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吴趼人年谱

王俊年

前言

吴趼人是晚清著名的小说家。他虽然只活了四十五岁,却写了许多作品——仅小说,长、中、短篇就有三十种,可说是晚清时期小说产量最多的一位作家了。因此,比较系统地介绍他的家世、生平,按撰期或发表年月编次他的著作,将有助于对这位著名小说家的了解和对他作品的研究。

建国三十多年来,对于晚清吴趼人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作家和作品的评价颇不一致。为了“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列宁语),实事求是地对他们进行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价,本编辑录了当时国际、国内的重要事件——这里,除了政治大事,还包括中国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情况,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主要报刊,改良派和革命派中主要思想家和小说家的生卒时间及其创作情况,以供研究者参考。

本年谱的编写,纪年以公元为主,附以清代年号及岁次干支。记事,先国际国内大事,后谱主活动。叙谱主及有关事迹,尽可能引用原始材料或注明出处;如有必要,则加按语。其系事月日,采用公历,或标括号附阴历;为示区别,公历概书阿拉伯数字,阴历则写汉字。

关于吴趼人的生平事迹的记载很少,编者翻阅了目前所能找到的吴趼人的全部著作及有关材料,到他的老家——广东省佛山市去进行了三次调查,也向有关人士做过函询,但还是深感材料之不足。现仅就所知者裒成是编,聊补吴氏年谱之缺略;抛砖引玉,诚望杰构于来哲也。

从民国十二年编的《佛山忠义乡志》上得知光绪三十一年吴荃选曾纂《吴氏族谱》(《乡志》卷十五《艺文志》一载有吴荃选和吴尚廉为该《族谱》所撰两序),“文化大革命”前,中山大学中文系卢叔度先生曾在佛山市某吴氏家里见过手抄本《吴氏族谱》,惜前者遍觅无着,后者在十年浩劫中已被焚毁。本年谱内关于吴趼人的原名及其父亲吴升福的生年,均由卢先生根据他所见的手抄本《吴氏族谱》的笔记提供(近年来已获得旁证材料证实);著谱前,卢先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林岗同志曾先后带同我到佛山进行调查,特在此一并致谢。

编者才力绵薄,谱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敬祈读者批评指正。

1866年(清同治五年 丙寅)一岁。

2月(同治四年十二月),江南太平军余部在广东嘉应州(今梅县)被围败灭。

秋,捻军分东、西两支。东入山东,西进陕西。

去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江南制造总局;是岁,左宗棠在福州设立福州船政局。

孙中山生。刘鹗十岁。康有为九岁。

5月29日(四月十六日),出生于北京分宜故第(原为明严嵩相府 [1] ,后有部分为趼人祖父吴尚志做京官时所居)。

吴趼人《都中寻先兄墓不得》诗小序:“岁丙寅,沃尧坠地……”(见《月月小说》第四号《趼廛诗删剩》)

又,《恭贺新禧》:“同治丙寅,为吾生之第一年……”(见《月月小说》第五号《讥弹》)

李葭荣《我佛山人传》:“诞君分宜故第……”(原载《天铎报》宣统二年(1910年)十月。胡寄尘编《虞初近志》卷六[1913年9月,广益书局]、《清代逸闻》卷八[1915年4月,上海中华书局]、《清朝野史大观》卷十一[1921年,上海中华书局]、《小说世界》第十三卷第二十期[1926年5月]转载。)

吴氏原名宝震,又名沃尧,从其父名允吉取字小允。初号茧人,后改趼人,又号我佛山人,别署趼(《小说丛话》,见《新小说》第十九号;《庆祝立宪》,见《月月小说》第一号;《大改革》《义盗记》,见《月月小说》第三号;《黑籍冤魂》《俏皮话》,见《月月小说》第四号;《立宪万岁》《平步青云》《快升官》《讥弹》,见《月月小说》第五号;《上海游骖录》,见《月月小说》第六号;《黄勋伯传》《查功课》《说小说》,见《月月小说》第八号;《云南野乘》,见《月月小说》第十一号;《发财秘诀》,见《月月小说》第十二号)、偈(《预备立宪》《讥弹·送往迎来之学生》评,见《月月小说》第二号)、怫(《邬烈士殉路》,见《月月小说》第十一号)、茧叟(《瞎骗奇闻》,见《绣像小说》第四一——四六号;《活地狱》第四○——四二回,见《绣像小说》第七○——七一号;《糊涂世界》,见1906年《世界繁华报》;《秋望有感》,见《政艺通报》第六年丁未第十三号)、趼廛(《趼廛诗删剩》,见《月月小说》第四、五、七号;《趼廛剩墨》,见《月月小说》第七、九、十一、十二号;《俏皮话》,见《月月小说》第十二号)、茧闇、趼人氏(《俏皮话·识》,见《月月小说》第一号;《四海神交集·识》,见《月月小说》第八号;《新庵笔记》评)、检尘子(《知新室新译丛》评,见《新小说》第二十、二二、二三、二四号;《新庵译萃》评,见《月月小说》)、野史氏(《中国侦探案》评)、老上海(《胡宝玉》)、老少年(《新石头记》)、趼廛主人(《毒蛇圈》评,见《新小说》第九、十一、十三、十七号等)、抽丝主人(《海上名妓四大金刚奇书》)、岭南将叟(《九命奇冤》)、中国老少年(《中国侦探案·弁言》)等。

王锦南《别号话》(一)《我佛山人》:“……趼人,原名宝震,后更名沃尧。”(见《游戏世界》第十八期,1922年11月出版)

李葭荣《我佛山人传》:“我佛山人,君姓吴氏,名沃尧,字小允,又字趼人……”

吴趼人《吴趼人哭》:“吴趼人原号茧人,一日求人书画,赠款书作茧仁,趼人大惊曰:‘茧中之一仁,死且僵矣!’急易作‘趼’字,仍音茧。因多误读作‘研’者,便记于此。”

张乙庐《吴趼人逸事》:“吴氏……初取春蚕作茧自缚之义,自字茧人,后改今名。……盖取《庄子》‘百舍重趼,而不敢息’之义也。趼字左旁从足,而其友寓书,时有误书妍人或研人者,氏颇以为苦,尝作诗六章自白,有‘偷向妆台揽镜照,阿侬原不是妍人’句。”(见《小说日报》第五四号《天涯芳草馆笔记》,1923年1月26日出版)

陈无我编《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吴趼人曰:“余自二十五岁改号茧人,去岁复易茧作趼,音本同也。乃近日友人每书为研,口占二十八字辨之:‘姓氏从来自有真,不曾顽石证前生。古端经手无多日,底事频呼作研人?’”(陈书1928年4月大东书局出版)

按:吴荣光《石云山人诗集》卷十四《趼舍诗存·序》云:“余自道光戊子秋,择地经营两先茔,历览西樵、石门、浔峡、嘉桂、白云、罗浮诸山,趼足两载,几及百舍,祁寒暑雨,不敢告劳,每于胜境流连处,一一记之。庚寅释服后,择其最名胜者补作者若干首,附以往返新会、花县、鹤山祭扫祖坟及访友题图之作,名曰《趼舍诗存》。”盖“趼人”或采“趼舍”之人之义也。

孙玉声《退醒庐笔记》:“吴为粤之佛山人,故自署曰‘我佛山人’。一日,有某小报与之作笔战,而误以‘山人’二字之字义,等诸山樵、山民之类,致将上之‘我佛’二字连缀成文,皇皇登诸报纸。吴见而狂笑不已。翌日,兴师问罪,谓:‘我系佛山之人,故曰我佛山人。何得竟施腰斩之罪,将“佛山”二字断成二截?佛说未免罪过。’”

清癯《我佛山人轶事》:“我佛山人……当为沪上寓公时,署其居曰‘茧闇’;其自为诗草,即书狂草四字于卷面,曰‘茧诗草’。有短视者见之,讶曰:‘兰闺诗草!’继乃谓:‘是谁家娘子作耶?’时传为笑谈。……未几,因别迁,榜于门曰‘趼廛’。其字作分书,途人见之,笑曰:‘沪上工艺纵多,然未见有专以磨墨为营生者。’盖误‘趼廛’为‘研墨’也。”(见1929年5月5日《申报》)

吴氏“系出延陵”[按:延陵,春秋时吴邑,季札所居。故址即今江苏省常州市。](见《佛山忠义乡志》卷九《氏族志、氏系迁徙源流》),“自宋由福建来广东,居新会县之棠美乡。”明崇祯间,吴氏十一世讳化龙,号煦寰,迁佛山 ,居大树堂 (见《吴荣光自订年谱》,载1937年1月《南华月刊》第一集第一卷;《石云山人文集》卷四《先府君行伏》)。

吴氏曾祖名荣光,“字伯荣,号荷屋”,“乾隆三十八年癸巳正月初十日(1773年2月1日)生”。“嘉庆戊午举人,己未联捷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历充武英殿协修、纂修、本衙门撰文,功臣馆提调。以京察一等授江南道御史,充甲子顺天同考官、丁卯浙江副考官。以落职捐复补授刑部员外郎、郎中。以军机章京俸满放陕安兵备道,调补福建盐法道,经任陕西、浙江、湖北按察使,贵州、福建、湖南布政使,护理贵州巡抚,擢湖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旋以足疾,就医桂林,将辑成生平所著书,未竟而卒,年七十一。”(见同治十一年《续修南海县志》;《吴荣光自订年谱》)文章学术,具有渊源;金石掌故,所诣至精。著有《吾学录》《辛丑销夏录》《历代名人年表》《筠清馆金石录》《帖镜》等,又主修《道光佛山忠义乡志》,辑诸弟诗《吹篪诗略》。同怀弟弥光编刊其诗文诸作为《石云山人集》。(见民国十二年《佛山忠义乡志》;《石云山人集》)

吴氏祖名尚志,字任卿,号莘畲,嘉庆九年甲子九月(1804年10月)生。监生,工部屯田司主事,递升员外郎。娶湖南溆浦县严氏,继娶江苏元和县(今苏州市东南偏)陈氏,又纳直隶(今河北省)宣化府怀来县八里村刘氏为妾。同治七年戊辰(1863年)卒于官 。家道自此中落。

吴荣光《石云山人诗集》每卷末署:“子尚忠春卿 尚志任卿校字”。

《吴荣光自订年谱》:“九年甲子 三十二岁 九月子尚志生。”

吴荣光《先府君行状》(阮元填讳):“孙五人:……次尚志,监生,候选部主事,娶湖南溆浦县严氏孝廉方正、陕西按察使、加赠布政使、入祀名宦、前陕西陕安道汉中府知府讳如煜长女;继娶江苏元和县陈氏,嘉庆己未进士、浙江杭嘉湖道、历署浙江按察使、盐运使、前陕西延安府知府、户部郎中、军机章京、翰林院庶吉士名钟麟次女”。

《佛山忠义乡志》卷九《氏族志、氏系迁徙源流、官阀附》:“主事尚志。”又,卷十三《选举二·仕宦》:“吴尚志,工部屯田司候补主事。”

吴趼人《趼廛笔记·纪痛》:“咸丰十年……时先祖以工部员外郎被议,居京邸。先君于事前嘱家母奉先祖父母至宣化外祖家作避地计,而自留于京师。”

李葭荣《我佛山人传》:“祖莘畲工部员外郎。……工部公得如夫人氏刘者而贤之,顾谓家人:‘吾子取必刘。’寻为巡检公取于怀来县八里村刘氏,如夫人兄弟之子也。……工部公卒于官……”

按:荣光共三子四女:长子圣基、长女尚仕、次女尚俸和三女均早殇。次子,名尚忠,字春卿 ,嘉庆元年丙辰二月(1796年3月)生 。监生 ,江苏常州知府 。娶本邑邓氏 。小女,名尚熹,字禄卿,号小荷 ,又号小荷女史 、南海女士 。嘉庆十三年戊辰十月(1808年11月)生 。工诗画,称“才媛” ,有《写韵楼诗稿》 等。尚志是其三子。

吴氏父名升福,字允祺,又字允吉。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年)生 。江苏候补巡检 。娶直隶宣化八里村刘氏。先,侍父于京师。父卒,举家奉丧南归。后孑身仕浙江宁波,督办柴桥镇茶厘事务。光绪八年壬午(1882年)约八月底九月初卒于浙江差次,享年四十二岁。生二子一女:长寿世(又名宝文),早殇;次宝震;又次晓兰(女)。

李葭荣《我佛山人传》:“父允吉,浙江候补巡检。巡检公侍工部公京师。……工部公卒于官,巡检公奉丧以归……逾数岁,巡检公筮仕浙中,亦卒于官。以后事属弟,则君季父也。……与君同所生者仅一女弟,母夫人珍畜之……”

