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爱才尤贵无名时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对于唐代诗人杨巨源这首传诵千古的七绝,人们习惯于从“诗家三昧”去解释,认为说的是诗人必须感觉敏锐,独具慧眼,善于捕捉新鲜事物,这样才能写出新的意蕴,开辟新的境界。也有人说,没有那么复杂,无非是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与赞美。这些理解,当然是不错的。可是,我却觉得,诗的蕴涵大概不止于此,我们能不能把它引申一步,看作是诗人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手法来论述发现、识别、选拔人才的道理呢?

我们可以从中悟出,如同诗家应该抓住早春时节,及时描写那些清丽、新鲜的景色——这个时候,柳枝刚刚发出淡黄的嫩叶,绿色尚未均匀地铺开,但已显露出发展的前景;人才也是一样,在开始显露头角时,可能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如果我们求全责备,等到他们像上林之花灿若云锦时再去赏识、拔擢,那就错过了时机,为时晚矣。

爱惜人才,并无异议。但是,世人的习惯,往往是只注重“显人才”,只承认成功,赞赏成名,而很少关注那些虽有才能但暂时还处于卑微地位、尚未显露头角、被人发现的“潜人才”。对于这类人来说,当成功到来之前,这个阶段是难熬的。不要说按门阀取士、凭年资选官、靠恩荫供职的封建时代,即便是在今天,由于传统偏见和习惯势力作怪,在人才成长过程中,挑剔者、苛求者、嫉妒者居多,而主动予以支持、鼓励与帮助者很少。

人才专家指出,人才从潜到显的成长过程中,亟须克服“马太效应”。原来,《圣经·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主人要到外国去,找来三个仆人,按其才干给他们分银子:仆甲得五千,仆乙得两千,仆丙得一千。主人走后,他们分头去做买卖,仆甲用五千银子作本钱,又赚回了五千;仆乙也赚了两千;唯有仆丙怕失掉主人给的一千银子,将它埋藏在地下保存。主人回来后,同他们算账。首先,赞扬了仆甲一番,说:“好,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让你享受主人的快乐。”也表扬了仆乙,夸他能干、会理财。却把仆丙骂了一顿,并把那一千银两夺回,给了拥有一万银两的仆甲。故事讲完后,用这样一句话作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使人联想到哲学经典《老子》中的那段话:“天之道,其犹张弓与(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大意是,自然的规律,岂不就像拉弓一样吗?弦位高了,就把它压低,弦位低了,就把它抬高;有余的,给予减少,不足的,加以补充。自然的规律,减少有余,用来补充不足。人世的行为法则,不是这样,却要剥夺不足,而用来供奉有余的人。

到了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借用《马太福音》中那句话,提出一个“马太效应”的概念,以之概括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名家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尚未出名的“潜人才”则不肯承认。

要成事,必先成名,这在中外古今是一体皆然的。有了名,一切事都好办,“名人效应”随处可见;与此相对应,“无名小卒”则窒碍重重,所谓“最难名世白衣诗”,说的正是这种情况。清代文人、“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年轻时节,虽然在诗书画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但是,因为没有名气、地位,作品无人问津;十年后,中了进士,声名大振,时人竞相索求,门庭若市。他在感慨之余,刻了一方朱文印章,印文是“二十年前旧板桥”,用以讥讽世情,针砭时弊。

这种情况,今天也还存在。当人才没有崭露头角时,常常无人注意;而一当取得了某些成果,在社会上出了名,又会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采访、录像、编辞典、下聘书,包括一些庸俗捧场、借光炫耀,以及商业性的炒作,弄得应接不暇,无法摆脱,产生了所谓“名人之累”。这使人想起《聊斋志异》中那个胡四娘。最初,这个弱女子受尽了家人、亲友的冷遇和奚落;可是,一朝发迹,便声名鹊起,简直闹得沸反盈天:“申贺者,捉坐者,寒暄者,喧杂满屋。耳有听,听四娘;目有视,视四娘;口有道,道四娘也”。

当然,这绝不是说,对声名显赫的人才不该宣扬与关心。在这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本文只是想提醒一下,爱才尤贵无名时。与其热衷于在人才荣显之后揄扬备至,优礼有加,干些“锦上添花”的事,何不“雪里送炭”,于幼芽掀石破土之际,多给一些实际的帮助呢! 9tMft9hxUMmtju59D15xLyc+MeeOo3Qg0R6qFO4snVoOijtGeylFmNnHS2rIQ/z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