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DD型坦克

今天,大部分西方装甲战斗车辆的两栖性能仍然要依靠围帐

英国算是水陆坦克的发源地,除了“一战”末期的MK Ⅸ水陆坦克样车外,苏联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发展出的一系列水陆坦克——如T-37、T-37A、T-38,其实都是英制“卡登·洛伊德”A4Ell轻型水陆坦克不同程度的模仿品,然而作为一个“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典型,英国人开发水陆坦克的热情,却在成功推出了“卡登·洛伊德”A4Ell等样车之后就消退了。原因多少有些复杂。一方面,从技术角度考虑,英国人认为专门设计的水陆坦克只应限于6吨以下级别,如果要设计一种在吨位上接近“维克斯”MKⅢA6E1(约16吨)级别的中型水陆坦克,技术复杂性和成本都将大幅攀升到一个“不可预测的程度”。然而问题在于,轻型水陆坦克的战场价值被认为相当有限——为了保证足够的储备浮力,其火力和装甲防护甚至比同级别轻型坦克还要薄弱。另一方面,“一战”中,英国损失惨重,战后人们厌战情绪遍及四方,形成了强烈的和平主义潮流,因此公众对于生产和装备昂贵的水陆坦克普遍持怀疑态度。同时利德尔·哈特提倡的“有限义务”政策(即尽可能少,最好是完全不向欧洲盟国承诺提供部队)也深刻影响了官方的防务政策。以至于在20世纪20年代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帝国参谋部极少考虑如果一支远征军被派往欧洲大陆,它将起什么作用。也正因为如此,任何列装水陆坦克的计划,都被认为与“有限义务”政策相抵触而被否决了。不过,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在1939年9月徐徐拉开,特别是仓促组建的英国远征军在1940年6月被赶回英国本土后,一切发生了变化,关于两栖装甲战斗车辆的研发重新受到了重视。

博物馆中的DD型“谢尔曼”

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反攻欧洲大陆,当英国人在1940年8月开始重新琢磨起两栖装甲战斗车辆时,其实他们并不是一穷二白的(英国对欧洲大陆战略性两栖登陆的研究动力源自那句古老的格言——需要是发明之母。英国朝野上至国王和首相,下至庶民都明白,只有在德国军队控制下的欧洲海岸强行登陆,才能打败德国,取得战争的胜利。因此,英国军队在本土处在德国入侵威胁之下的时候,就开始了大陆战略性两栖登陆战役的研究和试验,甚至早在1940年6月5日,丘吉尔就提出要研制并扩大坦克登陆舰的产量)。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有关水陆坦克的一系列尝试,使此时的他们受益颇大——研制专用水陆坦克的想法被放弃,代之以使用各种附加浮渡设备对现有车辆进行改良的变通方案。客观来说,这是一个相当明智的思想转变,从头到脚闪现着智慧的火花。首先,以附加浮渡设备对现有车辆进行改良,显然比研制专门的两栖装甲战斗车辆成本低、见效快,而且也符合当时英国窘迫的军工资源状况。同时这种思路也更贴近以横渡海峡为目标的战役需求——战前,无论是英国自己研制的轻型水陆坦克,还是苏联人产量惊人的那些模仿品,实际上都只具备克服江河等内陆水系障碍的有限两栖能力,对完成浮渡英吉利海峡之类的任务基本无能为力,而用附加浮渡设备对普通装甲战斗车辆进行改造,由于储备浮力不受车体原设计的限制,适航性反而要好于专门设计的两栖装甲战斗车辆。更何况,相对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专门研制的轻型水陆坦克火力偏弱、装甲防护薄弱的情况,由普通型号加装附加浮渡组件改装而来的两栖型号,在上岸后仍然能够恢复“本来面目”,作战效能显然要更高一些,在战术上也是有利的。

