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有个叫阳里华子的人,在其中年时,就得了健忘症。他每天清早取了东西,到晚上就会忘记;晚上若是给过别人什么东西,到第二天早晨,就会忘记得一干二净。平时在道路上会忘记行走,到了屋内,他又会忘记就座。现在已经不知道过去发生过的旧事,过后又记不住刚才发生之事。阳里华子的全家老小都为他的健忘感到苦恼。家属去敦请史官来为其占卜,无法应验;请来了巫师专门为他祈祷,同样不见起色;把医生找来为他看病,连药石都攻克不下阳里华子的这种健忘症。
鲁国有个儒生听闻此事后,自称能医治阳里华子的健忘症。阳里华子的老婆与儿女表示,愿意拿出一半的家产来换取鲁国儒生的药方。
儒生说:“这病不是卦兆就能占验出来的,也不是靠人祈祷可以驱除的,更不是用药石能够攻克消除掉的。让我来试试看,是否可以感化他的心境,改变他的思虑,或许可以治疗他的病吧!”
于是,家属按照儒生的要求,把阳里华子放到露天受冻,当感到冷了,他就要求给加衣服;又不给他吃饭,阳里华子饿了,就求人给他吃的食物;阳里华子还被家人关在暗处,当他觉得受不了时,就要求光亮。到这时,儒生就很高兴地告诉华子的儿子:“这种病已可以治好,不过我的方术是保密的,世代家传,从不告人,你得替我屏退华子身边之人,让我单独和他在屋内住上七天吧。”
阳里华子的家人听从了儒生之言,可并不知道其葫芦里卖什么药,谁都搞不清儒生在屋里搞些什么名堂,总之,阳里华子多年所患的健忘症居然就一下子被根除了。
阳里华子恢复记忆后,脾气竟然是暴戾万分,整天不是怒骂老婆,就是惩罚儿子,甚至手拿干戈来追逐驱赶那鲁国前来给他治病的儒生。宋国的老百姓们见其性格狂躁得实在离谱,就动手制伏了阳里华子,并责问他为什么要这样恩将仇报。
阳里华子说:“以前我健忘时,头脑在一片空白的渺茫空旷中,根本不觉得天地是有还是无。现在却让我一下子回忆起所有的往事,几十年下来的存亡、得失、哀乐、好恶,纷纷乱乱,全都涌上心头。我恐怕将来的存亡、得失、哀乐、好恶同样会像今天这样来扰乱我的心,即便我再想要有片刻的工夫来忘记这一切,难道还能做到吗?”
子贡在听到此事后,觉得非常奇怪,就把此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这里面的奥妙不是你能了解的啊!”说罢,孔子掉转头,要自己最满意的高足颜回记住这件事情。
出自《列子·周穆王》的这则故事,里面主人公阳里华子虽人才到中年,却罹患了健忘症,其症状酷似现代社会人们十分担忧的阿尔茨海默病。按照常理,那位从邻近鲁国来的儒生用祖传的方术医治好病人,后者应该感激涕零才是;华子的家属事先表示要以一半家产换取药方,宋国的百姓事后将华子抓住询问其暴怒狂躁之因,都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可偏偏阳里华子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健忘让自己可以处在空白渺茫的澄净状态,乃至天地的有无都可以感受不到,而让纷乱的俗事杂念充斥于脑中,反而是件痛苦的事情。
阳里华子的说法看似荒诞,其实有一定的哲理。鉴于种种心理活动都与人的意识、欲念及联想紧紧相连,以致会引发无穷无尽的烦恼。所以重视养生的道教人士就提倡“不思”和“坐忘”,所谓“道不在烦,但能不思”,“不思”二字实为彻底排遣各种心里烦恼的最佳方法。现代人生活节奏之快和工作压力之大,远非古人可以比拟。要做到不思、坐忘,无异于天方夜谭,也无此必要。但尝试着时不时地有意让自己忘却一些纷扰的俗事,还是可以做到的。倘若在人生逆旅中,每个人都会遭逢的衣食之忧、声色诱惑、胜负计较、得失盘算、荣辱考虑等,有短暂的片刻统统可被置于脑后,“不思”当然也就“不烦”,而“心不劳”的结果,对形体的健康自然也会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