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上田恭辅《支那陶瓷杂谈·广东之窑业》一文中,曾述及广东出土乾封通宝银币事。上田氏谓当广东政府独立伍朝福掌广州市时,锐意改革,并拆去城墙,于归德门附近之城墙地底,掘得唐代“乾封通宝”银币及上代之器甚多,海关森本□树氏尝以银币士器若干相赠。
按此实古泉学上之一大发现,“乾封”为唐高宗年号,为时仅二年,史志仅称乾封泉宝,《唐会要》云:“高宗祀昊天上帝于泰山,改元乾封,以十年铸钱,故名乾封泉宝。”《旧唐书·食货志》云:“乾封元年,封岳之后,又改造新钱,文曰‘乾封泉宝’。……新钱一文,当旧钱之十。周年之后,旧钱并废。……商贾不通……二年正月,下诏曰:……乾封新铸之钱,令所司贮纳,更不须铸。仍令天下置炉之处,并铸开元通宝钱。”《新唐书·食货志》云:“乾封元年,改铸乾封泉宝钱,径寸重二铢六分,以一当旧钱之十,且有镀金者,踰年而旧钱多废。明年,以商贾不通,米帛踊贵,后行开元通宝钱。”
乾封元年之铸钱,纯为庆祝封岳,纪念政元,故其钱铸颇见精致,且有镀金,人民颇多爱好,故多不愿用旧钱。而此钱之价值亦高乃至以一当十,今广东又有,“乾封通宝”银币之出土,知其时不仅有“泉宝”,尚有“通宝”一种,不但有“通宝”且有银币制造者矣,唐代金银之币,大抵通行于岭南一带,《续通典》十一注云:“按韩愈《钱重物轻状》云:‘五岭买卖,一以银元’,元微之《钱货议状》,‘自岭南以南以金银为货币,其时天下惟用钱,白金尚未通行也。’”银币最初之使用,是在岭南,今证以广东发现之乾封通宝,固信而有征。唐代盗铸钱弊之风甚炽,几每朝有之,唐玄宗十一年中严禁铜制,以防人民盗铸。宪宗元和元年以前少禁用铜器,三年又诏禁采银,《续通典》十一云:“……天下有银之山,必有铜,铜者可资鼓铸,银者无益生人。权其重轻,使务专一。其天下自五岭以北,见采银坑并宜禁断。采银一两者流他州,官吏论罪。”据此可见此等银币,纯出盗伪,故史志不著录。大抵当时钱少,不够应用,人民乃又采银以制钱,银质实较铜质为佳,故人民颇多乐用,岭南之所以通用的币,此其故与?
纸币的应用,也在唐时,飞钱起于唐宪宗时,《唐书·食货志》云:“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政府于飞钱初禁之,后来政府反自办飞钱。一切币制大部先起于民间,银钱的应用,当亦起自民间,习俗相沿既久,政府乃因利乘便,颁为定制,按此,银币起源亦不例外。
(原刊上海《大美晚报·历史周刊》1936年11月30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