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了不起的崛起

表面上看,用“衰落”来描绘过去一个世纪左右英国世界地位的变化似乎说得通。19世纪70年代,这个国家拥有的战列舰比其他所有国家的加起来还多。它直接控制的领土占世界陆地面积的约五分之一,包括印度、加拿大和澳大拉西亚。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制造业产量在全球的比重超过了20%,贸易量的比重也差不多。这个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成了有史以来最强盛的大国。然而在一个世纪后,英国失去了几乎全部的海外殖民地,它的制造业产量和贸易量只占了全世界的4%和7%。这第一个后工业国家正在苦苦寻找它在后帝国时代的角色。

它从1973年开始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本来是为了解决这种身份认同危机——失去一个过时的全球性帝国后,可以从新的欧洲动力中汲取能量。但在2016年的公投之后,脱欧派宣称“欧洲”已经是死路一条,2019年脱离欧盟是扭转国家颓势、重获英国全球伟大地位的唯一出路。

不过这种对英国“衰落”的成见可能会误导人。在历史上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这个国家的崛起。实际上,吉本在论及罗马时也是这么说的:“一座扩张成一个帝国的城市的兴起,作为一个非凡的奇迹,很值得具有哲学头脑的人思考。但罗马的衰败可是无节制的扩张不可避免的自然结果。”更为晚近的历史学家弗朗索瓦·克鲁泽(François Crouzet)也评论道:“认为英格兰最初的霸权是正常的而它的衰落是反常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真正需要解释的恰恰是,最初的“霸权”是怎么来的。

简单地说,从1700年到1900年,欧洲扩张的大浪塑造了整个世界,而英国就是这次大浪中的弄潮儿:18世纪的贸易与征服,19世纪的工业与帝国。所有这些运动与利润丰厚的大西洋奴隶贸易纠缠不清(18世纪被贩为奴的非洲人有半数是用英国船只运输的),而从奴隶贸易中获得的利润又为英国的商业和工业革命提供了润滑剂。 这个国家的首要优势是,它在海上力量依旧重要的时代拥有一个相对安全的岛屿基地。不同于法国和普鲁士/德意志等与死敌为邻的竞争对手,英国可以躲在英吉利海峡后面——莎士比亚称该海峡为这个国家的“沟濠”和“水中壁垒”。或者用1870年格拉斯顿的话说:“神意智慧的安排用那道银海将它隔开……部分免除了危险,彻底免除了大陆邻国插手的诱惑。” 孤悬海外并非绝对安全,在1588年、1804年和1940年,外敌入侵的威胁一度非常严重,但这确实意味着英国不需要那种在欧洲大陆常见的庞大的常备陆军。而皇家海军不但很受待见,而且也是必需的。这不仅是因为它能保家卫国,还因为英国是个日益依赖粮食和原材料进口的岛国,需要保护海上贸易免遭平时的海盗和战时的敌人袭扰。

英国的岛国地位使它可以充分利用与法国的五次大战。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波拿巴的历代法国领导人不得不主要在陆上与欧陆敌人交战,英国则可以将更多的资源用在争夺贸易和殖民地上。1756年至1763年的“七年战争”让英国控制了北美大部分地区,虽然13个殖民地在1776年至1783年的下一场世界性战争中赢得了独立,但英国仍旧占有后来的加拿大和英属西印度群岛。从1793年到1815年的法国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代表着一段充满危机的时期,英国在此期间遭受了长期的经济封锁,但它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法国的海上力量灰飞烟灭,英国一跃成为世界殖民大国,它的殖民地主要是在印度,但它在澳大拉西亚和非洲部分地区的势力也越来越稳固了。它的舰队此前主要部署在英国国内、波罗的海和地中海,但此时已经遍布全球了。皇家海军的制海能力取决于海军上将约翰·费希尔(John Fisher,“一战”爆发时的第一海务大臣)所谓的“锁住世界的五把战略钥匙”,即英国在多佛尔、直布罗陀、亚历山大、好望角和新加坡的重要基地。

