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2 触电事故与急救

5.2.1 触电事故

1 触电的危害

触电是电工作业中最常发生的,也是危害最大的一类事故。触电所造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当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时,电流流经人体,对接触部位和人体内部器官等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威胁到生命,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

如图5-11所示,当人体接触设备的带电部分并形成电流通路时,就会有电流流过人体,从而造成触电。

图5-11 人体触电时形成的电流通路

提示说明

触电电流是造成人体伤害的主要原因,触电电流是有大小之分的,因此,触电引起的伤害也会不同。触电电流按照伤害大小可分为感觉电流、摆脱电流、伤害电流和致死电流。图5-12所示为触电的危害等级。

图5-12 触电的危害等级

根据触电电流危害程度的不同,触电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电伤”和“电击”两大类。“电伤”主要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某一部位或电弧效应而造成的人体表面伤害,主要表现为烧伤或灼伤。一般情况下,虽然“电伤”不会直接造成十分严重的伤害,但可能会因电伤造成精神紧张等情况,从而导致摔倒、坠落等二次事故,即间接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需要注意特别防范。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而造成内部器官,如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等的损伤。特别是电流通过心脏时,危害性最大。相比较来说,“电击”比“电伤”造成的危害更大。

2 单相触电

单相触电是指人体在地面上或其他接地体上,手或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三相线中的其中一根相线,在没有采用任何防范的情况下,电流就会从接触相线经过人体流入大地,这种情形称为单相触电。图5-13所示为检修带电断线时引发的单相触电。

图5-13 单相触电

3 两相触电

两相触电是指人体两个部位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三根相线中的两根)所引起的触电事故。这时人体承受的是交流380V电压。其危险程度远大于单相触电,轻则导致烧伤或致残,严重会引起死亡。图5-14所示为两相触电的事故。

图5-14 两相触电

4 跨步触电

当架空线路的一根高压相线断落在地上,电流便会从相线的落地点向大地流散,于是地面上以相线落地点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带电区域(半径为8~10m),离电线落地点越远,地面电位也越低。人进入带电区域后,当跨步前行时,由于前后两只脚所在地的电位不同,两脚前后间就有了电压,两条腿便形成了电流通路,这时就有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跨步触电。图5-15所示为跨步触电的事故。

图5-15 跨步触电

5.2.2 触电急救

1 低压触电环境的脱离

低压触电急救法是指触电者的触电电压低于1000V的急救方法。这种急救法的具体方法就是让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然后再进行救治。

若救护者在开关附近,应当马上断开电源开关,然后再将触电者移开进行急救。

若救护者离开关较远,无法及时关掉电源,切忌直接用手去拉触电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穿上绝缘鞋,戴上绝缘手套等防护措施来切断电线,从而断开电源。图5-16所示为切断电源线的急救演示。

若触电者无法脱离电线,应利用绝缘物体使触电者与地面隔离。比如用干燥木板塞垫在触电者的身体底部,直到身体全部隔离地面,这时救护者就可以将触电者脱离电线。将木板塞垫在触电者身下的急救方法如图5-17所示。

若电线压在触电者身上,可以利用干燥的木棍、竹竿、塑料制品和橡胶制品等绝缘物,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挑开电线的急救方法如图5-18所示。

图5-16 切断电源线的急救演示

图5-17 塞垫木板的急救演示

图5-18 挑开电线的急救演示

提示说明

在实施急救时,无论情况多么紧急,施救者也不要用手直接拉拽或触碰触电者,否则极易同时触电。

2 高压触电环境的脱离

高压触电急救法是指电压达到1000V以上的高压电路和高压设备的触电事故急救方法。一旦出现高压触电事故,应立即通知有关电力部门断电,在之前没有断电的情况下,不能接近触电者。否则,有可能会产生电弧,导致抢救者烧伤。

提示说明

在高压的情况下,一般的低压绝缘材料会失去绝缘效果,因此,不能用低压绝缘材料去接触带电部分。需利用高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例如高压绝缘手套、高压绝缘鞋等)拉开电源。

若发现在高压设备附近有人触电,切不可盲目上前,可采取抛金属线(钢、铁、铜和铝等)急救的方法,即先将金属线的一端接地,然后抛另一端金属线,这里注意抛出的另一端金属线不要碰到触电者或其他人,同时救护者应与断线点保持8~10m的距离,以防跨步电压伤人。抛金属线的急救演示如图5-19所示。

