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慈母颂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感恩是一种传统美德与美好善良的道德情感,表现为一种人格、一种人生境界,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伦理基础。对于个人来说,常怀感恩之心,生命就会得到滋润,可以使自己经常保持健康心态、进取信念,看到生活中的前进希望,有效地增强社会责任感。这种知恩图报、感恩戴德的情怀,再进一步就会表现为一种奉献精神、真诚自愿地付出的行为。

感恩,首要的是感怀父母之恩。早在两三千年前,诗人就情深意切地吟哦:“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养)我。拊(抚)我畜(爱)我,长我育我。顾(在家时照看)我复(出门后挂念)我,出入腹我(出出进进把我抱在怀里)。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天道无常,意为老天突然降下灾祸,夺走他们生命)”。(《诗经·小雅·蓼莪》)尔后,这方面的诗文,连篇累牍。其中的代表作——《游子吟》,这首传颂千古的母爱颂歌,传递了亿万游子的共同心声。

当代学者左成文指出,诗的前四句,“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孟郊为诗,于淳朴素淡中显现出浓郁的人性光辉、人情之美。苏东坡说,孟郊“诗从肺腑出”;钱锺书认为,孟郊诗“五古佳处,深语若平,巧语带朴,新语入古,幽语含淡”。这些论述,都是非常切合实际的。

要使以孝敬父母为首要的感恩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发扬光大,生根开花,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落实:

一是,孝亲必须从早做起,从现在做起。古人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憾语。因而,做子女的绝对不能心存等待心理,以为来日方长,未来总有机会;那样,必将遗恨无穷,忏悔终生。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一支手语歌《感恩的心》:“我长大了,妈妈老了;/我长高了,妈妈背驼了;/我懂事了,妈妈记不清事了;/我事业有成,想要孝敬妈妈,她却走了。”这和《诗经·小雅·蓼莪》篇中的“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意蕴完全一致。

二是,母爱教育要从孩童抓起。上古时代的《蓼莪》,中古时代的《游子吟》,以及现时这支简单至极的手语歌,或简古,或通俗,但都直抒胸臆,把母子间的灼灼深情作了形象的概括,感人肺腑。我们应该把这些往古来今的大量优秀作品搜集起来,编辑、整理成幼儿园和小学教材,使少年儿童从小就铭记于心,从而终身受益。

三是,孝亲要从具体事做起。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在回答子夏问孝时,他又进一步指出:“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前者强调一个“敬”字。如果只是养活父母,保证温饱,而对父母缺乏敬重之心,那同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后者强调,要从心里热爱父母,体贴入微,时刻做到和颜悦色,从来不给“小脸子”看。《礼记》中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孔子也认为,子于父母,能够一贯和颜悦色,原非易事,所以才说“色难”;但这又是最关紧要的,否则,即便是遇事由年轻人去做,有酒食让父母先享用,也不能算是尽了孝道。子女要善于体察父母的心境。什么锦衣玉食、高级享受,对他们并无实际价值,唯一的渴望,是找机会多和儿孙们在一起谈谈心,唠唠家常,以排遣晚年难耐的无边寂寞。应该说,这是十分廉价、极易达到的要求。可是,十有八九,做儿女的却没能给予满足。

四是,孝亲要落实到社会实践中去,必须坚持法律与道德两手抓。道德的实施需要法律的强制保障;而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自觉守法、护法,法律也需要道德的奠基和撑持;应该使社会的道德规范逐步纳入法律条文,借助法律的强制力予以保证。我国《宪法》以及《婚姻法》,都有“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的条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更是明文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对于用人单位也有为赡养人孝亲、探亲提供保障的要求。世界五百强公司中,许多家进行用人调查时,都把孝敬父母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考查。理由是:如果对父母都不孝敬,那还何谈尊重顾客、善待同事、体贴下属、热爱公司!这样做,既能起到导向作用,而且,具有实际效果,十分可取。 BX7XjNsovQOEyzDNtSpL/hBBd4EguWcTRP3YuRksQ6/JMqb8EJEm8xWcboimPXu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