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十节 <<<

对立

现在,我们必须要讨论对立了。对立关系以四种方式发生,即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对,表现在四方面:有关系的事物相对立;互为反对命题的事物相对立;缺性与习性相对立;肯定命题与否定命题相对立。因此,概括起来,即所有此类事物都是对立的,有关系的事物相对立,如“两倍”和“一半”;相反的事物相对立,如“恶”与“善”;缺性与习性相对立,如“失明”和“可视”;否定和肯定相对,如“他坐着”和“他没坐着”。

相关的事物相对立,即它们与对立有关,或是以其他方式与其相关。比如,“一半的两倍”,即它与其他事物相关,是某事物的两倍。“知识”和“知识的对象”在关系上相对立,即知识与被知道的事物相关,被知道的事物与知识相关,即“知识的对象”与“知识”相关。

因此,有关系的事物相对立,即它们与对立相关,或是以其他方式彼此相关。那些互为反对命题的对立物,则不可能与彼此相关,而是与彼此相反。比如,“善”不是“恶”的“善”,而是与“恶”相反;“白”不是“黑”的“白”,而是其相反者。所以这些对立关系彼此不同。

此类反对命题的其中之一必然存在于这些事物中,它可能是本质如此,或是这些事物的谓项,它们之间没有中间物。但对有些事物而言,这种情况则不是必须的,即其中之一是固有的,它们之间有中间物。例如,健康和疾病可能在本质上就存在于一种动物的身体中,则二者之一必然存在于身体中,或是疾病,或是健康;奇数和偶数是数的谓项,则二者之一或是奇数或是偶数,必然存在于数中,且它们之间没有中间物。疾病和健康之间没有中间物,奇数和偶数之间也没有。此外,有些反对命题之间有中间物,其中之一并非固有。如白和黑在本质上存在于身体中,但二者之一并非必然地存在于身体中,因为每一个身体并不是非黑即白。“无价值的”和“有价值的”是人的谓项,也是许多其他事物的谓项,其中之一并非必然地存在于它所述说的事物中,因为所有的事物并非都或是无价值的,或是有价值的。在白和黑之间至少还存在中间物,如深棕色、灰白色以及许多其他颜色。而在无价值的和有价值的之间,其中间物既不是无价值的也不是有价值的。在有些情况下,中间物也有名称,如深棕色、灰白色和其他此类颜色是白色和黑色之间的中间物。但在其他情况下,我们则很难为中间物命名,要否定两个极端来定义中间物。比如,既非好也非坏,既非公正也非不公正。

缺性和习性是相同事物的谓项,如“失明”和“可视”就是眼睛的谓项。一般来说,它们是相对于产生它们的事物而言的,也是其谓项。所以,可以拥有且在本质上可能拥有某种能力的事物,在其失去这种能力时,我们便说这一事物缺乏这种能力。因此,我们称某人是无齿的,并非因为他没有牙齿;说他是失明的,也并非因为他没有视力,而是因为他本来可以拥有,但却没有这种能力。有些人在出生时便没有视力或牙齿,但他们不能被称作是无齿的或是失明的。拥有或缺乏某种能力,并非缺性或习性。视力是习性,失明是缺性,而拥有视力并非视力,失明的也并非失明。“失明”是某种缺性,“失明的”则是缺乏这种能力,而非缺性。若“失明”和“失明的”相同一,二者都可能是同一个人的谓项,我们可以称一个人是“失明的”,但不能称其为“失明”。缺乏某种能力和拥有某种习性,似乎是对立的,就如缺性和习性一样。因为对立关系的模式是同一的,如“失明”和“可视”对立,“失明的”和“拥有视力”对立。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亦是如此。肯定命题是肯定句,否定命题是否定句,但是被肯定和否定的事物不是句子,而是一件事物。它们像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那样互相对立,因为其对立关系的模式是同一的。有时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对立,二者所表述的事物也对立,如“他坐着”和“他没坐着”对立,“坐着”和“没坐着”也对立。

但很明显,缺性与习性之间的对立与关系词之间的对立不同,因为事物本身不能由其对立者来说明。视力不是失明的视力,前者也不会以其他方式与后者相关,所以不能称失明是视力的失明。而事实上,失明是缺乏视力,不是视力的失明。此外,所有的关系词都与其相关者相关。所以,若失明是关系词,它应该与其相关者相关,但它没有这种相关性,因为视力不能被称为是失明的视力。

