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世界总是在不经意间创造机缘。

2013年,我因骨折在家休养了3个月,百无聊赖中读了一本书,让我从此与绩效改进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本书是国际绩效改进领域专家达琳·提姆博士等3位学者[都是国际注册绩效改进顾问(CPT)]撰写的,名为《绩效改进基础》(第3版),它被业界称为绩效改进“圣经”,是目前绩效改进领域可以找到的较为完整、全面的信息资源之一。但当时我刚接触绩效改进,感觉里面的信息量如同汪洋大海,3个月的时间我只学习到其“形”,并没有理解其“神”。不过,这本书让我对绩效改进领域的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对其持续关注。

2014年,国际绩效改进协会(ISPI)前任主席、《绩效改进》期刊前任主编哈罗德·斯托洛维奇的畅销著作《从培训专家到绩效顾问》在国内出版。由于我对绩效改进有了一些了解,因此在精读完这本书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对在培训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如怎样评价培训的价值,有了全新的思考。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跳出培训的视角来看培训,使我受益良多。

此后,我开始深入学习绩效改进领域的相关内容。我不仅读完了国内所有相关著作,还阅读了大量英文版绩效改进相关书籍和文章,并尝试翻译了一些著作。同时,我将自己的所学在中国一些组织内进行实践,开发适合中国组织学习的绩效改进课程和更具中国化的绩效改进方法和工具。

经过这些年的学习和实践,我越发感觉到绩效改进方法论的有效和神奇,我多次迫不及待地向我的朋友们推荐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些人觉得绩效改进方法论很好,但太难了,因此产生了畏惧情绪;有些人觉得绩效改进是源于国外的理论体系,他们对于是否能将它在中国组织内有效落地表示怀疑;甚至有些人把绩效改进等同于绩效管理,认为这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从他们的反馈中我意识到,大家对绩效改进方法论还存在一些误解,并一致地希望看到适合中国组织的、能够更好落地和应用的绩效改进方法论,这是我撰写本书的初衷之一。

被誉为“绩效改进技术之父”的托马斯·吉尔伯特,在其《人的能力》一书中提到,一个好的理论有3个方面的特点——简约、系统和实用。为了让本书具有这3个方面的特点,在撰写本书时,我给本书的风格确定了3个主要方向。

1.简单易懂

希望本书既可以作为初学绩效改进从业者的理论学习材料和工具书,也可以作为资深绩效改进从业者的工作指南。不仅从事与人力资源相关工作的人士和职业培训师可以学习和使用本书,公司的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和业务专家,也可以从本书中收获知识、工具和方法。

只要接触过绩效改进,就会知道学习绩效改进有一个“幸福的烦恼”,即绩效改进领域的模型、工具和方法非常多,令人眼花缭乱。那么,哪些更适合中国组织或个人学习呢?我进行了较多的实践和研究,想给读者呈现的是简单易懂且易上手的内容。

因此,本书中的所有方法和工具,都是从大量已有的国外方法和工具中挑选出来的,并在国内绩效改进领域得到验证和优化。有些方法和工具保留了“原汁原味”,但厘清了适用场景和具体绩效改进的阶段;而有些方法和工具则进行了优化或简化,以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使用。

2.视觉化表达

如果能用一页纸结构化地呈现某件事情,将会极大地提高研讨的效果。日本导演黑泽明说过:“我必须寻找一种表达途径,因为大部分真实情况很难通过‘说’来完成。”我们面对的事情往往都比较复杂,很难只用语言来说清楚,也可能是事情本身杂乱无章,让人生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然而,用视觉化的方式将事情呈现出来,可以让人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同样的问题,使我们的思考更为系统化。

视觉化表达更符合人性,人性是喜欢简单的,我们天生喜欢看生动的画面而不是枯燥的文字,理性逻辑用多了反而比较容易疲倦,特别是在解决棘手问题时。这就好比将个人计算机的DOS系统转化为Windows系统,原来需要专业人员或非专业人员花费大量时间来学习,而通过Windows系统这样“所见即所得”的视觉化表达方式,普通人不需要学习那么高深的理论就可以使用计算机。

我希望带给读者一段视觉化的旅程。通过阅读本书,读者既可以使用一张画布系统地呈现绩效改进问题、视觉化地解决绩效改进问题,又可以视觉化地发现机会或预防潜在问题。

3.高效产出

首先,本书可以帮助读者缩短研讨时间,做到高效研讨。

在我的经历中,运用绩效改进商业画布这个框架,与业务部门一起,我们最快用了一小时就发现了真正的问题,并清楚地知道解决方案是什么。大部分的组织都能够在两天的绩效改进工作坊时间内,发现关键差距,找到根本原因,确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并推动后续方案的落地。

其次,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更容易在内部达成共识,有效推动解决方案的落地。

鲍勃·派克在《重构学习体验》一书中提到,人不和自己的数据打架。意思是如果让大家参与进来,一起研讨一起得出结论,人就容易认同自己研讨和最终确定的内容。

《优势》的作者帕特里克·兰西奥尼更是将达成共识细化为两个步骤:首先是认同,即获得忠实的、情感方面的支持;其次是厘清,即消除假设和误解。而绩效改进商业画布的结构化研讨,完全可以实现这两个步骤。

最后,本书可以帮助读者解决真实的问题。

绩效改进商业画布不仅可以解决真实的问题,类似中医里的“望闻问切”,还可以找到真正的“病症”在哪里,并且可以发现潜在的威胁——“治未病”(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当然,解决当前亟待解决的真实问题,是最为关键也是最为迫切的。

绩效改进商业画布真正的价值,在于从发现真正的问题到解决真实的问题,再到预防可能发生的问题,系统地解决与企业业务结果或流程效率相关的问题。这是我们孜孜以求、不断为之努力的方向。希望读者读完本书后,能够得到更多有用、更有价值的收获,能够引发更多的思考;也希望绩效改进这颗“明珠”,能够因为你我,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璀璨夺目。 YnP1nS7Qh4vvYxMnZ+uiFBDb9xvnlg0afIdy282HAaYVJjxKbuoq/LVZ5blT8Dk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