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哈特的一次大战史,首版于1930年。照此推算,当初动笔时间当在更早的20年代中期。这距离一次大战结束尚没几年。如今这本中译本则是根据他多次修订后的最终版本所译。虽然最终版本出版的时间距离初版相隔一甲子,但其至今仍是研究一战历史的经典之作。我曾在国外书店与图书馆中见过其原始版本,名为《大战真相》(The Real War)。至于原作者在早期为何将他的一次世界大战史定名为《大战真相》,请见李德·哈特的《大战真相》原序。
李德·哈特是20世纪的军事史学巨擘,笔意锐利深刻,读其史,宛如小说般传神。李德·哈特才学渊博,但在行云流水般的思维与笔触之间,仍会将一些战事细节、人、地名等轻轻带过。再加上一般读者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节,究竟不如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那般熟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本书的某些细节必须细查其根源,并予加注,否则译文文意无法连贯。另外在地名方面,八九十年来,不少一战前后的重要地点,如法国村镇乡野、东欧、巴勒斯坦地区,乃至两河流域的山岳河川等,在今日地图中,不是更名,便是沧海桑田般消失。因此,单为求证这些地点之今日位置,就颇费功夫。所幸国外图书馆的一战资料充足,求证不难。翻译过程另一难处是对人、地名译音的斟酌。我虽对于意、德文人地名发音较不担心,对于法文人、地名则小心翼翼,深怕译出笑话。由于不愿囫囵吞枣拿英文发音来译法文,因此书中每一法文人、地名,均用法文辞典对照过。到了翻译后期,我甚至找到一本由刘毅先生编著的《KK音标专有名词发音辞典》,此书对本书译名的确定,助益甚大。但这并不表示在最后出版时,书中所有人地译名都正确。审稿者为配合约定俗成的一般念法,对译名作出了最后修正。
有关一次大战的两大阵营——同盟国与协约国,简单说,中文译名所称的“同盟国”,约来自“三国同盟”(Triple Entente)。而书中所谓的Allies,则泛指所有参加“三国协约”中的盟国,加上塞尔维亚、比利时、日本、意大利,以及后来的美国等诸国,甚至连未放一枪的中国都是协约国一员。这就是广义的协约国。协约国既可称之Allies(盟国),Allied Forces自然就是盟军或联军了。然而混淆的是,中文的盟国与盟军,在一次大战中,可不是指“同盟国”与“同盟军”。附带一提,二次大战的Allies,中文正式名称也是“同盟国”,不过此时是指以美、英为首的盟国阵营。
至于中国与一次大战的关系,中国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一战受害者。一次大战发生前后,正值清末民初。局势之混乱,无以复加,因此这刚诞生的共和国无暇兼顾世局。中国对世界大战,非但无兵可出,尚被列强藉大战之名,进行另一次的侵略,特别是来自日本的侵略。
1914年(民国三年)大战爆发之后,日本随即以日俄战争模式为据,要求中国将黄河以南划出,为日、德交战区。继之登陆山东,准备取代德国的势力。1915年秋,胶州湾德国势力被日本逐出之后,德国即以支持袁世凯帝制为饵,引诱中国加入同盟国。英、法、俄等协约国见状连忙反制,也开出条件,答应借款给中国,企图让中国扩充兵工厂,以便将军火供应协约国作战。
袁世凯为疏解庚子赔款之苦,阻止日本对中国的扩张,当然想加入协约国。不过在他在世之时,并未做到。到了大战第三年,也即1917年3月14日,段祺瑞政府继袁世凯的想法与政策,宣布与德断交,并在当年8月14日正式对德宣战,占据停泊在中国港口的德舰,发起反对无限制潜艇示威。不过,这时大战已快进入后期了。
中国尽管宣战,却苦于内战而不曾派兵。不过根据1992年出版,菲利普·J.海索恩思韦特(Philip J.Haythornthwaite)编著的《一次大战史料》的说法,派兵似有其事,唯数量甚少。该书指称,有少量身着中国军队制服,头戴法式阿德里安式头盔(Adrian helmets)的中国战士,曾在欧战前线值勤。
中国参战过程中,最应强调的则是对欧劳工的输出。该书称,所谓劳工(coolies)一词,当时颇具欺敌涵意。中国劳工其实也包含若干兵工厂的工程师与技师在内。中国劳工团赴欧始于中国宣战前。1916年5月,中法即组成惠民公司,专司招募劳工赴欧助战。等中国加盟协约国之后,赴欧劳工人数剧增。到1918年初,西线的英、法军阵前已各有10万中国劳工服勤;美军部分也有5000名中国劳工。其他中国劳工尚有被派赴东非、美索不达米亚战区者;英军中,更出现过中国医务人员。总之,单在英帝国军队(British and Em pire forces)中服勤的中国劳工的总数,即达17.5万人。中国劳工勤奋乐观,颇受盟军欢迎。中国除输出劳工之外,对于协约国的支援,还包括粮食等物资。为此,当时中国政府的农商部,曾设置战时粮食出口筹备处。
1919年1月,为一战善后的巴黎和会对中国影响尤大。除了日本在和会中,对于中国所提出的包括收回德国在山东省的权利等要求加以阻挠之外,英、法、美更屈从日本,同意在对德和约中,将山东的前德国租借地等权利一概让予日本。此举立即激起中国知识分子与青年的爱国怒潮。5月4日,爱国怒潮转变为学生与群众的爱国运动。这就是影响中国近代思潮至巨的“五四运动”的开端。中国后来并未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而对奥的和约则在1919年9月签订,自此取消了《辛丑条约》中奥国在中国的权利。中国一直到1921年5月才与德国订约恢复邦交。
此书匆匆译毕,疏失、谬误与译辞不达原意之处尚多,尚盼专家学者不吝指正,但愿此书能为国内的一战论述园地尽一分心力。
林光余 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