吴趼人《趼廛笔记·猴酒》:“外祖,直隶宣化人,居东八里。”

吴趼人《趼廛笔记·神签》:“光绪壬午八月,得先君书,诏赴宁波省疾。……以十九日登舟展轮,出虎门……颠簸于海上者十日,至二十九日乃抵吴淞。”又转航宁波。待至官所,父已故。

吴趼人《趼廛诗删剩·都中寻先兄墓不得》小序:“先兄寿世,生于同治癸亥(1863年)。甫三岁,日识数十字,进退揖让如成人,乡先辈多以神童目之。岁丙寅(1866年)……夭亡。”

又,《趼廛诗删剩》中有《江头伫望晓兰妹归舟不至》诗。

按:尚志生五子:长子同福和三子应福均早殇;次子升福,即趼人父;四子炽福,直隶巡检 ,“幼居京邸,长乃筮仕直隶,需次津门。……戊寅秋卒 ”。[“戊寅”疑“庚寅”(1890年)之误。原文:“戊寅秋,叔父见背,是冬得赴,以辛卯二月附轮北上,挈两弟持丧南来……”又,《趼廛诗删剩·课弟》诗注云:“得先叔讣后始往天津香河之赤毛庄携之来沪……”庚寅秋亡,旋即北上,翌年正是“辛卯”(1891年)。]遗二孤——君宜、瑞棠;五子保福,江苏候补通判 ,后仕湖北宜昌,丙申(1896年)七月卒 ,无后。

1867年(同治六年 丁卯)二岁。

是岁,崇厚在天津设机器制造局。

英商成立中国航业公司。

李伯元生。

是年初,随父母奉丧南归,居佛山故宅。自此,便与其母定居佛山,在佛山度过他的幼年和少年时期。

李葭荣《我佛山人传》:“工部公卒于官,巡检公奉丧以归,君犹襁褓。”

1868年(同治七年 戊辰)三岁。

日本明治维新。

1月(丁卯十二月),赖文光走扬州瓦窑铺,被俘,死。东捻灭。

8月,张宗禹于山东黄河、运河、徒骇河之间陷入重围,被歼。西捻灭。

1869年(同治八年 己巳)四岁。

1月和6月,四川酉阳、贵州遵义先后爆发反洋教斗争。

章炳麟生(1月12日——戊辰十一月三十日)。

1870年(同治九年 庚午)五岁。

6月,天津教案发生。

是岁,李鸿章扩充天津机器制造局。

1871年(同治十年 辛未)六岁。

巴黎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建立巴黎公社。

7月,沙俄侵占我国新疆伊犁,野蛮屠杀当地居民。

1872年(同治十一年 壬申)七岁。

4月,坚持十八年的贵州苗民起义,至此失败。

夏,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官督商办。

8月,清政府首次派学童赴美留学。

秋,侨商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县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开始出现。

黄世仲生。曾朴生。

1873年(同治十二年 癸酉)八岁。

6月,延续十八年的云南回民起义最后失败。

11月,斗争十二年的陕甘回民起义至此失败。

是岁,梁启超生。周桂笙生。

约由此年起,从冯竹昆塾师受业。

吴趼人《趼廛笔记·复苏》:“童时[按:《谷梁传·昭十九年》:“‘羁贯成童’,注:‘成童,八岁以上。’”],从蒙师冯竹昆先生读书,与同学潘若祖甚相得。……”

吴趼人评《自由结婚》(周桂笙译):“……犹忆吾束发[按:古代男孩成童,将头发束成一髻。因用以代指成童。]授书时,蒙师教我读,字未曾识也,而师年老多咳病,吾退塾时,殊不复忆字之能识与否,而必作伛偻状以学蒙师之咳。……”

吴趼人《劫余灰》第一回:“……还记得我从小读书时,曾经读过《中庸》……”

1874年(同治十三年 甲戌)九岁。

5月,日本派兵侵略我国台湾;10月,中日议定《北京专约》,清政府赔银五十万两。

1875年(光绪元年 乙亥)十岁。

同治帝载淳死,载湉继位,改元光绪;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陈天华生。

1876年(光绪二年 丙子)十一岁。

4月,李鸿章奏派武弁赴德学习军械技术。

夏,坚持二十年云南的彝民起义失败。

9月,英国强订《中英烟台条约》。

是岁,英商怡和洋行建淞沪铁路成,旋由中国收购拆毁。

包天笑生。

1877年(光绪三年 丁丑)十二岁。

1月(丙子十二月),李鸿章等奏派福建船政学堂学生分赴英、法等国学习制造、驾驶之术。

是岁,丁宝桢在成都设四川机器局。

秋瑾生。

1878年(光绪四年 戊寅)十三岁。

是岁,左宗棠在兰州设机器织呢局。李鸿章在唐山成立开平矿务局。

约于此年前后入佛山书院 肄业。曾学绘画。恶宋儒之学。

吴趼人《趼廛笔记·生魂》:“吾乡佛山书院,与海防同知署衡宇相望。肄业生偶于院中设坛扶鸾……”

吴趼人评《自由结婚》(周桂笙译):“……吾少年曾学为画矣,六法未谙,东涂西抹,不能成一幅,而笔研狼藉,朱粉满案,且及于唇面之间,种种画师之丑态毕呈,甚且过之。家人见之而笑,始耸然而自惭也。”

李葭荣《我佛山人传》:“君恶宋儒之学,于朱氏熹尤多所诟病。……”

我佛山人《近十年之怪现状》自序:“吾人幼而读书,长而入世,而所读之书,终不能达于用。……”

4月11日(三月初九日),随族老去花县扫墓。

吴趼人《趼廛笔记·记戊寅风灾》:“光绪戊寅,三月初九日,余从族老泛扁舟,至花县扫墓。……”

1879年(光绪五年 己卯)十四岁。

3月,日本侵占琉球,改为冲绳县。

9月、11月,上海英商耶松船厂工人和祥生船厂工人先后罢工。

12月,福建延平发生反教会斗争。

1880年(光绪六年 庚辰)十五岁。

李鸿章于天津设电报总局,又设水师学堂。

1881年(光绪七年 辛巳)十六岁。

2月,沙俄逼签《中俄伊犁条约》和《陆路通商章程》。

6月,吴大澂在吉林设立机器局。

是岁,英商创办上海自来水公司。

中国自建最早的铁路——唐山至胥各庄运煤铁路完工。

黄佐卿在上海设立公和永缫丝厂。

1882年(光绪八年 壬午)十七岁。

5月,法国侵占越南河内。

7月,朝鲜发生“壬午兵变”。

是岁,英商在上海设上海电气公司。

李鸿章奏请在上海设机器织布局。李松云在上海设均昌机器船厂。广州商人合股设造纸厂。徐鸿复等于上海集股设同文书局。

10月,父亡。至宁波,收殓奠祭,扶柩回乡。家境益窘。

吴趼人《趼廛笔记·神签》:“光绪壬午八月,得先君书,诏赴宁波省疾。时余年甫十七。……以十九日(9月30日)登舟展轮……至二十九日(10月10日)乃抵吴淞。”待转至宁波,父已亡故。

李葭荣《我佛山人传》:“君早岁食贫,岸然自异,无寒酸卑琐之气。……”

1883年(光绪九年 癸未)十八岁。

6月,祝大椿在上海设立源昌机器五金厂。

12月,法军进攻驻守越南的清军,中法战争爆发。

为生活所迫,离家赴沪谋事。先投靠同乡江裕昌茶庄 ,旋佣书江南制造局

包天笑《吴趼人的身世》:“吴趼人……原来他是二十岁左右就到了上海,曾到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工作……”(载1960年10月23日香港《文汇报》)[按:包天笑在1906年便已与吴趼人相熟稔。]

吴趼人《还我魂灵记》:“吾生而精神壮足,未弱冠,即出与海内士大夫周旋。”(载《汉口中西报》庚戌六月十六日[1910年7月22日])[按:这里说明他未满二十岁便已离家到社会上与各界人士应酬。据记载,吴趼人二十岁以前离家,一是去宁波料理父丧,一是至上海谋生。观此行文,当指后者而非前者。理由如下。]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二回自评 :“……回想甲申、乙酉间之上海社会,如在目前。”(见《新小说》杂志第17号)[按:甲申、乙酉,即1884年(19岁)、1885年(20岁)。此时吴趼人已在上海。]

吴趼人《趼廛笔记·星命》:“吴少澜挟星命之术游上海,名动士大夫间。曾推先叔母造……至光绪九年癸未,叔母年二十七岁。既除夕,辞岁喧笑,殊无病状。迩时且较往岁丰腴,举家窃喜,谓术士之言妄矣。至新岁初六夕,陡得暴病,初七辰刻卒。检历书,则初八日立春也。可不谓神验乎。”[按:光绪九年癸未,即1883年,吴趼人十八岁。从此记载看,这年的年底,吴趼人已在上海。]

吴趼人《文鹿季父春闱报罢南旋过申,赋此送归岭南,并寄介叔王季父京都》诗云:“……几人下第感刘蕡 ,且喜英风侍海滨。惭愧阿咸 游沪渎,十年驰逐亦风尘。(委父赐楹帖,撰句云:沪海风流怀小阮,京华驰逐怅刘蕡。)”(《趼廛诗删剩》,见《月月小说》第5号)[按:文鹿即吴荃选。其叔吴尚廉于光绪辛丑之腊撰《吴氏四画传》云:“名荃选,字颂明,号文鹿……光绪己丑恩科,与余同榜举人,拣选知县。”光绪己丑,即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清朝科举制度规定:子、午、卯、酉年秋试诸生于省城,曰乡试,考中者称举人;辰、戌、丑、未年春试举人于京师,曰会试,考中者称贡士。若乡试有恩科,则次年亦举行会试,称会试恩科。据此,则文鹿在庚寅(光绪十六年,即1890年)便可参加会试恩科(吴尚廉就在这次考中进士)。但上诗所谓春闱不第,显然不是指这一次。因为若是这一次,则据“惭愧阿咸游沪渎,十年驰逐亦风尘”推算,吴趼人当在1880年(十五岁)便已到了上海;而事实上,据《趼廛笔记·神签》记载,他在十七岁父亡以前还没有到过上海。下一次是壬辰正科(光绪十八年,即1892年)的会试。这一次文鹿仍然没有考中,所以他在给吴趼人的楹帖中有“京华驰逐怅刘蕡”的感慨。而吴趼人从1883年起,到此时则正是在上海生活了前后搭十个年头。]

吴沃尧《新庵谐译初编·序》:“余旅沪二十年,得友一人焉,则周子是也。”(见《新庵谐译初编》,光绪二十九年孟夏,上海清华书局印行)[按:《序》文末署“光绪癸卯暮春之初”,即1903年4月初撰。盖由此前推二十年,则正是1883年。]

按:关于吴趼人到上海谋生的时间,历来众说纷纭。今据多种材料会考,吴趼人1883年底已在上海,似无可疑义。他1882年10月中旬至宁波料理父丧,后由水道运柩回粤,颇费时日;归家再发丧举哀,设灵奠祭(清制:士庶人丧礼:“一月殡,三月葬”),事罢必将逾年。并且,根据中国的传统习惯,那时,如无特殊事故,一般接近旧历年底都不再出远门(能很快回家过年的短期出门例外);出远门,常常要过了新年(指阴历)正月十五日上元节(近八月者则过八月十五日团圆节)。因而,吴趼人1882年办完父丧,当年即去上海谋生,事属难信。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吴趼人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书中的九死一生是作者的影子(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第一回云:“那九死一生,姓余,名嗣偁[“余自称”之谐音],表字有声……”),写他经历的事情,有一定的真实性。现将其中第二回的一段摘录于下,以做参考:

一路问到我父亲的店里,那知我父亲已经先一个时辰咽了气了。……哭过一场……料理后事……伯父吩咐我回去守制读礼……在上海……足足耽搁了四个月。到了年底,方才扶着灵柩,趁了轮船回家乡去。即日择日安葬。过了残冬,新年初四、五日,我伯父便动身回南京去了。我母子二人,在家中过了半年……我母亲道:“别的事情,且不必说,只是此刻没有钱用……我想你已经出过一回门,今年又长了一岁了……你在外面,也觑个机会,谋个事,终不能一辈子在家里坐着吃呀。”我听了母亲的话,便凑了些盘缠,附了轮船,先到了上海。

这里,除了把父亲的官所写成商店,宁波改为杭州,叔父换作伯父外,其他由省疾而料理丧事的经过,与《趼廛笔记》等书中的记载大体上是一致的,不过在时间上写得更为具体而已。