浮箱型A13MKⅢ“盟约者”巡洋坦克

就像海明威所说的那样“行动是最简洁的答案”,英国人很快就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1940年9月,一辆A13MKⅢ“盟约者”巡洋坦克在加挂了两个大型舷侧浮箱,并在车尾安装了一台摩托艇用的大型舷外挂机后,进行了全面的试验(当时A13MKⅢ“盟约者”巡洋坦克刚刚定型投产,就用这种新装备进行两栖试验,英国人的决心可见一斑)。然而,虽然试验结果证明,经过如此改装的“盟约者”巡洋坦克,具备了相当程度的两栖性能,其适航性能够满足在海洋环境中使用的基本战术需求,但英联邦帝国战争部却对此并不买账。事实上,对于这辆两栖型“盟约者”,引起帝国战争部抱怨的主要原因在于,为了保证将一辆18长吨(1长吨相当于1016千克)的中型坦克浮在水面上,只能将舷侧浮箱建造得极为巨大笨重(任何物体要浮于水面,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就要使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重量大于物体的自重。简单地说,浮力要大于自重。然而坦克不仅要浮于水面,而且要能克服一定的风浪,甚至在水上战斗,因而还需有大于20%~25%的浮力储备。也就是说,坦克在江河的浮力,除克服自重外,还要有大于20%~25%的富余),结果这样一来运输、安装和拆卸都必然是极为不便的。另外,在加装挂于车体两侧的舷侧浮箱后,整辆“盟约者”的宽度几乎是原先的3倍,几乎没有哪艘机械化登陆艇或是坦克登陆舰的船舱能够容纳这样一个怪物,只能由平底驳船运输……可想而知,要利用这样的一种两栖坦克去执行登陆作战任务,多少是有些不切实际的。也正因为如此,外挂浮箱式方案遂被放弃。

不列颠空战的胜利使入侵英国本土的“海狮”计划无限推迟

不过,虽然用浮箱改造“盟约者”的方案没能被帝国战争部接受,但用附加浮渡设备对普通装甲战斗车进行改造的大方向依然是明确的。于是,英国工程师们很快又拿出了另外一种方案——浮渡围帐。所谓浮渡围帐是一种合成的纺织尼龙材料(即防水帆布)制成的柔软的气囊结构,围帐下边固定在车体的装甲外壳上,在充气后可依靠若干个钢支架展开形成一个很大的空间,为坦克提供足够的储备浮力。同外挂舷侧浮箱相比,这种方案显然更为轻便,拆装速度也大有改进(只需要简单的工具,一个车组只需20分钟左右的时间,便能为任何一辆坦克架设起一幅围帐,而这种速度用于拆卸笨重的浮箱来说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浮渡围帐不但在理论上能够对任何现有的装甲战斗车辆实施低成本改造,而且由于围帐本身能够折叠,即便是展开状态车体宽度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对所需运载船只的要求大大放宽,实用性较浮箱式方案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也正因为如此,浮渡围帐方案一经提出便被帝国战争部大加赞赏。1941年5月,英国工程师们对一辆MK Ⅶ轻型坦克进行了改装(战斗全重7.6吨的MK Ⅶ后来演变为一种空降轻型坦克,即“小郡主”),先在伦敦北部的布伦特水库进行了初步试验,然后又在朴茨茅斯港进行了成功的海上浮渡试验,初步证明了以浮渡围帐对现役坦克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一种可靠的两栖装备是相当可行的(而且成本低廉)。

围帐型MKⅦ轻型坦克示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战争局势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先是从1940年8月13日到10月12日,英国皇家空军艰难地赢得了不列颠空战的胜利,迫使希特勒无限期地推迟了计划。此后尽管希特勒仍在接二连三地继续故意抛出入侵英国本土的各种骇人方案进行恐吓(1940年10月12日之后,“海狮”计划的准备工作表面上仍在继续进行,但目的仅仅是继续对英国保持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压力。当希特勒决定将下一个征服目标定为苏联后,他又感到,可以将“海狮”计划变为掩护“巴巴罗萨”行动的欺骗计划。这样,既能对英国施加一定程度的压力,又能不让苏联察觉德国的入侵意图。于是,在进入1941年之后,希特勒又命令德国陆军制定了两项西线作战计划,代号为“鱼叉”和“鲨鱼”,并有意泄露出去,目的是使英国确信,对英国的入侵将在1941年8月1日开始。“鱼叉”计划要求,驻挪威、法国和丹麦的德军着手对英国实施两栖作战,“鲨鱼”计划的内容和“海狮”计划相似。希特勒从A集团军群中抽调出3个野战集团军,公开作登陆的准备,摆出一副渡海作战的架势。由于希特勒确实想征服英国,“海狮”计划也确实存在,因此,这一切做起来就像模像样,更具欺骗性。不明真相的人还真的会以为,德军大规模调动是为了进攻英国),但当1941年6月22日,德国全面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后,一切都真相大白——德军主力的东移,实际上彻底排除了英国本土遭受纳粹入侵的可能性,对欧洲大陆的反攻已经可以提上日程了。

