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王匡传

“你有想过造反吗?”

“有饭吃就行了,干嘛要造反?”

“可如果,连饭都吃不上,你会怎么办?”

“那只好反了!”

天凤四年(公元17年丁丑),荆州一带出现旱情,大片地区绝收。很多老百姓都逃入山林,靠挖野菜充饥过活。而在这帮饥不择食挖野菜的队伍中,王匡凭着自己的蛮狠,霸道,从别人的手里抢来了很多很多的吃的,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这世道,还是拳头好使!”

其实当时这种互相争夺食物存活的情况并不罕见。甚至在一些灾情严重的地方,还有吃人的情况。而相比那些把人吃了的悲剧。王匡靠自己拳头抢东西吃的行为还算是比较文明的。

的确,王匡是个文明人。虽然在生存的问题上,他表现的比较野蛮,但是在闹事的方面,他却是显得相当文明。

王匡和另外一位从新市来的同乡王凤,开展了一场类似于辩论会的活动。而辩论的议题很简单。

造反还是不造反?

王匡自然是支持造反的,因为,谁不让他活,他也不让那些人好过。

当时的流民等的就是王匡的这句话。

于是,王匡顺理成章被推举当了渠帅,带着几百号在深山里挖野菜的流民,准备要为了生存拼一把。

很快,王匡起义军部队的名声就打响了。一些不要命的流民开始加入了王匡的起义部队。其中就包括东汉的开国功臣马武和王常。他们以绿林山为据点,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发展到了上千人。

似乎上千人的造反部队规模也不算小了。

可中国有句老话···

人比人,气死人。

当时在山东琅琊地区(今山东临沂),有一个叫吕母的人纠集了上千人,杀掉了朝廷的命官,直接逃到海上去做强盗去了,据听说后来规模还发展到了上万人,而朝廷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这里有必要说一下,这个吕母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揭竿起义的女领袖。)

上万人的起义部队,而且还是一个女人领导的。我王匡有点不服啊!

王匡向来是一个喜欢争强好胜的人,在起义造反这方面,自然也不愿落在人后。在收编了南郡人张霸,江夏人羊牧的部队之后,王匡的绿林军部队终于也达到了万人以上的规模。

再后来,陆陆续续有王常(后来东汉的开国功臣)

成丹(其实他打心里就不想兴复汉室),

张卬(虽然他也不想复兴汉室,但是后来在拥立刘氏子孙的问题上,可一点都不含糊),

朱鲔(这哥儿们比较厉害,把刘秀的哥哥刘縯设计杀了),

申屠健(这哥儿和朱鲔一样,都参加过谋害刘秀哥哥的计划)

······

你要问为什么王匡这样在乎军队的规模?

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引起轰动。

果然,王匡有了万人以上的起义部队之后,引起了当时的皇帝王莽的注意。

但是,当时起义的部队可不光王匡的绿林军,而王莽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焦点都聚焦在王匡身上,于是,为了平定民怨,王莽在天凤六年(公元19年己卯)向天下发布了一条爆炸性消息。

我王莽是轩辕黄帝转世,下界来拯救你们这些受苦受难的黎民百姓的。

其实言外之意就是告诉老百姓,你们要相信我王莽也是老天选定的合法皇帝,千万别造我的反。

王莽为了证明自己确实是轩辕黄帝转世,专门还让太史推算了三万六千年的历史(说是推算,实际上就是瞎编!)。

似乎这一套手段在历史上,很多当皇帝的人都用过,比如刘邦的斩白蛇事件,可以说这种办法是最适合拉拢民心的,但是···

王莽这个理由实在是太扯淡了!老百姓不是傻子,对于一个半路篡位上台的皇帝,早不说晚不说,偏偏在老百姓都起义的时候跳出来解释。摆明了就是敷衍和欺骗。

所以,对于王莽的这一愚蠢而搞笑的举动,很多老百姓选择了直接忽视。

而王莽一看自己编的理由没有人相信,于是果断在第二年改了个年号,以求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而这个年号也很霸气。

地皇!言外之意就是派到人间来的皇帝。

除了改了年号,王莽还大赦了天下。

可是,即便大赦了天下又能如何?天灾依旧存在,百姓依旧吃不饱,如果王莽不大赦天下的话,兴许牢里的囚犯还能混点牢饭吃,比在外面吃野菜强多了,结果这下好了,大赦天下,不仅牢饭没得吃,出去能不能活下来都成了问题。

这就间接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的出现。

大赦出狱的人为了生存下去,开始选择造反,起义的规模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大!