据此,则吴趼人当于1883年秋季到上海谋生。

1884年(光绪十年 甲申)十九岁。

8月,法军相继攻袭台湾基隆和福建马尾水师,清政府下诏对法宣战。

全国人民掀起抗法民族斗争的热潮。

在江南制造局当抄写员。

李葭荣《我佛山人传》:“……佣书江南制造军械局,月得值八金。”

胡寄尘《我佛山人遗事》:“……初来上海,佣书于制造局,月得值仅八金。”(《黛痕剑影录》,1914年3月,上海广益书局出版)

张乙庐《吴趼人逸事》:“吴氏初为上海制造局写生,束脩甚微,时有怀才不遇之叹。……”

1885年(光绪十一年 乙酉)二十岁。

6月,清政府妥协投降,与法国订立屈辱的《中法越南条约》。

是岁,邹容生。

继续在江南制造局工作,业余学习为文。

吴趼人《吴趼人哭》:“回忆少年时虚负岁月,未尝学问,如处尘雾之中;及欲学时,又为衣食所累。……”

杜阶平《书吴趼人》:“吴趼人先生……弱冠始搦管学为文,偶从旧书坊买得归熙甫文集半部,读之爱不忍释,遂肆力于古文。寝馈三年,而业大进。”(见《小说月报》八卷一号《谈屑》,1917年1月25日,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

1886年(光绪十二年 丙戌)二十一岁。

英国吞并缅甸。

全国各族人民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风起云涌。

张之洞在广州设缫丝局。杨宗濂等在天津合资设自来水公司。

李鸿章在天津筹建武备学堂。

《天津时报》创刊。

1887年(光绪十三年 丁亥)二十二岁。

英、美传教士在上海成立同文书会,后改名广学会。

张之洞在广州设机铸制钱局,开广东水师学堂。李鸿章在天津设宝津局,用机器造币。严信厚在宁波设通久源轧花厂。

1888年(光绪十四年 戊子)二十三岁。

3月,西太后挪用巨额海军经费修造颐和园。

12月,康有为第一次上书清帝,请求变法,未达。

是岁,李鸿章聘英国技师造津沽铁路。张之洞在广州筹设官办织布局,建枪炮厂。官商合办贵州制铁厂。

约于此年前后,学习新技艺,自制一长二尺许小火轮,能在黄浦江上自动往返,驶行数里外。

李葭荣《我佛山人传》:“……在制造军械局时,尝自运机心,构二尺许轮船,驶行数里外,能自往复。”

又,胡寄尘《我佛山人遗事》:“君多巧思,在制造局时,尝自运机心,制一小轮船,仅二尺许,能往还数十里,见者称为奇器。”

按:吴趼人后将此事,改头换面,写进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九回中。

1889年(光绪十五年 己丑)二十四岁。

3月,慈禧太后“归政”,光绪帝“亲政”。

7月,各国社会主义者于巴黎举行代表大会,成立第二国际,通过以每年五月一日为“国际工人节日”(劳动节)。

是岁,张之洞在广州筹建官办炼铁厂;奏造芦汉铁路。

1890年(光绪十六年 庚寅)二十五岁。

3月,中英签订《藏印条约》。

8月,四川大足爆发反洋教斗争;江南制造总局工人反对延长工时,举行罢工。

是岁,张之洞兴建汉阳制铁局(后称汉阳铁厂),又设湖北枪炮厂(后称汉阳兵工厂)。

秋,仲父炽福卒。

吴趼人《清明日偕瑞棠弟展君宜大弟墓,用辛卯都中寻先兄墓韵》诗序:“戊(庚)寅秋,叔父见背……”

1891年(光绪十七年 辛卯)二十六岁。

全国掀起反洋教斗争的怒潮,遍及十九个省区。

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设馆讲学。第一部关于变法维新的重要理论著作《新学伪经考》刻板刊行。

官商合办的上海华新纺织新局开工。

3月,北入京都,寻先兄墓。道经天津,访友水师营。至香河之赤毛庄,挈两堂弟持丧南归。课瑞棠弟读书,使君宜弟肄艺于沪南制造局。

李葭荣《我佛山人传》:“……闻仲父客死于燕,电白季父取进止。三请不报,逾月得书曰:‘所居穷官,兄弟既析爨,虽死何与我。’则大戚。乞哀于主会计者假数月佣直,袱被北行。至则诸姬皆以财逸,又雏处窭人间。君拊心自疚,拯以俱南。君有兄幼殇,瘗都门义冢。巡检公尝诏君:‘异日能归其骨者,殆惟汝是。’至是榛莽没碣,不复能辨,为诗志悼,恻人心脾。”

吴趼人《吴趼人哭》:“辛卯入都……”

吴趼人《趼廛笔记·金龙四大王》:“辛卯入都,道出天津,访友于水师营。……”

吴趼人《课弟》诗夹注云:“余与弟素未相见,得先叔讣后始往天津香河之赤毛庄携之来沪。”

吴趼人《清明日偕瑞棠弟展君宜大弟墓,用辛卯都中寻先兄墓韵》诗序:“以辛卯二月附轮北上,挈两弟持丧南来,课瑞棠读书,君宜则使肄艺于沪南制造局。”(按:关于吴趼人北上携两堂弟南归事,后改天津为山东,写入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七回中。)

《将入都与君宜大弟剪烛话别时宿河西务》《都中寻先兄墓不得》及《课弟》诗作于此时。

1892年(光绪十八年 壬辰)二十七岁。

沙俄违约强占中国萨雷阔勒岭以西领土二万多平方公里。

康有为开始撰写另一部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理论著作《孔子改制考》。

《文鹿季父春闱报罢南旋过申,赋此送归岭南,并寄介叔王季父京都)诗作于是年。

1893年(光绪十九年 癸巳)二十八岁。

张之洞筹建之湖北纺织四局开织。

《新闻报》在上海创刊。

1894年(光绪二十年 甲午)二十九岁。

3月,签订《中美华工条约》。

8月,中日战争爆发。

8月,堂弟君宜殇。

9月,官督商办之上海华盛纺织总厂开工。

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

是年,朱鸿度在上海设立裕源纱厂。中国民族资本创办的近代工矿企业已达一百余家,中国近代工业工人约有九万余人。

继续在上海江南制造局工作,时已为图画房绘图员。

吴趼人《趼廛笔记·地毛黑米》:“光绪甲午,上海地生毛,时余寓西门外……制造局图画房旁,一丛最盛……”

吴趼人《清明日偕瑞棠弟展君宜大弟墓,用辛卯都中寻先兄墓韵》诗序:“甲午秋,君宜以微疾误于药石,遂致不起,于八月一日(8月31日)先我而死。”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 乙未)三十岁。

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5月,康有为联合全国十八省入京会试举人一千三百余人签名上书,要求“拒和”“迁都”“练兵”“变法”——史称“公车上书”。

继而,康有为又写《上清帝第三书》和《上清帝第四书》,强调变法之必要。

7月,康有为与其弟子梁启超等在北京创办《中外纪闻》;8月,与文廷式等在京组织“强学会”,宣传西学,鼓吹变法。

是年初,孙中山回国,设兴中会总部于香港;10月,于广州发动第一次武装起义,事泄,失败。

中俄订立《四厘借款合同》,向俄、法借款四亿法郎,偿付对日赔款。

严复《天演论》译成。上海成立天足会。

作《清明日偕瑞棠弟展君宜大弟墓,用辛卯都中寻先兄墓韵》诗。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 丙申)三十一岁。

1月,康有为等在上海出版《强学报》,8月,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刊《时务报》,大力宣传变法维新,抨击顽固派的因循守旧。

是岁,李鸿章赴俄参加尼古拉二世加冕礼,受贿签订《中俄密约》。沙俄势力进一步侵入我东北。

为付日赔款,清政府订立《英德借款详细章程》,借款一千六百万英镑。

春,在沪,游江湾。

秋,奔宜昌季父之丧。

吴趼人《趼廛笔记·孝女墓》:“吾粤人之旅沪者,有江湾照宝塔之说,妇女辈酷信之。丙申春,家人辈相率往,嬲与同行,姑随之。……秋,七月,家季父以电信来,诏赴宜昌省疾。途次,即得讣。……”

又,《中国侦探案·东湖冤妇案》评:“丙申七月,余奔季父之丧,至宜昌。……”(见《我佛山人笔记四种》卷三,民国四年瑞华书局出版)

《七月十九日夜,接家季父电,诏赴彝陵省疾,即夜成行,戚友知己都不及走告,赋此留别》,与《阻舟汉上》诗,作于此时。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 丁酉)三十二岁。

2月,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设。康广仁等在澳门出版《知新报》,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

4月,江标、唐才常等在长沙创办《湘学新报》(后改名《湘学报》),着重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宣传变法维新。

9月,游苏州。

吴趼人《食品小识》:“……今秋薄游吴门,中秋之夕,适在旅舍,对月闷坐。……数日后,随友人游虎丘,往返步行,凡三十里……”(丁酉仲冬)

此年起,进入办小报生涯:11月,襄《字林沪报》,后继办《采风报》《奇新报》《寓言报》等,至1902年止。

吴趼人《趼廛笔记·说虎》:“昔襄《字林沪报》时,恒以笔来求售……”

又,《我佛山人札记小说·说虎》:“光绪丁酉,襄《沪报》 笔政,客挟笔来求售,为余言此事。”

《我佛山人笔记四种》卷二《趼廛续笔·义犬》同上。

吴趼人《趼廛剩墨·集四书句》:“丁酉秋冬之间,襄《字林沪报》笔政……”

又,吴趼人《吴趼人哭》:“吴趼人初襄《消闲报》,继办《采风报》,又办《奇新报》……至壬寅二月,辞《寓言》主人而归……回思五六年中,主持各小报笔政,实为我进步之大阻力。”

是后,改写诗为作文。

吴趼人《趼廛诗删剩》序:“丁酉以后,惯作大刀阔斧之文;有韵之言,几成绝响。”

10月,严复、夏曾佑等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宣传维新变法。

11月,德军寻衅强占胶州湾。

12月,帝俄舰队强占旅顺、大连。

12月,为南洋华兴公司出品的“燕窝糖精”写广告文章《食品小识》(见陈无我编《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二九《饭袋酒囊》,戊辰[1928年]四月,大东书局出版。标题由编者改为《我佛山人和燕窝糖精》)。

约于是年冬始,作《趼艺外编》,陆续载沪上诸报。

吴趼人《趼艺外编·序》:“丁酉、戊戌间,闭户养疴,无所事事。时朝廷方议变法,士大夫奔走相告,顾盼动容。久已不欲出外酬应,日惟取阅报纸,藉知外事。暇则自课一篇,遣此长日,积久成帙,自署为《趼艺外编》。……”

按:《趼艺外编》于光绪壬寅(1902年)莫春上海书局石印出版,改名为《政治维新要言》。首载《序》一篇,署“光绪辛丑嘉平月南海吴沃尧趼人氏识于海上趼廛”。全书分上下两卷,共六十篇,为“经国济民”类论著。其首篇《保民》谓:“天子诏百官,各举所知,应经济科。将举六事以试士,首重内政……”《清史记事本末》载:光绪“二十四年春正月,……设经济特科,从贵州学政严修奏请也。特科教以六事,曰内政,曰外交,曰理财,曰经武,曰格物,曰考工。由三品以上京官及督抚学政各举所知,咨送总署,会同礼部奏请,试以策论,名曰经济特科。”盖此文写于1898年初无疑。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 戊戌)三十三岁。

1月,康有为在北京组织粤学会,展开变法活动,呈送《上清帝第五书》《上清帝第六书》《上清帝第七书》并《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请求光绪帝速行变法。

3月,清政府再次向英、德集团续借“英德洋款”一千六百万英镑。清政府被迫订立《中德胶澳租界条约》,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李鸿章二次受贿,与俄签订《旅大租地条约》,东北成为沙俄的势力范围。谭嗣同等在长沙创办《湘报》,以“开风气,拓见闻”为宗旨,宣传维新变法。

4月,法国强占广州湾。康有为等在北京成立“保国会”。日本迫清政府声明福建为其特定之势力范围。

6月9日,英帝迫签《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占九龙半岛。

6月,办《采风报》

丘菽园《挥麈拾遗》(1901年)卷五:“……有《采风报》,其主笔,南海吴趼人布衣。”

紫英评《新庵谐译》:“先是,吾友刘志沂通守,接办上海《采风报》馆,聘南海吴趼人先生总司笔政。至庚子春、夏间,创议附送译本小说……”(见《月月小说》第5号《杂录·说小说》栏)

