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西晋—张昌传(一)

太安二年(公元303年癸亥)新野爆发了一场农民暴动。

表面看来,这是一场普通的农民起义运动。

但实际上,却是一场有计划,有预谋的造反行为。

造反部队的带头大哥叫张昌,当时聚集了上千人准备在新野义阳(位于今河南信阳西部和南阳部分地区)造反。

造反的原因是因为新野(位于今河南南阳市新野县)郡王司马歆为人刻薄少恩,在位期间,不懂得调和与蛮族之间的矛盾,致使民怨四起。

不仅如此,老天还帮了张昌一把。

当时正赶上荆州地区有朝廷颁发下来的壬午诏书,要求征召当地的勇士,奔赴益州讨伐李流的叛乱。而这帮被征召的士兵,有一个统一的名称。

壬午兵。(主要是因为诏书是壬午时候发出的,所以这批被征召的部队定为这个名字)

可问题是老百姓根本不愿意远征去打仗,所以对于州府发下来的招兵布告并不为所动。

但是朝廷可等不起,不断派人去催促,并且还下了一个死命令。

如果诏书到达的地区停留五天还没有征到兵的话,那么当地两千石左右的官员将会被罢官。

你别说,这一招还真奏效!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还逼的这帮郡县的官吏亲自到民间去进行征召。

这帮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不择手段的进行征兵,不管是正规渠道招募还是抓壮丁,反正都按照规定的时间凑齐了人马。

事实证明,人要是逼急了,真的是什么事儿都能干得出来。

这帮被强制征召来的士兵,在走到半路的时候就反了,并且聚集起来,开始报复社会。

而在这帮报复社会的人中,就有张昌。

当时正赶上江夏(位于今湖北武汉市江夏区)地区谷物成熟,于是大批量为了活命的百姓纷纷逃难来到这里,这也为张昌实现自己的目的,提供了可乘之机。

张昌知道流民的力量有多厉害,他也想利用好这股力量来造反。

可如果用自己的真实姓名造反的话,不仅失败之后无处遁形,而且保不齐还会被写进史书里面遗臭万年。

张昌不想把自己的名声搞臭,所以果断给自己改了个姓名。

李辰。

张昌积极在江夏蛊惑当地的流民,并且在安陆(位于今湖北孝感市安陆市)石岩山上聚集了一支人数众多的起义部队。而这支部队的主要组成人员多是逃难的流民和逃避徭役的士兵组成的,而且还源源不断有人加入,势力一直在扩大。

当时的江夏太守弓钦见自己管辖的地界上出现了这样一支势力庞大的起义部队,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于是他带兵前去征讨。

弓钦带兵去了之后就傻眼了,这支部队的人数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想象,而弓钦在和张昌部队交锋几次之后,因为无法取胜,只好选择退兵自保。

这一退,可就助长了张昌的嚣张气焰。张昌二话没说,带着人马就进攻江夏,把弓钦杀的大败,逼的弓钦和部将朱伺只好逃奔武昌。

江夏失守的消息传到了新野郡王司马歆那里,司马歆气的是暴跳如雷,当即下令征调骑督靳满前去进行征讨。

靳满的部队虽然是正规的朝廷部队,拥有大批朝廷拨发的物资和武器,可是人数和战斗力与张昌的部队相差太大,结果被张昌击败。

至此,张昌彻底占据了江夏城,为自己赢得了根据地。

可是随之而来却出现了一个问题。

人越来越多,部队也会越来越难管,该如何好好管理这支部队呢?

在这个问题上,张昌借鉴了一下那些造反前辈的经验。

编瞎话骗人!

当时张昌谎称天下大乱,会有一位圣明的君主横空出世来带领这帮对生活失去希望的人走出困境。

张昌敢说这样的话,那绝对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当时他在山都县找来了一名叫丘沈的官吏,给他做了一个简单的包装。

其实就是改了个名字,换了个身份。

不得不说,张昌绝对是一个合格的经纪人,他不仅将丘沈改名为刘尼,还给丘沈编造了一个很牛的出身。

汉室后裔!

为了让大家相信自己编织的这套鬼话,张昌当着众人的面,宣称刘尼就是上天安排来统领他们这支部队的圣人。

在张昌看来,凡是被称为圣人的人,那都是别人为了某种目的而给予他的一种身份,其实说到底,还是一个被利用的普通人。

既然那些建邦立业的皇帝能利用,我张昌为什么不能?

