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200万年前,能人中的一个或一群“爱因斯坦”,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重大发现:如果拿一块石头以倾斜的角度砸在另一块石头上,可以砸出一个有着刀子一般锋利边缘的石头碎片。与飞机、互联网、原子弹这种发明相比,制造一块粗糙的石头刀片实在没有什么了不起,但这却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升自己生存机会的关键一步。
因为,这里面隐含的思维演化是划时代的。做出一块形如刀片的石具,这就要求能人的脑袋中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图景”——这个石刀是什么样的;接下来,我要怎么做。
在此之前,人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活在当下,对世界、周边环境的认知仅限于三维空间概念,而无法进行时间上的梳理。从发明石刀这一刻起,人类通过想象,开始在脑中建立时间观念,并尝试进行初级因果分析。时间概念的本质是思维训练,人类对复杂因果关系掌握的程度,决定了人类的发达程度。
100万年后,直立人当中的又一个或又一群“爱因斯坦”,从“火烧食物味道更好”“用石头相互碰撞可以产生火花”“点燃木头可以保存火种”等一连串的复杂因果关系中,开始认识并使用火。于是,直立人可以点燃整片草原、森林,当火势停歇,无法逃走的动物们便成了他们的烧烤盛宴。
美国历史学家布尔斯廷说,人类最早的伟大发现就是时间。
很多人或许会有疑问,狗、猪等也有时间观念,比如说,在某个特定时刻,它们会准时在某个地方等候“开饭”。其实,动物的这种时间观,并不是因为它们的大脑出现了一幅“吃饭”的图景,而是由于经过训练或本能,刺激了它们的大脑皮质,令它们产生条件反射。这就像人类的婴儿,在四岁前他们也能学会很多事情,但长大后却怎么也记不起。因为婴儿大脑难以形成“图景”,他们的学习方式就像小狗一样,只是一种条件反射,无法进行相应的因果分析。
人类在把因果分析应用到发明创造的同时,也将因果分析应用在合作秩序。
比如,原始人会将刚刚捕获的猎物借给邻居。因为他相信,不久的将来,邻居会还给他一头相似的猎物,或者提供其他的帮助。这位原始人甚至可以展开想象,在他的头脑中构思一幅邻居归还猎物时的感谢场面。
信贷就这样产生了。在历史上,信贷不但要早于铸币,也要早于文字。人类学家发现,早在1万年前,欧亚部族之间就有了原始的货物贸易,这些交易起初就是通过借贷方式,发生在部族或者家族内部。如果没有偿还要求,叫作馈赠;如果有偿还要求,就叫借贷;如果偿还要求超过当时借贷额,就叫含息借贷。
这种交易无须媒介,也不需要“元、角、分”之类的抽象价值概念。
可一旦产生了借贷,就一定需要时间的度量和表达。什么时候还,还什么,还多少,这是借贷的核心内容。
我们的祖先没有时钟和历书,却有功能类似的东西。地球、太阳、月亮和星辰都有自己运行节奏,植物的生长四季轮回,都让远古人类深深着迷。
今天我们低头看手机,老祖宗会抬头看太阳、月亮和星星。可以想象这么一个场景,原始人在把猎物借给邻居的时候,会附加类似这样的条款:
请在明天太阳下山之前还我一只相同的猎物;
请在下一次月亮变圆的第二天修葺我家的房子;
请在冬天第一场雪来临前还我一担干柴。
公元前8000年以后,人类逐渐进入农业时代,资本和信贷日益常见。资本的形式,可能是种子、改良后的工具,或者成群的牲畜。
对时间的度量和计算越来越重要。
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涨落和星辰的长期观测,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再加上5个宗教节日,共计365天。
公元前4000年后期,苏美尔(两河流域下游)人开始尝试将经济时间和天文时间分离。他们在规划分配和计算利率时,采用的不是365天这个自然周期,而是12个月、每月30天的日历年。“360天一年”可以划分出很多时间阶段:1/2、1/3、1/4、1/5、1/6、1/8、1/9和1/12,每个阶段都可以用整数来记载。直到今天,企业债券、市政债券以及许多银行的借款,也都是基于360天为一年计息。在此基础上,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度,一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吴宇虹,2013;戈兹曼,2017)
这种时间模型,能够很好地分析周期性的经济现象,促进资本的积累。
在资本的推动下,庙宇和城市的建设,就有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