是月,《海上名妓四大金刚奇书》(前后集各五十回)完稿,署名“抽丝主人”。7月由上海书局出版,石印巾箱本,四册,附绘图。

《海上名妓四大金刚奇书》作者题识:“采访数年,经营半载,始克成书。……光绪戊戌仲夏之春。”

谢高《抽丝主人即吴趼人》:“……《海上名妓四大金刚奇书》还是他早期的试笔,里面原没什么含蓄,无非游戏文章,随便写写的,所以用了笔名刊行(他与家叔为《楚报》同事,又系至友,故知其事甚详)。”(1937年1月21日《辛报》)

7月,英帝迫签《订租威海卫专条》,强占威海卫。诏立京师大学堂,改各省书院为学校。

9月20日,袁世凯向荣禄告密,出卖维新派。

21日,慈禧太后再出“训政”,光绪帝被禁瀛台,戊戌政变发生。

28日,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戊戌六君子被杀。随即查禁学会,取缔新政,变法彻底失败。

11月,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维新。

12月,梁启超等在日本横滨创刊《清议报》,宣传变法维新,鼓吹政治改良,反对后党,拥戴光绪复辟。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 巳亥)三十四岁。

3月,山东义和团朱红灯起义。

7月,康有为与李福基等在加拿大组织保皇会。

9月,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对华“门户开放”政策。

11月,清政府被迫与法国签订《广州湾租界条约》。

继续在沪主持《采风报》笔政。

秋,与周桂笙相识,渐为至交。

吴沃尧《新庵谐译初编·序》:“周子桂笙,余之爱友亦余之畏友也。……己亥之秋,因彭君伴渔介绍,余方识之,交久而弥笃,始爱之,继敬之,终且畏之,余亦不自知其何为而然也。”

周桂笙《新庵谐译初编·序》:“吴君为南海荷屋中丞之曾孙,家学渊源,文名籍甚。生有奇气,素负大志。与余交最莫逆,尝谓人曰:得识周某,不负我旅沪二十年矣。尝历主海上各日报笔政,慨然以启发民智为己任。然其议论宗旨,喜用谐词,以嬉笑怒骂发为文章,盖谓庄语不如谐词之易入也。”(《新庵谐译初编》,光绪二十九年孟夏上海清华书局印行)

游苏州、无锡等地。

吴趼人《趼廛笔记·地毛黑米》:“己亥,苏州、无锡等处……余曾亲见之。”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 庚子)三十五岁。

1月,资产阶级革命派最早的报纸——《中国日报》在香港创刊。

2月,清政府再次通令各省悬赏十万两,严拿康、梁,并命毁其著作。

春,义和团主力由山东转向直隶,进入京、津。

4月,郑贯一等在日本横滨创办《开智录》半月刊,鼓吹自由平等思想,反对保皇。

6月,英、法等八国联军攻陷大沽口,8月入北京,四出焚杀淫掠。慈禧挟光绪西逃。

8月,“自立军”前军在安徽大通起事,失败,秦力山避地日本;汉口“自立军”机关被破获,唐才常、林圭等二十余人被杀。

是月,沙俄派侵略军十七万七千余人,抢占我国东北三省。

9月,清廷下令各地镇压义和团。

10月,兴中会郑士良率三合会会党于惠州起义,败;史坚如在广州响应惠州起义,炸两广总督衙门,被捕,死。

居沪。

吴趼人《趼廛笔记·昼晦》:“庚子三月初十,天既明……俄而雷声大作……昏若黑夜。”

又,《趼廛笔记·上海灾异记》:“前纪地毛、昼晦二则,余亲见之于上海者也。”

《趼廛笔记·挽联》:“庚子夏,上海妓者陆素娟死。房县戢元丞为之开追悼会。有以挽联属者,为之句云:‘此情与我何干,也来哭哭;只为怜卿薄命,同是惺惺’……”

办《奇新报》约在此年。

回家乡一次。

吴趼人《趼廛笔记·盗跖踞文庙》:“……庚子返里,佩伯从兄为余言。”

《致消闲社主人函》约写于此年前后(文见陈无我编《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十四《耆旧遗风·吴趼人不甘腰斩》条)。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 辛丑)三十六岁。

1月,慈禧太后在西安发布“变法上谕”,宣称“维新”。

2月,沙俄向清政府驻俄公使杨儒提出书面约款十二条,企图全面剥夺我对东北的主权。

3月,上海等地爱国人士两次集会张园,反对“俄约”。

3月24日,参加上海各界爱国人士在张园举行的第二次反对“俄约”大会,并作演说。

《中外日报》(1901年3月25日)《纪第二次绅商集议拒俄约事》:“昨日,本埠绅商闻俄约迫初六、七(3月25、26日)签押,午后二点钟,再集张氏味莼园会议,到者约近千人……至四点时,同人次第演说者几十余起。先由孙君仲瑜代同人演说集议宗旨,次吴趼人,次……”

《中外日报》(1901年3月26日)《吴君沃尧演说》:“……诸君亦知俄约若成,我等子孙之苦有甚于饥寒冻馁者乎?吾盖恐此约一成,则各国均持利益均沾之说以挟我,则波兰、印度、土耳其之覆辙即在目前矣。……我等同志或竟联一拒俄会以拒之。非谓有兵力足以拒之也,非谓有势力足以拒之也,合大众之热力以为拒力,庶几收众志成城之效,共勉卧薪尝胆之心,纵使不足以拒强俄,亦使他国闻之,知我中国之民心尚在耳。”

5月,秦力山、沈翔云等在日本东京创刊《国民报》,鼓吹革命排满。

8月,清政府命改科举,废八股,试中国政治史事论。

9月,清政府与十一国公使签订《辛丑条约》。清廷命各省选派留学生。

10月,慈禧太后自西安启程回京。

10月,办《寓言报》

吴趼人《吴趼人哭》:“……辛丑九月,又办《寓言报》。”

紫英评《新庵谐译》:“……至第二卷中所载诸篇,大抵为《寓言报》而译者。当时《寓言报》为吴门悦庵主人沈君习之之业,笔政亦吴君趼人所主也。”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 壬寅)三十七岁。

2月,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刊《新民丛报》,继续宣传改良主义。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日渐成为鼓吹立宪、反对革命的刊物。

3月,辞《寓言报》主笔职,归家。办小报生涯至此结束。

吴趼人《吴趼人哭》:“……至壬寅二月,辞《寓言》主人而归,闭门谢客,瞑然僵卧。”

4月,赴鄂编《汉口日报》。

紫英评《新庵谐译》:“……会壬寅春,吴君应《汉口日报》之聘……”

吴趼人《趼廛诗删剩》自序:“壬寅春,与蒋子子才共事汉皋……”

吴趼人《趼廛笔记·挽联》:“壬寅游汉口……”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六回作者自评:“壬寅、癸卯间,游武昌……”

11月,陈天华等湖南留日学生在东京创办《游学译编》,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及其革命历史,宣传民主革命和民族独立。

是年,梁启超在《新小说》杂志 上发表宣传君主立宪的《新中国未来记》;羽衣女士(罗普)发表反对专制,鼓吹革命的《东欧女豪杰》。

是年,《吴趼人哭》五十七则出版。

此作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而以诙诡之言出之。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癸卯)三十八岁。

1月,兴中会谢缵泰等与洪全福(洪秀全从侄)联络会党,谋于广州起义,事泄,失败。

湖北留日学生在东京创刊《湖北学生界》(后改名《汉声》);随之,《浙江潮》《直说》《江苏》等各省留学生创办的革命刊物相继出版。

4月,沙俄背约拒从我国东北撤兵,寓沪各界爱国人士在张园召开拒俄大会,通电反俄。留日学生组织“拒俄义勇队”。

5月,邹容著《革命军》在上海出版。章太炎撰《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对改良派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6月,《苏报》发表章太炎《序〈革命军〉》,刊录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主要部分。随即,“苏报案”发生:报馆被封,章太炎被捕下狱,邹容愤然投案。

8月,章士钊等在上海创刊《国民日日报》,揭露清朝反动统治,宣传革命。

12月,《中国白话报》在上海创刊。

秋至冬,陈天华著《猛回头》《警世钟》在东京相继出版,号召救亡图存,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影响很大。

是年起,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两军对垒的局面比较显著地形成。

是年,李伯元所著《官场现形记》,分编由世界繁华报馆印行。南亭亭长(李伯元)著《文明小史》《活地狱》,忧患余生(连梦青)著《邻女语》,蘧园(欧阳巨源)著《负曝闲谈》,洪都百炼生(刘鹗)撰《老残游记》等揭露晚清政府腐败、社会黑暗的作品,在《绣像小说》杂志 上陆续发表。托名“犹太遗民万古恨著,震旦女士自由花译”的《自由结婚》、署“汉国厌世者著,冷情女史述”的《洗耻记》等鼓吹资产阶级革命的小说,由自由社出版和在日本印行。

4月初,在《汉口日报》任职,为周桂笙《新庵谐译初编》作《序》。

吴趼人《新庵谐译初编·序》:“……此编成,问序于余,不敢以不敏谢责……光绪癸卯暮春之初,南海吴沃尧拜手序于汉皋。”

季夏,侍郎曾慕陶荐应经济特科 ,不赴。

陈伯熙《上海轶事大观》:“南海吴趼人征君沃尧……岁癸卯,膺经济特科之荐,夷然不赴。”(《上海轶事大观》,1919年6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

李葭荣《我佛山人传》:“先是,湘乡曾慕陶侍郎饫耳君名,疏荐君经济,辟应特科。知交咸就君称幸。君夷然不屑曰:‘与物亡竞,将焉用是?吾生有涯,姑舍之以图自适。’遂不就征。特科揭晓,乃以楷法品第人材,于世无所轻重,奔竞之徒,相率觖望,人始多君远识。”

是年起,致力于小说。

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序》:“……落拓极而牢骚起,抑郁发而叱咤生,穷愁著书,宁自我始!夫呵风云,撼山岳,夺魂魄,泣鬼神,此雄夫之文也,吾病不能。至若志虫鱼,评月露,写幽恨,寄缠绵,此儿女之文也,吾又不屑。然而愤世嫉俗之念,积而愈深,即砭愚订顽之心,久而弥切,始学为嬉笑怒骂之文,窃自侪于谲谏之列。……爱我者谓零金碎玉,散置可惜;断简残编,掇拾匪易:盍为连缀之文,使见者知所宝贵,得者便于收藏,亦可藉是而多作一日之遗留乎!于是,始学为章回小说,计自癸卯始业……”

在10月5日(八月十五日)出版的《新小说》杂志第8期上发表:

《痛史》(书名上标“历史小说”,下署“我佛山人”)第一、二、三回。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书名上标“社会小说”,下署“我佛山人”。有眉批和总评)第一、第二回。

《电术奇谈》(一名《催眠术》。书名上标“写情小说”,下署“日本菊池幽芳氏元著,东莞方庆周译述,我佛山人衍义,知新主人评点”。)第一、第二回。

《新笑史》(刊于“杂录”栏。署名“我佛山人”)

十一则:《推广朝廷名器》《两个制造局总办》《另外一个崇明镇》《郭宝昌挥李秉衡》《梁鼎芬蒙蔽张之洞》《梁鼎芬被窘》《对联三则》《问官奇话》《德寿笑话》。

讽刺了官吏之昏庸无知、贪婪残暴和绅董之恃势横行、营私舞弊,揭露了官场的欺上瞒下、互相倾轧,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腐败。

约于此岁冬,东游日本

周桂笙《新庵笔记》卷三《新庵随笔》上《吴趼人》:“趼人先生及余,皆尝任横滨《新小说》社译著事,自沪邮稿,虽后先东渡日本,然别有所营,非事著书也。”(《新庵笔记》,民国三年八月上海古今图书局出版)

1904年(光绪三十年 甲辰)三十九岁。

1月,孙中山在《檀山新报》上发表《驳保皇报书》,批驳保皇党谬论。

宣传男女平等和爱国精神的《女子世界》在上海创刊。

2月,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

是月,黄兴、宋教仁等在长沙正式成立华兴会。

8月,英国侵略军攻陷西藏拉萨。

10月,华兴会黄兴等谋于湖南起义,事泄失败。

冬,龚宝铨、蔡元培等在上海成立光复会。

是岁,广州农民起义达到高潮,控制数十州县。

蔡元培等主编的《警钟日报》(初名《俄事警闻》)在上海创刊,着重揭露、抨击帝国主义侵凌我国的罪行。

秋,得虚怯之症。

《趼廛笔记·红痧》:“趼人氏曰:甲辰秋,余得虚怯之症,闻声则惊。叩诸医生,云:‘服天王补心丹,至一年可愈。’厌其久,就诊于陈仲篪。仲篪,西医也。投以药,十四日,愈矣。”