MKⅦ轻型坦克后来演变为“小郡主”空降坦克

围帐型MKⅦ轻型坦克样车

在这种情况下,以浮渡围帐对现役坦克进行改造,来解决两栖装备不足的问题,为将来的两栖登陆作准备,显然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于是到了1942年5月21日,一辆16吨重的“瓦伦丁”步兵坦克也进行了加装浮渡围帐的改装(与只靠履带划水推进的MKⅦ轻型坦克不同,同样使用围帐浮渡的“瓦伦丁”在车体后部加装了两个由“发动机-链条”传动提供动力的螺旋桨,水上航速预计将达到6.7千米/小时)。可惜在朴次茅斯港的试验中,这辆坦克却因浮渡围帐破损而发生了沉车事故,2名乘员不幸丧生。但令人奇怪的是,这次悲剧性的试验并没有影响两栖型“瓦伦丁”的定型投产,至于这其中的原因则并不简单。英国政府在1942年春天受到要求开辟第二战场的巨大压力。关键的是,要求迅速开辟第二战场的人不仅有苏联人,还有美国人和英国公众。自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以来,苏联承担起战争的重任,损失惨重。在莫斯科城下,终于借着“冬将军”的一臂之力,挡住了德国人的攻势,并转入反攻。苏联人的牺牲和贡献感动了英国人,许多英国人在英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游行,要求政府迅速开辟第二战场。美国在1941年12月参战后,也同英国老百姓和苏联人一样,催着英国政府开辟第二战场。1942年4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抵达伦敦,想在1942年就开辟第二战场。英国人知道自己进行两栖登陆战的水平,更知道自己的实力,明白自己虽然有能力进行诸如罗弗敦、瓦日素这样的袭击战,也能趁德国人不备,突然占领法国的一个海岸城市,但对能否占领有德军重兵把守的港口可是没有底。再说隆美尔在非洲已转守为攻,正威胁着英帝国的利益重心——中东,英国正把所有能动的军队调往埃及。可是这时日本人在远东又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打得英澳美荷联军一败涂地,损失了大量的军舰和商船。德国潜艇也活动猖獗,把大西洋变成了潜艇的狩猎场,英国政府和军方焦头烂额,正集中力量建造反潜舰艇,无暇大批量生产登陆舰艇,决定在1942年不开辟第二战场,除非苏联的确危在旦夕或德国内部发生政变。对付苏联好办,但要说服急于同德国人打一仗的美国人可不容易。美国人觉得自己实力雄厚,掌握有制海权,完全可以趁德国全力侵犯苏联的时候,在英吉利海峡适于登陆的9月份大举在法国登陆,解救苏联。在经历了加利波利、挪威之战的丘吉尔和英国军方眼中,美国人的想法实在太天真了。

迪厄普作战中正在登艇的加拿大部队

英国人不能直截了当地把此意说出,因为怕危及英美同盟;但又不能不让美国人回心转意。最好的办法是让事实说话,让美国人明白,盟国在1942年还不具备在西欧大举登陆的条件。出于这种考虑,丘吉尔很想打一仗。从另一方面看,丘吉尔和英国军方也想发动一次大规模两栖袭击战。英国和美国迟早要大举在欧洲登陆,但两国在这方面的实际经验几乎是空白,只有蒙巴顿的那几次袭击战。这几次袭击战虽然收获颇大,但都是在德国防御薄弱的偏远地带,只初步解决了一些诸军兵种的协同作战问题,尚未涉及未来在欧洲大陆战略性登陆的核心问题——大部队在有防御地带强行登陆的问题。丘吉尔和蒙巴顿急切需要这方面的经验。于是丘吉尔向莫洛托夫指出,英国将在8、9月间渡过英吉利海峡,开辟第二战场。同时,他还强调,由于缺乏登陆艇,这次行动的规模是“有限”的。从支援苏联的方面来说,丘吉尔也需要一次颇有规模的袭击战。丘吉尔是个实用主义的政客,他不能眼睁睁看着苏联被德国打败。去年苏联靠严冬的帮助,勉强渡过难关,可冬季将过,德国军队肯定会像冬眠的动物一样苏醒,扑向苏联军队。无人敢判定苏联军队在纳粹装甲的又一次猛击下,是否会崩溃。英国和美国必须帮助苏联,把尽可能多的德国军队牵制在西欧。不过,英国除了轰炸机和蒙巴顿的突击队以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英国人为吸引德国人,玩起了特种战的把戏,在英格兰频频调兵,不断派飞机侦察,又指示法国的抵抗战士,袭击德军,散布谣言,暗示要进攻法国。但是谎言不能代替炮弹,法国游击队的袭击也不能代替英国军队的进攻,时间久了,德国人反而会从“狼来了”的叫嚷声中看穿英国人的把戏,因此也需要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袭击。

