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成语,但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中的成语不仅数量多,而且历史更悠久,运用更广泛,地位更突出,民族文化的特征也更鲜明。因此,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要想掌握汉语,要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不重视成语的学习与探究。

那么,什么是成语呢?不少人也许马上想到的是成语的外在形式,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成语就是由四个字组成的词组。”的确,我们所知道的很多成语都是由四个汉字构成的,语言学家称之为“四字格”成语。据有人估计,汉语中四字格成语所占的比例至少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不过,虽然四字格成语占多数,但不是全部,还有非四字格的成语。例如两字格的“推敲”“渔利”;三字格的“破天荒”“莫须有”;五字格的“小巫见大巫”“树倒猢狲散”;六字格的“五十步笑百步”“风马牛不相及”;七字格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一失足成千古恨”;……甚至十二字格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等。另一方面,就是人们常用的四字格词组也有不少并不是成语。如“刀枪不入”“热热闹闹”“英雄好汉”等。所以,外在形式的字数不能作为是否成语的判断依据。不过,从外在形式的角度来看,可以发现,不管是多少个字组成的成语,它的构成与一般词语最明显的不同在于:成语的构成是基本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调换文字和颠倒顺序。例如“狡兔三窟”,不能把它拆成“狡兔”“三窟”;也不能替换为“狡兔五窟”或“狡鼠三窟”;更不能把它的顺序变换为“三窟狡兔”或“狡窟三兔”等。因为,随意拆开和调换顺序后所表达的意义就不是成语“狡兔三窟”的意义了。当然,有的成语会有一些字面上的出入和顺序上的适当调换,表达的意义却不变。例如“讳疾忌医”,可以说成“护疾忌医”;“活龙活现”的“龙”也可以写为“灵”;“千山万水”可以倒序为“万水千山”;“神差鬼使”可以变为“鬼使神差”。然而,这些变化是有条件的,不是随意的,属于成语的活用,这种变换不会影响成语的意义。可以说,成语不管是由多少个字构成的,都是一个固定的结构形式,不能随意变换,这就是成语结构上的定型性。判断一个词语是不是成语,稳固的特定形式是主要依据之一。

成语结构的定型性意味着成语是一个完整的语言单位,这种完整性不仅仅表现在形式,更体现在于内容。也就是说,任何成语都有特定的完整意义,不能望文生义。例如,“三人成虎”,如果只按字面来理解,就会理解为“三个人变成了老虎”。但是,作为成语,它出自中国古代历史著作《战国策》中记载的一则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说的是魏国的一位大臣担心自己出使后,魏王偏听偏信,而故意对魏王说,如果有三个人连续来报告说街上有老虎吃人,魏王是否相信?魏王果然表示会信以为真。大臣即以此为例劝告魏王不要轻信谣言。这个特定的历史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内涵:“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作为成语的“三人成虎”所表示的就是这个意义。又如成语“胸有成竹”,有的外国人之所以会把它翻译为“胸中有一根竹棍儿”,成为笑柄,就是因为不懂得“胸有成竹”的特定含义。即使有些成语字面义与特定含义的关系较为直接紧密,仍然不能只从字面义去理解。例如,“千山万水”,特定含义是形容国土的辽阔,或自然景色的壮丽,或路途的遥远艰险,要是只按字面理解为“山很多,河流湖泊很多”,那不是差得太远了吗!成语的特定含义往往是字面义的引申义或比喻义,或既有引申义又有比喻义。甚至字面本身只是一个故事的简略标题,只起一个符号标记的作用,不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就永远也猜不透它的真正含义。就说“洛阳纸贵”吧,字面浅显,但并不只是要告诉人们一条市场信息:洛阳商店里的纸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了。也不是说洛阳出产的纸张质量好,所以卖高价。它其实说的是一个遥远的历史故事:晋朝的一位文学家左思写出了一篇杰作《三都赋》,轰动了洛阳,人人都想一睹为快,可是当时还没有印刷厂,要欣赏这篇杰作,得到商店里买来纸张抄写。于是,人们争先恐后去抢购纸张,导致纸价上涨。这是一个特定的历史事实,但作为成语,它要表达的是由这个具体的历史事实类比出来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比喻好作品深受欢迎,广泛传播!可见,成语要表达的真正意义是字面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有没有这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区分成语与非成语的又一个重要标准。