冬,游山东

吴趼人《趼廛笔记·狐言》:“甲辰冬,游济南,识清远刘祖乾……”

又,《趼廛剩墨·龙》:“甲辰,余游济南……”(见《月月小说》第7号)

又,《趼廛笔记·龙鳞》《我佛山人札记小说·狐言》:“甲辰,游济南……”

又,《我佛山人札记小说·厉鬼吞人案》:“甲辰游山左,暇时辄与二三老人曝背檐下,琐琐谈故事,莫不详且尽,因取日记簿,随所闻而记之。……及返沪,屡思编次之为一小册……”

又,《我佛山人札记小说·朱真人故居》:“甲辰游山左,寓青岛将十日……”

杜阶平《书吴趼人》:“年四十,浪迹燕齐。既郁郁不得志,乃纵酒自放。”(见《小说月报》8卷1号,1917年1月25日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按:此云“年四十”,以成数言。]

在8月6日(六月二十五日)出版(补印发行)的《新小说》第9号上发表:

《痛史》第四、五、六回。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

《电术奇谈》第三、四回。

评《毒蛇圈》(法国鲍福著 上海知新室主人译)第三、四、五回(每回有眉批和总评。署名“趼廛主人”)

在9月4日(七月二十五日)出版(补印发行)的《新小说》第10号上发表:

《痛史》第七、八回。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六回。

《电术奇谈》第五、六回。

《新笑林广记》(刊于“杂录”栏。署名“我佛山人”)七则:《新小说》《圣人不利于国》《排满党之实行政策》《误蒙学》《家字》《问看书》《皇会》。

着重嘲笑了官吏对上逢迎、谄媚的丑态,也表现了作者在帝国主义步步进逼下对祖国命运的担忧。

在10月23日(九月十五日)出版(补印发行)的《新小说》第11号上发表:

《痛史》第九、十回。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九回。

《电术奇谈》第七、八、九回。

评《毒蛇圈》第六、七回(每回有眉批和总评)。

在12月1日(十月二十五日)出版(补印发行)的《新小说》第12号上发表:

《痛史》第十一、十二回。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十一、十二回。

《电术奇谈》第十、十一、十二回。

《九命奇冤》(书名上标“社会小说”,下署“岭南将叟重编”。偶有几回末附评语)第一、二回。

评《毒蛇圈》第八、九回(每回有眉批和总评)。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 乙巳)四十岁。

1月,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

1月,沙俄侵犯新疆的伊犁、喀什喀尔和蒙古各地。

2月,邓实主编的《国粹学报》在上海创刊。

3月,上海《警钟日报》被封。

4月,邹容瘐死上海西牢。

5月,军机处命查禁《浙江潮》《新民丛报》《新小说》等书刊。

是月,以美国拒改原定(已期满)排斥、苛虐华工之约,上海、广州及沿海各大商埠纷起反美运动,抵制美货。

6月,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宣传反清革命。

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推孙中山为总理。

9月,清政府诏废科举。革命党人吴樾在北京车站向清政府派遣出洋考察的五大臣投掷炸弹,数人轻伤,本人死难。

11月,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由《二十世纪之支那》改名)在东京正式发行。

12月,陈天华在东京参加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的斗争,愤而投海自杀。

至本年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已达二百余家,资本额三千余万元

是年,描写工商界生活的《市声》(署名“姬文”)和反对迷信的《扫迷帚》(署名“壮者”)、《玉佛缘》(署名“嘿生”)在《绣像小说》上陆续发表。黄世仲揭露晚清社会腐败的《廿载繁华梦》和歌颂太平天国革命的《洪秀全演义》、陈天华充满革命激情的《狮子吼》分别在《时事画报》《有所谓报》和《民报》上开始连载。曾朴的《孽海花》前20回,也由小说林社分初集二集出版。

3月28日(二月十二日),女铮铮生

春,受聘去汉口任美商英文《楚报》新辟的中文版编辑。

7月,辞汉口《楚报》之职归沪,参加反美华工禁约运动。

光绪三十三年二月十五日(1907年3月28日)出版的《月月小说》第六号《本社撰述员附白》:“启者,仆自前岁六月(按:光绪三十一年六月,即1905年7月),由汉返沪后,久已不预闻报界之事。……南海吴趼人白。”

吴趼人评周桂笙《新庵译屑·演说》:“乙巳六月以后,抵制美约事起,各社会之演说者无虚日。试往聆之,则今日之演说于此者,明日复演说于彼,屡易其地,而词无二致。”

吴趼人《致曾少卿书》:“仆此次辞汉口《楚报》之席以归,亦为实行抵制起见。返沪后,调查各埠之踊跃情形,不胜感佩。……初六日,人镜学社茶会,承社中同人不以仆不文,邀仆演说。仆言此次日俄之战,日本一战、再战,挫挞强俄,遂享地球上最大之名誉。今吾中国之抵制美约,亦一无形之战也,使战而胜,名誉当不亚于日本,我国人宜努力为之。……”(民任社辑《中国抵制禁约记》,1905年出版)

李葭荣《我佛山人传》:“华工禁约之争,君方主汉报笔政。汉报,实美人所营业。君念侨民颠沛,若婴焚溺,遽谢居停,遄归海上,与爱侨人士,共筹抵制。君能言善语,所至演坛,皆大哄曰:‘吴君来!’君每一发语,必庄谐杂出,能瞭见人心理,不爽毫发;听者舞蹈歌泣,诸态皆备。职是佣于美商,踵君引去者,不可更仆。其以血诚感人,类是者甚繁。”

7月8日(六月六日),出席上海“人镜学社”茶会,作抵制美约演说。

7月15日(六月十三日),致抵制美约首义者曾少卿书。

(继而有第二、第三书。)

7月20日(六月十八日),列席上海商学会为抵制美约事召开的特别大会。

7月22日(六月二十日),为抵制美约事致上海商务总会书。

7月23日(六月二十一日),出席上海各报关行会议,作抵制美约演说。

8月1日(七月一日),出席宁波商学界为抵制美约事召开的特别大会。

8月6日(七月六日),出席沪学会召开的抵制美约大会,并作演说。

8月31日(八月二日),出席上海公忠演说会举行的抵制美约大会,并作演说。

9月8日(八月十日),出席上海环球中国学生会召开的抵制美约特别大会,并作演说

在1月6日(甲辰十二月一日)出版的《绣像小说》第41期上发表:

《瞎骗奇闻》(书名上标“迷信小说”,署名“茧叟”。每回前有两幅绣像)第一、二回。

在1月20日(十二月十五日)出版的《绣像小说》第42期上发表:

《瞎骗奇闻》第三、四回。

在2月4日(正月初一日)出版的《绣像小说》第43期上发表:

《瞎骗奇闻》第五回。

在2月18日(正月十五日)出版的《绣像小说》第44期上发表:

《瞎骗奇闻》第六回。

在2月(元月)出版的《新小说》第13号(第2年第1号)上发表:

《痛史》第十三、十四回。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十四回。

《九命奇冤》第三、四、五回。

《电术奇谈》第十三、十四回。

评《毒蛇圈》第十、十一回(有眉批和总评)。

在3月6日(二月一日)出版的《绣像小说》第45期上发表:

《瞎骗奇闻》第七回。

在3月20日(二月十五日)出版的《绣像小说》第46期上发表:

《瞎骗奇闻》第八回。

按:《瞎骗奇闻》至此载完。小说集中揭露了迷信的危害。

在3月(二月)出版的《新小说》第14号(第2年第2号)上发表: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十六、十七回。

《九命奇冤》第六、七、八、九回。

《电术奇谈》第十五、十六、十七回。

评《毒蛇圈》第十四回(有眉批,无总评)。(按:第十二、十三回无评。)

在4月(三月)出版的《新小说》第15号(第2年第3号)上发表: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十九、二十回。

《九命奇冤》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回。

《电术奇谈》第十八、十九、二十回。

在5月(四月)出版的《新小说》第16号(第2年第4号)上发表:

《九命奇冤》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回。

《电术奇谈》第二十一、二十二回。

在6月(五月)出版的《新小说》第17号(第2年第5号)上发表:

《痛史》第十五回。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回。

《九命奇冤》第十八、十九、二十回。

《电术奇谈》第二十三回。

评《毒蛇圈》第十八回(有眉批和总评)。(按:上期刊第十五、十六、十七回无评。)

《新笑林广记》七则:《骂畜生》《和尚宜蓄发辫》《汉官威仪》《绝鸦片妙法》《帽子不要摆在头上》《刚毅第二》《两袖清风》。

鞭挞了残酷敲剥人民的贪官污吏,反映了人民对鸦片吸食者的深恶痛绝,讽刺了社会上的某些不良风尚。

在7月(六月)出版的《新小说》第18号(第2年第6号)上发表:

《痛史》第十六回。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回。

《九命奇冤》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回。

《电术奇谈》第二十四回。

(按:《电术奇谈》,写英人喜仲达与林凤美的爱情波折。原译六回,吴氏衍为二十四回,至此全部载完。光绪三十一年八月(1905年9月),新小说社出版单行本,书名上改题“奇情小说”。)

评《毒蛇圈》第十九回(有眉批和总评)。

在8月(七月)出版的《新小说》第19号(第2年第7号)上发表: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回。

《九命奇冤》第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回。

评《毒蛇圈》第二十回(有眉批、总评)。

《小说丛话》(刊于“附录”栏。署名“趼”)四则,说明小说富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并对当时穿凿附会地评论小说的风气表示不满。

在9月(八月)出版的《新小说》第20号(第2年第8号)上发表:

《痛史》第十七、十八、十九回。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十一、三十二回。

《九命奇冤》第二十七、二十八回。

评《知新室新译丛》(周桂笙译述)六则(署名“检尘子”):《顽童》《伞》《演说》《吸烟》《以鳄为戏》(《新庵笔记》中改为《豢鳄》《鱼溺》)。

又,9月19日(八月二十一日)出版的《南方报》第28号开始连载《新石头记》 (标“社会小说”,署“老少年撰”)。

《月月小说》第6号《本社撰述员附白》:“仆自前岁六月由汉返沪后,久已不预闻报界之事。虽《南方报》前载《新石头记》小说为仆手笔,而于小说栏外从未著一字,未预一言。且除《新石头记》外,虽小说亦未登过日报。……南海吴趼人白。”

按:《新石头记》,作者按照自己的世界观,借宝玉下山后的见闻,反映当时社会的面貌;借宝玉之游历“文明境”,写其所理想的科学世界;借宝玉回国后的言论,述其对于政治改革的主张。故吴氏自诩为“兼理想、科学、社会、政治而有之”的小说(《近十年之怪现状·序》)。《忏玉楼丛书提要》(稿本)编者谓:“是书从译本《回头看》等书脱胎,与《红楼》无涉。作者为卖文家,欲其书出版风行,故《红楼》之名,以取悦于流俗。然少年读之,可以油然生爱国自强之心,固非毫无价值者。”

在10月(九月)出版的《新小说》第21号(第2年第9号)上发表:

《痛史》第二十、二十一回。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回。

《九命奇冤》第二十九、三十回。

评《毒蛇圈》第二十一回(有眉批、总评)。

在11月(十月)出版的《新小说》第22号(第2年第10号)上发表:

《痛史》第二十二、二十三回。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回。

《九命奇冤》第三十一、三十二回。

《新笑林广记》(刊于“杂录”栏。署名“我佛山人”)八则:《祖家》《会计当而已矣》《旗色》《神号鬼哭》《小牛小马》《咬文嚼字》《羽毛》《短嘲》。

揭露了当时崇洋媚外之风;对国家的危亡深表忧虑;尽情嘲笑了科举之士;反映了一般知识分子的窘迫生活。其中《咬文嚼字》一篇,则写其本人当时的生活:“我佛山人,终日营营,以卖文为业。或劝‘稍节劳’,时方饭,乃指案上曰:‘吾亦欲节劳,无奈为了这个!’……”

评《知新室新译丛》一则:《食子》。

在12月(十一月)出版的《新小说》第23号(第2年第11号)上发表:

《痛史》第二十四、二十五回。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二回。

《九命奇冤》第三十三、三十四回。

评《毒蛇圈》第二十二回(有眉批、总评)。

评《知新室新译丛》六则:《律师》《鹊能艺树》《禽名》《窃案》《以术愚狮》《重修旧好》。

《新笑史》十一则:《陈宝渠》《亨利》《牙牌数》二则、《犬车》《两个杜联》《皮鞭试帖诗》《一字千金》《咏张松诗》《视亡国为应有之事》《避讳》。有力地讽刺了统治者的昏庸老朽、贪生怕死和辱国求荣的可耻行径,揭露了他们寡廉鲜耻、苦心钻营的丑恶嘴脸。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 丙午)四十一岁。