英国在全球各地建立战略据点,通过强大的海军和商业船队投射力量,不仅如此,它在1815年之后还凭借成为世界首个工业国家获得了巨大的优势。这个国家最初的制造业狂潮是被棉花贸易所推动的。所有的原材料都是从外面进口的,大部分制成品则用于出口。到1830年,棉纺织品占了英国出口额的一半,而原棉占了净进口额的20%。棉花潮消退后,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铁路建设热的刺激下,钢铁成了新的增长点。英国因为在世界各地铁路的投资与建设方面的主导地位,增长得以延续。到1860年,这个只占世界总人口2%的国家生产了全世界一半的钢铁,并占了全世界工业制成品贸易额的40%。它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国内生产总值,而它的人民尽管贫富悬殊,但还是享有最高的人均收入。

因此在维多利亚时期的大部分时候,英国作为头号殖民帝国、世界工业巨头和海上霸主,的确显得非常伟大。在1815年之后的数十年间,皇家海军统治了海洋,荡平了印度洋的海盗,打击了加勒比海和南大西洋的奴隶贩子,野心勃勃地扩大英国的商业利益,特别是在鸦片战争中迫使中国对英国贸易敞开大门。许多外国领导人也毫不怀疑英国的决定性实力。南美的“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在考虑西班牙卷土重来的可能性时感叹:“只有英国这位海上霸主能保护我们免遭欧洲的联合反扑了。”奥斯曼帝国驻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评论道:“有英国人做朋友我什么都能做,没有他们的友谊我什么也干不了。” 将“不列颠治下的和平”与“罗马治下的和平”相提并论并不牵强。和罗马一样,英国似乎统治或影响了世界上的大片地区,而且正如诗人艾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在1886年大肆渲染的,它是

……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洋力量

我们自己美丽的岛国,一切海洋的主人。

1897年6月维多利亚女王登基60周年的庆祝活动展现了这个国家雄大的全球力量。为期一周的军事庆典在怀特岛的大型海军阅兵式上达到了高潮,维多利亚在那里检阅了她的165艘军舰和其上的4万名水手。其中最盛大的时刻要数6月22日,维多利亚在群众的欢呼下,隆重地在伦敦的街道上游行了6英里 。和大多数观察者一样,《曼彻斯特卫报》( Manchester Guardian )说庆祝活动的主题是“遍布世界的大英帝国……欢欣鼓舞地展现一个世界历史上最强大的国家”。围观群众尤其对来自女王在全球之领地的士兵分队感兴趣。当时刚出现的大众报纸《每日邮报》( Daily Mail )的记者在报道他们走上拉德盖特山,向圣保罗大教堂行进时,难以掩饰自己的爱国热情:

白种人、黄种人、棕种人、黑种人,各种肤色,各个大陆,各个种族,各种语言——统统都为了 大英帝国和英国女王 全副武装起来。他们走了上来,越聚越多,每隔几码 就是一种新的类型,一块新的领地,就像一座人类学博物馆——一本活生生的大英帝国地名录。和他们一起走来的是他们的英格兰军官,他们像儿童一样听从并跟随着后者。这让你第一次意识到,这个帝国意味着什么。

从1897年6月的那个星期开始,许多言论都是这么浮夸,往往还有些可笑。一个纪念杯上画着这位78岁的君主,并写有“全世界愿望的中心”(The Centre of a World’s Desire)字样。一位加拿大诗人是这样献上他的祝福的:

敬维多利亚女王,

身着尊荣的衣装,

一脚踏着加拿大,

一脚在澳大利亚。

这样的一字马姿势真引人注目,但没办法长时间坚持下去。其实,我们已经失去的世界是我们注定要失去的。英国的全球实力从来就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强大。只要深究一下这种实力,包括经济上的、国际关系上的和帝国上的,就知道为什么这么说了。 KfC+y1NwT3qWNKD2Ih1gLJbudjCE8T4NaBApMLaxRsbNUGR4Yn2jftKeQDxgIql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