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6
为什么“十国”比“五代”更长?

可以换一种眼光来看这段时期,离开朝代的框架,联系之前唐朝的藩镇,我们或许能将历史上发生的变化看得比较清楚一点。从安史之乱后,经过唐德宗、唐宪宗的几度改革,勉强维持了唐朝的中央政府,不过两件事持续进行着,并没有停下来。

一是中央官制所及的区域不断缩小,愈来愈多地方被划归为藩镇势力范围,也就是实质上不再听命于中央的独立王国,只保持表面对唐朝的效忠。藩镇和中央的冲突始终不断,藩镇要更多的独立权,中央要限缩藩镇的独立性,而冲突一旦表面化,所导致的结果是朝廷赢少输多,于是藩镇就愈来愈大,愈来愈强。即使是唐宪宗时,朝廷一度收回了部分的权力,但仍然无法真正扭转长远的趋势。

第二项变化趋势是这段时间武力和武人愈来愈重要。藩镇本来就是军事单位,逐渐扩大为为了达到军事目的而获有军民政统合权力的单位,再进一步成了独立中心。藩镇的领导者大部分是武人,靠着能打仗统兵取得了权力与地位,接着也必须靠保有武力、增强武力来抗衡朝廷并扩张势力。

所谓的“五代十国”,其实就是藩镇发展的更高阶段。到这个阶段,唐朝中央政权彻底瓦解消失了,这是大变化。梁、唐、晋、汉、周不是真的能继承唐朝,取得重建中央的实力,毋宁是这些藩镇扩大后几个最主要的中心。基本架构仍然是藩镇割据,“五代”不过是控有中原地区的新一代藩镇力量。

从朝代史的角度看,控有中原就取得了特殊的朝代地位,好像就是最重要的。但从藩镇变化上看,尤其从藩镇发展的角度看,这恐怕和事实不符。藩镇靠武力相争,过程中造成经济压力,受限于生产条件,北方的情况不可能比得过南方。这就是为什么南方的“十国”存在时间超过北方的“五代”。

事实是中原地区已经不足以支撑好几个藩镇,经济生产上的困难迫使这个地区只能有一个统合的势力,而即便统合势力好不容易形成了,也还要面对其他藩镇的挑战,所以会有那么快速的更迭替换。这五十多年中,真实情况是中央政权无法维持,也就是说根本一直没有能够确立站稳的朝代,那不是五个朝代,也不是五个短命朝代加起来构成的时期,而是藩镇割据代替了中央政权的特殊状况。

“五代”的说法让我们误以为朝代还在,于是就看不清藩镇割据带来的严重分裂,也就忽略了从中唐以来武人握有愈来愈大政治权力的性质。武人治国才是这个时代最特殊的现象,在过去的中国历史上几乎从未见过,也形成了后来宋朝从建立到维系必须解决的最大问题。 gHn9L8D2JHmDqkNk8lfv9e7DAgS2V6+li1dFmqLUgBvH3RmYrqHqhfkDLOLmvE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