2月,南昌教案发生。

4月,《民报》第3号发行号外,以《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为题,列举《民报》与《新民丛报》根本分歧的十二个问题。自第4号起,分类辩驳。

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12月,在湘赣哥老会和同盟会员策动下,萍乡、浏阳、醴陵举行武装起义,败。

是月,张謇、汤寿潜等联合江苏、浙江、福建三省士绅在上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随之,湖北宪政筹备会、湖南宪政公会、广东自治会等相继成立。

是年,李伯元瘵卒。

11月1日(九月十五日),《月月小说》杂志在上海创刊,任总撰述。

李葭荣《我佛山人传》:“光绪乙巳(按:“乙巳”误,应为“丙午”),休宁汪君维甫创刊《月月小说》于上海,以改良风俗,慕君名,聘君主持撰述,并聘上海周君桂笙主持译述。撰译之文,君及周君什居六七,间亦资购名稿,体例精严,辞华斐美,风行海内外。”

汪维甫(又作“惟父”)《我佛山人笔记四种·序》:“南海吴趼人先生以小说名于世,每有撰述,无不倾动一时。余于清光绪丙午、丁未之际,创刊《月月小说》,延先生主笔政。……”(《我佛山人笔记四种》,中华民国四年,瑞华书局印行。)

《月月小说》第二号封底《本社紧要广告》:“启者,本社所聘总撰述南海吴趼人先生,总译述上海周桂笙先生,皆现今小说界、翻译界中上上人物,文名籍甚,卓然巨子。曩者日本横滨《新小说》报中所刊名著,大半皆出二君之手,阅者莫不欢迎。兹横滨《新小说》业已停刊……《月月小说》社总理庆祺谨告。”

按:《月月小说》,1906年11月1日(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创刊,延吴趼人为总撰述、周桂笙为总译述。每月出一期。至第8号(1907年5月26日——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十五日)停刊。1907年10月7日(光绪三十三年九月一日)复刊出第9号。从此以后,该刊由沈济宣主办,许伏民任总编辑;吴趼人和周桂笙不再任编辑职务,但仍被聘为特约撰述人。直至1909年1月(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停刊,共出24号。

《月月小说》第12号邯郸道人吕粹声《跋》:“汪子惟父,继横滨《新小说》之后,创办《月月小说》报。海内风行,有目共鉴,惜未周稔而辍。沈君济宣,以小说关系于改良社会,爰为赓续。冷泉伏民操选政,仍延我佛山人、知新室主综事撰译。更聘冷血、天笑、天僇诸巨手,佐其纂述。觥觥大著,炳炳文章,丁未重九之前,又发现于大千世界。……”

又,樱花庵主秦琴缦卿《月月小说报·祝辞》:“丙午九月春申之浦……乃《月月小说》于焉出现也。其总撰述者,为我佛山人;总译述者,为知新室主人。丁未九月,济宣赓续其事,冷泉伏民总司编辑,复延冷血、天笑分任著译。……”(见《月月小说》第10号)

在1月(乙巳十二月)出版的《新小说》第24号(第2年第12号)上发表:

《痛史》第二十六、二十七回。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回。

《九命奇冤》第三十五、三十六回。

评《毒蛇圈》第二十三回(眉批和总评)。

按:《新小说》至此停刊。吴氏于该刊所载之小说:《九命奇冤》全部完。该书根据安和先生撰《警富新书》小说改编,揭露了清朝吏治的腐败和封建迷信的祸害;写作上运用倒叙的手法,显然是受了西方小说的影响。同年,上海广智书局出版单行本。《痛史》未完,宣统三年(1911年)上海广智书局出版单行本。小说具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痛斥了以贾似道为代表的卖国求荣、靦颜事敌之徒,热烈歌颂了文天祥等不惜牺牲、抗敌救国的民族英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未完,后续至108回,陆续由上海广智书局分卷出版单行本,至宣统二年十二月(1911年1月)出全。是书以官场为重点,从政治、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暴露和谴责了晚清从上到下整个统治机构的窳败和社会的黑暗。在当时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3月9日(二月十五日)出版的《绣像小说》第70期上发表:

《活地狱》(署名“茧叟”)第四十回。[按:《活地狱》第四十回前为李伯元所作,第四十三回以后由茂苑惜秋生(欧阳巨源)赓续。]

在3月25日(三月一日)出版的《绣像小说》第71期上发表:

《活地狱》第四十一、四十二回。

按:《活地狱》,集中描述晚清官吏差役的横行无忌、敲诈勒索和监狱中暗无天日、惨不忍睹的情景。吴趼人中续三回至此完,写县吏之栽赃诬害和用刑之惨毒残酷。

4月(三月),《中国侦探案》三十四则[其中十八则末附“野史氏”(作者本人)评语],由上海广智书局出版,署“南海吴趼人述”。

按:是书前有《凡例》和《弁言》,说明为“塞崇拜外人者之口”而辑。故事根据“故老传闻”或“近人笔记”改编,如同古“公案”短篇小说。虽偶有无谓之作,要亦反映中国人民智慧,于“改良吾国社会”并非无益。

9月(八月),小说《糊涂世界》(十二回,未完 。署名“茧叟”)由上海世界繁华报馆出版单行本。

按:此作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同一类型,要在揭露晚清官场及社会之“卑污苟贱”。

是月,《胡宝玉》(一名《三十年来上海北里之怪历史》,署“老上海撰”)由上海乐群书局出版。

《月月小说》第5号“说小说”栏,新厂评《胡宝玉》:“《胡宝玉》,一名《三十年上海北里之怪历史》。此书于丙午初冬出版,颇风行一时,大有洛阳纸贵之概。……”

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序》:“……已脱稿者,如……《胡宝玉》(单行本),皆社会小说也。……”

按:作者和当时的广告都把《胡宝玉》列为“社会小说”,其实它只是一部写上海妓院生活的笔记而已。

10月(九月 ),《恨海》十回(有眉批。标“写情小说”,署名“南海吴趼人”),由上海广智书局出版。

按:小说描写两对青年情人的离散,侧面反映了庚子事变之混乱,颇为时人所推崇。

在11月1日(九月十五日)出版的《月月小说》第1号上发表:

《月月小说·序》。

强调小说的教育作用,指出不论写什么小说以及如何写法,“务使导之以入于道德范围之内”,挽回当时的浇风薄俗。

《历史小说总序》。

说明写历史小说的目的,是将寓“旌善惩恶之意”的历史,通过“易于引人入胜”的小说来教育读者。

《两晋演义·序》。

批评以前的历史小说,谓除《三国演义》外,或失于“蹈虚附会”,或失于“简略无味”;提出“撰历史小说者,当以发明正史事实为宗旨,以借古鉴今为诱导”,要“寓教育于闲谈”,对改良社会有裨益。

《两晋演义》(书名上标“历史小说”,下注“稿本”,署“我佛山人撰”。有眉批、夹注和回末总评)第一、第二回。

点定“写情小说”《情中情》(侠心女史译述)第一、第二章。

《庆祝立宪》(短篇小说。题下署“趼”)。

《俏皮话》(刊“杂录”栏)八则:《序》《虫类嘉名》《畜生别号》《背心》《指甲》《田鸡能言》《苍蝇被逐》《野鸡》《海狗》。

评《新庵译萃》(上海知新室主人即周桂笙译述)三则(署名“检尘子”,后在《新庵笔记》中改为“趼人氏”。下同):《戒骂会》《张翁轶事》《牙医》。

在11月30日(十月十五日)出版的《月月小说》第2号上发表:

《两晋演义》第三、四、五回。

点定《情中情》(侠心女史译述)第三、第四章。

《预备立宪》(题上标“短篇小说”,下署“偈”)。

评新作《讥弹·送往迎来之学生》(刊“杂录”栏,署名“偈”)。

《俏皮话》(刊“杂录”栏,署“趼人”)八则:《蝗蝻为害》《乌龟雅名》《猪讲天理》《狗懂官场》《地方》《地棍》《猫辞职》《狼施威》。

评《新庵译萃》二则:《天生奇谈》《世界最长之须》。

在12月30日(十一月十五日)出版的《月月小说》第3号上发表:

《罗春驭〈月月小说·叙〉趼人氏附识》。

《李伯元传》(署名“吴沃尧”)。

《两晋演义》第六、七、八、九回。

《大改革》(题上标“短篇小说”,下署“趼”)。

嘲讽晚清统治者“大改革”徒有其名,“大改革”不过是表面上改换几个名目,实际上一律照旧。周桂笙评曰:“枨怀时局,无限伤心。诙诡之文耶,忧时之作也。吾展读一过,欲别贶以嘉名曰‘立宪镜’。”

《义盗记》(题上标“短篇小说”,下署“趼”)。

赞扬一盗之仁义道德。篇终作者自评曰:“呜呼!叔季之世,道德沦亡,富贵热中,朋友道丧,以吾所见,盖多多矣。如此盗者,吾尝求之于士大夫中而不可得,不图于绿林豪客中见之。……”

《俏皮话》八则:《膝》《面》《蛇》《鸡》《龙》《虎》《论蛆》《腌龙》。

评《新庵译萃》一则:《逃学受绐》。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 丁未)四十二岁。

7月,日本与沙俄订立第一次“日俄密约”,划分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势力范围。

1月,秋瑾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

2月,康有为改保皇会为国民宪政会。

3至5月,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等省不少州县发生“抢米”风潮,广东钦州(今属广西)、廉州人民举行抗捐起义。

5月,同盟会发动潮州黄冈起义,败。

6月,同盟会发动惠州七女湖起义,败。

7月,徐锡麟击杀安徽巡抚恩铭,起义安庆,事败死难。秋瑾在绍兴被捕,就义。

8月,《新民丛报》停刊。改良派在与革命派论战中遭到严重挫败。

9月,同盟会员王和顺起义于钦州王光山,败。清政府决定在中央设立资政院。

10月,梁启超等在日本东京组织政闻社。清政府命各省设咨议局。

11月,江苏、浙江、安徽发生收回筑路权的群众爱国运动。

12月,孙中山、黄兴等在镇南关起义,旋撤离。

是年,曾朴在《小说林》月刊上发表《孽海花》第二十一——二十五回。

秋以前,仍编《月月小说》,并积极从事于小说创作。

吴趼人评周桂笙《新庵译萃·十年不寐之奇病》:“……盖余年来从事撰述小说,而苦所居近市。白日喧闹,不便构思,往往于夜间从事,通宵达旦。日间则蒙头大睡,所谓俾昼作夜也。故曾撰一联以自嘲云:‘瞎说胡诌当著作,鼾呼高卧忘光阴。’虽然,自是以后,吾盖无消遣行乐之时矣。近来日间更苦有编辑之役,辄不得睡,而夜来功课,势难荒废。乃改为中夜即起,酉戌之间即睡,而劳顿更甚,休息之时更少。……”(见《月月小说》第5号,1907年2月出版)

冬,办居沪粤人广志小学。

吴趼人《新庵译屑·序》:“……去冬,同乡君子组织旅沪广志小学校成,交推余主持其事。于是,日与二三同事,研究教育之道,舍学校而外,几无复涉足之处。……戊申(1908年)仲秋。”

李葭荣《我佛山人传》:“……粤人之旅沪者数万众,亦数万心。团结之地曰广肇公所,治所事者曰董事。董事皆昏耄气衰,粗犷无学之流,尸居其间,又互为汲引,不由众举。二三小人,辄傀儡诸董事,无益乡人,或滋病焉。君论公所事,往往大愤,且曰:‘粤人踪迹满五洲,相视罔不亲恳;居沪粤人,得彼此若秦越,此公所之罪也。’因谋于卢君伟昌、郭君健霄及余,立两广同乡会。复闵乡人子弟无教,开广志两等小学,隶同乡会。君手定学程,聘丹徒名士杜君纯长教务。卢君岁以私财输学;有教育之志者,咸慨然捐金补助:广志得至今存。甲班且毕业,惟同乡会未及君之亡而离散。”

《上海县续志》卷十:“广志小学原名广东旅学,在租界武昌路同德里。光绪三十四年正月,广东人卢杰、吴沃尧、鲍瞻旷、郭翔等集捐创办,改革后停办。”(《上海县续志》,民国七年修)

在1月28日(丙午十二月十五日)出版的《月月小说》第4号上发表:

《两晋演义》第十、十一、十二回。

《黑籍冤魂》(题上标:“短篇小说”,下署“趼”)。(反映吸食鸦片的祸害。)