地皇二年(公元21年辛巳)荆州牧带兵两万多人迎战王匡的绿林部队,但在云杜之战(在今天湖北京山县新市镇)的时候,王匡的绿林部队击溃了荆州牧的正规部队,杀掉了上千人,获得了大量的粮草辎重,此役荆州牧被打的丢盔弃甲,准备向北方逃窜。

但不幸的是,荆州牧被王匡手下大将马武设下的陷阱擒获。

马武虽然是一个亡命之徒,但不是一个没脑子的人。在抓了荆州牧之后,他并没有出于快意恩仇而杀掉荆州牧,而是选择杀了荆州牧的骖乘(陪驾的仆人),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果然,这一招很奏效,荆州牧怂了。不敢在阻挡王匡部队的攻势。于是王匡的部队开始肆无忌惮在竟陵,云杜,安陆等地进行剽掠,掠走了大量的妇女,然后回到绿林山(湖北荆门市京山县)。

王匡很聪明,抓壮丁解决不了起义部队的人数问题。倒不如多抓点妇女回来,还能多繁殖点战斗力出来,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你要说王匡的起义部队就是想一直造反的话,其实也不太对,王匡的绿林部队还是比较特别的,按照常理的来说,一般老百姓起义的话,在抓获了官府的官员之后,大多都会出于愤怒的情绪,而把官员杀掉,但王匡的绿林部队从来不这么干!

他的部队是抓获了官府的官员之后,再放回去。有点像猫玩老鼠的感觉。

倒不是说王匡他们心善,而是王匡他们不太想得罪朝廷。

毕竟造反也是个得罪人的事儿啊。

不仅风险大,而且成功率还比较低。比买彩票中奖的概率还要低!

果然,一个突发事件,让本来就担心造反前途的王匡,更多了几分忧虑。

地皇三年(公元22年壬午)绿林山地区爆发了瘟疫!许多士兵死于疫变。

这可怎么办?难道是天要亡我王匡吗?

不!我的命运,我要自己主宰!!

王匡在看到起义部队被瘟疫击倒之后,果断选择了将部队一分为二。一部分由王常,成丹率领,南下攻打南郡(现今湖北荆州一带),称为下江兵,而另一部分则由自己率领,北上攻打南阳,称为新市兵。

王匡还是比较有经济头脑的,他也明白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的道理。他带领新市兵一路势如破竹,在七月份的时候,杀到了随州(现今湖北随州一带)城下。当时平林人陈牧,廖湛带着他们组建的平林兵加入了王匡的新市兵部队,壮大了王匡新市兵的势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支部队平林兵部队中,有一个默默无名的人,最后却成为了王匡的老板。

他就是后来玄汉的更始帝—刘玄!

但,老天就是会造化弄人,在十月份的时候,王匡的新市,平林部队又来了两个投奔的人。

刘縯,刘秀

或许王匡也不会想到,自己辛苦创立的产业,将会在不久的将来交付到刘玄和刘秀这两个人手上。当然,前者是王匡自愿给的,而后者则属于是“窃取”。

说起刘玄和刘秀,两个人还算是同出一脉。都是长沙定王刘发的后人。只不过刘玄这一支混的比较惨,不仅一事无成,而且还犯了法,投奔起义军部队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刘秀就不同了。来自南阳的大地主,拥有自己的地主武装。怎么着也比刘玄看着要体面点。

可问题是,这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人!因为两个人都有野心!

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刘秀的哥哥刘縯有一支七八千人的武装部队,刘縯自己还号称叫柱天都部。当年带着刘秀投奔王匡起义部队的时候,和王凤带领的新市兵以及陈牧带领的平林兵合兵攻打长聚,后来又攻下了唐子乡(河南唐河湖阳镇),还杀了湖阳尉,但是由于起义部队在战后出现分赃不均的矛盾,导致很多新市兵和平林兵都很怨恨刘氏兄弟。但是刘秀特别识时务,把所有掠夺的财物分散给众人,这才平息了众怒。

而此后的刘氏兄弟一发不可收拾。先是在宛城(河南南阳宛城区)打败王莽大将甄阜(新朝四甄之一,一度凭借大雾天挫败刘縯刘秀部队),梁丘赐,后来又在淯阳打败严尤(这是个牛人,还是王莽的发小),陈茂(这也是个牛人,不过是个加引号的牛人,后面会有介绍)。刘縯还自称将军,让当时的王莽非常的害怕。

而更让王莽害怕的事情还在后面。

当时在陈牧平林兵中当安集掾(属于是汉代的特有官职,主要负责护卫和监视的工作)的刘玄,见刘縯刘秀兄弟都称将军了,于是他也称了个将军。名叫更始将军。

当时起义部队中有人建议推举一位刘氏皇族的人来当皇帝,而当时刘縯的呼声是比较高的。当时南阳来的土豪们和平林兵的众人都愿意拥立刘縯,而刘玄懦弱贪婪的性格,怎么着也不是个当皇帝的料!

