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祛魅

题木居士二首 (选一)

韩愈

火透波穿不计春,

根如头面干如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

便有无穷求福人。

“祛魅”一词,源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世界的祛魅”。随着科学的普及、人类理性的增强,人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对于人类来说,世界可以认识、可以把握,不复是充满巫术与魅惑的存在,人们不必再像相信这种神秘力量的野蛮人那样,为了控制或祈求神灵而求助于魔法。当然,这种进展与演化,是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的。

我国唐代中期,处于八、九世纪之交的著名文学家韩愈,路经湖南耒阳县北鳌口村,听到这样一件趣闻:村里一座庙宇,里面供奉着一位“木居士”(对木雕神像的戏称)。时逢天旱,县令怀着无比虔诚的愿望,率领村民抬着神像,沿街祷告乞雨,不料,竟然了无功效,一怒之下,便将“木居士”像掷入火中,当柴烧掉。后来,寺僧觉得庙中空空如也终究不妥,便以一棵古树代之,居然同样招引来无数民众,烧香叩拜如仪。韩愈见此情景,心有所感,遂题咏两首七绝,此为其中一首。

诗中说,一棵不知经历多少岁月的枯木朽株,经过雷殛火烧、雨淋水浸,扭曲的树根像是人的头面,枝干像是人的身躯。偶然被僧人当成“木居士”加以神化,立刻便有无数的善男信女跪拜求福。旧时,南方有所谓“木魅”,又称“树魅”,指的就是据说有魂灵附身的树。李白诗中有“木魅风号去,山精雨啸旋”之句。这种“根如头面干如身”的树,大约即属于“木魅”的一种。

诗中说的是他者的迷魅,其实,有时竟连“制造者”本人,比如那个僧人,也会掉转头来顶礼膜拜。记忆中,有这样两幅漫画:上图:一个工匠师傅殚精竭虑,悉心雕塑一具神像。下图:工匠放下手中的工具,匍匐在地,跪拜于神像脚下。本来神像就是工匠自己塑造的,心知肚明,可是,转过身来,它却成了工匠的主宰,制造者甘心接受神像的奴役与指令。这就是哲学上所指出的“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了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即所谓“异化”。

诗人运用咏物寓言的形式,抓住“木居士”和“求福人”这两个形象,借端托喻,取得喜剧艺术的讽刺效果,而且颇富哲理性。

诗中所记述的固然是乡村中一种民间陋俗,属于特殊的个别现象,但所揭示的谄佛祭鬼、迷信神化之类事物产生的根源,以及由此引发的理性思考,却有其普遍而深刻的意义,起到了“把无价值的撕毁给人看”(鲁迅语)的作用。

从这里的针砭陋习,祛魅解惑,再联系到韩愈的冒死犯难,谏迎佛骨,看得出高踞“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昌黎先生,不仅是文章魁首、诗坛巨擘,而且,还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顺着“祛魅”这根主线思索下去,忽然记起黑格尔《美学》巨著中的一句话:“人要有现实的客观存在,就必须在一个周围的世界,正如神像不能没有一座庙宇来安顿一样。”强调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不能离开社会,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若说神像不能离开庙宇,被请出庙宇的神像不过是一块木头,那可就视情况而异了。且看,那个由僧人制造的“木居士”——古树,虽然置身佛龛之外,但它仍然被奉为神灵,受人顶礼膜拜。可见,对于迷信神佛的头脑来说,供在庙里的固然是神;移到外面的也未尝不是。所以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啊!

与迷信鬼神的陋习相类似,世间还有谄事权势者的庸愚行为。宋代诗评家、当过多地县令的黄彻,有一段寄慨遥深的话:“退之云:‘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可谓切中时病。凡世之趋附权势以图身利者,岂问其人贤否、果能为国为民哉!及其败也,相推入祸门而已。聋俗无知,谄祭非鬼,无异也。” EeqD0LFX+1zCkuKLKjvM5/MzXuFNGloFExHO/h5MhZeQWna7IyvewtMDoUOQyae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