《俏皮话》十则:《借用长生》《捐躯报国》《误字》《送匾奇谈》《乌龟与蟹》《凤凰孔雀》《鹧鸪杜鹃》《蜘蛛被骗》《虾蟆感恩》《大字名片》。

《趼廛诗删剩》(下署“南海吴沃尧趼人著,仪陇蒋庚繇紫侪选”)八题:

首有自序云:“年少无知,有作辄存,一览便增汗颜矣。十年以来,删汰旧作,仅存二三。……然而少年之状况,转藉此以得不忘焉,故录存之。……”

《柳絮》九首、《蒲沟道中大风》《将入都与君宜大弟剪烛话别时宿河西务》《都中寻先兄墓不得》《行路难》《课弟》《江头伫望晓兰妹归舟不至》《熏被》。

评《新庵译萃》三则:《俄国人瑞》《小不可大算》《废物变成戏物》。

是月,上海广智书局出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册——丁卷(第四十六回至第五十五回)和第五册——戊卷(第五十六回至第六十五回) 。在2月27日(正月十五日)出版的《月月小说》第5号上发表:

《两晋演义》第十三、十四、十五回。

点定《情中情》(侠心女史译述)第五章。

《立宪万岁》(题上标“短篇小说”,下注“滑稽”,署名“趼”)。

按:前载之《庆祝立宪》《预备立宪》与此篇共为一组,对当时清廷的假立宪作了无情的揭露与嘲讪。

《平步青云》(题上标“短篇小说”,下注“笑枋”,署名“趼”)。(尽情嘲讽了晚清官吏趋势媚上之丑恶无耻行为。)

《快升官》(题上标“短篇小说”,下注“记事”,署名“趼”。)(揭露晚清官吏卖友求升的卑鄙行径。)

《俏皮话》七则:《红顶花翎》《平升三级》《赏穿黄马褂》《活画乌龟形》《财帛星君》《观音菩萨》《文殊菩萨》。《讥弹》四则(署名“趼”):《恭贺新禧》《恭喜发财》《升官图》《状元筹》。(抨击了庸俗无聊的时风世俗。)

《趼廛诗删剩》二十一题:《夜坐抒感》《送别》《柬祝龄从兄延禧》《之杭州登舟口号》《上马》《同人分咏除夕,分得“宫禁”“小儿”“旅舍”“新婚”四题,录存“宫禁”一章》《元旦试笔》《何必》《虞姬》《无题》《无事》《以西洋摄影法摄得小像笑容可掬戏题此章》《文鹿季父春闱报罢,南旋过申,赋此送归岭南,并寄介叔王季父京都》《赠鲁朴人宗泰》《秋日分题分得孤雁》《闺中杂咏》《倚琴楼诗》十首存四、《挹芳室诗》十首存四、《消寒杂咏分得雪影》《赠湘南某姬》《凭阑》。

评《新庵译萃》三则:《画师》《主笔牢骚》《十年不寐之奇病》。在3月28日(二月十五日)出版的《月月小说》第6号上发表:

《两晋演义》第十六、十七、十八回。

《上海游骖录》(书名上标“社会小说”,下署“趼”。每回有眉批,篇终有《著者附识》)第一、二、三回。

评《新庵译萃》一则:《忽得忽失》。

评《新庵随笔》一则:《禁烟当先制药》(趼人氏眉批)。

在4月27日(三月十五日)出版的《月月小说》第7号上发表:

《两晋演义》第十九、二十回。

《上海游骖录》第四、五、六、七回。

《贾凫西鼓词·序》(署名“趼人氏”)。

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厌世思想。

《趼廛剩墨》(书名上标“札记小说”,下署“南海吴沃尧趼人”)六则:《盗被骗》《嗅瘾》《龙》《巧对》《小塌饼》《逸囚》。

《俏皮话》七则:《臀宜受罪》《人种》二则、《手足错乱》《民权之现象》《思想之自由》《虾蟆操兵》。

《趼廛诗删剩》八题:《清明日偕瑞棠弟展君宜大弟墓,用辛卯都中寻先兄墓韵》《刘吉甫婚词,明亲迎槎溪,余为执柯也》《七月十九夜,接家季父电,诏赴彝陵省疾,即夜成行,戚友知己都不及走告,赋此留别》《阻舟汉上》《眺黄鹤楼故址》《舟过晴川阁》《鹦鹉洲吊祢正平》《虎牙滩》。

按:《趼廛诗删剩》载至此完。吴氏之诗,一般言之,不如小说。邱菽园《挥麈拾遗》谓其“跌宕自喜,如见其人”,庶几近之。除《月月小说》所载三十七题和后面《政艺通报》所载四题外,现知前期之作尚有《漱芳斋诗选》(《字林沪报》本)所收《游仙诗》三十首和《步韵落花诗》二十首;后期之作有童补萝辑《湖海同声集》卷一所收《游黄鹤楼故址》(二首)、《秦淮杂感》(三首)、《吴门怀古》和《己酉七月谒五人墓有感》四题。又,陈无我编《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中收有《余自二十五岁后改号茧人,去岁复易茧作趼,音本同也,乃近日友人每书为研,口占二十八字辨之》一题;魏绍昌编《吴趼人研究资料》载有《红豆词》《冬木老人赐画,赋此呈谢并请削正》诗作者手迹和《读匋帅步祷得雨诗,恭和一首》诗题;《文艺俱乐部》 第一卷第二号《文苑·诗录》栏载《秦淮柳枝词》八首(署名“茧叟”)。

评《新庵译萃》一则:《世界中之赌国》。

《附告》(复大武书。末署“趼人附启”)。

在5月26日(四月十五日)出版的《月月小说》第8号上发表:

《两晋演义》第二十一回。

《上海游骖录》第八、九、十回。

按:《上海游骖录》至此载完。小说既同情人民,揭露了晚清统治的残酷与黑暗,又反对革命,诬蔑革命者,极力宣扬“恢复我固有之道德”以“改良社会”的迂腐主张。但面对现实,黑暗茫茫,作者终于悲观失望,最后走向了“厌世主义”的道路。

《曾芳四传奇》(署“我佛山人填词,仪陇山农评点”):第一出:《标目》;第二出:《涎美》。

《黄勋伯传》(刊“特载”栏,署名“趼”)。(述黄一生大略。着重表彰其徒手搏贼,身负数十创、至死而不释的“义勇”行为。)

《查功课》(题上标“短篇小说”,下署“趼”)。(揭露晚清统治者害怕群众,以“查功课”为名,深夜闯进学堂查抄《民报》的卑劣行径。)

《说小说·杂说》(署名“趼”)。(谓《水浒传》是“忧时愤世”之作,《镜花缘》是“理想”“科学”小说,《金瓶梅》《肉蒲团》是“惩淫”之书。)

《讥弹》二则:《助赈谈》《医说》。

按:此作未署名,但根据其所表现的思想、风格和《医说》中所说的“余所居为租界乍浦路” ,可确定为吴趼人之作。

《主笔房之字纸篓》(刊“杂录”栏)七则:《某观察》《利权外溢》《阎王筹款》《海盗刺史》《黠吏》《金脸盆》《中国之守备》。

按:此作不署名,然根据其所表现的思想、风格,特别是吴趼人当时在《月月小说》社担任总撰述、总编辑的职务,可以判定为吴氏之作。

《四海神交集·识》(署名“趼人氏”)。

评《新庵译萃》一则:《欧洲糖市》。

在8月23日(丁未七月望日)出版的《政艺通报》 第6年第13号“附录”栏发表:《秋望有感》(四首)、《李晓暾罢归与余唱酬感均崇替听赠三绝》(三首)、《宜章白沙院斋闻笛》(一首)、《沪上颐园看月》(一首)。(以上均署名“茧叟”)

按:该刊第14号“附录”栏载有李晓暾《无题和茧叟》诗。

在10月7日(九月一日)出版的《月月小说》第9号上发表:

《两晋演义》第二十二回。

《曾芳四传奇》:第三出:《劝娇》。

按:该剧谱流氓曾芳四诱骗女学生邓七妹卒罗法网事。至此未完而辍。

《趼廛剩墨》四则:《方言》《痪驰》《蝇钻》《诈贿被侮》。

在11月20日(十月十五日)出版的《月月小说》第10号上发表:

《两晋演义》第二十三回。

按:小说未完,至此而辍,后未续。所写“以《通鉴》为线索,以《晋书》《十六国春秋》为材料,一归于正,而沃以意味”。(见《两晋演义·序》)

《劫余灰》(书名上标“苦情小说”,下署“我佛山人”。有眉批)第一、二、三回。

《人镜学社鬼哭传》(题上标“短篇小说”,下署“南海吴趼人挥涕撰”)。(以愤激之情,痛诋了上海绅商忘美“华工禁约”之辱,对到沪的美兵部大臣达孚特无耻谄媚的丑行。)

评《新庵译萃》一则:《孰不愿富》。

在11月29日(十月二十四日)出版的《竞立社小说月报》第2期上发表:

《剖心记》(书名上标“法律小说”,下署“我佛山人著,亚东破佛评”)凡例和第一、二回。

按:小说未完,因该报停刊而辍笔。后撮其崖略,写成《山阳巨案》,载《我佛山人札记小说》中。

在12月19日(十一月十五日)出版的《月月小说》第11号上发表:

《云南野乘》(书名上标“历史小说”,下署“趼”。有眉批)第一回。

《发财秘诀》(一名《黄奴外史》。书名上标“社会小说”,下署“趼人”。每回有眉批和总评)第一、二、三、四回。

《劫余灰》第四回。

《邬烈士殉路》(书名上标“时事新剧”,下署“怫”)第一折:先殉。

《趼廛剩墨》四则:《对联》《集四书句》《借对》《复苏》。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戊申)四十三岁。

3月,黄兴于钦州起义,败。

4月,黄明堂于河口起义,败。

秋,革命派的新加坡《中兴日报》与保皇派的《南洋总汇报》论战日趋激烈。孙中山亲自领导批判改良主义的斗争。

11月,光绪帝、慈禧太后死;溥仪继位,载沣为摄政王。

是月,熊成基在安庆起义,败。

是年,黄世仲所著痛诋康有为的小说《大马扁》(十六回)完成。

2月,广志小学开学。日从事于学务,并继续创作小说。

在1月18日(丁未十二月十五日)出版的《月月小说》第12号上发表:

《云南野乘》第二回。

《发财秘诀》第五、第六回。

《无理取闹之西游记》(题名上标“滑稽小说”,下署“我佛山人”)。(影射鞭挞了卖国害民的晚清统治者和贪婪凶恶的外国侵略者。)

《邬烈士殉路》第二折:《追悼》。

按:此剧原拟写十折(见《月月小说》第11号《剧目预告》,但至此而辍,后未再续。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歌颂了为收回路权而殉国的邬钢烈士,痛斥了“麻木不仁”的清朝政府和“禽兽居心”的卖国贼子。号召全国同胞“协力共济”,为维护祖国领土主权的完整而“誓死抵拒”。

《趼廛剩墨》三则:《主权已复乎国家已亡乎》《瓶水解毒》《桂琬节孝记》。

按:《趼廛剩墨》至此载完,共十七则,主要是讽刺祸国殃民的晚清统治者,也有些无谓的“奇闻轶事”。

《俏皮话》二十二则:《日疑》《空中楼阁》《猫虎问答》《赤白不分》《肝脾涉讼》《金鱼》《银鱼》《驴辩》《守财虏之子》《外国人不分皂白》《蠹鱼》《蚊》《骨气》《松鼠》《鸦鹰问答》《脚权》《蛇叫蚓行》《蛾蝶结果》《铜讼》《木嘲》《轿夫之言》《孔雀篡凤》。

在2月8日(正月七日)出版的《月月小说》第13号上发表:

《发财秘诀》第七、第八回。

《劫余灰》第五、第六回。

《光绪万年》(题上标“理想、科学、寓言、讥讽、诙谐小说”,下注“短篇”,署名“我佛山人”)。

按:小说揭露晚清统治者“立宪”是一场骗局,谓这种黑暗局面要等一万年后地球受一次重大撞击、南北易位之后才会改变。

《俏皮话》八则:《误入紫光阁》《辱国》《不开眼》《强出头》《徒负虚名》《民主国举总统之例》《狗》《猫》。

在3月(二月)出版的《月月小说》第14号上发表:

《云南野乘》第三回。

按:小说记云南史事,为使人读了“知古人开辟的艰难,就不容今人割弃的容易”。原拟“自庄蹻开辟滇池”起,写“至云南最近之情形”,但仅成三回,后未再续。

评知新室主(周桂笙)译《自由结婚》(署名“趼人氏”)。(评曰:“余与译者论时事,每格格不相入,盖译者主输入新文明,余则主恢复旧道德也。……”这是吴氏的重要思想之一。)