在这种背景下,当1942年3月28日英军突袭圣纳泽尔之后,蒙巴顿领导的联合作战司令部即在1942年4月开始制定以大部队袭击法国海滨城市迪厄普的计划时,第一反应当然是要拥有尽可能多的两栖装备——两栖坦克自然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也正因为如此,虽然在1942年5月21日的试验中,使用浮渡围帐的“瓦伦丁”发生了沉车事故,但这并没有妨碍帝国战争部在1942年5月27日,批准这种两栖坦克以DD型“瓦伦丁”的名义定型投产(有意思的是,DD实际上是Duplex Drive即“两栖驱动”的首字母缩写,但这个官方称呼后来到了美军嘴里却变成了戏谑的“唐老鸭”(Donald Duck)),并要求在3个月时间内,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改装450辆。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批DD型“瓦伦丁”最终并没有参加过任何实战——既没有用在预定于1943年8月进行的迪厄普登陆作战,也没有用于1944年6月的诺曼底登陆作战。原因是多方面的。

DD型“瓦伦丁”

首先,没能将DD型“瓦伦丁”投入迪厄普作战的理由有两点。一是虽然大批DD型“瓦伦丁”的确是为迪厄普作战赶制的,但经侦察发现,迪厄普的海滩并不利于登陆:海滩狭窄,海滩后是一条高2.13米的海堤(登陆前英国人认为只有0.91米),坦克必须在炸开海堤后才能驶过海滩,冲入市内。因此在权衡之后,蒙巴顿领导的联合作战司令部决定只投入少量坦克部队,以坦克登陆艇直接冲滩后输送上岸,因此专门的DD型“瓦伦丁”坦克可能没有用武之地。二是出于政治考虑,丘吉尔也不同意在这次用意复杂但注定失败的迪厄普作战中,将DD型“瓦伦丁”过早地暴露给德国人(事实上,丘吉尔从一开始就清楚这次作战的政治意义大于实际军事意义——这场作战不过是想打算通过白白牺牲5000人,来对罗斯福和斯大林做出一种象征性的姿态……)。

其次,至于为什么在1944年6月的诺曼底登陆中,没有出现DD型“瓦伦丁”坦克的身影则不难理解。与做样子的迪厄普作战不同,预定将在1944年年中开始的这次大规模两栖作战,将是一场“动真格”的战略性两栖战役,事关整场战争的结局,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正是因为如此,虽然丘吉尔没舍得将DD型“瓦伦丁”投入到迪厄普这个有去无回的火坑中去,但相比于诺曼底登陆的重要性,这种坦克就显得过于老旧了——按1944年的标准,无论是火力、装甲还是机动性能都不足以满足高强度的欧洲战场环境。更何况,迪厄普作战最后的悲惨结局也给盟军最高统帅部敲响了警钟——“……陆军方面仅加拿大第2师就有882人阵亡,597人受伤,更多的人失踪或被俘,4963名加拿大官兵只有2210人回归英国。1100名美英突击队员中,伤亡、失踪、被俘人数达275人。参战的29辆“丘吉尔”步兵坦克全部受损。皇家海军方面则有550人阵亡,还损失了一艘驱逐舰和大批登陆艇。但最大的悲剧还是大批陆军官兵被抛弃在法国岸边,总共有1946人被德军俘虏,基本上都是加拿大第2师的官兵……”对此,纳粹的广播曾傲慢声称:“……在伦敦,英国人似乎认为德国号称的从北角到比斯开湾的海岸都是无法攻克的钢铁防线是在吓唬人。英国人是多么残酷无情地自我欺骗啊。他们在迪厄普的悲惨结果证明了这一点……”不过,失败终归使人清醒。一方面,主张在1942年反攻欧洲大陆的美国军方领导人,在迪厄普骇人的伤亡面前终于有了醒悟——他们终于知道在1944年夏季以前不能在欧洲大陆发动大规模两栖登陆;同时,在另一方面,通过这次付出了巨大代价的登陆作战,英国军方也意识到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的危险性和复杂性,为了将来决定性的“战略两栖行动”,必须进行最为充分的准备(后来盟军对于未来战略性两栖登陆作战的战前准备认真细致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例如考虑到首批空降部队是由好几个国家的士兵组成,又在夜间,服装各异、装备不同、语言不通,为解决敌我识别的难题,给空降部队的官兵每人配发一只价值仅几美分的“蟋蟀”玩具,这种玩具只有打火机大小,用手一捏,就会发出“咔吧”的响声。盟军规定的识别方法是一声“咔吧”作为询问,两声“咔吧”作为回答)。于是,过时的DD型“瓦伦丁”只被用于训练,改装的重点被转移到美制M4“谢尔曼”中型坦克上来。