往往你越是不想的事儿,他就越往你身上靠!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由于刘縯不同意现在称帝。导致王匡率领的绿林军部队决定拥立刘玄当新皇帝。就这样,本来属于刘縯的皇位,因为他的推却,导致了皇帝这个位置从此以后彻底和刘縯无缘了。

在男人的人生字典里,千万不能有犹豫二字!

就这样,刘玄战战兢兢(史载刘玄登坛称帝的时候,满头大汗,甚至一度在称帝演讲的时候都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在淯阳(河南南阳宛城区)称帝,改元更始。王匡被封为定国上公,王凤封做成国上公。朱鲔当了大司马,刘縯当了大司徒,陈牧当了大司空。

而作为整个起义部队的创始人王匡,在看到现在的一切的话,或许也会很欣慰这样的结果。

但,这还不算是王匡的人生巅峰。因为还有更大的使命在等着他!

更始元年(公元23年癸未),王莽派太师王匡,国将哀章镇守洛阳!

好多人会纳闷了,怎么王匡突然一下变成了王莽的太师了,而且还深受王莽的信任,居然镇守洛阳,难道王匡叛变了不成?

当然不是,要怪就只能怪王匡这个名字太受欢迎了。

这里的太师王匡,是王莽的第六个儿子。当年也帮着自己的老爹镇压过另外一路起义部队的反叛—赤眉军。不过,王匡可要比他那搞笑的老爹狠多了。史载王匡镇压赤眉军起义的时候,所到之处,烧烧抢掠,无恶不作。起义军干过的事儿,他干过,起义军没干过的事儿,他也干过,简直就是流氓中的流氓!

而王莽对于自己的儿子所做的种种行为,不仅不批评,反而还很认可!镇守洛阳这件事,就能看出王莽这个当父亲的有多么信任自己这个讨人厌的儿子。

但戏剧性的一幕来了。

当时更始帝刘玄派人去攻打洛阳,而被派去执行这次任务的,正是定国上公王匡。

可能王匡都想不到,在洛阳,将会上演一场颇为搞笑的战斗!

当时王匡受命带领部队来到洛阳城下,而镇守洛阳的王匡和哀章自然也要出来应敌。可就在两人相遇的时候,尴尬的一幕发生了。

前来征讨太师王匡的定国上公王匡,指着洛阳城上的太师王匡,大骂:“王匡小儿,还不赶紧速速受降!”

而镇守洛阳的太师王匡也回骂定国上公王匡,道:“贼帅王匡,休得猖狂!”

一来二去,就像绕口令一样,把两边的部队都搞得有点蒙了。

这也太尴尬了。没想到两边将领的名字都一样。

在两军还没有正式展开交战的时候,双方对于自己主帅的名字,还是能认出来,但是战争一旦开打,那双方互相厮杀,也就很难分清双方主帅到底谁是谁了。而这种尴尬的局面对于一场关乎双方存亡生死的大战,必然会有严重的影响。

就这样,双方在发蒙的状态下,开战了!而双方的士兵似乎也不在乎,反正主帅名字都一样,管他怎么喊呢,只管瞅准了敌人往死里揍就行了。

虽然太师王匡的部队是正规部队,可是因为腐化严重,再加上定国上公王匡的绿林军都是在实战中打出来的部队。所以这一场看似很尴尬的战斗,在一边倒的形式下,结束了!

王匡战胜了王匡!

这话好像听起来像废话,但并不是废话。

定国上公王匡在洛阳之战中,战胜了王莽的儿子—太师王匡。并生擒大将哀章,取得了胜利。

对于失败者王匡来说,他的命运只有一个。

那就是被杀!

定国上公王匡斩杀了太师王匡,和大将哀章,结束了这一场尴尬而又搞笑的战斗!

这个天下只能有我一个王匡!

王匡打下了洛阳,帮助更始帝刘玄抢来了一座适合最适合当国都的都城。他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辅佐刘氏后人,兴复汉室!

可是当时打这个旗号的人可在少数。

钟武侯刘望从汝南(河南驻马店)起兵,也想要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在承阳称帝,自称“大汉嗣元皇帝”

还有邯郸(河北邯郸)的算命先生王郎,他自称是汉成帝刘骜的后人,为了博得人们信任,改名叫刘子舆,通过游说赵国当地的大土豪李育,张参等人,大造舆论声势,获得了很多老百姓的支持,并且在邯郸定都称帝,依旧沿用大汉国号。

造反起义的人太多,大家都想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这也就间接导致了另外一个问题的出现。

到底谁才是真正具有合法性的汉室皇帝呢?