《发财秘诀》第九、第十回。

按:小说至此载完。作者以“发指眦裂”的愤怒,痛诋了汉奸买办为着个人发财,不惜为虎作伥,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无耻行径以及中国官僚的昏聩无能。

《俏皮话》十二则:《手足》《代吃饭代睡觉》《只好让他趁风头》《居然有天眼》《不少分寸》《记壁虎》《獬豸》《记鼠》《记狗》《角先生》《引经据典》《关痛痒不关痛痒》。

在4月(三月)出版的《月月小说》第15号上发表:

《劫余灰》第七、第八回。

《俏皮话》十则:《聪明互用》《蛇象相争》《吃马》《性命没了钱还可以到手》《空心大老官》《无毒不丈夫》《龙》《虎》《羊》《榆钱》。

在5月(四月)出版的《月月小说》第16号上发表:

《劫余灰》第九回。

俏皮话七则:《纨扇》《变形》《论像》《洋狗》《水虫》《牛的儿子》《蛇着甲》。

在6月(五月)出版的《月月小说》第17号上发表:

《劫余灰》第十回。

在7月(六月)出版的《月月小说》第18号上发表:

《劫余灰》第十一回。

《俏皮话》六则:《孔子叹气》《开门揖盗》《骨气》《蛇想做官》《羽毛颂》《水火争》。

在8月(七月)出版的《月月小说》第19号上发表:

《劫余灰》第十二回。

《俏皮话》七则:《涕泪不怕痛》《蛆》《虫族世界》《走兽世界》《火石》《水晶》《黄白》。

在9月(八月)出版的《月月小说》第20号上发表:

《劫余灰》第十三回。

《俏皮话》七则:《团体》《放生》《送死》《作俑》《山神土地》《雌雄地》《投生》。

按:《俏皮话》至此载完,共一百二十七则。作品把晚清统治者比作蛆虫蚊蝇、蛇鼠猪狗,揭露了他们各种各样的丑恶嘴脸,反映了当时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腐败情形,对专横跋扈的后党和懦弱无能的皇帝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对社会上那些蝇营狗苟之夫、趋炎附势之徒、图财害人之辈也做了无情的暴露和鞭笞。

是月,为周桂笙编《新庵译屑》并作《序》。

《序》曰:“戊申八月,桂笙以此卷来,嘱为编次……”

按:周桂笙载《新小说》和《月月小说》上的《知新室新译丛》和《新庵译萃》《新庵随笔》,有吴趼人评语者三十一则。是月汇编《新庵译屑》时又增评《俭德》《最古律法》《摩根》《免冠礼》之二4则,共三十五则。

在10月(九月)出版的《月月小说》第21号上发表:

《劫余灰》第十四回。

在12月(十一月)出版的《月月小说》第23号上发表:

《劫余灰》第十五回。

1909年(宣统元年 己酉)四十四岁。

12月,各省士绅要求速开国会,于上海组成国会请愿同志会。

是年,各省群众反抗斗争达一百三十多次。

刘鹗卒于新疆。

黄世仲所著以袁世凯为主干,暴露晚清官僚政治生活的《宦海升沉录》(一名《袁世凯》)由香港实报馆出版。

在1月(戊申十二月)出版的《月月小说》第24号上发表:

《劫余灰》第十六回。

按:《劫余灰》至此载完。小说写一对青年情人,经过种种波折,最后团聚的故事。从中透露了晚清社会的黑暗和华工生活的悲苦。

春,作《近十年之怪现状》。

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序》:“……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书……已达八十回,余二十回,稿虽脱而尚待讨论也。春日初长,雨窗偶暇,检阅稿末,不结之结。二十年之事迹已终,念后乎此二十年之怪状,其甚于前二十年者,何可胜记。既有前作,胡勿赓续?此念才起,即觉魑魅魍魉满布目前,牛鬼蛇神纷扰脑际;入诸记载,当成大观。于是略采近十年见闻之怪剧,支配先后,分别弃取,变易笔法(前书系自记体,此易为传体),厘定显晦,日课如干字,以与喜读我书者,再结一翰墨因缘。”

按:小说二十回,未完。先发表于当年的《中外日报》,次年时务书馆出版单行本。书名改为《绘图最近社会龌龊史》,标“社会小说”,署“我佛山人”。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续篇。

4月10日(闰二月二十日),撰《筠清馆法帖·序》。

是月,作《冬木老人画册·题跋》。

5月4日(三月十五日)上海广智书局出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册——己卷(第六十六回至第八十回)。

是年,禁其女缠足,使入天足会,谓“宁终生不嫁,亦不缠足!” 10月15日(九月二日),在上海《民吁日报》发表短篇小说《中霤奇鬼记》。

按:据文末记者云,此盖为抵制洋货事,窘于压制,不能竟其志而发。

本年7月后至次年去世前,曾游南京。

周桂笙《新庵随笔》卷四《六朝金粪》:“端方总督两江时,穷奢极欲……解任之日,载与俱北,珍藏府中。……吴门悦庵主人沈习之先生敬学,尝任端方秘书。吴趼人先生一日赴宁造访,悦庵觞之于秦淮画舫。……此趼人、悦庵亲为余言之。……”

按:端方由两江调任直隶为此年6月28日(五月十一日)。吴趼人“赴宁造访”沈习之,当在此后。

1910年(宣统二年 庚戌)四十五岁。

8月,日本正式吞并朝鲜。

1月,熊成基于哈尔滨谋刺载洵不成,被逮,死难。

2月,倪映典在广州策动新军起义,败。光复会在东京成立总部,推章炳麟、陶成章为正副会长。

3月,汪兆铭等谋刺摄政王未成,被捕入狱。

6月,山东莱阳数万群众发动抗税斗争。

11月,清廷将九年预备立宪期限缩减为五年。

是年,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广西、广东、云南、浙江、河南、直隶等省爆发“抢米”风潮和抗捐抗税斗争达二百九十多次。

在3月25日(二月十五日)至6月20日(五月十四日)出版的《舆论时事报》上连续刊载《我佛山人札记小说》五十六则(后上海扫叶山房出版单行本时收五十五则,少《假妖》一则)。

按:此作记“趣闻轶事”,虽偶有揭露官僚昏庸、吏役作歹之篇,但多荒诞不经之说及颂扬妇女节烈等糟粕。

在5月18日(四月初十日)出版的《广益丛报》第232号(第8年第8期)上发表:

《东鲁灵光跋》(载“短品”栏。署名“南海吴沃尧趼人”)。

7月(六月),为上海中法大药房做广告文章《还我魂灵记》,刊于沪、汉等地报纸上。

9月18日(八月十五日),上海广智书局出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册——庚卷(第八十一回至第九十四回)

自春至秋,作《我佛山人滑稽谈》一百七十二则。

按:从此作第二十一篇《吴牛喘月》中“时庚戌暮春,苦雨匝月”,第三十一篇《别字》中“三月二十七日立夏”、第一百四十三篇《世态炎凉》中“八月初,忽大凉”、第一百四十九篇《大潮已经来了》中“到了今日八月十五”和第一百七十篇《又骂了自己了》中“吴趼人日课《滑稽谈》一则”,知其作于是年春至秋。

此作载于当年《舆论时事报》上。1915年(民国四年)上海扫叶山房出版单行本,石印,二册,有云间颠公(雷 )序。作品与前之《俏皮话》同一类型,把官场比作妓院,官吏拟为强盗、衣冠禽兽和吸人血的臭虫,对他们的贪污受贿、敲诈勒索、崇洋媚外和吃喝嫖赌等等荒淫无耻的生活,乃至清廷骗人的什么“改革”“立宪”“国会”“议员”,以及黑暗社会的种种恶俗和不正之风,都做了无情的揭露和讽刺。

自夏至秋末去世,作“奇情小说”《情变》。

按:小说原拟写《楔子》一回,正文十回。自当年6月22日(五月十六日)起,在《舆论时事报》上连载。刊至七回余(八回未完),因作者病故而辍。

据《楔子》所言,最后两回是:“感侠义交情订昆弟,逞淫威变故起夫妻”;“祭法场秦白凤殉情,抚遗孤何彩鸾守节”。小说写一对青年情人的悲剧,具有一定反封建的积极意义。

10月21日(九月十九日),从乍浦路多寿里迁至涨宁路鸿安里新居。亲友相集庆贺,宴饮谈笑甚欢

当夜,喘疾发作,卒于沪寓。

李葭荣《我佛山人传》:“……乃竟以喘疾,是年九月十九日卒于上海旅寓……君取冯氏 ,笃于伉俪。得丈夫子一,早殇,女子子一,甫六龄。卒之日,家无余财。杜君治其丧,而朋旧各以赙至。匝月,于君所创立广志学堂集会追悼,远近与吊者数百人,心丧之士,亦数百人,竞述君行谊,相与欷歔雪涕。……”

周桂笙《新庵笔记》卷四《六朝金粪》:“……曾几何时,趼人于庚戌九月十九日,遽作古人。……”

杜阶平《书吴趼人》:“……死时……检其衣袋,仅余小洋四角云。”(见《小说月报》八卷一号《谈屑》,1917年1月25日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次年1月(庚戌十二月),上海广智书局出版《趼廛笔记》单行本,共七十三则,为拾其遗稿刊布者。

按:后(民国四年)汪维甫编印《我佛山人笔记四种》中之《趼廛随笔》与《趼廛续笔》诸篇,均从此书和《我佛山人札记小说》中选录。此作记“异闻逸事”,多怪诞不经之说;述亲身经历见闻,亦意义不大;偶有揭露晚清统治者昏庸、无知之篇,如《金龙四大王》《制煤油》等,已写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但对了解吴趼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附:1914年冬日,上海胡德编印的《沪谚》一书中收录吴趼人作《沪上百多谈》一文,写作年月及原载出处均不详。

(原载中山大学中文系编《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第2辑[1985年9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第3辑[1985年12月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后经作者修订,附载于《我佛山人文集》第8卷,1989年5月花城出版社出版。本编据修订版收录。)

[1] 《明史》卷三百八:“严嵩,字惟中,分宜(今江西省分宜县)人。”因称严分宜。严嵩故第,在北京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历法·居第吉凶》:“地理吉凶,时亦有验。如余所知,严分宜旧第,已三度籍没矣。其在东城大街者,如石大人胡同,亦阛阓闹处。英宗时为忠国公石亨赐第。亨败后,无人敢居,后咸宁侯仇鸾得之。仇势张甚,不下石氏。其身后正法枭斩见籍,惨祸更甚于亨。此第今为铸冶开炉之所。其旁一大宅,即石氏偏傍厅事,亦宏敞过他第数倍,今为宁远伯李成梁赐第。成梁罢镇还京居之。父子六人,俱为大帅,皆至一品,贵盛震天下。成梁老病死牖下,长子如松战殁。松胄子名世忠当袭爵,而顽嚣无赖,赀产荡尽,遂无人肯保任之。今惟正寝停乃祖灵柩,十年不葬,他屋悉质于人。屠沽嚣杂,过者叹息。信乎形象之说不诬。”这便是所谓的“凶宅”。“三度籍没”者,即石亨、仇鸾、严嵩也。

关于严嵩故第的地址,还有两种说法:一、在北京宣武门外。清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引清吴长元《宸垣识略》云:“七间楼在东横街南半截胡同口,即怡园也。康熙中,大学士王熙别业。相传为严分宜别墅。”南半截胡同,在宣武门外菜市口南,今菜市口胡同与烂缦胡同之间。但这里明确说是别墅,非正式府第。二、在灯市口佟府夹道。《京师坊巷志稿》云:“灯市口大街……传为明相严嵩故宅。”又曰:“佟府夹道……传云:前明严世蕃故宅也。”佟府夹道,后称同福夹道,在灯市东口,至今犹传为严嵩府第者。但朱一新写《京师坊巷志稿》时,已距严嵩之死三百余年,所以只说“相传”。而沈德符生时离严嵩死还不到十年,而且他从小跟随着祖父和父亲任官居住在北京,他的记录应该是可信的。事情可能是这样:灯市东口佟府夹道曾为严嵩之子严世蕃府第,后因误传为严嵩故宅。沈德符所说的“此第今为铸冶开炉之所”,到清代嘉庆、道光以后便是属于工部的宝源局;至于后来李成梁所居“宏敞过他第数倍”的“其旁一大宅”,李死后其“屋悉质于人”。那么,吴尚志在工部做官时很可能便是居住在这里。 teJaiSFclfSfdOXmcSGpEbnpI3+QBYc0lOEVO2WBldHWzwQvZZmB5ZqEjX5X5EM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