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双关谐语的妙谛

竹枝词 (二首选一)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诗中首句,即景起兴。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江边青青的翠柳,柔条轻拂着水面,江中水流平缓,波平如镜,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心醉神迷的美好环境啊。

次句叙事。在这动人情思的环境中,女郎听到了江上传来的唱歌声,宛如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江水,溅起一圈圈涟漪一般,歌声牵动了她的感情波澜。因为是她所倾心相爱的人唱的,所以听起来感到分外亲切,三、四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相关隐语(环境的有晴无晴,与心里的有情无情恰相对应),把女郎闻歌时这种喜欢而又疑虑、眷恋而又迷惘的微妙复杂的心理,生动、逼真地状写出来。女郎心中,自然希望对方能及早明确表态,可是,对方却偏偏含而不露,若即若离。在这种情态下,由于歌声不像对话那么意向分明,女郎就只好靠想象来分析、猜度对方的真实意向了——究竟是有情还是无情呢?这倒有些像阴晴不定的天气,东边太阳出来了,西边还在下雨,说是天没晴,实际上已经晴了。这样,观景闻声,由声而人,由人而情,层层递进,步步延伸,极富情趣,更加引人入胜。

沈祖棻先生指出,这种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而形成的表现方式,是历代民间情歌中所习见的。它们是谐声的双关语,同时是基于活跃联想的生动比喻。它们往往取材于眼前习见的景物,明确地但又含蓄地表达了微妙的感情。如南朝的吴声歌曲中就有一些使用了这种谐声双关语来表达恋情。《子夜歌》云:“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欢”是当时女子对情人的爱称。“梧子”双关“吾子”,即我的人。)又:“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的的”,明朗貌。“由豫”,迟疑貌。“芙蓉”也就是莲花,隐含“夫容”意蕴。“见莲”,双关“见怜”。)这类用谐声双关语来表情达意的民间情歌,是源远流长的,自来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本诗深受广大读者欢迎,这也是原因之一。

说到刘禹锡的《竹枝词》,清代诗人王渔洋指出:“《竹枝》咏风土,琐细诙谐皆可入,大抵以风趣为主,与绝句迥别。”(《带经堂诗话》)证之以刘氏现存的十一首《竹枝词》,信然。 xo52ZyQP37SQXZeU7+yom2n1IF1lsr3X9lPdV3vc+SQZa8ivuSpCeHR2pSPitgc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