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美国三百年,中国三十年

“美国三百年,中国三十年”,这固然是对中国近三十年改革开放发展速度的一种肯定,但同时更是一种担忧。作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我们要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解决美国花几百年时间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升级换代和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难辞其咎。

如今中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这是很多人都想要搞清楚的问题,尤其是西方人。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西方人很难理解,却无法忽视它的存在。他们对中国的发展做出的种种预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纷纷落空。伴随着奥运会的成功,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完成了一次华丽的亮相,崛起的势头不可阻挡,但同时中国又存在很多问题,无论是发展模式、环境还是制度,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都是巨大的挑战。怎么样来认识当今中国的局势,这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

财智论语

作为一个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游弋了十几年的知识分子,我深深感到,我们的确遭遇了一个非常伟大的时代,正所谓数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就像万里黄河,经过历史的九曲十八弯,到了秦晋高原,突然遇见了壶口,瀑布奔腾直下,挟泥裹沙,气势磅礴。

我先讲个故事。2006年我去美国考察,见了不少人,有一件事情我至今难忘。到加州的时候有个犹太人请我去他在比弗利山庄的家中做客,他告诉我说那个庄园已经传了三代了。于是我有机会与一个美国人进行深度的交流与碰撞。

聊到中美关系时,我问他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人一直在妖魔化中国?为什么不少美国人还一直以为中国男人仍梳着辫子,女人还在裹小脚,就像好莱坞电影里的华人形象?为什么美国人在对中国不了解的时候,要么是‘中国无所谓论’,不把中国放在眼里;要么就是‘中国威胁论’?”那位犹太人说:“我已经去过中国五六十次了,今天我才敢与你交流对中国的看法。美国这两三亿人中绝大部分都没有去过中国,特别是一些老人,一辈子连得克萨斯州都没有出过,所以产生误读是很正常的。”

他说他1991年第一次来中国。当时到了上海,上海市的领导在浦西请他吃饭,指着浦东对他说:“未来我们将在那里打造一个中国的‘曼哈顿’,你要有意来投资,我给你五百亩地!”当时他一听觉得简直不可思议,觉得是在吹牛皮。曼哈顿是上百年慢慢沉淀下来的,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纽约作为一个世界级的中心城市,近百年时间才打造出来一个曼哈顿。上海凭什么?你让我来投资,说给我五百亩地,有没有法律保障?到时候会不会说变就变?要想在这一片稻田上打造曼哈顿绝对不可能。这就是当时的他按照一个典型美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行的推理。

但是没有想到,等他十年以后再陪小布什去上海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时候,一个类似曼哈顿的建筑群就这么在浦东崛起了。小布什更是惊讶,因为他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曾经骑着自行车在上海滩转过,当时是什么样他还记得,和眼前的景象差别实在太大。他还自以为是中国通,其实并不了解中国。这位犹太人再看当年的那块地,更傻眼了,那块地上的房子就是后来的汤臣一品,十多万块一平方米。这对他的刺激特别大,于是他发誓要成为一个中国通,搞明白是怎么回事。之后他一趟趟往中国跑,想要跨越两种文明、两种法律体系、两种观念体系,现在的他已经可以谈出一些对中国的深刻认识了。

讲到最后他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美国三百年,中国三十年”。大家记住,这句话非常关键。他说从新教徒乘坐五月花号从英国到美国大陆,像当年的犹太人一样去寻找上帝的应许之地,到后来的独立战争、南北战争、西部开发,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经历了将近三百年的时间。而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就几乎走完了美国三百年所经历过的经济发展过程。三百年间这么多代人,每一代人的经历是有限的,而中国一代人却经历了几乎全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人看不懂中国是可以理解的,单单用美国的价值观和哲学观把握不住中国。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中国在抓住了全球罕见的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全球罕见的难题。中国人是幸运的,是非常令人羡慕的,能够经历这样一个千百年未遇之变局,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历史阶段。最后他说,如果谁能说清楚中国的千年之变,谁便有可能是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

前一段时间关于林毅夫的新闻很多,他先是被邀请主讲马歇尔讲座,后来又担任世行副行长。我一直很关注他,他有个观点我非常欣赏:中国现在还出不了诺贝尔奖得主,因为中国还没有成为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火车头。当中国经济开始引领世界的时候,中国人拿诺贝尔奖可能就不再是一件难事。这个观点是很有道理的,比如现在的文艺界,各种各样的电影节上中国人一个接一个地拿奖、当主席、做嘉宾。真的是他们的水平比原来提高了很多吗?不是他们变了,是中国的分量变了。

现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非常明白一个道理: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要看中国。中国元素将要卖大价钱,就像抓中药一样,要拣些甘草肉桂配在里面,才能成为各种商业力量支持的站在台前的宠儿。姚明现象也是很典型的例子,现在姚明已经成了中国的一张名片,这张名片是谁发给他的呢?是商业的力量发给他的。商家知道美国的NBA是一座金矿,要让NBA长盛不衰,就必须要有广阔的市场。最广阔的市场在哪里?在中国。现在中国13亿人口,有3亿正走向初步富裕,其人均GDP超过了5000美元。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我们中心城市的人口加起来相当于两个日本,一个半美国,这是多么庞大的市场!NBA要吸引中国的目光,怎么办?那就把姚明请过去,于是无数中国人就成了火箭队的拥趸,收视率就高起来了。尝到这个甜头以后,美国现在又开始挖高尔夫的金矿。2004年美国的高尔夫锦标赛专门把张连伟请了过去。他已经有些英雄迟暮,这个时候把他请过去,其目的当然是通过这个中国的高尔夫“一哥”进入美国来吸引中国消费者。这只是中国元素大行其道的几个例子,后面还会有大批的人在这个浪潮中尝到甜头。

我说今天的中国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态势之中呢?今天的中国就像一条巨龙,龙头已经与美国的信息时代对接,美国人看到了这个龙头,于是惊呼“中国威胁”,以为中国快要赶上美国,要进行遏制;龙身还在工业文明中补课,我们看东莞,看珠三角,看到的是污染,是血汗工资制,是像包身工一样的东西,是八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的窘迫;当我们到了西部,看到的又是纯粹的农业社会,很多人还在黄土地里刨食。这条巨龙在时空隧道里面翻腾,是三种文明形态,三种经济形态,三种社会形态同时在今天的中国并存。难怪西方对中国的了解像盲人摸象,因为信息不对称,所以得出的判断迥然不同。

那位犹太人听了我的这番话非常感慨,他说:“王先生我真是非常羡慕你,你现在看起来是在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其实积累下了无数的珍贵案例,绝对是在哈佛都学不到的,以后的哈佛案例库不取这个取什么?现在哈佛的案例库就像我们在超市里卖的标准产品,而中国的现实却代表着未来变化的世界。”


RnUU+lhkzDvp3x+rLNXccL/CU+7kU7ozTnxiWhAcyY2Ea/iOTzNzCnKkMKYPVG3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