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听到这样的埋怨和牢骚:
“我男朋友完全不愿意听我说话。”
“我和现在的年轻人真是聊不来。”
每当这种时候,我都会想:“啊!原来这是个不愿意主动打破分界线的人啊。”
所谓的“分界线”,我在前面就曾提及。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存在着一条“分界线”。
分界线的一侧是“I(我=说话者)”,另一侧是“YOU(你=听话者)”。
因为双方之间存在着这条分界线,所以“I”和“YOU”就变成了各自独立的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对立的存在。
在这种状态下,“I”所说出的话语会被分界线阻拦,无法到达“YOU”的内心深处。
所以,要想将自己所说的内容传达给对方,就必须越过或者打破这条分界线。
话说回来,每个人应该都有过站在线两侧,不同立场上的经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扮演着说话者,也扮演着听话者。
因此,每一位说话者理应都能理解听话者的感受。如果能理解听话者的感受,那很容易就能越过中间的这条分界线。
但奇怪的是: 人们一旦成为说话者,就会突然忘记当听话者时的心情和感受。
教育行业就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那就是参加教育实习时的大学生。
参加教育实习的大学生,在学校通常是扮演着“听话者”的角色去聆听自己的老师讲话。作为一名听话者,他们应该十分了解,上课时学生对什么内容感兴趣,也应该十分清楚什么话会令学生感到无聊。
尽管如此,在教育实习中,从这些大学生站上讲台,变成“说话者”的那一刻起,他们就会突然忘记听话者的感受,单方面地按自己的想法给学生们上课。
在课后他们还会感叹道:“学生们根本不听我讲课。”
“自己竭尽全力地讲,可对方却完全不愿意听。”这种想法正是导致对方不愿意听我们说话的原因。
因为,人们在感叹“对方不愿意听我讲话”时,其实就是站在了分界线的一侧,把听话者一方完全视若他人,且没有考虑他们的情绪和感受。
我们应该试着越过这条分界线,和听话者站在一起,尝试和他们感同身受。
站在听话者的角度去思考他们想听什么,只有这样才能让对方愿意听你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