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绩效改进的定义

很多人可能不喜欢绩效改进这四个字。因为改进的前提是不令人满意的,所以才要改进。但需要澄清的是,绩效改进不仅是从不好变好的过程,还包含“可以更好”的意义,甚至是可以发现潜在风险或机遇的过程。

在国际绩效改进协会(ISPI)原中国区副主席莫晧老师撰写的《RAISE:绩效改进五步法》一书中,绩效改进被定义为“帮助团队和个体打胜仗的方法系统”。而《ISPI绩效改进指南》(第2卷)一书认为绩效改进从最基本和最有可能产生价值的角度来看,等同于改善结果。在《绩效改进基础》(第3版)(达琳·提姆等)一书中,绩效改进也称绩效技术(PT)、人类绩效技术(HPT)、人类绩效改进(HPI),是关于改进人员、流程、绩效、组织及最终社会的一门科学与艺术。在《绩效改进咨询实务手册》(朱迪·赫尔)一书中,绩效改进被定义为“运用特定的干预措施消除绩效障碍的绩效行为”。

在众多的专著研究和多年的实践中,我还是想就有关绩效改进的定义提出如下一些观点。

1.绩效改进是系统化的分析,之后在关键差距上使力

这与中医“辩证论治”的过程很像。当我们看到症状(表面的问题)时,不直接开药解决,就如同看到发烧不直接开退烧药一样,而是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即先诊断,再开方。先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收集所有信息,分析关键问题,找到根本病因,再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法。绩效改进的思路也是如此,不是直接跳到解决方案,而是先诊断找到真正的问题,识别关键差距,分析根本原因,最后制订适合而非昂贵的解决方案。

绩效改进更强调在关键差距上使力。南辕北辙的故事告诉我们,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在关键差距上使力,就像找到了撬动地球的支点,可以耗费更小的代价,取得更好的结果。

2.绩效改进是系统化的思考,而非简单的解决问题

系统化的思考是指从全局角度考虑问题。自然界本身是一个整体,组织中的人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整体或某一部分受到损害,那么其他部分也将受到影响。解决问题具有滞后性,即在出现了问题后才能解决。绩效改进的思考过程不是滞后的,而具有前瞻性,即对潜在的风险提前干预。系统化的思考既可以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又可以识别潜在的风险,提前干预可能出现的问题。

经典著作《流程圣经》的作者,也是绩效改进领域的权威之一吉尔里·拉姆勒提出了“组织是一个系统”的观点,这为绩效改进系统化的思考过程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角度。他将绩效从三个层面拆解成一个维度的框架,又将每个维度分成三个变量,从而构成一幅系统化思考的框架,即绩效九变量模型,如表2-1所示。

表2-1 绩效九变量模型

从目标变量来看,组织、流程、岗位各层面都需要专门的标准,以反映客户对产品数量、质量、及时性及成本的期望;从设计变量来看,组织、流程、岗位各层面都需要必要的构建和配置,以使目标能有效达成;从管理变量来看,组织、流程、岗位各层面都需要管理实践,以确保目标与时俱进,并得以持续达成。将绩效三层面与绩效三变量组合成一个矩阵,就得出了绩效九变量模型。这些变量展现了一个完整、全面的绩效杠杆,可供绩效任意一层面的组织和管理者使用。

3.绩效改进是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非一种管理手段

绩效改进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是一套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绩效改进可以覆盖到精益管理之外的部分,特别是非量化的问题;而制造业的精益六西格玛(Six Sigma),特别是质量问题,必须量化。

绩效管理与绩效改进完全不同。绩效管理仅仅是一种管理手段和解决方案,而绩效改进是在诊断清楚的基础上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在《绩效改进基础》(第3版)中作者罗列了比较常见的解决方案(干预措施),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组织发展,也包括绩效管理这一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解决方案。绩效管理与解决方案地图如图2-1所示,有关绩效管理的内容,我在图中用方框进行了提示,以帮助大家理解绩效管理和绩效改进的关系。

图2-1 绩效管理与解决方案地图

另外,绩效改进的适用场景也非常广泛。它不仅能解决组织中业务结果方面的问题,也能解决组织中流程效率方面的问题。简言之,绩效改进就是用更好的方法、更低的代价达成更佳的结果,是帮助团队和个体持续、有效且用更小的代价打胜仗的方法系统。 yCKtf9hEA9b9qU/2L2hf47SOIKw8NQepwL1CQ5V6YzH9LFX4JOhAiqWgBq1qjdZ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