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
我们应该持怎样的史观?

在这套书的总序中,我提到钱穆先生坚持一个人教中国通史的理由与信念,从而以教学讲义为基础,写成了经典的《国史大纲》。如书名标示的那样,这本书采用了条列的“大纲”形式,没有太多的详细推断说明,重点在于书中明确示范了一种新的历史教学态度:教历史不应该堆砌史实,而是要呈现历史变化的趋势,并阐释历史变化的意义。

正因为对于历史变化趋势的阐释没有客观标准,不可能有统一的答案,史学家才面临挑战并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每位史学家必须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要有自己的史观。钱穆那一代的史学工作者向我们证明了一件事:不能也不应该沿袭现成的、固定的观点来讲历史,必须诚实认真地回到史料,依照你所处理的史料寻找出所需的解释方式与架构,那就是史观。史观很重要,只有将史料以特定观点选择消化过,才成为史学。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我当学生的时代,大学里“中国通史”课程理所当然都由一位老师从头教到尾。然而大部分的老师并不了解如此授课的用意及困难,他们所教的历史缺乏观点,只是堆积了大量史实,其中有些甚至是留下来的传统说法,未曾经过严格的检验。很不幸,那个时代虽然所有的大学生都必须上一年的“中国通史”课程,却很少有人会因此对中国历史感兴趣,也很少人因此对中国历史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反而给很多人从此留下了历史很无聊,中国历史与自己和现实没有任何关联的印象。

援引钱穆先生作为我讲通史的典范,重点在于凸显观点与解释,但绝对不表示我有和钱穆先生一样的史学储备。钱穆一辈子浸淫在第一手的传统史料中,博闻强记,通过大量阅读、比对,从中得出了原创性的结论。早年的《先秦诸子系年》是钱穆通读了现存所有的先秦史料,经过细密比对,将春秋战国的人与事以编年的形式排比出严谨的先后顺序,一方面建立在当时流行的“疑古”考据基础上,另一方面屏除了“疑古派”将古史都当作伪造的偏激态度,等于是冷静地梳理零乱战场,开辟了大家可以理性讨论的相对纯净的空间。

我没有钱先生的这种功力,我能做并且擅长做的,是认真阅读并消化《先秦诸子系年》,和其他各家的说法进行比对判断。虽然我大致通读过中国的主要传统经典,但我的中国历史知识主要建构在这些现代的研究成果上。我读过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读过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可是没读完《续资治通鉴》《明通鉴》。我对宋代、明代历史的了解,毋宁说更受到我的老师林瑞翰、梁庚尧、徐泓等人的启发、影响。

因而我写的这套通史建立在两项阅读假设上:第一是假设读者对于中国历史有基本的认识,知道汉朝和三国之间的关系,知道汉武帝是谁,知道中国文学史上的主要作家等等;第二是假设读者并不熟悉从民国以来对于中国历史的种种研究结果,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看待中国历史的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在这两个假设基础上有了这套书的写法,不多说基本史实,尽量避开大家熟悉和视为理所当然的传统看法,融会贯通地介绍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界的突破性成果。这里说的“中国史学界”包括了民国时期在大陆的史家,1949年之后到台湾、海外的史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依循马克思唯物主义进行研究的史家,也包括使用非中文写作的日本、美国、欧洲汉学家们,尽可能平等、尊重地看待他们在中国历史研究上的成绩,不轻率质疑批判。 62RzuK/vU3ZEFPHfXU8970FQsARvYCPqkDtaP/14sK2El+3k7Ji2HLiAhYMubqz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