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傀偶不言,下自成蹊
——“木偶”校本课程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探究

上海市宝山区罗泾中心校 陆 萍

随着上海市宝山区罗泾中心校的特色校本课程“木偶”的不断开发实践,其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愈渐明显。

木偶课程开始于2006年年底,通过十多年的努力,现在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个文化品牌,已经连续三届被评为区级艺术特色项目。学生通过看一看木偶剧、做一做小纸偶、说一说偶戏台词、演一演木偶小戏等活动形式,走进神奇的木偶世界,亲近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校本课程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日趋完善,覆盖面从低年段到高年段。各年段的讲义、剧本等的选择,都经过精心思考,力求在传承、发扬木偶文化的同时,做到育人细无声。作为校本课程的实践者,到底是如何利用校本特色木偶课程开展育人工作的呢?

一、课程彰显德育价值

在进行课程目标、宗旨、内容、实施、评价等环节设置的时候,均渗透了德育工作原理,力求“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一)课程目标与宗旨

1.让学生通过木偶这一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形式,拓展和加深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识和体验,亲近具有民族文化气息的木偶艺术,感受木偶艺术的风采。

2.逐步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和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策略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真正达到“知行统一”“德行统一”。

3.通过木偶这一拓展科目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传承和发展木偶这一民族文化的艺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

(二)课程内容与框架

学校根据木偶课程的内容编写了讲义《大家一起学木偶》,该讲义使用“一课一主题”的方式,每一主题里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资料库”。 在这一栏目中,安排了木偶的起源与发展、地方特色、民间传说和名人逸事等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帮助学生认识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木偶艺术。

2.“手工坊”。 以浅显易懂的图例或说明来呈现重点和难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一些基本的木偶制作技能。

3.“小舞台”。 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木偶操作技能,加深对木偶艺术表达形式的领会,提高审美情趣。

4.“创意屋”。 这一部分主要是关于本课主题学习内容的延伸与拓展。

根据不同年段的要求,对上述四个方面的比重做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与选择。木偶德育校本课程“大家一起学木偶”的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从中不难看出木偶课程与德育之间丰富的关联。“木偶的制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使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保护环境,爱惜资源。“木偶剧表演”“木偶的历史”传承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下面笔者就以在四年级、五年级开展的“小木偶表演家”这一板块为例,来具体谈谈木偶课程在德育方面的体现。

二、课程实施孕育品德

木偶艺术“兴于汉,盛于唐”,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木偶剧能透过角色任务、空间环境、故事情节作为表达工具,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吸引及延长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和刺激学生的思考及记忆 。其特有的人文性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

在“小木偶表演家”板块中,以木偶表演为主,学生以社团为单位,进行木偶剧的排练与表演。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课程为例,学生在“创意屋”中创作了剧本《泾泾灵灵起步走》;在“小舞台”中,学生们刻苦排练。在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一)创新能力与爱乡情怀

“创意屋”中呈现了一些富于变化的、与本课主题学习内容有关的个性作业,也留下了体现学生创作个性的空间: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拓展学生的制作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促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图1 上海市宝山区罗泾中心校木偶德育校本课程“大家一起学木偶”结构体系

学生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充满着好奇,于是笔者提供了大量关于罗泾的地域特色、风景名胜、历史文化资料。课外,学生又走访了历史文化馆、风景游览区。在此基础上,学生们一起讨论、创作出了木偶剧剧本《泾泾灵灵起步走》。剧本讲述的是一群住在罗泾的小动物们发生的一些日常趣事。以故事发生地为背景,随着小动物们的步伐,能够了解到充满地域特色的罗泾文化——生态环保的“涵养林”、科学种植的“开心农场”、漫画大师沈同衡、沪剧大家丁婉娥等。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到:“教育和引导学生爱集体、爱家乡,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通过本课程的实践,在无形之中点燃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良好品格与团队协作

本校地处上海市郊边界,学生均是农家子弟,对于他们来说,虽然他们爱表演、爱动手,但是一下子让他们在大庭广众之下侃侃而谈却有些难度。这些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障碍与困难,通过木偶这一载体,能够让他们迅速成长起来。

当学生们大胆地拿起木偶手舞足蹈进行表演时,不要打扰他们,悄悄地站在一旁观察,这时就会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个性表现。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和多方面的教育长期塑造而成的。“木偶表演家”课程使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使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从心理方面来说,木偶表演能改善学生的性格缺陷 。有些学生天性内向,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往,通过学习木偶表演可培养自信心,经常在同学、老师、家长面前表演,并且通过舞台演出锻炼了胆量,从而变成了一个自信活泼的学生。因此,木偶表演是形成学生良好性格的重要手段。