图5-19 抛金属线急救演示

3 现场触电急救措施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不要将其随便移动,应将触电者仰卧,并迅速解开触电者的衣服、腰带等保证其正常呼吸,疏散围观者,保证周围空气畅通,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以保证用最短的时间将触电者送往医院。做好以上准备工作后,就可以根据触电者的情况,做相应的救护了。

若触电者神志清醒,但有心慌、恶心、头痛、头昏、出冷汗、四肢发麻和全身无力等症状。这时应让触电者平躺在地,并仔细观察触电者,最好不要让触电者站立或行走。

当触电者已经失去知觉,但仍有轻微的呼吸及心跳,这时应让触电者就地仰卧平躺,让气道通畅,把触电者衣服以及有碍于其呼吸的腰带等物解开帮助其呼吸。并且在5s内呼叫触电者或轻拍触电者肩部,以判断触电者意识是否丧失。在触电者神志不清时,不要摇动触电者的头部或呼叫触电者。若情况紧急,可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

(1)触电者身体状况的判断

当触电者意识丧失时,应在10s内观察并判断伤者呼吸及心跳情况,判断的方法如图5-20所示。观察判断时首先查看伤者的腹部、胸部等有无起伏动作,接着用耳朵贴近伤者的口鼻处,听伤者有无呼吸声音,最后是测嘴和鼻孔是否有呼气的气流,再用一只手扶住伤者额头部,另一只手摸颈部动脉判断有无脉搏跳动。经过判断后伤者无呼吸也无颈部脉动时,才可以判定伤者呼吸、心跳停止。

图5-20 判断触电者身体状况

(2)人工呼吸

通常情况下,当触电者无呼吸,但仍然有心跳时,应采用人工呼吸法进行救治。首先使触电者仰卧,头部尽量后仰并迅速解开触电者的衣服、腰带等,使触电者的胸部和腹部能够自由扩张。尽量将触电者头部后仰、鼻孔朝天、颈部伸直,图5-21所示为通畅气道的方法。

图5-22所示为托颈压额法(也称压额托颌法)。救护者站立或跪在伤者身体一侧,用一只手放在伤者前额并向下按压,同时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放在两侧下颌角处,并向上托起,使伤者头部后仰,气道即可开放。在实际操作中,此方法不仅效果可靠,省力、不会造成颈椎损伤,而且便于做人工呼吸。

图5-21 畅通气道

图5-22 托颈压额法

图5-23所示为仰头抬颌法(也称压额提颌法)。若伤者无颈椎损伤,可首选此方法。救助者站立或跪在伤者身体一侧,用一只手放在伤者前额,并向下按压;同时另一只手向上提起伤者下颌,使得下颌向上抬起、头部后仰,气道即可开放。

图5-24所示为托颌法(也称双手拉颌法)。若伤者已发生或怀疑颈椎损伤,选用此方法可避免加重颈椎损伤,但不便于做人工呼吸。救助者站立或跪在伤者头顶端,肘关节支撑在伤者仰卧的平面上,两手分别放在伤者额头两侧,分别用两手拉起伤者两侧的下颌角,使头部后仰,气道即可开放。

图5-23 仰头抬颌法

图5-24 托颌法

做完前期准备后,就能对触电者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了,首先救护者深吸一口气之后,紧贴着触电者的嘴巴大口吹气,使其胸部膨胀,然后救护者换气,放开触电者的嘴鼻,使触电者自主呼气,如图5-25所示,如此反复进行上述操作,吹气时间为2~3s,放松时间为2~3s,5s左右为一个循环。重复操作,中间不可间断,直到触电者苏醒为止。

图5-25 人工呼吸

(3)牵手呼吸

如图5-26所示,若救护者嘴或鼻被电伤,无法对触电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口对鼻人工呼吸,也可以采用牵手呼吸法进行救治。

图5-26 牵手呼吸

(4)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是在触电者心音微弱、心跳停止或脉搏短而不规则的情况下使用的心脏复苏措施。该方法是帮助触电者恢复心跳的有效救助方法之一。

如图5-27所示,让触电者仰卧,解开衣服和腰带,救护者跪在触电者腰部两侧或跪在触电者一侧,救护者将左手掌放在触电者的胸骨按压区,中指对准颈部凹陷的下端,右手掌压在左手掌上,用力垂直向下按压。成人胸外按压频率为100次/min,一般在实际救治时,应每按压30次后,实施两次人工呼吸。

图5-27 胸外心脏按压复苏 G9gbq8btkpA35X7CKNPpm7fvTe+s3GqONPQfKmkt6+PpZ7RJQQvUqCO8TBdp0Y+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