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中一部最辉煌的名著,已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被译介到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盛传不衰。它被视为生活教科书,人生的路标和精神补品,被一代代读者承传着。在1999年举办的“感动共和国的五十本书”的一次群众投票评选活动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名列第一。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在我国具有如此的历史穿透力是罕见的。

任何一部成功的作品多半都是和着作者的血泪写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是传记作品,但它所反映的基本上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本人极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是他对生活的切身体验,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哲理性思考和总结。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是俄罗斯人,出生在乌克兰西部边陲的沃伦省(现属罗夫诺州)的一个贫苦的工人家庭。父亲是酒厂的工人,母亲给人家当厨娘。他不满十岁就给人家放牛、做童工,备尝饥寒之苦和人格的屈辱。艰难的时世,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孕育了对权贵和剥削压迫者的憎恨,从小就形成了桀骜不驯的反叛性格。

尼古拉从小好学,从六岁起就渴望进小学读书,但都因生活困难而未能如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随家迁往乌克兰内地小镇舍佩托夫卡。在那里他再次进教会学校读书,但刚入学几个月就被神学教师开除。到十月革命后,他才有了就学的可能,但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只好半工半读:他一边读书,一边在车站小食堂当杂工,在发电厂给锅炉工当助手。尼古拉有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尤其喜欢读诸如《牛虻》、斯巴达克斯和加里波底的传记这类描述具有反抗精神的英雄形象的书籍。他不惜把自己在工厂得到的份儿饭送给书报摊主以换取免费读书读报的权利。

尼古拉从小就对以消灭剥削、消灭压迫、解放人类为斗争目标的布尔什维克党有一种近似本能的亲和力。早在半工半读期间,他就结识了工人布尔什维克贝列德雷丘克和林尼克(后来的舍佩托夫卡革命委员会主席)。一九一八年,舍佩托夫卡被彼得留拉匪军占领,革命委员会转入地下,从那时起,尼古拉就积极投身于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地下斗争,张贴传单,传递情报,还不顾生命危险救出了被捕的革命委员贝列德雷丘克。十五岁的尼古拉,第一批参加了本市的共产主义青年团。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幼养成了刚毅果敢、坚定不移的个性。他对自己立志要做的事义无反顾。一九一九年,红军离开舍佩托夫卡时,他背着家人毅然跟随部队上了前线。先是在科托夫斯基部队同波兰白军作战,后归编到布琼尼骑兵第一军团,先后当过通信兵,骑兵和侦察员。他年仅十六岁,但在战斗中骁勇过人,切切实实经受了火与血的洗礼。同年八月,在攻打利沃夫的战斗中,他头、腹部受了重伤,右眼失明,被迫复员,转到地方工作。

一九二一年他十七岁,被乌克兰肃反委员会派到基辅市所属机构工作,后受共青团基辅市委指派到中央所属一铁路工厂当助理装配工,并任团支书。同年秋,参加抢修窄轨铁路工程、艰苦卓绝的恶劣环境使他得了伤寒和风湿病,但他仍坚持工作,一直担任共青团区委书记。一九二四年,被批准为布尔什维克党员。

从一九二四年开始,他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医疗委员会诊断他已成残废。这时,他预感到自己的生命已经到最后的决战阶段,他开始抓紧时间,顽强地自学,力争换一种武器“重返战斗岗位”。

一九一七年末,他开始试着写关于科托夫斯基旅的战绩故事,同时坚持收听共产主义函授大学的广播课程。第二年,他把写好的手稿寄到敖德萨去征求战友们的意见,可惜他没留副本,书稿在退回途中不幸遗失。

一九三○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左眼也失明了。这一打击对他来说是摧毁性的。但他仍顽强地与无情的命运抗争,就从这年十一月开始,他着手写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这样,他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困卧病榻的艰苦条件下,忍受着病痛,克服书写的困难,借助于一块镂空的格板一字一句地摸写,后来手连笔也拿不动了,便自己口授,由亲友帮助笔录。历时三年,终于完成了这部不朽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说的出版过程并不像作者在卷后所说的那样——书稿寄往出版社后几天就得到了回电:“小说大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事实是,书稿被退了回来,后经几位好心朋友的努力,才被《青年近卫军》杂志勉强收下,小说第一、二部至一九三四年陆续刊出后,在苏联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他们纷纷致信致电编辑部对作者表示祝贺和慰问,但文学评论界却迟迟没有反应。小说合订成书,是直到一九三五年六月二十六日才正式签字发印的。

