元礼一见称之曰
:‘吾见士多矣,无如林宗者也。’及卒,蔡伯喈为作碑
,曰:‘吾为人作铭,未尝不有惭容
,唯为郭有道碑颂无愧耳。’初,以有道君子征
。泰曰:‘吾观乾象、人事
,天之所废,不可支也
。’遂辞以疾。”《汝南先贤传》曰:“袁宏字奉高,慎阳人。友黄叔度于童齿
,荐陈仲举于家巷
。辟太尉掾
,卒。”
车不停轨,鸾不辍轭
。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
。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
。澄之不清,扰之不浊
,其器深广
,难测量也。”
《泰别传》曰:“薛恭祖问之
,泰曰:‘奉高之器,譬诸泛滥,虽清易挹也
。’”
1.4李元礼风格秀整
,高自标持
,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
。
薛莹《后汉书》曰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抗志清妙
,有文武俊才。迁司隶校尉,为党事自杀
。”
后进之士
,有升其堂者
,皆以为登龙门。
《三秦记》曰:“龙门,一名河津,去长安九百里。水悬绝,龟鱼之属莫能上,上则化为龙矣。”
1.1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
《傅子》曰:“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齐相管仲之后也
。”
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
,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
《魏略》曰:“宁少恬静,常笑邴原、华子鱼有仕宦意
。及歆为司徒
,上书让宁
。宁闻之笑曰:‘子鱼本欲作老吏
,故荣之耳。’”
1.13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有一人欲依附
,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
,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
,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
,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华峤《谱叙》曰
:“歆为下邽令,汉室方乱,乃与同志士郑太等六七人避世。自武关出,道遇一丈夫独行,愿得与俱。皆哀许之。歆独曰:‘不可。今在危险中,祸福患害,义犹一也。今无故受之,不知其义,若有进退
,可中弃乎?’众不忍,卒与俱行。此丈夫中道堕井,皆欲弃之。歆乃曰:‘已与俱矣,弃之不义。’卒共还,出之而后别。”
1.23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
,皆以任放为达
,或有裸体者。
《晋诸公赞》曰:“王澄字平子,有达识,荆州刺史。”《永嘉流人名》曰:“胡毋辅之字彦国,泰山奉高人,湘州刺史。”王隐《晋书》曰:“魏末阮籍
,嗜酒荒放,露头散发
,裸袒箕踞
。其后贵游子弟阮瞻、王澄、谢鲲、胡毋辅之之徒
,皆祖述于籍
,谓得大道之本。故去巾帻
,脱衣服,露丑恶,同禽兽。甚者名之为通
,次者名之为达也。”
乐广笑曰
:“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
1.25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
,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
,因辍己施焉
。同坐嗤之
。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
,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
,问其所以
,乃受炙人也。
《文士传》曰:“荣字彦先,吴郡人。其先越王句践之支庶
,封于顾邑,子孙遂氏焉
,世为吴著姓
。大父雍
,吴丞相。父穆,宜都太守。荣少朗俊机警
,风颖标彻
,历廷尉正。曾在省与同僚共饮,见行炙者有异于常仆,乃割炙以噉之。后赵王伦篡位
,其子为中领军
,逼用荣为长史
。及伦诛,荣亦被执。凡受戮等辈十有余人。或有救荣者,问其故,曰:‘某省中受炙臣也
。’荣乃悟而叹曰:‘一餐之惠,恩今不忘,古人岂虚言哉!’”
1.44王恭从会稽还
,
周祗《隆安记》曰:“恭字孝伯,太原晋阳人。祖父濛,司徒左长史,风流标望
。父蕴,镇军将军,亦得世誉。”《恭别传》曰:“恭清廉贵峻
,志存格正
。起家著作郎,历丹阳尹、中书令。出为五州都督、前将军、青兖二州刺史。”
王大
看之。
王忱,小字佛大。《晋安帝纪》曰:“忱字元达,平北将军坦之第四子也。甚得名于当世,与族子恭少相善
,齐声见称
。仕至荆州刺史。”
见其坐六尺簟
,因语恭:“卿东来
,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
。”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
。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
,恭作人无长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