基于M4A4的英军DD型“谢尔曼”

英国陆军使用的M4以装75毫米炮的M4A4居多

浮渡围帐适用于任何装甲战斗车辆的改装,因此无论是DD型“瓦伦丁”还是DD型“谢尔曼”,其两栖化改装并不存在本质差别。不过,当考虑到改装对象本身,事情可能就不一样了——相比于“瓦伦丁”,“谢尔曼”的火力、机动和防护明显更胜一筹,也更为均衡,作战效能较高;再有,作为以浮渡围帐设备进行两栖化改装的对象,由于车体构造方面的原因,“瓦伦丁”只有在炮塔转向6点钟方向时才能将围帐支起,但这样一来,浮渡状态的DD型“瓦伦丁”理论上无法对岸上目标进行射击,战术使用被认为受到影响,而“谢尔曼”则不存在此类问题(至少英国人的理由是如此);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英国和英联邦军队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接收了大约17184辆各型M4“谢尔曼”中型坦克(英国陆军使用的M4以装75毫米炮的M4A4居多),这种美制坦克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各种英国国产坦克,成为英国装甲部队事实上的标准装备,而“瓦伦丁”却在1943年中期就已经开始逐步退出英军一线部队。也正因为如此,英国人为什么会在迪厄普作战之后,放弃DD型“瓦伦丁”转向发展DD型“谢尔曼”原因是不难理解的(英国虽然也尝试过用作战效能更好的“克伦威尔”巡洋坦克或是“丘吉尔”步兵坦克,改装为DD型两栖坦克,但出于与美军协同作战的考虑,这些方案最后全被放弃,DD型“谢尔曼”成为唯一的选择)。

A-15“瓦伦丁”步兵坦克的性能,在1943年之后已经过时了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DD型“瓦伦丁”的训练使用过程中获得的大量经验,DD型“谢尔曼”更为完善——比如,根据DD型“瓦伦丁”围帐强度低,在恶劣海况下围帐可能被撕裂进水的缺陷,DD型“谢尔曼”的围帐支撑杆由DD型“瓦伦丁”的13根增加到36根(DD型“谢尔曼”的围帐气囊数量也是36个);又鉴于即便围帐没有损坏,过大的海浪仍有可能越过围帐灌入车体,造成沉车事故(训练中大约有10辆DD型“瓦伦丁”因此沉在了英国海岸,至今仍然沉睡在那里),DD型“谢尔曼”不但增加了围帐高度,而且在车体装甲板上安装了2台外置式水泵用于排水;此外,考虑到在浮渡过程中,海水同样有可能通过进/排气管进入发动机,造成坦克在海面上趴窝,成为危险的活靶子,因此有些DD型“谢尔曼”发动机舱舱盖上的进/排气管进行了延长垫高,或者干脆安装了两个烟筒式的大型“水喉”(这一个细节成为DD型“谢尔曼”不同于DD型“瓦伦丁”的另一个显著区别)。总之,即便不考虑基型车的战斗效能,单就两栖性能而言,DD型“谢尔曼”也要较DD型“瓦伦丁”更为完善。 WrI4OgVsMDjxkkCPlO5lhbrTO6xfxSXB95cZu7NgQHL6Q3h/uQmsdo3WgWSrlGM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