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在攻克中山国之后,匆匆赶回魏都安邑。田子方随从殿后。中途,太子击遇见田子方后,急忙下车,快步走到田子方车前,田子方却纹丝不动地端坐在车上,对他说:“烦你转告君主在朝歌等候我。”
太子击看到田子方态度这样傲慢,还真的有点不高兴。他向田子方诘问道:“不知天下是穷人以骄色傲人呢,还是富人以骄色傲人呢?”
田子方答道:“当然是穷人以骄色傲人咯,富贵者有哪个敢用傲然的态度待人的?国君傲然于人,必亡其国,如今我尚未见到有准备亡国而傲人的君主;士大夫傲然于人,必定会失去其封地采邑,如今我还没有看到准备失邑而傲人的士大夫。穷人没有这些顾忌,如感到有什么不惬意的,会提上鞋跟立刻走人,什么地方没有贫穷啊?所以,我讲穷人会以骄色傲人,富贵的人不敢。”
太子击听罢田子方的这番话,一言不发。他赶上了魏文侯的车骑后,就立刻将田子方的话讲给父亲魏文侯听。魏文侯感叹地对儿子说:“若不是你的缘故,或许我还听不到这些话呢。我用礼贤下士的态度去和田子方交朋友,自从结交之后,上下君臣之间的关系就变得亲近了,许多百姓也远道来归,这些成功的原因在于我能够‘知友识士’。就以征伐中山国来说吧,我以武德礼待大将军乐羊,三年后,他就取得了中山国,这是礼遇武将的结果。所以,我见到的只是进取,没有发现凭着个人才智向我傲然施以骄色的。倘若真的让我得到恃才骄矜之人,何愁魏国的业绩赶不上古人呢?”
俗话说:“穷人气大。”生活中的不得意和经济上的拮据窘迫,都会让阮囊羞涩者们在心态上产生愤激之情,有时甚至会产生仇富的心理。如上述故事中田子方所说的,穷人没有什么顾忌,也就是俗话中所讲的: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相对有着各种“坛坛罐罐”怕打碎的富贵人士而言,穷人反而具有富人没有的“骄色”。
不过,细究故事中的意思,其实还是指那些有才干与抱负的寒素清白之士、没有封地和财产的穷人,在智力上、精神上完全可以有恃才骄人的底蕴和本钱,而这正是魏文侯这样的有志向的国君希冀网罗的人才。田子方应当就是属于这类“以骄色傲人”的穷人吧。他回答太子击的一番话和魏文侯后来听闻后的感叹,都表明了“礼贤下士”是很有益处的。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倘若真的碰上一些恃才傲物之人,与其像太子击最先的反应那样,不问青红皂白地对那些才能与乖张脾性兼而有之者产生排拒,真不如像“知友识士”的魏文侯那样,去虚怀若谷地向那些带有傲然骄色,也有真才实学之人汲取优点呢。
从另一方面来看,站在社会上绝大多数地位低、财产少的普罗大众角度,刘向《说苑·尊贤》中田子方傲然待人的行止,确有值得褒扬之处。正所谓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穷人气大,不该是嫉妒和仇富的愤懑之“气”,而应当是志向之“气”。穷人也有天赋异禀,那就是自由,堂堂正正地做人,无欲则刚。不在生活中当那阿谀权贵和趋炎附势的小人,那不也是令人感到无比自豪的事情吗?不过,以现在社会强调的情商要求而言,田子方对待太子的态度过于倨傲,不值得效仿。因为尊重他人,也是自己人格的一种展示。凡事过犹不及,如果刻意地去对任何人都傲然相处,只会让人讨厌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