此时,奥斯特洛夫斯基比任何时候都清楚每一分钟对他的价值。《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完成之后,他立即开始构思另一部更大型的长篇小说《暴风雨的儿女》,他计划共写三卷,但只完成了第一卷,便突发胃病,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溘然长辞,时年仅三十二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提炼加工而成的。我们很难将作品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和作者本人的经历分开,但却决不能把真实和虚构两者混同起来。诚如作者指出的:“这是小说,不是什么人的传记”。“我在书中描写的不是某一个保尔·柯察金,而是千千万万个柯察金,千千万万个为争取自己的幸福而奋不顾身地投入战斗的男女青年”。小说中除了保尔·柯察金,还有对他的成长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朱赫来、阿尔焦姆,以及冬妮娅、谢廖沙和丽达、赖雅等一代人。保尔·柯察金是苏联第一代共青团员的缩影。他的个人命运与十月革命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保尔精神的要点在于他对革命理想的无限忠诚,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保尔·柯察金既是一名革命斗士,又是一个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青年人。他也做过傻事、错事,犯过军纪,在生活中、爱情上也有过失望和悔恨,在生命陷入绝境的时候,他也曾一度动摇、绝望。但正如保尔自己所说,“这都是由于缺乏经验,由于年轻,然而多半是由于无知造成的。”保尔·柯察金这一形象可敬而尤其可亲。他既是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革命英雄,又是一个超越时空局限的人性英雄,人类精神世界中的永恒强者。保尔·柯察金关于人生意义的许多哲理性思考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生箴言,特别是他那段关于“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句早已成了千百万青年人的座右铭和树立自己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坐标。

光阴荏苒,时过境迁,保尔所处的那个烽火年代已过去了大半个世纪,而保尔精神仍被一代代地传承着。今天,人们,特别是曾经从这部小说中受到过教益汲取过力量的中老年读者,仍在怀念保尔·柯察金那种反对压迫、反对以强凌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假公济私,见义勇为、知难而上、不怕艰苦,忠于职守、为公众的利益勇于献身而无怨无悔的高尚情操。这种社会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种新的时代要求,那就是在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谈物质多了,谈精神少了,而一个人文精神失落的社会,它是不健全的,甚至是危险的。

读者手上这个译本是我国最早出版的中译本,人们常说的“影响了我国几代人”的,主要就是指这个译本,从一九四二年出版至今,它也经历了一个千锤百炼的加工过程。对此,译者在“译后记”中做了概要的说明,这里再向读者补充提示两点:一是本书最后一次校订所据的原文版本;二是关于本书后的“附注”。

一九八九年,苏联《青年近卫军》出版社推出了新版三卷本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收在《文集》的第一卷,是依据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一九三六年签署付印的俄文第五版进行认真校勘后的最新版本。他们在校勘过程中还查阅了作品原稿和有关档案,并将作品在修改定稿过程中删下的一部分文字,以校勘札记的方式整理出来作为“附注”附在小说正文之后,供读者参考。新《文集》编者在第一卷卷首附了出版前言和长达二十一页的署名文章,对他们的做法作了说明。强调这次收入《文集》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版本,是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作者一九三六年逝世前两个月亲自签署印行的版本原貌的,“可作今后再版依据的规范文本”。据此,出版社在征得译者梅益先生同意后,又对此译本进行了最后校订,并按照新《文集》原编者的做法,将“附记”译出印在了正文之后。这次校订对正文改动不多。

从“附注”中读者除了看到本书在定稿过程中被删除的部分文字和修改之处外,更重要的是还可看到新《文集》编者对这些删改的评点意见。从中又可领略到一本文学名著在其成书过程中所留下的时代痕迹和它留给读者的许多联想的空间。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d9Tr6zen0NeKHhKksLzN1dPQAuWcMNyN0dKQdpCUFjnzg74uX9JfGWw75i63TIu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