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式变法

唐亡于藩镇,宋太祖赵匡胤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公元961年,赵匡胤以其高超的表演艺术,几杯酒的工夫,就解除了手下一伙骄兵悍将的兵权。所谓“杯酒释兵权”,其实不过是“以金钱换兵权”罢了。

赵匡胤曾开导众将说,人生苦短,去日苦多,兄弟们不如多积金宝,广置良田,脱下身上的盔甲,吃好喝好、歌儿舞女颐养天年。

兵权收上来以后,藩镇再没有力量挑战中央,有宋一朝300多年,没有发生一起地方政府造反事件。但问题也现了,中央从此要养兵。

《朱子语类》中“论财赋”一节,记载了朱熹的说法:财用不足,皆起于养兵。十分八分是养兵,其他用度,止在二分。

也就是说,财政收入百分之八十用在了军费开支上。

到宋神宗年间,各种毛病相继出现。权贵经济泛滥,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土地集中在少数家族手上,朝廷财政收入捉襟见肘。

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副宰相,实施大变法。

王安石颁布的法令,大大小小十余条,其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均输法。对于盐、铁、大米等国家重要资源,一改过去买扑、钞引的“牌照”管理制度,实行统购统销、国营专卖,全面垄断生产和销售。均输法灵感来自西汉桑弘羊,脱胎于管仲,却比管仲“官山海”政策更加保守。

二是市易法。设立市易司,由政府拨出本钱,负责平价收购日常滞销的零售品(比如水果、芝麻等),到市场缺货时出售,价格由市易司划定。这个政策与桑弘羊、管仲的“轻重”理论,也是一脉相承。

三是青苗法。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农户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生产,平滑周期。每笔贷款的年息是20%,一年可贷两次。当年,管仲也曾给齐桓公出过类似的主意。

在廷辩的时候,司马光认为,王安石的这些主张都是管仲、桑弘羊玩剩下的,齐桓公、汉武帝就是受了欺骗,才导致一个被饿死,一个下了罪己诏。

但问题是,司马光却拿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

和所有的计划大师一样,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有两个:一是强国,增加财政收入;二是均富,缩小贫富差距。从实施效果来看,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确实迅速增加了,但和管仲改革一样,无法长久;而均富的目标,从来没实现过。

均输法造就了一个权力空前的“政府公司”,到处与民争利。市易法“尽收天下之货”,政府之手越伸越长,城市商业秩序破坏殆尽:青苗法也是完全变味,欺诈、摊派层出不穷,民间苦不堪言。

1085年,宋神宗驾崩,哲宗继位,变法随之废除,王安石郁郁而终。

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上台后,只知道空喊口号,翻来覆去说“以农为本”“轻徭薄赋”,没有提出任何有建设性的方案。

王安石变法被认为是古代历史最后一次整体配套制度改革。

这次变法与之前的管仲、商鞅、桑弘羊、王莽、刘晏等,再加上此后的张居正改革,都没有什么两样,属于“中国式变法”。

一个严重的后果是,王安石变法的失败给后来的治国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在如此发达的宏观环境中,进行一场如此全方位的配套改革,最后带来的却是惨烈的失败,这令所有的后来者对变法望而却步。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自北宋之后,南宋、明、清历代治国者基本放弃了体制内的制度创新,经济策略越来越谨小慎微、趋向保守,最终走进了闭关锁国的死胡同。自王安石之后的中国,所有经济问题只剩下一个,那就是:稳定。 PLUBxcO7yNRQNpasyg7B8lFR2ndfZwORQCVtBGnzcKDl8ZkQa8maoIGCqPsJYzj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