这个就不一而论了。或许在王匡看来,他拥立的更始帝才最应该是有汉室遗风的正统皇帝。

可人往往有看走眼的时候。王匡也不例外。

刘玄在迁都洛阳之后,为了表彰王匡,封他当了泌阳王。虽然刘玄对王匡的能力越来越信任,但是对于王匡本人,却是越来越疏远!

当然,被疏远的,还不止王匡一人!

刘玄去了长安之后,迅速开始腐化,不好好工作,当时的右大司马赵萌就拍过刘玄的马屁。他把自己的闺女送给刘玄,获得了刘玄的重用。除了在女人堆里不能自拔以外,刘玄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

那就是酗酒!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刘玄娶了一个比他更能喝的女人—韩夫人,这两口子天天就知道喝酒,不管大宴会,还是小宴会,只要有酒喝,那肯定是不醉不罢休!

更为搞笑的是,刘玄还特别信任身边做菜的厨师,经常因为厨师做的饭菜好吃了,就随便给个官当。简直荒唐到极点!

“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这朝廷,我王匡是待不下去了。

失望,太失望了!

建武元年(公元25年乙酉)

绿林部队原先的将领张卬,廖湛,胡殷,申屠健,隗嚣等人计划在立秋这天的貙膢日(古代立秋时候举行的一种祭祀宗庙的礼仪)劫持更始帝刘玄,刘玄秘密得知,想除掉张卬等人,但是却被张卬等人打败!

刘玄没办法,只好投奔当时驻扎在新丰的赵萌,王匡,陈牧,成丹等人,王匡也没多想,便接纳了刘玄。

当时在新丰的刘玄,并没有感激王匡的收留情谊,反而还猜忌王匡等人是不是和张卬等人密谋商量要谋害自己。

有严重被迫害妄想症的刘玄在借口召见王匡,陈牧,成丹等人来商量事情。实际早已安排好杀手要杀掉他们!

幸运的是,王匡因为是最后去的,躲过了一劫。但是不幸的是,自己曾经的好战友陈牧,成丹等人却沦为了刀下之鬼!

刘玄的这一做法可让王匡有点不淡定了。

“摆明就是逼我造反啊!”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的王匡果断选择逃亡长安,和张卬等人合兵一处。决定另起炉灶!

就这样,更始帝刘玄把手里的一把好牌打的稀烂!

当时刘玄的丞相李松带兵从槀县(河北石家庄藁城)回来,和刘玄一起攻打王匡,张卬等人。结果不甘示弱的王匡,张卬拼死抵抗了好几个月。最终还是因为势力悬殊,败走高陵(河南安阳安丰乡)。

后来在高陵遇到了赤眉军的部队,王匡为了报复刘玄,决定和赤眉军一起攻入长安,杀刘玄!

王匡投奔了赤眉军首领樊崇,并给樊崇引路攻打长安东都门,使得赤眉军顺利进入长安,活捉了刘玄。并最终将其绞死。

似乎王匡的造反事业再度迎来了辉煌。

可是,我前面已经说过,一山是不容二虎的。

身为赤眉军首领的樊崇,又怎么可能会允许绿林首领王匡和自己在一个空间里生存呢?

所以,樊崇的赤眉军部队果断抛弃了不受欢迎和待见的王匡。

而王匡也很明白自己现在的处境。

这个天下还有谁能接纳我呢?

此时,王匡的脑子里闪出一个人,而这个人对于王匡来说,并不陌生。

刘秀!

王匡之所以会想到投奔刘秀,是因为刘秀此时已经有了一番自己的事业。加上之前在绿林部队里的交情,按情理来说,刘秀是肯定会收留自己的。

可事实是,王匡的这一致命的想法,最终让他葬送了性命。

因为,不要和有野心的人讲情义!

王匡当时投奔的是位于宜阳的宗广,宗广当时是宜阳(河南洛阳宜阳县)的太守。同时也是刘秀手下的人。结果却不想,王匡临时改变主意,想要跑路,却被宗广很不讲情面的杀掉了。

败军之将,已经没有存在于世上的价值了。活着,只能是自取其辱!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失败者是不可能活下来的,因为活下来也没有人会可怜你。

就这样,持续了将近四年的绿林军起义,随着更始政权的消亡和王匡的身死,彻底落下了帷幕。 u6w7nppUuHpYYugoJW2XBfeWXZw1Z2hxPCYl1ByGjoPglfH69/YYRMc8wB38dA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