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出污泥而不染

酌贪泉诗

吴隐之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据《晋书·吴隐之传》记载,“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然地多瘴疫,人情惮焉。”当时,派到广州去当刺史的皆多贪赃黩货,官府衙门贿赂公行,贪渎成风。东晋安帝时,朝廷欲革除岭南弊政,便派吴隐之出任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意思是,不见到可以引起贪欲的东西,就可以保持心地宁静。而这里,奇珍异宝无数,只要弄走一筐,就可以享用几辈子。因此,从京城到广州来,一过岭就会丧失廉洁的操守。于是,酌泉饮之,并即兴赋诗云云。

吴隐之的四句话和一首诗,内涵十分丰富,富有哲思理蕴,其中至少论及了三种关系:

一是环境与风气的关系。“越岭丧清”,到此即贪。古人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语)的说法,表明环境的重要。

二是欲望与操守的关系。老子有言:“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我无欲,而民自朴”。欲望原本是人的自然本能,它是一把双刃剑,应该加以分析,完全否定是不对的。这里说的不是要消除自然的本能,而是主张控制、消解贪欲的滋生与扩张。

三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吴隐之不同意那种“喝了贪泉水,人人都得贪”的论调。“一歃”,以口微吸也,极言其少;千金,极言钱财之多。两两相照,没有必然联系,关键在人,要看谁来喝。他说,我们不妨尝试一下,使令连天下与王位都不想要的伯夷、叔齐兄弟来饮,我相信,他们终究不会改变自己的初心与高尚情操的。

明人钱子义《贪泉》诗中,同样提出了质疑:“千金一歃岂其然?独酌无伤处默(吴隐之)贤。闻道黄金入眉坞,未应在处有贪泉?”诗中说,如果贪婪无度是由于饮了贪泉所致,那么,汉末的董卓疯狂聚敛财富(在长安以西渭河北岸修筑了眉坞城),难道他也是喝了贪泉的水不成?“独酌无伤处默贤”,说的是,贪与廉取决于人的资禀与精神境界的高下,同客观上是否饮用了贪泉并不相关。实践也证明了,吴隐之本人就曾喝过,他仍然廉洁自持,大节不亏。

吴隐之本传记载,他平时不沾酒肉,吃的只是蔬菜、干鱼;穿的仍是过去那些旧衣服。他还下令将前任官员使用过的豪华丝帐、帷幕,以及各种贵重饰物,统统撤除,一并收归国库。由于他整饬纲纪,以身作则,广州仕风大为改观。皇帝下诏嘉奖、赞扬他:“处可欲之地,而能不改其操,飨惟错之富,而家人不易其服。革奢务啬,南域改观”。作为一位“出污泥而不染”的著名清官,名标青史。 JQ4gfM0VPK5JqraCg9q9GIP84LY4auYBkePpUaHzHqnG6+b5HUwDsnVtpUIY6sN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