所以,张昌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奉刘尼当了天子之后,自封自己当了相国,并且还自编自导了一出好戏。

伪造祥瑞。

祥瑞,不管是对于皇帝还是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事情。

因为祥瑞代表的就是好事。

张昌深谙这个道理,所以私下安排了很多这样的祥瑞。比如说今天在哪儿出现凤凰了,明天在哪儿挖到前朝玉玺了等等,反正只要是能称得上奇怪的事情,张昌就按着编剧的套路去进行捏造,目的就是为了肯定自己创建这个政权的合法性。

只有内心不自信和心虚的人,才会想着千方百计的表现自己。

除了捏造祥瑞之外,张昌还改元神凤,并且还按照汉朝的相关礼仪,制定了皇帝祭祀的郊礼、百官服饰。

此时的张昌,俨然就是一个在打造人生梦想的导演。

张昌为了稳定住这支好不容易骗来的部队,开始制定一些让人望而生畏的规定。

如果被征召的百姓不愿意加入的话,那么就杀掉他的全家,灭他的族。

除了用强制性手段笼络民心之外,张昌还发挥自己狗仔记者的特质,四处散布流言,哄骗加入自己部队的百姓说江淮以南的地区已经全部造反,朝廷派人去镇压起义,迫使百姓人心惶惶,死心塌地为自己拥立的政权卖命。

张昌不亏为绯闻制造机器,他的这套蛊惑民心的理论在江淮和沔水地区开始不断发酵和蔓延,最终吓唬的这些地区的老百姓统统造了反。

不到半月,当地的规模已经发到了三万多人,而这三万多人全都听命于张昌的指挥。

当时朝廷听闻江淮和沔水地区造反之后,征调监军华宏前去征讨,结果却因人数上的差距,被张昌率部在障山击溃。

司马歆见张昌势大,急忙向朝廷上报情况,在奏疏中,把造反部队的情况作了适当程度的夸大。

“妖贼犬羊万计,绛头毛面,挑刀走戟,其锋不可当,请台敕诸军三道救助。”

朝廷在看到司马歆如此惶恐的奏疏之后,任派了三路兵马前去征讨张昌部队。他们分别是:

屯骑校尉—刘乔,担任豫州刺史。

宁塑将军—刘弘,担任荆州刺史。

雍州刺史—刘沈带州府兵马万人。

为了保险起见,朝廷又抽调和征召了西府五千人从蓝田(位于今陕西西安市蓝田县)出发,和三刘共同讨伐张昌。

刘乔,字仲彦,南阳人,西晋著名的将领,朝廷股肱大臣,硬骨头一块。

刘弘,字和季,沛国相县人,也是西晋名将,能力超群。

刘沈,字道真,燕国蓟县人,西晋名将,为人正派,刚正不阿。

这三刘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西晋王朝的忠实拥趸。

他们不想那些没有立场,左右摇摆的朝臣一样,这三位仁兄大多都有自己的操守和做人底线。

有这样忠心的人拧成一股绳去讨伐叛贼,自然事半功倍。

可现实却告诉我们,再干净的茅坑,也有搅屎棍!

当时雍州刺史刘沈在接到朝廷的征招命令之后,河间王司马颙一直押着诏书不让刘沈带着雍州的兵马离开属地,结果刚正不阿的刘沈也不管司马颙的命令,直接带兵前往蓝田去征讨张昌。

这一次,刘沈却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

司马颙得知刘沈不服自己调配之后,果断夺了刘沈的兵权。

这下好了,三路大军,现在只剩下了两路,而被夺了兵权的刘沈也只能是干着急。

可地球没有谁,照样还得转。刘乔带兵屯扎到汝南,刘弘则和前将军赵骧,平南将军羊伊屯兵在宛城附近,对屯扎新野的张昌起义部队,形成钳形合围攻势。

张昌深知此时的处境,赶紧派自己的大将黄林带两万人进犯豫州,挑战刘乔本部兵马,结果却被刘乔打败。

虽说当时讨伐张昌的事情是司马歆发起的,但是由于当时朝廷时局变化莫测,司马歆也是有心无力。司马歆原来和齐王司马冏关系比较铁,后来司马冏被干掉之后,转而去抱成都王司马颖的大腿,结果大腿还没抱成,就得罪了长沙王司马乂。

