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全都说”不如“说重点”

求职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进行“自我展示”的过程。

求职面试中,有的公司会采取群体面试的方式,每位求职者需进行一分钟的自我介绍。有的公司面试时间则较为充裕,会对求职者进行单独面试。

但不论在哪种面试中,很多找工作的年轻人都容易犯下一个常见的错误:在面试中,提供太多信息。

求职者常常试图传达许多信息给面试官,为了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通常是这个也想说,那个也想说。

其实,这种心情并不难理解。只是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做法只会适得其反。

因为这类求职者首先想到的是尽可能多地向面试官传达个人信息,一股脑地把自己准备好的东西全都说出来,而不管对方是否听得进去。

但是在面试中,重要的不是“全都说出来”,而是把信息“传达”给对方。

许多人常常误解了这一点。所以,越是那些认真准备面试的人,越容易在求职过程中犯这种错误。

他们会把想说的话写成稿子,在家里反复练习,以便面试当天的语言表达能更流畅一些。

但是,这种做法却忽略了听话者的感受。

一味地背诵记忆的内容,就会忽略听话者对自己讲话的反应。更有甚者,看到面试官的反应不佳,连自己背过的东西都想不起来。这样不就是本末倒置了吗?

大家知道切凉粉的感觉吗?

把一大块儿凉粉放在切块器中,从一侧用力按压切块器,被切成一块块的凉粉就会从另一侧出来。

一味地自说自话的求职者就会给人这种感觉。

他们所表达的信息就像是一块块的凉粉,让面试官无从下口,也无法全部消化。但求职者们还是自顾自地不断按压切块器,源源不断地将一块块凉粉放在面试官面前。

此时的面试官,内心肯定极其为难。

因为他们并不需要这些“凉粉”,所以即使错过,面试官的内心也不会在意。

同理,如果我们向面试官同时展示很多东西,反而会让他们无法捕捉重点,从而也记不住你的任何特点。

所以最重要的是,在说话时我们要好好注视对方,慢慢地表达自己。这样我们才能随时观察对方的反应。

在求职面试中,面试官基本上不会仔细听求职者们说的内容。

面试官们更在意的是求职者的说话方式、表情和视线,以及在面试官点头表示肯定,歪头表示疑问的时候,求职者们是否能准确捕捉到自己的表情变化,并据此随时调整谈话内容。

但是,求职者(学生)们通常却是一个劲儿地谈论自己学生时代的各种辉煌事迹。

这样一来,说话者(求职者)和听话者(面试官)之间就很难产生像对打网球那样顺畅的沟通与交流了。

面试也是一种沟通交流。

而不是单方面进行自我展示的报告大会。

话说回来,如果在面试中,求职者只是原原本本地陈述自己背诵过的内容,那还不如把自己写的稿子交上去呢。

其实不仅是刚毕业要找工作的学生会犯这种错误,就连很多已经参加工作的社会人士也常犯类似的错误。

有些人会在讲话前给听众分发资料,并说:“大家手头的资料上印有我今天要讲的内容”。到真正讲话时,却依然是照本宣科读资料上的内容。

也有些专家讲师,不论在哪里开讲座,每次所讲的内容都一模一样。如果是这样,还不如录个视频在每次的讲座上播放呢。

说话者和听话者都特意花时间进行面对面地交谈,所以说话者必须要多费点心思,好好思考自己的演讲内容,不要做不见面也能做到的事。

我想让大家重视的是,此时此地,与听话者面对面在一起的意义。这也是对听话者最基本的尊重。

我们应该去做那些只有在现场面对面才能做到的事。

所以,在进行面对面地交谈时,我们要边观察对方的反应,边调整自己谈话的用词、音量、语速和主题。这一点在面试中也尤为重要。 hVvF9tIxvKNyXEWCr+9WfikZXPQno0uJi1IugyxIvatPPgK7L+NVupukfb6x5Y7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