由缺性和习性可以明显看出,那些被表述的事物并非相反地对立着。因为反对命题没有中间物,其中之一必然是固有的,在本质上就存在的,或是其谓项。只有二者之一必须有能力接受它,它们之间才没有中间物,如疾病和健康,奇数和偶数。然而,有中间物时,其中之一并非必然地存在于每一件事物中,因为有能力接受它的事物并不是非黑即白、非热即冷,二者之间还有中间物。再则,它们之间有某种介质,二者之一并非必然地属于其接受者,除非其中之一是本就固有的,如“火”中有“热的”,“雪”中有“白的”。在这些事物中,其中之一必然是固有的,且无论以何种方式发生,“火”不可能是“冷的”,“雪”不可能是“黑的”。因此,其中之一并非必然地存在于可以接受它的每一件事物中,而仅仅存在于其中之一本就固有的情况中,且其一都是明确地而非偶然地。然而,在缺性和习性中,上述提及的特殊性都不为真,因为其中之一并非必然地存在于可以接受它的事物中。如某人并非本质上没有视力,则不能称其为失明的或是有视力的。因此,这些事物与那些没有中间物的相反者不同。另一方面,它们也不存在于那些有中间物的事物中,因为有时其中之一应该存在于所有可以接受它的事物中。因此,若一个人在本质上适合有视力,则可以被称为失明的或是有视力的;但这不确定如此,而是可能发生,因为他并非必然地是失明的或是有视力的。从反对命题的角度来讲,有中间物的事物,不可能必然地存在于所有事物中。但其中有些事物,其中之一是确定的,而非偶然的,所以由缺性和习性可知此类事物是对立的。显而易见,它们之间的对立方式和互为反对命题的对立方式不同。

雅典学院 拉斐尔 1511年 梵蒂冈博物馆藏

拉斐尔所绘的这幅名画,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办的雅典学院为主题,彰显了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全画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中心,虚构了一所包含众多先哲的学院,古希腊各时期的著名学者悉数在场。

再则,在反对命题中,若接受者存在,彼此可能会发生改变,除非其中之一本就存在于某事物中。例如,由火变热,由健康到患疾,由白到黑,由冷到热 (或是由热到冷) 。好有可能变坏,坏也可能变好。堕落的人可以被引导到更好的追求和推理能力中,因此会取得进步;若他一旦取得进步,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他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或是变得娴熟。这样即使开始时仅获得了最小的进步,他也会因此更倾向于美德,因此,他可能会获得更大的进步。若这一过程持续发生,他最后将具有完全相反的习性——除非时间不允许。但在缺性和习性中,则不可能有相互改变——习性可能会变为缺性,但缺性不可能变为习性。因为失明的人不可能再恢复视力,秃头的人不可能再长出头发,无齿的人不可能再长出牙齿。

显然,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之间的对立方式与上述提及的对立方式不同,因为在这两者之间,必然有一命题为真,另一命题为假。而在互为反对命题、互为关系以及习性和缺性的对立之中,则并非必然地有一方为真,另一方为假。例如,健康和患疾是互为反对命题,但二者既非真也非假;两倍的和一半的,在关系上对立,它们二者既非真也非假。那些可以用以表述的事物亦是如此,如缺性和习性、可视和失明。简言之,没有任何连词的事物既非真也非假,上述提及的所有事物都没有连词。但这种情况也会出现在有连词的相反命题中,如“苏格拉底是健康的”与“苏格拉底是患疾的”对立,二者并非必然地有一方为真,另一方为假。若苏格拉底活着,则有一方为真,另一方为假;但若他没有活着,则二者都为假。若苏格拉底根本不存在,则他既不是患疾的,也不是健康的。在缺性和习性中,若主项不存在,则二者都非真;若主项存在,也并非必然地其中一方真,另一方为假。“苏格拉底看得见”和“苏格拉底是失明的”对立,如缺性和习性那样,若苏格拉底存在,则并非必然地一方为真,另一方为假。因为若他不是本质上就适合拥有视力,则二者都为假;但若苏格拉底根本不存在,则他“看得见”或是“他是失明的”都为假。在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中,无论苏格拉底存在与否,必有一方为真,另一方为假。很明显,若苏格拉底存在,则“苏格拉底是患疾的”和“苏格拉底是健康的”二者必有一方为真,另一方为假;若他不存在,情况与之类似,则“他是生病的”为假,“他没有生病”为真。所以,那些肯定意义和否定意义上对立的事物,其特性是一方为真,另一方为假。 6UbfFUsPakJf/VPPkMM1OjjaU5s1CHMPdcEfDdFyMoSGt4WzX81qTdOhn4KVN0s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