排练一出木偶剧要花费巨大的精力。社团成员们需要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背台词,练基本功。在家中,完成了学业任务后,还要进行木偶练习。这些“表演家”们慢慢形成了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品格。

一出优秀的木偶剧除了要求每个演员的技艺要精湛,还离不开团队的协作配合。在排练之初,社团成员们就明确了前进的方向,给团队制定了要达到的目标,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在团队中的压力,并且角色的分配也是自我推荐、选拔出来的,明确了只有每个人都完成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大家的总体目标才会实现。所以社团成员们非常团结,排练中尽心尽力。每次集体训练时,成员们互帮互助。忘台词了,偷偷提醒他;手举得酸了,扶他一把;练得苦了累了,相互加油鼓气;你做红花在台前风光,我在幕后为你保驾护航。社团成员齐心协力,同甘共苦。

排练过程也提升了学生情感的体验程度。健康的心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取向都需要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情感的碰撞来形成。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及:“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等方面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小学中高年级还要“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在“木偶表演家”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诚实、自信、坚定、勇敢等健康的性格特征,这表明木偶这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排练和表演木偶剧对学生能力、情感、行动、习惯的熏陶是自然的、深刻的。

三、木偶实践德育浸润

(一)课程的实践过程是一个德育的过程

为什么木偶课程可以有如此鲜明的育人特点呢?因为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一个德育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说它是德育过程,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进行教育;说它更是一个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因为在木偶剧排练比赛的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品德是在自我发展,学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自觉的因素,也有自发的因素

学生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的,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学生在表演剧本故事中,对是非、善恶有了认识和评价;形成了正确、丰富、稳定的道德情感;付出了自觉、顽强的努力;并用实际的行动展现了他们的思想品德,很多时候,学生形成了一种不需要任何监督的自觉行为。

(二)课程的实施过程体现了德育基本规律

德育的基本规律,即: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的过程;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木偶剧的排练过程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木偶社团的成员们层次水平有很大的差异。部分学生平时较为懒惰,学习成绩也不优秀,但是经过两三个月的训练,他们克服了自身的惰性,变得更为自信。

(三)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德育方法

在木偶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也采用了三种主要的德育方法

1.榜样示范法:用几个努力排练、表现较好的学生来影响其他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在相似的经历与相同的环境下,以学生作为榜样,更容易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2.陶冶教育法:利用剧本故事中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来潜移默化地熏陶、感化学生。在进行环境陶冶、艺术熏陶的同时,要辅以适当的启发、说服,使学生更好地吸收精神营养。

3.实际锻炼法:学生在排练、表演剧本的过程中,一次次得到了锻炼,加深了认识,锻炼了自身的意志,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运用实际锻炼法能激发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同时在反复锻炼的过程中,适当地督促、鼓励学生,有助于使其长期坚持下去。

同时,尽量减少学生接受程度较低的“说理教育法”。

(四)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品德评价

在课程实施的最后评价阶段,注重对学生情感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在搜集有关学生情感发展状况的评价信息时,采用了“同伴提名法” ,根据课程特点,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上海市宝山区罗泾中心校“大家一起学木偶”课程学生互评表

品德评价表注重的是同伴间的相互合作精神,通过生生互评的评价模式,既能让学生合理地评价他人,同时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他人给予的不同评价,更好地认识自我,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综上所述,木偶课程让学生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并形成了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全面发展。木偶课程所能达成的课程目标与德育内容有着较高的关联度,如图2所示。

图2 与“大家一起学木偶”课程目标相关联的德育内容

《明皇杂录》记载了唐玄宗作的一首咏吟傀儡的诗:“刻木牵线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木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巧妙地运用这种文化作为教育手段,可以挖掘出莫大的育人功能。沿着木偶校本课程的这条路,开拓创新,教师和学生都会受益匪浅,其乐无穷。

参考文献:

[1]叶倩云.浅谈如何利用木偶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J].海峡科学.2016(11).

[2]陈采煌.地方传统文化在幼儿美育中的传承与运用探究[J].成才之路,2017(35).

[3]林燕燕.浅谈木偶教学的潜在教育功能[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 rM0LzmxjYjfwlYTOp1vQrGz2lugwdUFYgILvNdE8H0AUzMswwIjVzus6VSu5VV1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