其实司马歆早就向朝廷反应过张昌的造反势力了,只是因为长沙王司马乂担心司马歆和成都王司马颖私下搞小动作,所以一直拖着不让讨伐,导致张昌的势力日渐壮大, 司马歆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

毕竟看热闹的,从来不会嫌弃事儿大,新野是自己的地盘,如果丢了,别人当然不心疼。

司马歆是一个比较心急的人,当时手下不少人劝他,说张昌的造反部队只需要派个偏将去征讨就足够了。

可是司马歆听了这些人的话之后,不仅没有干掉张昌的造反部队,反而还让张昌的部队进犯到了樊城,不得已,司马歆之后亲自带兵迎战张昌。

结果,把命也打了进去。

司马歆被杀之后,朝廷下诏让刘弘接替司马歆的镇南将军职位,负责荆州军务,并且还授命南蛮长史陶侃担任大都护,参军蒯恒担任义军督护,牙门将军皮初担任都战帅,率兵进战襄阳。

本以为这样的配置打张昌应该不在话下,却不料张昌的兵马人数实在太多,没多长时间就围困了宛城,不仅把前将军赵骧的部队揍了一顿,而且还杀了平南将军羊伊,逼的刘弘只能是选择退守梁郡。

此时的张昌气焰正盛,几乎无人能够抵挡。当时张昌的同党石兵率兵进犯扬州,击败了当地刺史陈徽,使得扬州诸郡县悉数陷落于张昌之手。

不仅如此,张昌别将陈贞还拿下了武陵(位于今湖南常德市武陵区)、零陵(位于今湖南永州市零陵区)、豫章(位于今江西南昌市)、武昌(位于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长沙等很多地方,另还有封云起兵进犯徐州响应石冰的造反部队。

张昌的造反部队在当时攻占了荆州、江州、扬州、徐州、豫州等很多重要的地区。

张昌算是彻底具备了造反的资本。

不仅如此,张昌还任命很多人到这些地方担任州牧和太守,以巩固在这些地方的稳定。

张昌挑选官员的标准比较特别。

只用有犯罪前科的人,不是这类型的,他还不用。

可能也是受眼光限制,张昌认为州府郡县的经济要想快速发展,就只能用抢来实现。

而小人和盗贼做这方面的事情是再合适不过了。

张昌虽然任命了很多人担任官员,但是却不设立相关的法律来约束,导致这些人犯了法,就只能用杀的手段来解决,也正因为如此,张昌部队的战斗力开始急剧的下降。

历史戏剧性的一幕,将再度应验到张昌身上。

当时刘弘调派陶侃前往竟陵去讨伐张昌的部队,而刘乔则调派自己麾下大将李杨发兵进入江夏,形成对张昌部队的纵深打击。

而陶侃更是与张昌的部队数次交手,并最终将张昌的部队击溃,前后一共斩获了上万人的首级。

张昌见大势已去,只好逃亡下俊山,而他的部众也都在刘乔和刘弘的劝导下,悉数投降。

虽然张昌失败了,可他的同党却还在继续负隅顽抗。

他们就像一群秋后的蚂蚱一样,虽然蹦跶不了几天了,但是依旧很有活力。

永兴元年(公元304年甲子)当时担任广陵(位于今江苏扬州市广陵区)度支(相当于地方上的税务官员)的陈敏与张昌同党石冰交火,当时石冰的兵力比陈敏的兵力多出十倍,但依旧被陈敏击溃。

后来石冰兵溃投奔封云,却不料封云的军中发生哗变,当时封云的司马张统斩杀了石冰和封云,拿着这两个人的脑袋去向陈敏纳降,至此,扬州和徐州的叛乱被彻底平定。

当然,陈敏平定了张昌的叛乱之后,便也渐渐生出了异志,也有想要图霸一方的念头,(以后会在《陈敏传》中提到)。

张昌的闹剧结束了,当然,这只是属于张昌自己的闹剧。 ZX7wngw0dLcVEbtO3bw2L32oAXOzbusSaSA0o2qPiuYGTFBJGSeMnGfogsAHwM4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