一个词组或短语具有结构的定型性和特定的完整意义,还不一定就是成语,它还必须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并长期乐于运用。也就是说,这个词组或短语与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具有紧密的关系,能表达生活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人们的现实感受和认识,于是在人们的语言实践中反复出现,它才可能是成语。例如,“拔苗助长”之类的行为,不仅孟子的时代有,而且在后来人们的生活中也不断出现,所以,一经孟子说出,这个词组作为对那种办事不顾客观规律,急于求成而适得其反的行为的最形象的比喻,至今仍广为人们反复运用。这就是成语的长期习用性。

成语具有结构的定型性、意义的特定性和完整性,以及在人们语言交往中的长期习用性这三个特征,但不能说凡是具有这三个特征的词组或短语都是成语。因为一种语言中除成语以外,还有谚语、俗语、歇后语、格言、名句和典故等,也都具备这三个特征,它们和成语一起总称为“熟语”。成语不过是熟语中的一种,而且与其他熟语的关系错综复杂。同一个词组或短语,可能同时出现在成语词典和谚语词典中。这意味着同一个词组和短语,有人认为是成语,有人认为是谚语,甚至还有人会认为是格言或其他熟语。成语与其他熟语之间有何关系,有没有可以相互区别的界限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先弄清成语的来源。一般语言可以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但口语往往又是书面语的基础,不少口语经过文人的引用、加工、改造,就变成了书面语。这种现象对我们了解成语和其他熟语的异同关系很有启发。现在公认的成语中有的原来就是俗语和谚语,即民间口头流行的熟语。如“投鼠忌器”,最早见于《汉书·贾谊传》,但书中明确指出是引用“里谚”,即本来是口语中的谚语。还有“唇亡齿寒”“铁树开花”“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等,最早都是口语中的谚语或俗语,后来才经文人的引用而成为成语。可知成语的来源之一是口语中的熟语。成语的另一个来源是书面语,包括神话传说、历史著作、文人创作的文学作品和外来语等。例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来自《山海经》中所载的神话故事;“图穷匕见”“负荆请罪”分别出自历史著作《战国策》和《史记》;“拔苗助长”“自相矛盾”源自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寓言;“投桃报李”“未雨绸缪”都最早见于《诗经》;“世外桃源”“无人问津”出处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三不四”“东风压倒西风”分别是《水浒传》和《红楼梦》的原创;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则外来于《圣经·旧约》。从成语的来源可以知道,成语与谚语、俗语、歇后语等熟语最主要的区别特征应是书面性。凡是进入书面而为人们所习用的具有熟语特点的词组或短语都可以称之为成语,这样的认识应该是比较合理的。至于格言、名句和典故与成语都有书面性的特征,有不少是重合的,只是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而有不同名称。比如格言,一般认为就是“含有教育意义的固定语句”,或“含有劝诫意义的成语”,可见这是以有无教育(劝诫)意义为标准对固定语句(成语)的分类。格言、名句和典故如果在人们的语言实践中和成语一样长期地为人们所反复习用,也可以称之为成语了。

成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一般的词语来具有非常明显的长处:言简意赅,结构谨严,凝练含蓄,富于哲理性而又形象鲜明生动,表现力特别强。因此,成语在人们的语言交往活动中广泛地发挥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巨大功用。正确运用成语的前提是必须对成语有深入的了解。尤其是有引申义和比喻义的成语在汉语成语中占主要地位,这些成语大多出自古典文献,都有特定的故事与来由,有的还是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出入。如果不逐条认真学习的话,当然不能正确理解成语的涵义,更谈不上恰当运用了。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tr3MdiuH5gIGDsCBwfNquS9mrxwJK6xNWqWet483YuwkTf4naIeOJkqR5d1O+K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